閆利鵬,劉寧,王雅勤,葛茜,常淑瑩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河南 鄭州 450000)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算,截至2018年,全球殘疾性聽力損失的人口已有4.66億[1],嚴重影響該人群的生存質量。人工耳蝸是重度耳聾的有效治療手段,可以較好地提高植入者聽聲表現(xiàn),保護甚至支持聽力損失患者殘存的聽神經再生,促使其恢復正常生活[2]。以往人工耳蝸植入設備多依賴進口,昂貴的價格無法滿足大部分耳聾患者的需求,近年來隨著國產人工耳蝸相關技術的進步,先后出現(xiàn)了諾爾康、力聲特、受益聲等國產品牌,設備費用大幅降低,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人工耳蝸植入以獲得更好的預后[3-4]。田芳潔等[5]對近20 a人工耳蝸的相關文獻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我國在人工耳蝸方面的研究仍較少,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耳蝸植入后患者言語的感知、識別和處理,聽力和生活質量改善及植入后護理等方面,而關于人工耳蝸植入人群的地區(qū)性特征則鮮有研究。因此,本文對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近3 a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的794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關注鄭州地區(qū)人工耳蝸植入人群狀況和特點,為更大范圍人工耳蝸的應用提供臨床參考。
1.1 資料來源所有數據均來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患者的病歷資料?;颊咝g前均為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所有植入者手術順利,術中測試電極阻抗均在正常范圍內,術中及術后未見其他異常狀況,且開機滿6個月。
1.2 資料收集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手術年齡、耳聾病程、術后并發(fā)癥、術前影像學檢查結果、術后6個月植入效果等。術前影像學檢查結果主要為顳骨CT檢查結果和頭顱MR檢查結果。術后6個月植入效果通過純音聽力水平、聽覺行為分級標準(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語可懂度分級標準(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檢測[6]。
2.1 人工耳蝸植入數量2018—2020年河南省人民醫(yī)院人工耳蝸的植入數量分別為139例(17.51%)、257例(32.37%)及389例(49.92%),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χ2=178.317,P<0.001)。
2.2 人工耳蝸植入產品分類本次調查中,國產人工耳蝸的植入數量為563例,比率為70.91%,高于進口人工耳蝸的數量231例(29.09%)(χ2=277.642,P<0.001)。
2.3 患者基本情況794例植入患者中,男415例,女379例,其中2018年男78例,女61例,2019年男142例,女115例,2020年男195例,女203例,不同年份患者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51,P=0.178);年齡10個月~65歲,平均手術年齡(25.23±6.37)歲;耳聾時長0.7~25 a,平均(8.95±3.20)a;術前診斷包括耳毒藥物性聾208例,先天性遺傳性耳聾278例,內耳畸形193例,先天性聽力、視力障礙79例,原因不明36例;語前聾453例(57.05%),語后聾341例(42.95%),語前聾患者比率高于語后聾患者(χ2=31.597,P<0.001);語后聾患者植入年齡最小8歲,最大65歲,平均手術年齡(23.12±3.26)歲,語前聾患者植入年齡最小10個月,最大14歲,平均手術年齡(6.56±1.60)歲,語后聾患者手術年齡大于語前聾患者(t=86.305,P<0.001)。
2.4 術前影像學檢查794例患者術前均接受影像學檢查,顳骨CT檢查合并異常144例,占總人數的18.14%。共合并異常情況195次,其中,前5位分別為中耳炎52次(36.11%),大前庭水管綜合征42次(29.17%),頸靜脈球高位40次(27.78%),先天性耳蝸畸形17次(11.81%),半規(guī)管畸形17次(11.81%)。見圖1。頭顱MR檢查合并腦形態(tài)異常308例,占總人數的38.79%。共合并異常情況569次,其中,前5位分別為側腦室周圍異常155次(50.32%),額葉異常82次(26.62%),半卵圓中心異常76次(24.68%),頂葉異常60次(19.48%),蛛網膜囊腫31次(10.06%)。見圖2。
圖1 顳骨CT檢查結果
圖2 頭顱MR檢查結果
2.5 術后6個月植入效果所有患者中有14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外耳道皮膚破裂3例,術后嚴重眩暈4例,創(chuàng)口感染或頭皮血腫7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1.76%(14/794)。觀察術后6個月植入效果發(fā)現(xiàn),純音聽力水平、CAP分級得分及SIR得分均較植入前升高(P<0.05)。見表1。
表1 人工耳蝸植入患者術后6個月植入效果分析
人工耳蝸植入是當前治療和改善重度、極重度以上耳聾患者的聽覺及言語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顯示,2018—2020年鄭州市人工耳蝸植入患者數量逐年增加,其中國產人工耳蝸的植入數量遠超進口產品。以往我國人工耳蝸95%以上需要進口,費用昂貴,平均在20萬以上,給患者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隨著近年來經濟水平的改善、國產耳蝸產品的出現(xiàn)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相較于進口產品,國產人工耳蝸的高性價比得到了更多國內患者的認可,為一大批普通家庭和貧困家庭的耳聾患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語前聾患者比率高于語后聾患者,語后聾患者最大植入年齡為65歲,手術年齡大于語前聾患者,與以往研究結果[7-8]類似。目前,語前聾患者仍為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的主要人群,患者年齡普遍較小,植入術后的聽覺行為、言語空間特性、家庭生活質量均較術前有所提高,康復效果較好[9]。以往人工耳蝸植入多是6歲以下兒童,近年來隨著人們康復意識的增強,大齡人工耳蝸植入患者數量也在增加。本研究發(fā)現(xiàn),語后聾患者植入年齡最大為65歲,雖然語后聾患者比率低于語前聾,但仍占總數的43%左右。多項研究已證明,語后聾患者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音感知能力、言語識別能力改善效果較好,年齡不是限制手術的影響因素,即使是長期重度耳聾的老年語后聾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也能得到明顯改善[10]。
顳骨CT檢查和頭顱MR檢查是《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2013)》[11]要求進行的術前常規(guī)檢查,可幫助了解內、中耳情況,選擇手術方式,降低手術風險及預估術后效果。本次調查中,794例患者術前均接受影像學檢查,顳骨CT檢查顯示,合并異常者144例,占總人數的18.14%,中耳炎患者占比最高,說明經有效處理后,中耳炎并不影響植入術進行及術后效果。頭顱MR檢查顯示,合并腦形態(tài)異常者308例,占總人數的38.79%,腦白質異常發(fā)生率最高,以側腦室周圍異常者最為常見,與貴州省的調查結果[12]類似。側腦室周圍的腦白質異常在聾啞兒童中發(fā)生率較高,其異常的MR表現(xiàn)對植入術后的效果影響仍存在爭議。多數研究認為,輕度腦白質異常并不影響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言語及聽力水平的恢復[13]。有研究認為,腦白質病變程度與語前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覺感知及言語康復效果有關,病變累及范圍越廣,聽覺和言語康復效果越差[14]。本研究認為,雖然腦白質異常可能對人工耳蝸植入術效果存在影響,但從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人工耳蝸植入術仍是治療合并腦形態(tài)異?;颊叩挠行緩街?,通過縝密的術前評估,結合術后的康復治療,仍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言語感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人工耳蝸作為特殊的人體植入材料,其手術的成功與否與術前、術中、術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在794例植入病例中,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1.76%,說明當前人工耳蝸植入的安全性具有較大保障。純音測聽是人工耳蝸植入術前評估聽力學的方法[15],CAP和SIR檢測是評估聽覺能力和言語可懂能力的常用方法[16]。本研究中794例患者植入手術均成功,分析術后1 a植入效果發(fā)現(xiàn),純音聽力水平、CAP分級得分及SIR得分均較植入前升高,提示人工耳蝸植入術能獲得較為滿意的術后效果。隨訪結果顯示,語前聾患者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年齡越小,術后的言語康復效果越好。語后聾患者能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較好的效果,甚至是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對于大齡語前聾患者來說,由于有不同程度的聽覺剝奪史,中樞聽覺系統(tǒng)對聲刺激電信號的處理會受到影響,因此其植入效果需要多方面綜合考量[17]。
綜上所述,鄭州地區(qū)人工耳蝸植入患者數量逐年增加,語后聾患者手術年齡高于語前聾患者;術前頭顱MR檢查異?;颊弑嚷瘦^高,顳骨CT檢查對手術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國產人工耳蝸的植入已超過進口人工耳蝸,且術后聽力及言語康復均能獲得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