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杰
(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我國傳統(tǒng)名花多富有香氣,相應(yīng)的花卉欣賞也形成了推重花之香氣的傳統(tǒng)。這是中華民族花卉欣賞乃至花卉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有著我國傳統(tǒng)花卉欣賞歷史的深厚淵源,也體現(xiàn)著我國花卉欣賞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本文嘗試就此專題討論。
中華民族賞花重香的特色,是近代尤其是晚清以來,隨著國門洞開,中外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頻繁,在中西花卉的比較中明確提出的。清光緒二年(1876),葛元熙《滬游雜記》記載:“滬地自通商后,洋舶帶來各國花卉,奚止百數(shù)十種,名目甚繁,未能翻譯備載。其花卉顏色雖各極鮮妍,而絕無香氣,殊不可解。草木最多,藤本花皆千葉。惟玫瑰一種,花蕊倍大于中國,香氣亦終不及耳?!盵1]光緒十六年,薛福成出使西歐,日記中寫道:“西洋之花不如中國者,以其皆草本,而又無香氣也。嘗謂中國上等之花不滿十種……上等之花,西洋所有者惟茶、菊二種,差堪與中國相頡頏;蘭與牡丹則其種之佳、花之麗究有不如中國者;荷則不能茂盛,其小如拳;海棠則所謂垂絲、貼梗、楊妃、西府各種,皆絕無之,僅有秋海棠一種;梅與桂則絕無所見,蓋其地土不相宜也。且中國之花惟秋海棠有色無香,其余皆色香俱美,外洋則花雖鮮而絕無香氣,其葧然有香者則又皆不甚美觀,此其所以尤遜也?!盵2]前者談滬上花園引進的外國花卉,后者記出使所見西洋花卉,角度不同,而感覺卻完全一致:中國花卉多以香勝,而西洋花卉則反之,多無香氣。
類似的感覺,此間來華的西洋人士也有。19世紀、20世紀之交,英人E.H·威爾遜曾在中國搜獵植物多年,所著《中國——園林之母》一書廣受關(guān)注,其中談到“中國人特別喜愛的栽培花卉”,稱“中國人不追求栽培大量不同種類的植物”,“中國庭園栽培的所有花木都具有特別的文化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主要有被稱為“王者香”的蘭花、“花美而芳香”的梅花、“花香葉茂”的水仙、“其花幽香”的珠蘭,還有蓮、菊、牡丹等。[3]242所舉除牡丹外,多具鮮明的香氣。
當(dāng)代西洋學(xué)者也有類似的感受和體驗。美國亞利桑那大學(xué)史蒂芬·布克曼在《花的故事》中談到,與西方園林相比,亞洲園林“較少使用鮮明的大朵花卉”。中國人認為尊貴的花朵,在西方甚至日本并未流行起來?!八麄兿矚g蕙蘭,因為它花朵芬芳,雖然沒有甜味,但是有香豆類素,這種化學(xué)物質(zhì)能讓人聯(lián)想到剛修剪過的草坪?!倍鞣饺瞬惶蕾p這種蘭花,“因為它的花朵太小,就西方人的審美趣味來說太單調(diào)了”[4]。這些記述都包含了西方重視花型花色,中國人特別重視花香的因素,重視相應(yīng)的感覺和認識。
再從我國傳統(tǒng)名花的角度來感受這一現(xiàn)象。北宋張敏叔提出“十二花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菊為壽客,瑞香為佳客,丁香為素客,蘭為幽客,蓮為凈客,酴醿?yōu)檠趴停馂橄煽?,薔薇為野客,茉莉為遠客,芍藥為近客。”(宋龔明之《中吳紀聞》卷四)其中牡丹、芍藥不以香勝,其他十種香氣都比較明顯。南宋曾端伯舉“花中十友”:“芳友者,蘭也;清友者,梅也;奇友者,臘梅也;殊友者,瑞香也;凈友者,蓮也;禪友者,薝卜(引者按:宋人多認為即梔子)也;佳友者,菊也;仙友者,巖桂也;名友者,海棠也;韻友者,荼?也?!保ㄋ呜跺\繡萬花谷》后集卷三七)除海棠不以香名,其他都富含芳香氣息。今人評比“十大傳統(tǒng)名花”,通行說法依次為梅花*、牡丹、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國水仙花*[5],其中標有星號(*)的7 種均香氣突出。進一步擴大范圍看,筆者曾就宋人《全芳備祖》、清人《廣群芳譜》《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所輯花卉資料進行統(tǒng)計,得出數(shù)量居前的33 種觀花植物,依次為梅*、菊*、牡丹、荷*、桃、蘭(蕙)*、桂*、海棠、芍藥、杏*;桐*、梨*、李*、玉蕊*、櫻桃*、杜鵑、水仙*;槐*、棗*、葵、瑞香*、荼蘼*、瓊花*、木芙蓉、石榴、木棉、芭蕉*、蠟梅*、素馨*、茉莉*、山礬*、紫薇、唐棣*[6]42-45,可以說是我國歷史文化中比較重要的花卉植物,其中帶星號(*)者都是香氣較為明顯的,占72%。這些數(shù)據(jù)充分表明,我國傳統(tǒng)名花確以香花為主。
這些數(shù)據(jù)結(jié)果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花卉欣賞歷史的結(jié)晶,是人們花卉欣賞情趣和觀念的反映,我們再看看古人的相關(guān)評說。關(guān)于花之美,古人有一些基本共識,宋陳思《海棠譜敘》說:“世之花卉種類不一,或以色而艷,或以香而妍,是皆鐘天地之秀,為人所欽羨也?!雹偎侮愃肌逗L淖V》卷首,民國影印《左氏百川學(xué)?!繁?。鑒于古籍大型電子檢索系統(tǒng)豐富而方便,為精簡篇幅,以下凡引用古籍,除少量特殊情況外,多只在正文出示作者、篇名,或隨文括注作者、書名與卷次,不一一詳注文獻版本等信息。元王惲《林氏酴醿記》說:“花之為物,香與色而已。”色與香是花之為花的核心元素,而在兩者中,古人比較重視花香。清黃中堅《閑窗偶述》稱“世人論花,香色兼全者為上,香清者次之,色艷者又次之”,清張塤《花田曲》詩言“好花不香非好花”。在古人看來,花之色是花之自然屬性,花色艷麗是花最基本的常態(tài),所以世人賞花唯色是求。而花之香并非花之必有,較花之色為少遇,尤其是出色的香味,是花之特色異稟所在。宋韓琦《夜合》詩說,“俗人之愛花,重色不重香”,這是流俗之好。宋人劉辰翁《簡齋詩集序》說“詩道如花,論高品則色不如香,論逼真則香不如色”(宋胡穉《增廣箋注簡齋詩集》卷首),清人黃圖珌《文旨》稱“文若無旨,猶花之無香、月之無光矣。其謂旨者,在含蓄有余不盡之間也”。這都是以花為喻討論詩的格調(diào)、意境、韻味,在他們看來,花的香氣比花的顏色更見格調(diào)、品位,這都是典型香為重、色為輕的賞花觀念。
就古人賞花的一些情趣細節(jié),也能感受到人們欣賞花卉植物時對嗅覺元素的重視。如月下賞花,古人極為喜言,即包含了我們民族賞花的一些特殊情趣。六朝、隋唐有樂府名曲《春江花月夜》,宋人邵雍有專題詩《花月長吟》:“花逢皓月精神好,月見奇花光彩舒?!倍F(xiàn)代科學(xué)表明,顏色只是光線在物體表面的不同折射,一旦失去光亮,五彩六色便不復(fù)可見。唐人陸暢《九日夜》就曾有過這樣的敏銳發(fā)現(xiàn):“燈下竹煙看更碧,月間花色不分紅?!痹孪驴椿?,五彩失色,只余或灰或黑深淺不一的玄色幽影。因此所謂夜晚或月下賞花更多應(yīng)是概念性的,所謂花前、月下二美相兼之妙多屬意會和想象。
而細加推敲和玩味,夜間賞花切實可感的應(yīng)是花香的美妙。夜色朦朧,色彩盡濾,萬籟俱寂,人的嗅覺會相對集中而敏銳些,草木氣息、花朵香味也就倍顯分明,人們相應(yīng)的感覺就會靈敏和豐富些。明人袁中道《再游花源記》就提供了兩處桃花林晝夜不同的感覺,有助于我們對這一現(xiàn)象的理解:“與諸公步入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汨汨,溯源而上,屢陟彌高?!薄坝枘烁`步馳道間,至桃花下,月色轉(zhuǎn)朗耀,花香薰人,藉地而坐。頃之,文弱亦至,相顧大笑曰:‘已較遲八刻矣!’茵花啜茗,歡笑移時?!鼻耙欢问钦f白天經(jīng)過一處桃林,后一段則是夜晚再至一處。白天所見是花如錦幄、落英滿地,而晚上感覺則明顯不同,雖月光朗練,便于觀看,而本不以香勝的桃花,給人的印象卻是“花香薰人”。由此可見,夜晚或月下賞花的美妙并不在于花容花色,而在于花氣花香。對此古人體會較深,言之甚多。如唐人吳融《僧舍白牡丹》“月魄照來空見影,露華凝后更多香”,明人楊言《漢川劉家驛》“鶯語逢春滑,花香入夜清”,謝肇淛《余臺郎署中看菊賦贈》“夜來香更遠,還向月中看”,清汪文柏《秋夜次韻徐檗庵即席之作》“井梧月上影初轉(zhuǎn),庭桂露寒香更幽”,顧光旭《黃可亭以蕙花佛手柑見遺,書此報謝》“藹然芳氣襲襟袖,風(fēng)清月白相涵濡。夜深客散香更遠,相對無言露光泫”,余燮《疏影·題羅浮仙夢仕女》“溶溶冷月正玉壺,夜靜香更清澈”,所言都是。
正因如此,古人詩中花香與月色并舉之句頻頻可見,如唐人于良史《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宋蘇軾《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韓元吉《別范元卿》“風(fēng)引花香微近酒,水浮月色澹連天”,明唐寅《花月詩》“月愛花香春寂寂,花羞月色夜沉沉”,清楊韻《枕上》“月色淡于水,花香清到心”,都比泛言花前月下更為真切動人。甚至“月色花香”等也成了詩文中常見的固定詞語,如明人劉基《沁園春·春霽》“花香月色兩相宜,客里倦懷時自適”,唐寅《花月詩》“人生幾度花和月,月色花香處處同”即是,或表良辰美景,或喻人生佳境,都比較流行。[7]
更值得注意的還在于靜夜、明月與花香組合渲染出的清澈、幽靜意境和情趣。不少本不以花朵和顏色取勝的花卉如梅花、桂花等,人們更多置于月夜、深更去觀照體驗、描寫贊美,也正是為了強化其花香的元素,渲染清雅、幽逸的情趣。[8]這可謂是我們民族花卉欣賞的獨特生活經(jīng)驗,甚至是一種花卉審美文化模式,相關(guān)的文藝創(chuàng)作或言說都較為豐富。
一些香味并不明顯的花卉,人們也對其相應(yīng)氣息具有濃厚的興致和敏銳的感受,這一現(xiàn)象也是賞花重香的有趣例證。宋人孫奕《履齋示兒編》說:“花竹亦有無香者,世所共知。櫻桃初無者,退之(引者按:韓愈)云‘香隨翠籠擎初重’,則以香言之。竹與枇杷本無香,子美(引者按:杜甫)云‘風(fēng)吹細細香’‘枇杷樹樹香’,則皆以香稱之。至于太白(引者按:李白)又以柳為有香,其曰‘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是也。若夫荊公(引者按:王安石)梅詩有云‘少陵為爾添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豈謂海棠無香而不賦乎?”(卷一〇)是說這些花本不以香名,卻給人香的感覺。事實上,植物各有其獨特的氣息,只是濃淡美惡不同而已,人類對于各類植物的氣息多具好感。宋人王楙《野客叢談》就深入思考過這一現(xiàn)象:“漁隱(引者按:宋人胡仔,號苕溪漁隱)曰:退之櫻桃詩曰‘香隨翠籠擎初重,色映銀盤瀉未?!瑱烟覠o香,退之言香亦是語病。仆謂凡麗(引者按:麗,附著)于土而被雨露之發(fā)育者皆有香,香者氣也。謂草無香,則曰‘風(fēng)吹花草香’(引者按:此句或誤書,歐陽修《馴鹿》:風(fēng)吹百草香);謂竹無香,則曰‘風(fēng)吹細細香’,豈可謂櫻桃無香哉?漁隱不參物理,但謂芬馥者為香,而不知物之觸于鼻觀者,非香而何?”(卷一四)是說花草都有一份令人愉悅的氣息。就海棠而言,古人也不乏稱其花香的,如清李漁《閑情偶寄》:“海棠有色而無香,此春秋責(zé)備賢者之法……海棠不盡無香,香在隱躍之間,又不幸而為色掩。”(卷一三)這些關(guān)于草木氣味的熱情討論,無論憾其無,還是辯其有,都表明人們對草木氣息、花朵香味的關(guān)注、重視和喜愛。
綜上可見,無論是近現(xiàn)代中外人士的感覺品說、傳統(tǒng)名花多富香味的事實、古人相關(guān)言談,還是人們花卉欣賞中的一些實際經(jīng)驗,都充分顯示中華民族賞花尤其是傳統(tǒng)士大夫階層的花卉欣賞有著重視花之香氣、喜歡芳香之花的基本取向或習(xí)性愛好。這可以說是我國花卉欣賞的一個民族傳統(tǒng)或文化特色。
所謂歷史淵源是指這一傳統(tǒng)得以產(chǎn)生、發(fā)展的生活背景和歷史條件。中華民族賞花重香的傳統(tǒng)有著我國生物資源的物質(zhì)基礎(chǔ)和社會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機緣。
神州大地極為繁盛的花卉資源是我們民族賞花重香傳統(tǒng)形成的物質(zhì)條件。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是世界上溫帶國家中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其中觀賞植物十分豐富,晚清以來贏得“中央花國”①英國園藝學(xué)家福瓊語,轉(zhuǎn)引自羅桂環(huán)《近代西方識華生物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頁?!笆澜鐖@林之母”[3]前言1等盛贊。這些豐富的花卉草木資源,為世世代代廣大民眾的花卉欣賞和愛好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而在這極為繁盛的花卉資源中,即以常規(guī)概率論,有香之花的數(shù)量無疑也是十分可觀的。英人古德《花文化》即稱:“亞洲的花卉比歐洲或非洲的分布廣泛得多,因而有各種不同的氣味?!雹贘ack Goody,The Culture of Flow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18.該書為英文版,本文所引漢譯由趙文煥提供。這里說的亞洲主要指中國。我們漢人劉向《說苑》稱“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卷一六),是說芳香花草處處皆是。宋人施德操《北窗炙輠錄》說:“籬落、田野間,雜花之香者不可勝數(shù)?!保ň硐拢┶w汝鐩《山礬》稱江南“七里香風(fēng)遠,山礬滿嶺開。野生人所賤,移動卻難栽”,可見漫山野生彌布的景象。明人陳正學(xué)《花香十八品序》舉梅、蘭、桂、茉莉、素馨、瑞香等十八種花卉,多香氣十分濃郁,且各具不同風(fēng)味。我國南北各地多有香山地名,清蔣本厚《零陵山水志》記其境內(nèi)香零山,“予曾泊舟其下,明月東來,江水瑩白,獨坐攬袂,覺草木皆有香氣,乃知古人命名殊不草草”[9],類似因草木多香而名香山的情景應(yīng)不在少數(shù)。
我國南北跨度大,不同氣候環(huán)境有不同的香花資源。東南亞、南亞、西南亞都是世界芳香植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qū),我國南方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qū)或原產(chǎn)或引種,香草香木也十分豐富,有著一定的地理分布優(yōu)勢。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稱嶺南:“香桃花與中州桃花不異,獨于八九月盛開,有微香?!薄按蟮謳X南眾香之國,花木多香,蓋陽德之所勃發(fā)也?!保ň矶澹皪匣鸬?,太陽之精液所發(fā),其草木多香?!保ň矶┱f的是嶺南植物芳香濃郁的情景。明人蘭茂有詩稱其昆明鄉(xiāng)里“花枝不斷四時香”[10],反映云南高原特殊氣候條件下四季植物茂盛、芳菲不絕的景象。元人高維勉《清江》“清江秀絕三巴地,草木香蒸二月天”[11],是形容長江三峽南岸草木蔥蘢、芳香蒸騰的情景。明人周嘉胄《香乘》稱“南方花皆可合香”(卷一三),是說南方植物花朵富含制作香料的資源。從上述種種現(xiàn)象中都不難感受到我國尤其是我國南方地區(qū)芳香植物分布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物種資源,這是我們民族賞花重香的物質(zhì)基礎(chǔ),是相應(yīng)社會文化生活發(fā)展的自然條件。
盡管自然條件如此,但我們民族賞花重香也非與生俱來,而是有一個漫長的醞釀過程,也有明顯的集中轉(zhuǎn)向與發(fā)展積累,依賴特定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機緣。這說來相對復(fù)雜些,有必要作一簡要的勾勒,以弄清這一文化傳統(tǒng)的來龍去脈。
人類對于植物的關(guān)注,總是先實用價值,然后才是花、葉之類審美價值。而在花的認識欣賞中,總是花的顏色喜愛在先、為主,花的香氣在后、居次。我們先民的賞花也不外乎這一規(guī)律。在西周早期的《詩經(jīng)》中我們就看到,人們關(guān)注花朵都重在鮮艷的色彩、華麗的姿容,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唐棣之華”,《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于彼原隰”,都是贊美花的鮮艷燦爛。
屈原的作品是“深于談芳”的(明黃文煥《楚辭聽直》卷七),也就是說多談芳香氣息,但所言多是香草、香木,如蘭、蕙、荃、芷、杜衡、杜若、江蘺是香草,桂、椒、辛夷是香木香果,不以鮮花著稱。所說芳香多非出于花香,而主要是莖葉、樹木、果實的氣味,更多著眼這些資源的實用價值,即楚人用于飲食調(diào)味、沐浴潔身、除臭裝飾、去蟲防疫、凈化環(huán)境等日用習(xí)俗。隨之也獲得一定的文化功能,作為祭祀等社會儀式和人們志潔德馨之類情志寄托的物品、意象或象征。而作為觀賞的鮮花仍以華艷是尚,屈原《九歌·云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可以說透露了這方面的微妙不同:蘭那樣的香草香木是沐浴潔身的,所取在芳香氣味;而稱作英華的鮮花,是用于衣冠裝飾的,其美在顏色的“華采”?!冻o》所言芳香多屬前者而非后者,說及鮮花時感覺與《詩經(jīng)》基本一致。
漢魏至隋唐即整個中古時期,人們對花的興趣仍重在花色,欣賞花的華美艷麗。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如南朝民歌《近代吳歌·春歌》“朝日照北林,初花錦繡色”,是泛說春花秾艷。梁武帝《春歌》“階上香入懷,庭中花照眼”,階草有香在,而花則是艷光照眼。唐代同樣如此,李白《中山孺子妾歌》“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元稹《酬劉猛見送》“種花有顏色,異色即為妖”,徐凝《玩花》“誰家躑躅青林里,半見殷花焰焰枝”,侯冽《金谷園花發(fā)懷古》“金谷千年后,春花發(fā)滿園。紅芳徒笑日,秾艷尚迎軒”,所言花美都在顏色鮮艷奪目。人們以花喻美人,也多稱顏如花艷,如南朝民歌《近代西曲歌·襄陽》“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梁簡文帝蕭綱《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美人稱絕世,麗色譬花叢”,所言即是?;ㄖ疄榛ň驮陬伾G麗華美,花成了嬌艷華美的代名詞。
比較而言,這個時期人們對花的香味極少關(guān)注,至少不太重視。梅花以香著稱,而簡文帝蕭綱《梅花賦》通篇多在梅之節(jié)令、顏色和佳人憐嬌惜逝上著筆,于花香只“香隨風(fēng)而遠度”簡單一句。蓮花、蓮葉香氣明顯,而其《采蓮賦》卻通篇不提及蓮香。宋以后以花香著稱的蘭花和桂花,唐五代以前人們多著眼同名的香草、香木(肉桂),性狀可以確認為蘭花、桂花(巖桂)的極為罕見。宋初李昉等所編《太平御覽》香部蘭香目輯34條資料,無一屬于后世所說蘭花,藥部輯澤蘭4條(卷九八三),顯然也不是著眼花。該書木部輯桂27條,無一屬于后世所說桂花,盡是肉桂類樹木,也很少說到花。其中引某書地理志記載“桂陽郡有桂嶺,放花遍白,林嶺盡香”(卷九五七),也非指山中桂花。中唐李德裕有《紅桂樹》《月桂》《山桂》等詩,所寫強調(diào)花有紅白、黃紫諸色,贊賞重在“英藻”繁茂、“臨風(fēng)飄碎錦”等景象,而言香也只“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泛泛提及,所說顯然不是后世稱作巖桂、木樨的桂花,以芳香著稱的桂花廣受推賞是入宋后的事。
我們民族賞花重香是從宋朝明確開始的。這一轉(zhuǎn)變有著唐、宋之際我國社會、文化深刻轉(zhuǎn)折的歷史背景,相關(guān)追求更多體現(xiàn)封建社會后期的思想文化情趣。其中關(guān)鍵有兩點。
首先是廣為人知的“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歷史轉(zhuǎn)折。唐宋之間無論社會形態(tài)還是文化精神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漢唐之際,政治上是士族世家為主體的統(tǒng)治形態(tài)。反映在文化上,統(tǒng)治階級及其士人階層普遍重事功地位、尚聲色感性、慕激情氣勢、好浪漫狂放,這就是所謂“唐型文化”。就花卉愛好而言,正如清寶廷《族弟心竹招看牡丹,即席分韻得國》所說,“牡丹本凡艷,唐人狂舉國”,今人通常將牡丹視作“唐型文化”重感性、尚艷麗的代表或標志。而宋以來君主專制集權(quán)大勢強化,官僚政治體制不斷鞏固,士大夫階層政治、經(jīng)濟地位得到制度化的普遍保障,相應(yīng)的封建倫理體制也大大增強。反映在思想上,以理學(xué)為核心的封建意識形態(tài)迅速形成與發(fā)展,封建士大夫文人道德品格意識不斷高漲,尚內(nèi)斂,重德性,忌流俗,求高雅,以素潔淡泊見品德,以幽雅野逸顯高格,成了士大夫文人的普遍精神追求。這就是所謂的“宋型文化”。兩宋時期這一系列深刻變化奠定了封建社會后期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基本格局,有中國文藝復(fù)興之譽,影響十分深遠。
反映在花卉觀賞上,宋人對前人一味激賞鮮艷華麗深表不滿,視其為物色之表、流俗之好,并主張透過物色見精神,通過平淡素雅、超脫凡俗的愛好以顯示內(nèi)在品格德性的高尚。北宋理學(xué)家邵雍《善賞花吟》:“人不善賞花,只愛花之貌。人或善賞花,只愛花之妙?;苍陬伾伾丝尚??;钤诰瘢袢四?。”是棄貌求妙,鄙薄花的顏色,推求花的品格、精神。而在一般欣賞價值觀上,如宋人趙汝回《南坡》詩所說,“禽有色聲皆可玩,花無香實不須栽”,花之香與果實并稱,視為可貴之處。在花卉品色選擇上,對傳統(tǒng)流俗所好牡、芍、桃、李之類艷麗之花多表輕賤,而推舉那些色彩素雅、氣味清香、習(xí)性特別之花。南宋王十朋《林下十二子詩》序言即稱:“牡丹芍藥,花中之富者,桃李艷而繁。凡紅艷之屬,俱非林下客也,皆不取?!彼鶚伺e的“十二子”有竹、梅、蘭、菊、柳、槐、丁香、黃楊等,都是平常淡雅之物,視為林下閑居嘉友。花的芬芳馨香作為與顏色相對的元素,受到人們更多青睞。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彈琴對花,惟巖桂、江梅、茉莉、荼?、薝卜等香清而色不艷者方妙,若妖紅艷紫非所宜也?!鼻逑阕鳛槠G色的對立面,成為花卉欣賞的亮點,受到越來越多的推重和追求。與唐人激賞牡丹不同,宋人盛贊花色素淡、以香氣清雅著稱的梅花,陸游《古梅》“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所說即是。梅花被人們視為“宋型文化”的形象代表、經(jīng)典象征。唐時牡丹宋時梅,人們經(jīng)常相提并論,視作兩個時代的文化標志。宋人這一花卉欣賞新風(fēng)尚成了宋以后主流審美趨勢,影響也同樣深遠。
其次則是兩宋時期尤其是南宋社會、文化重心的南移。這本是兩宋社會、文化轉(zhuǎn)型的重要方面,而具體到花卉欣賞則是花卉品種資源的南方化拓展。西方學(xué)者已經(jīng)注意到,我國“北方溫帶地區(qū),物種并不富?!盵12]350,而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尤其是長江以南的亞熱帶地區(qū),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南方地區(qū)的深入開發(fā),為重香輕色這一時尚愛好提供了新的選擇空間。唐以前,社會文化重心在北方,桃、李、杏、梨,牡丹、芍藥等花卉以花色鮮艷稱勝,在北方地區(qū)分布廣泛,甚至像牡丹更宜于北方地區(qū)生長。而入宋后人們開始關(guān)注、推重的蠟梅、水仙、山礬、素馨等①此處所列為宋末陳景沂《全芳備祖》所收僅見宋人作品的香花。,還有宋人始明確稱賞的蘭花、桂花,宋人推為花中“集大成”的梅花②宋袁燮《病起見梅花有感四首》其二:“諦視毫發(fā)無遺恨,始信名花集大成?!保ā督e齋集》卷二一,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對于梅文化的南方性,請見筆者《我國古代梅的地理分布及相關(guān)文化現(xiàn)象》,《東方論壇》2021年第2期,第30-55頁。,宋人比較喜愛的荷花、菊花、荼蘼、瑞香、茉莉、梔子等都以香味著稱③以宋末陳景沂《全芳備祖》所輯資料數(shù)量多少排序,位次分別為荷4、菊6、荼蘼7、瑞香21、茉莉22、玉蕊24、梔子32。,也都主要分布于南方,在秦嶺、淮河以北,至少在黃河、渭水以北地區(qū)極難自然生長,十分罕見。這些花隨著南方的不斷開發(fā)而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兩宋時期得到充分的認識與欣賞,大大改變了此前以北方廣泛分布之花為主的現(xiàn)象,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觀賞花卉的品種結(jié)構(gòu)。
正是上述社會文化形態(tài)與花卉品種資源分布狀況兩方面的交相作用,宋以來賞花重香成了全社會的普遍愛好。宋以后士大夫文人詩畫題詠花卉,始多數(shù)香并名現(xiàn)象,如梅、山礬、水仙并稱三香[13],桂、菊、蘭并稱三香(明凌云翰《三香圖》),梅、蘭、瑞香、水仙為四香(宋吳文英《聲聲慢》),梅、蘭、蓮、菊為四香(明劉玉《四香》)。另如元人馬祖?!端膼蹐D》(蘭蓮菊梅,四季),虞集《題趙子固山礬、瑞香、水仙、叢蕙》,雖不以香名,實際所言也仍是諸香花并稱。園林種植數(shù)量多者如宋人王十朋莊園的“十八香”①宋王十朋《義夫許贈丁香蠟梅》自注:“予植十八香,丁香曰柔香,取杜詩‘丁香體柔弱’?!保ā睹废泛蠹砹?,《四部叢刊》影明正統(tǒng)刻本),前引明人陳正學(xué)的“花香十八品”,都充分顯示了香花品類繁多和人們賞花重香風(fēng)氣之盛。可見經(jīng)過宋以來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演進,已衍生出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形成穩(wěn)定而深厚的傳統(tǒng)。
以上所說是賞花重香傳統(tǒng)形成的自然資源條件和歷史文化因緣,接著有必要弄清的是,經(jīng)過漫長歷史醞釀,與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思想文化融會貫通、完全成熟同步而來的這一傳統(tǒng),又承載怎樣的社會文化功能,包含怎樣的思想文化精髓,體現(xiàn)怎樣的民族文化特質(zhì)。這是我們民族賞花重香傳統(tǒng)的文化精神意義所在,我們從三個方面來思考和把握。
古人稱“耳之情欲聲”“目之情欲色”“鼻之情欲芬香”“口之情欲滋味”是人類本性(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卷五),芳香、滋味屬于人類嗅覺、味覺系統(tǒng)的感覺認知,在人類無疑是一種十分美好的感覺。但與美聲、美色相比遠為不同,這是由人類嗅覺與味覺的感知特性決定的。人類的嗅覺與味覺同屬化學(xué)感覺,嗅覺感受的是氣體分子,味覺感受的是水溶性物質(zhì)[14],是兩種脫離客觀對象本體的感覺[15]375。人類“缺乏一種用來描述氣味特性的語言”[15]386,通常人們多用像某某物品那樣的味道之類的比喻來描述氣味。加之自然界或生活中氣味的存在也“幾乎不單獨出現(xiàn)”[15]385,大大增加了感知記憶的復(fù)雜性。因此,嗅覺與味覺一樣,無論客體對象還是主體感受都有著鮮明的特殊性。芳香與美聲、艷色相比,有更多空靈無跡、虛玄飄緲的色彩。
我們古人對此有十分明確的認識。宋人劉辰翁《薌林記》說:“香者,天之輕清氣也,故其美也,常徹于視聽之表……可以際會,而不可以把玩?!本褪钦f香氣與色彩、聲音相比,有更多不著形跡的色彩。不僅如此,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人的嗅覺與味覺一樣,“均是快適應(yīng)性感覺,隨著刺激延續(xù),而敏感性迅速降低”[14],因而遠不穩(wěn)定?;ㄏ憬o人的感覺正是如此,強弱有無,飄忽不定。明人邵寶《花香》:“花氣纟因缊共暖風(fēng),誰從起處問西東。偶來似與游絲下,卻散還隨夢蝶空?!泵髻裰萆裢Υ蟠骸痘ㄏ阗省罚骸胺莿臃庆o,非淡非濃。聞之滿室,攬之還空?!保鹘垢f《薛童子傳》)還有清李漁《夏宜樓》第一回入話詩“人在花中不覺香,離花香氣遠相將”[16],孫原湘《出迎春門三里許曰湖涇橋,過橋則東湖矣,人家多種荷花,一望數(shù)里無際……》“聞香不見花,香在花深處。尋香入花中,香又離人去”,都是說的這種久處不覺、似有若無,即之驟香、辨之即失的玄妙感覺。
香氣這種虛靈無跡、變幻莫測的感覺特色,使花香與人的味覺滋味一樣,更多作用于人的微妙體驗,有著耐人尋味而又妙不可言的特色和意味。我們古人對此比較關(guān)注和重視,特別欣賞和喜愛這種復(fù)雜微妙的主觀體驗。上述這些生動、細致的描寫和言說,都鮮明地表明我們民族這方面豐富的感覺經(jīng)驗和情趣愛好。在我國傳統(tǒng)文藝批評中,“滋味”“韻味”是藝術(shù)境界品賞最流行的話語,是審美境界的重要標準。嗅覺與味覺一樣,也是我國傳統(tǒng)審美經(jīng)驗?zāi)酥了枷胛幕懈黝愔饔^體驗的流行隱喻。馨香多被視作美的極致,用作各類高端美妙體驗和精神境界的形象比喻。如明人卓發(fā)之《白門送別詩序》說:“美人、文心,如花之香、月之光、山水之態(tài)。”清張潮《幽夢影》:“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tài),皆無可名狀無可執(zhí)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還有前引宋人劉辰翁所說“詩道如花,論高品則色不如香,論逼真則香不如色”,都是說的花香與人物風(fēng)容、山水風(fēng)景妙不可言的感覺體驗、隱約幽微的意境韻味。
在房價高漲的年代,單憑工資收入,購得一套自己的住房是許多年輕人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90后小伙蔡維博卻比大多數(shù)同齡人更早地擁有了自己的房子。這正得益于五建實施的安居工程。
而在西方文化中,香氣與滋味遠沒有如此豐富的審美價值和美好的文化意味。在西方主流美學(xué)理論中,香氣與滋味多只視為普通快感,而非美感,是淺層次的,遠非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這樣的感受與重視。如柏拉圖說:“我們?nèi)绻f味和香不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會拿我們當(dāng)笑柄?!盵17]黑格爾也說:“藝術(shù)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聽兩個認識性的感覺,至于嗅覺、味覺和觸覺則完全與藝術(shù)欣賞無關(guān)”,“這些感覺的快感并不引起藝術(shù)的美”[18]。西方文化強調(diào)人欲與神靈的對立,推重視、聽這類更具直接和明確認識意義的感覺經(jīng)驗,相對輕視嗅覺、味覺等更多實際快感的主觀體驗。西方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更是重視摹仿再現(xiàn),強調(diào)寫實逼真,力求客觀真切,而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則重視體驗表現(xiàn),強調(diào)抒情寫意,崇尚含蓄蘊藉[19],相應(yīng)地對味覺、嗅覺等微妙的感官愉悅十分重視和喜愛,幾乎成了我們民族審美體驗的基本特色和思維習(xí)性,成了整個審美文化根深蒂固的情結(jié)。
我們民族花卉欣賞中對香氣的愛重即統(tǒng)一在這重視主觀體驗,喜愛滋味、氣韻等含蓄微妙感覺的民族審美文化習(xí)性中。由花香玄妙的感官快感到精微的審美文化體味,人們從花香世界獲得的感受多多,情趣多多,充分展現(xiàn)了這一花卉欣賞視角豐富而獨特的審美經(jīng)驗,展現(xiàn)了這一花卉審美文化民族傳統(tǒng)幽隱而美妙的文化意味。
以上所說是花香的感知特性、審美情趣及相應(yīng)的審美文化意義,而賞花重香明確興起于宋代,勢必承載這一中國式文藝復(fù)興時代更多思想價值、精神文化上的明確追求,倫理道德的比興寄托無疑是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這是最時代的,顯然也是最民族的。
在世界各大主流文化中,香氣常用于象征天國、神靈與靈魂,用作溝通人神,表達祭祀祖先、祈禱神靈、溝通心靈等愿望和情結(jié)。[20]西人著述說:“香料的微妙之處,在于它難以覺察,卻又確實存在,使其在象征上跟精神存在和靈魂本質(zhì)相像?!盵21]就是說香氣的特性與人類的精神、靈魂狀態(tài)相似,更宜于承載這方面的功能和象征。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這樣的傾向,宋人丁謂《天香傳》說:“香之為用從上古矣,可以奉神明,可以達蠲潔。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薦。”早在《詩經(jīng)》的《小雅·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報以介福,萬壽無疆”,《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大雅·生民》“載謀載惟,取蕭祭脂”,“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都是說以食物、香草之馨香祭祀祖先,奉獻神靈。這些屬于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想象,后世也有香與魂魄相近的言說(清李光地《魂魄說》)。但眾所周知,我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宗教的力量較為薄弱,香氣直接用作宗教儀式、喪葬祭祀以及催眠術(shù)等神秘法術(shù)的現(xiàn)象遠不如其他民族那樣受重視和興盛。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崇尚倫理道德的力量,我們先圣列賢早就把香氣引向治道、德政的象征。如《孔子家語》所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保ň硭模┣诔艘蕴m芷、蕭蒿、椒桂等香草芳木祭祀祈禳、美化環(huán)境、潔身佩飾、治病防疫等生活習(xí)俗,將芳草香木引作正直心志、高潔人格的象征,《史記》所謂“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卷八四)。稍后偽古文《尚書·周書·君陳》所謂“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更是廣為人知。類似的說法至遲在劉向《說苑》辨物、班固《漢書》敘傳、荀悅《漢紀序》、蔡邕《太尉楊賜碑》等兩漢著述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其意是說治道善政能感動神明,其芳澤遠播不在食物馨香,而是善治盛德的熏陶感染力。至魏晉之世,清芳遠馨已經(jīng)成為人們勛業(yè)盛德、美名令望的流行隱喻。如曹植《王仲宣誄》“猗歟侍中,遠祖彌芳”,葛洪《抱樸子》“盛德大業(yè),冠于當(dāng)世,清芳令聞,播于罔極”,或頌當(dāng)世勛烈,或稱后世令名,都以芳馨為形容。《世說新語·尤悔》所載桓溫“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fù)遺臭萬載”的著名言論,更是鎖定了芳馨作為令德美譽代名詞的流行說法。唐劉禹錫《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則在先儒“明德惟馨”、屈原志潔稱芳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將芳馨作為個人品德操守的象征和喻說。
宋以來隨著士大夫道德品格意識的增強,芳馨愈益替代傳統(tǒng)美玉成為比德象征之物。人們的相關(guān)心跡愈益篤信,而言談也愈益頻繁。如宋劉辰翁《薌林記》:“所貴乎香者,無求于人惠然,莫得而親疏,近于有道?!泵骱螁绦隆兜萝疤觅潯罚骸坝栉┑抡?,仁義禮智之得于心者也,德蘊于心無聲無臭,曷有所謂馨香哉,蓋盛德之至充諸身,見諸行而洽諸人,則休聲令聞發(fā)而不可掩,譬諸物之馨香,旁達而無間也。”所說或為花木,或齋室名號,都把芳香作為人格德性的流行寄托和象征。而對鮮花、花木芳香氣味的欣賞、重視和追求,正是兩宋以來道德品格追求和以芳香比德志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花木的馨香成了人們道德品格的重要寄托、君子比德的理想載體。具體的思想邏輯是沿著花香的生物特性展開的。
其次是花之有香常與花色之素淡緊密相聯(lián),作為德性象征有著更充分的理由。天賦不一,物無完物,花的諸種觀賞價值有著各自的優(yōu)劣偏勝。正如宋人《埤雅》所說:“梅華優(yōu)于香,桃華優(yōu)于色,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多矣。若荔枝無好華,牡丹無美實,亦其類也?!保ň硪蝗┣迦松虼蟪伞毒G萼梅詩鈔序》也稱:“花之所尚色與香爾,然二者常不能以相兼?!被ǖ膬纱蠛诵脑仉y以兼勝。宋人何薳《春渚紀聞》指出:“歷數(shù)花品,白而香者十花八九也。”(卷七)宋施德操《北窗炙輠錄》也說:“花之白者類多香,其紅者殊無香。今花以香名于世者,白花居十七,紅居三,惟荷花、瑞香數(shù)種,瑞香亦才瑣碎小紅耳。不惟名于世者,籬落田野間雜花之香者不可勝數(shù),大率皆白色,而紅色者無一二也?!保ň硐拢┟魅送跏理度昴掀允贰氛f:“大抵花有色則無香,凡白花多香也?!保ň硪哗枺┣迦藦埑薄队膲粲啊芬舱f:“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边@些論述無不表明,勝于色者必遜香,優(yōu)于香者必遜色,這是萬物造化的常見現(xiàn)象和普遍規(guī)律。
正因此,花之勝于香與淡于色常有機統(tǒng)一、自然組合,使芳香之花多與色彩潔白、氣質(zhì)樸素等形象因素密切相聯(lián),增強了芳香之花的道德象征功能。清香、素色的結(jié)合,洋溢著幽潔淡雅的氣息韻味,與人們普遍心儀的素潔淡泊之心性、閑靜雅逸之品格高度契應(yīng),古人多以“清”“幽”來概括,這是宋以來傳統(tǒng)士大夫普遍追崇的人格境界。宋以來,梅、蘭、水仙、山礬、荼?等眾多淡雅、幽香之花之所以備受推重,也正是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些形象特色,承載了這些比德功能。
“比德”寄托是我們民族花卉欣賞的“獨特精神追求”,是我國“花卉象征的思想特色”[6]48,可謂我國花卉文化的核心特征。而花香的美感特性及其與素色的天然組合,用作“比德”象征,形象更契合,感覺更豐富,效果更顯著。從這個意義上說,賞花重香是中華民族崇尚倫理道德之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必然選擇,提供了傳統(tǒng)道德品格象征更理想的載體,因而也構(gòu)成了我國花卉文化的重要特征。
花香不僅象征道德品格,相應(yīng)的追求洋溢著高雅的生活情趣,體現(xiàn)實際生活環(huán)境氛圍的品質(zhì)與格調(diào),也包含感應(yīng)萬物生機、融身自然世界的美好情懷和切實體驗。
香之用于生活,除各類宗教祭祀禮儀外,古今中外多作人體裝飾,居住和有關(guān)生活場所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重要方法。我國古人講生活用香分三個階段:“三代以前求馨薌于蕭鬯膟膋,春秋戰(zhàn)國以來求馨薌于椒蘭蕙茝,漢魏以后至于今日則求諸沉檀腦麝,隨世所尚而用之,各有不同。”(明邱濬《德馨堂銘序》)屈原作品“疾楚之臭洿,故稱香潔”(漢王充《論衡》卷一四),因楚國政治昏暗污濁而多言椒蘭蕙茝等草木,即根基于先秦楚民以香草沐浴修飾、防蟲避疫等生活風(fēng)習(xí),所說植物多屬香草,而非鮮花,這屬第二個階段。唐宋以來,士大夫日常生活用香漸見頻繁,制香、焚香多見描寫,這已是第三階段。
花香用作香料,尤其是制作香水,用于裝飾,西方人十分重視。[12]64-65我國也有蒸花制香的現(xiàn)象(明周嘉胄《香乘》卷一三),另也有以香花入茶、浸酒、烹調(diào)等用法。但這些花香之用是物質(zhì)性的,即著眼花之香味資源的采制利用,而非花之鮮活生物體的氣息感受和欣賞。而我們民族賞花更為重視生植觀賞[6]72-73,與西方多見折枝插花、編扎花束、花環(huán)、花冠進行裝飾不同,更多注重野外自然觀賞、園林種植、盆景栽培,重視草木實際生長、應(yīng)時開放的自然生境和鮮活形象。因而對花香的欣賞不重香料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更多追求實際生長環(huán)境氣息的感受和熏陶,著意與植物生長氛圍和相應(yīng)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沉浸融合,更為喜愛鮮花香氣自然流溢、令人怡然沉醉的美好感受。
早在南北朝庾信《詠園花》詩稱園中花香“非是金爐氣,何關(guān)柏殿香”,就是贊美花香出于自然而又十分濃郁的氣息。唐人袁暉《二月閨情》“二月韶光好,春風(fēng)香氣多”,杜甫《九日》“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于良史《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方干《東陽道中作》“百花香氣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曛”,都非就一樹一花而言,所說都是香氛彌漫,令人陶醉的情景。
宋以來,人們對園藝種植漸多重視,而對花香的生動感受也就越來越豐富具體。如宋張元干《醉花陰·詠木犀》:“霜刀剪葉呈纖巧,手捻迎人笑。云鬢一枝斜,小閣幽窗,是處都香了?!睏钊f里《南齋前梅花》:“朝朝蚤起掛南窗,要看梅花試曉妝。兩樹相挨前后發(fā),老夫一月不燒香。”毛珝《和張梅深》:“從辟谷來惟嗜酒,自栽梅后不燒香。”元何中《山墅幽居好效穆伯長》:“山墅幽居好,煙霞紫翠鄉(xiāng)。近窗皆水色,通屋盡花香?!泵魃孪椤断娜瘴鲌@》:“欲凈身心頻掃地,愛開窗戶不燒香。”清甘汝來《題鄭文先似山莊》:“依稀城市似山莊,一帶扶疏接綠楊。半畝庭余雙鶴步,小窗風(fēng)送百花香。”都是鮮花盛開芬芳彌漫的感覺。我們民族更為重視的是這種實生植物鮮花盛開時花香濃郁的嗅覺享受與環(huán)境陶冶。
即便是不太鮮明的幽香清氣,人們依然保持十分靈敏的嗅覺,產(chǎn)生清晰而美好的感受。如前面所言柳花、竹葉、海棠等并無明顯香氣,人們能從實際生境中感受其自然生長的美好氣息。《紅樓夢》(程甲本)第八十回香菱與香桂主仆二人關(guān)于花香的口角廣為人知,香桂強推蘭、桂那樣眾所周知的香花,而香菱稱贊的是那些人們不知不覺而又無時無地不在的自然沆瀣:“不獨菱花香,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lǐng)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花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fēng)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绷廛?、蘆葦、蓮蓬等形狀、色彩并不十分起眼,也無香氣襲人的花朵,但雨露滋潤,沆瀣融會,也便自然沁發(fā)淡淡的馨香,令人神清氣爽。
唐宋以來,傳統(tǒng)士人日常居處燃香以求風(fēng)雅,怡養(yǎng)身心,陶冶性靈,客觀上包含生活環(huán)境的美化和生活品質(zhì)的提高。而對環(huán)境自然花香的追求則是更為深層而高雅的生活品質(zhì)和意境追求,如白居易蘇州刺史任上《官宅》詩中所寫:“紅紫共紛紛,只承老使君。移舟木蘭櫂,行酒石榴裙。水色窗窗見,花香院院聞。戀他官舍住,雙鬢白如云。”字里行間是對所處環(huán)境滿滿的愜意和留戀,滿地花香是其中生動美妙的氣息。
這種生活環(huán)境中草木鮮花散發(fā)的幽馨清馥,不只是一種感官愉悅和環(huán)境滿足,還洋溢著一種天然生機,包含著人與自然感通交融的切實體驗。對此明人孫承恩《挹爽軒記》有一段具體生動的闡說:“乾坤至爽之氣,無乎不寓,而惟虛寂之境與清潔之物得之為多。小軒當(dāng)園之幽偏,塵事罕及,前疏流泉,植菡蓞。夏秋之交,花開滿池,芳香郁馞,屋后修竹數(shù)百竿,蕭蕭颯颯。昔人詩所謂‘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聲’,吾亭實有之。亭既虛寂,荷風(fēng)竹露,天下至清至潔,莫加焉。而晨夕居處乎軒之內(nèi),鼻吸香氣,耳納清音,乾坤爽氣,日厭飫耳鼻也。雖然有說焉,人之一身相周流也,故耳鼻也者,氣之竅也;氣也者,心之輿也;心也者,神之舍也。挹爽云者,合內(nèi)外、通精粗者也。是故形通乎氣,氣通乎心,心通乎神,形爽則氣爽,氣爽則心爽,心爽則神爽,神爽則超然矣?!闭f得略顯復(fù)雜,但大意十分明確,荷風(fēng)竹露、花香芬芳正是輕清至潔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通達人的心靈,使人神清氣爽而與天地輕清元精之氣自然融通,透徹酣暢。這似乎是哲學(xué)的,是天人合一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形象闡說,但更是實際人生的,透過這天籟清瀣的氛圍,遠離人間的俗穢塵氛,能充分感受自然的清新美好、人生的靜謐閑逸。元許有壬《四友齋銘》說“取卉物之清貞芳潔,以寓其閑遠沖淡之趣”,明陳繼儒《巖棲幽事》稱“香令人幽,酒令人遠……茶令人爽”,所謂爽、幽、沖淡都極為簡切地道出花香清氛蕩滌心靈、陶冶性情、脫棄塵俗、融身自然的作用,以及沉浸其中感應(yīng)天人合一、詩意般棲居的美好境界。
香氣無形,香氣比花色具有更多整體環(huán)境氣息的現(xiàn)場體驗,包含更多現(xiàn)實生活的環(huán)境質(zhì)量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因此,欣賞和追重花草芳香,醉心自然氣息既是一種優(yōu)雅的生活狀態(tài),更是一種歸心自然、融身自然生機的生動體驗;既展現(xiàn)著傳統(tǒng)精英社會藝術(shù)化生活的高雅追求,也透露我們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情懷和生命智慧。透過我們民族對于鮮花盛開清馨幽氛的系心與沉醉,可以生動地感受我們民族數(shù)千年來與花草林木生息與共、欣欣向榮的美好愿望與切實歡樂。
綜合上述歷史因緣梳理和精神意義分析,不難看到賞花重香遠不只是一個欣賞愛好問題,而是一個民族花卉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與文化問題。作為一種文化發(fā)展過程,深刻對應(yīng)著我國社會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步伐,包含著我們民族花卉審美由重色到重香,由外在形象到內(nèi)在氣韻,由感官愉樂到精神寄托的認識拓展和思想提升,標志著我國傳統(tǒng)花卉文化的縱深發(fā)展與豐富成熟。而作為一種欣賞文化傳統(tǒng),扎根于我國花卉資源的優(yōu)越環(huán)境與思想文化的精神沃土,體現(xiàn)著我們民族真、善、美諸方面的獨特追求,蘊含著中華文化深厚的民族特質(zhì)和傳統(tǒng)基因。正是這縱橫兩方面的意義,充分顯示了這一花卉欣賞習(xí)性在我國花卉欣賞民族傳統(tǒng)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