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曉俊
書法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要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書法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發(fā)揮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
展賽是學生通過作品的創(chuàng)作,在一定區(qū)域和范圍內進行甄別和選拔,獲得相應的等級獎項,通過結果的反饋,激勵學生學習,促進教師完善教學。
由于書法培訓機構良莠不齊,管理不規(guī)范,家長也很難甄別機構的好差,以參賽獲獎為教學成果的展示成為招生、吸引家長的“法寶”,目前全國硬筆書法的賽事,魚龍混雜,特別是很多私人小機構也搞全國性大賽,亂發(fā)證書,破壞了書法教學的評價體系,作為書法老師不得不慎重組織參賽,要做好正確的引導,端正創(chuàng)作態(tài)度,扎實推進作品創(chuàng)作的穩(wěn)步前行,不能拔苗助長,也不能一味地以鼓勵孩子為理由,濫用評價手段與方法。
近年參加了上百場評審活動,就以最近教育部主辦的第三屆中華經(jīng)典誦寫講“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與首屆中國鋼筆書法青少年大賽的評審為例,給廣大書法教育工作者一些參加展賽的建議:
一、創(chuàng)作作品的指導思想要端正。首先是“以賽促練”的正確導向,通過參賽,讓孩子知道創(chuàng)作一件好的作品不容易,每一個細節(jié)都決定作品的最后成績,從工具材料、內容、形式、書體、風格的選擇,到落款的大小、位置、鈐印、信息填寫等,處處留心皆學問,讓孩子從小學會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的細節(jié)。而不是只在意比賽的結果,很多孩子參加太多的“商業(yè)大賽”,繳錢即可得高獎,一到正規(guī)的賽事,名次靠后,甚至有的機構“全軍覆沒”,還不知道自己差距在哪里。
二、看清楚大賽的書寫內容、要求等細節(jié),如“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硬筆是要寫規(guī)范漢字,不能繁體、異體、二簡字混用,結果有好多作品水平很高,出現(xiàn)了繁體字,最后被取消參評資格。
三、不要有涂改,這點很重要。古人說“落紙無悔”,有涂改說明你自己發(fā)現(xiàn)不足,應該重寫,特別是鉛筆字,痕跡明顯,而另外的工具書寫不可補筆,不要自作聰明以為評委看不出來,當然還要注意紙張不能滲墨太厲害,否則有些筆畫因寫得重和慢,出現(xiàn)了特別粗的筆畫,看上去整體失調,也會導致評委誤以為有涂寫補筆,而沒有投你的票。
四、不要所有的孩子寫一樣的內容、形式、書體和相近的風格。很多機構教學生創(chuàng)作作品還是臨老師寫好的作品,有的甚至臨近現(xiàn)代硬筆書法家的作品,千人一面,評審時幾件好的被選上,大部分會落選,當然也有的機構老師寫出十多件不同內容和形式的作品,分給不同年級的孩子臨摹,又很難體現(xiàn)孩子的真實創(chuàng)作水平。
五、落款不要代筆,這種現(xiàn)象嚴重,正文與落款的風格不一,筆力也有差距。另外要注意,在方格子中書寫作品,落款也寫在格子中,一格一字,不要為了把字寫小,而破格寫在格線上影響視覺效果。當然,鉛筆字寫在“田字格”“米字格”中,也會影響視覺,字就不突出了,還是要寫在方格之中比較好。
六、印章過大或用私章,這樣還不如不用。沒有印章可以畫一個姓氏章,印章的大小不要超過正文的字,印章寧小勿大,閑章、引首章盡量不要蓋在字上。
七、很多小字采用縱有列、橫無行的形式,容易整行寫歪,可以考慮在下面用鉛筆畫一條淺淺的直線為中線,寫好后干透了再輕輕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