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后疫情時代我國家庭勞動教育的缺位及回歸

2021-12-06 12:10:07鄧金春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勞動家庭技能

鄧金春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福建 福州 350117)

勞動教育是什么?勞動教育是“為了勞動”的教育、“關于勞動”的教育和“通過勞動”的教育的有機統(tǒng)一[1]。勞動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形成勞動價值觀(即確立正確的勞動觀點、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等)和養(yǎng)成勞動素養(yǎng)(有一定勞動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等)為目的的教育活動[2]。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勞動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2020年3月、7月“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的頒布,標志著我國勞動教育的發(fā)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家庭勞動教育兼具家庭教育和勞動教育的屬性,在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是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然而,通過數(shù)據(jù)庫檢索發(fā)現(xiàn)(在中國知網(wǎng)以“家庭勞動教育”為主題詞進行檢索,檢索到的相關文獻僅有184篇),關于家庭勞動教育的研究成果較少,勞動教育在家庭中被軟化,勞動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3]。

2020年初,疫情來襲,全民抗疫。疫情防控期間,家長居家辦公,孩子居家學習,成了生活常態(tài)。這給家長與孩子提供了更多相處的時間和空間,為家庭勞動教育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機會,勞動成為孩子居家抗疫生活的最好方式。但同時也使家庭勞動教育的問題更加突出,家庭勞動教育缺位的問題得到充分暴露,很多孩子不愿勞動、不會勞動,甚至根本就不勞動。那么,疫情之下,我國家庭勞動教育缺位的問題主要有哪些表現(xiàn),為何會缺位,該如何回歸?本文將從勞動教育內涵的四個維度(勞動觀念(1)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觀點”的解釋是觀察事物時所處的立場或出發(fā)點。對“觀念”的解釋是泛指客觀世界在人頭腦中的反映,與意識、精神、思想等相同。此處認為,用“觀念”較為貼切。、勞動態(tài)度、勞動知識與技能、勞動習慣)對上述三大問題進行剖析。

一 家庭勞動教育缺位之主要表現(xiàn)

全國優(yōu)秀校長凌宗偉指出:“勞動教育在今天已成為最受忽視的教育?!痹诩彝ブ?,這主要表現(xiàn)為家庭勞動教育的缺位。孩子是家庭勞動教育的起點,也是落腳點,孩子勞動觀念淡薄、勞動態(tài)度消極、勞動知識與技能缺乏、勞動習慣,是現(xiàn)今我國家庭勞動教育缺位的主要表現(xiàn)。

(一)孩子勞動觀念淡薄:不重視勞動

勞動觀念是個體對勞動的看法和認識,它在一定程度折射出個人乃至社會的文明程度。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新時代的學生應認識到勞動的光榮意義,認識到勞動者的崇高品質及偉大力量。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使人民的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孩子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由于家長的過分寵溺,“重智輕勞”教育文化的誤導和社會“好逸惡勞”不良風氣的影響,現(xiàn)在的孩子勞動觀念十分淡薄,輕視勞動,漠視勞動,甚至歧視勞動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

當前家庭中孩子勞動觀念的淡薄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輕視勞動,勞動與我無關。很多孩子認為:“勞不關己,高高掛起”,勞動是無關緊要的事情,甚至不勞動也沒關系。只要把書讀好了,也能生活得很好。就算書讀不好,也有辦法生存下去。第二,漠視勞動,不珍惜勞動者的成果。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現(xiàn)象:“一邊是環(huán)衛(wèi)工人辛苦地在打掃,一邊是孩子在不停地亂扔垃圾”,完全漠視環(huán)衛(wèi)工人及勞動成果。第三,歧視勞動,把勞動者分為三六九等,認為腦力勞動者優(yōu)于體力勞動者。孩子們普遍認為公務員、醫(yī)生、教師這樣的職業(yè)比建筑工人、環(huán)衛(wèi)工人要高尚得多。當有孩子說自己長大后想當清潔工、挖掘機司機時,總會引來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家長也會連忙糾正孩子的想法,讓其往社會認可的職業(yè)方向思考。

(二)孩子勞動態(tài)度消極:不愿勞動

勞動態(tài)度,是個體對勞動的心理傾向。當前呈兩極分化,反映人們是愿意勞動,還是拒絕勞動;是尊重勞動,還是鄙視勞動;是喜歡勞動,還是厭惡勞動;是熱愛勞動,還是逃避勞動[4]10。我國憲法第4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是否愿意勞動、是否尊重勞動,這是對憲法有關勞動規(guī)定的基本態(tài)度。而是否喜歡勞動、是否熱愛勞動,是在前兩種態(tài)度的基礎上,對勞動認識的情感升華。因而,勞動態(tài)度具有層次性。人們可以參加勞動,尊重勞動,但有可能僅僅只是一種義務性、強制性的結果。盡管憲法規(guī)定勞動是一種義務,但在具體的家庭勞動教育實踐中,這種義務的履行大打折扣,有調查顯示,大部分(82.3%)的孩子對待勞動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只有17.7%的孩子具有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5]。

當前家庭中孩子勞動態(tài)度消極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不愿勞動,被迫參與。勞動必定會消耗能量,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會讓人有“苦”的體驗。而人性是趨甜避苦的,孩子內心是不愿勞動的,除非勞動能讓他們感到快樂。但為達到家長的要求,得到喜歡的獎勵品,只能被迫參與。第二,應付勞動,敷衍草率。家長讓孩子幫忙洗碗,孩子很快洗完了,家長過去一看,壓根沒洗干凈,孩子總在想辦法應付家長。第三,逃避勞動,搪塞拖沓。不想洗碗,就說看完動畫片再洗,拖一會算一會,甚至拖著拖著就忘記了,這其實是在逃避勞動。

(三)孩子勞動知識與技能缺乏:不會勞動

勞動是人的本能屬性,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人的生存需要具備相應的勞動知識與技能?,F(xiàn)代漢語對“知識”的解釋: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對“技能”的解釋是掌握并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知識的獲得需要不斷地積累,技能的獲得需要不斷地練習。家庭勞動教育的一大任務就是要豐富孩子的勞動知識,提高其勞動技能。然而,在“6對1”家庭模式下,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孩子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普遍缺乏,孩子不愿勞動,也不會勞動,呈現(xiàn)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瓶倒不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狀態(tài)。

當前家庭中孩子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缺乏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日常生活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皷|方神童”魏永康,14歲考入重點大學,17歲進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因生活無法自理而最終被勸退。生活中很多小學生不會自己剝蝦,只能“望蝦興嘆”,很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不會自己洗衣服。第二,生產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缺乏,不珍惜勞動產品。“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都能倒背如流,但見到秧苗時卻不知是何物,吃不完的飯菜隨手就倒掉。第三,服務性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缺乏,社會責任感不強?,F(xiàn)實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父母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完大學,孩子卻成了“啃老族”。我們還能指望這樣的孩子參與服務性勞動,為社會發(fā)展做貢獻嗎?

(四)孩子勞動習慣較差 :不自律的勞動

勞動習慣,是指個體由于經常性的勞動而使之鞏固下來并成為需要的一種行為方式[4]11,它是勞動價值觀外化的行為表現(xiàn),是穩(wěn)定、自動化的行為,有好壞之分。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教育不但應當培養(yǎng)學生對勞動的尊敬和熱愛,也還必須培養(yǎng)學生勞動的習慣?!奔彝趧咏逃罱K的落腳點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即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日常家務勞動習慣。

當前家庭中孩子的勞動習慣怎樣呢?通過觀察并結合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家庭中孩子的勞動習慣較差,是一種不自律的勞動。首先,孩子參與家庭勞動的時間明顯不足。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曾對多國小學生平均每天家務勞動時間進行調查,其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 、法國0.6小時、英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而中國只有0.2小時,這就是“教育0.2現(xiàn)象”[6]。南京師范大學勞動教育課題組2019年對全國3 390位家長的調查顯示:“小學生一、二年級周一至周五平均家務勞動時間約為 17.33分鐘,三至六年級約為17.49分鐘,初中生約為17.02分鐘。”[7]其次,孩子在勞動過程中缺乏自律,難以持之以恒。老師帶五年級學生去敬老院做義工,孩子深受啟發(fā),回家后開始幫奶奶做家務,但堅持不到一周就不了了之。再次,孩子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中帶有太多強制性行為訓練的成份,缺少主動自愿的情感投入。湖南衛(wèi)視“少年說”節(jié)目里的男孩付軒昂當眾抱怨:“我媽總以社會實踐為借口,逼迫我做家務,洗菜、刷碗、拖地,甚至還得做飯?!背藷嶙h,我們更應反思我們的家庭勞動教育確實存在著什么問題?

二 家庭勞動教育缺位之主要原因

家長是家庭勞動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孩子的示范者,而孩子是家長的“復印件”。從家長身上尋找家庭勞動教育缺位的原因,能夠提綱挈領,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家長在勞動觀念上的偏差:重智輕勞

家長對勞動教育的理解與認識所形成的勞動觀點,直接關系著家長對孩子參與勞動教育的態(tài)度。然而,由于“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唯分數(shù)”功利化的影響,很多家長在勞動觀念上出現(xiàn)偏差,表現(xiàn)出“重智輕勞”趨向。有學者對家長看待“學習”與“勞動”的認識和態(tài)度做了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認為學習重要的占92.6%,認為勞動重要的占5.3%,認為學習與勞動同等重要的占2.1%[5]13。

首先,認為勞動不重要,甚至沒必要,可以被代勞。一位85后獨生女媽媽認為:“勞動要耗費孩子大量的心力與體力,對孩子來說太辛苦了。孩子不勞動也沒關系,只要有錢,可以雇人代勞。再說,現(xiàn)在科技這么發(fā)達,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各種都有了,大人都懶得做,更何況孩子。”其次,認為讀書比勞動重要。“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痹捳勚杏械募议L認為“孩子現(xiàn)在是學生,主要任務就是讀書,讀好書比勞動更重要。孩子考高分了,才能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找個好伴侶,過上好日子?!弊詈?,認為勞心者優(yōu)于勞力者?!皠谛恼咧稳耍瑒诹φ咧斡谌?,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理也?!奔议L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勞心者”,甚至從幼兒開始就給孩子灌輸“勞心者優(yōu)于勞力者”的理念。在“重智輕勞”觀念的誤導下,家庭勞動教育一直處于弱化、缺位的狀態(tài)。很多孩子不但沒成為家長期望的“勞心者”,而且也沒成為家長所鄙視的“勞力者”,一事無成,成為對家庭、社會的無用的人。

(二)家長在勞動態(tài)度上的消極誤導:負面強化

社會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從物質相對匱乏年代走過來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普遍持一種“補償心理”,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對孩子期望過高、過多照顧、過分愛護、過度保護,用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參與勞動,負面強化了孩子的勞動心理。久而久之,孩子更不愿勞動,從而反感勞動,甚至害怕勞動。

首先,反感孩子幫倒忙。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探索、嘗試與模仿的過程,小孩看到家長在勞動,會好奇地參與進來。但由于生活經驗和能力不足,孩子經常會出現(xiàn)幫倒忙的情況。多半家長為了省事,直接拒絕孩子的幫忙,還表現(xiàn)出極不耐煩的態(tài)度。殊不知,這樣會挫傷孩子參加勞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對勞動留下陰影。其次,將勞動視為懲罰手段。勞動本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義務,但生活中不乏有家長將勞動異化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孩子貪玩,不好好學習,家長會指著建筑工人、清潔工說,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長大你就和他們一樣,甚至還不如他們。每當孩子犯錯,家長就會用掃地一周、洗碗一周這樣的方式來懲罰孩子。當本來具有正面、積極價值的勞動被異化為一種處罰手段使用時,被處罰者對于勞動的體驗就自然與行動被強制、自由被剝奪等負面、消極的心理感受建立起聯(lián)系,勞動也就必然被視為一種痛苦的、應當盡量避免的人生經驗[8]。

(三)家長自身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缺乏:“不合格的教育者”

比起學校與社會,家庭勞動教育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獨特性,但并不是說對家長的素質沒有要求,畢竟教育孩子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政協(xié)委員許洪玲在兩會期間建議“開展家長教育,父母持證上崗”,引發(fā)熱議。實際上我們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教育者”,他們不具備家庭勞動教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更不懂得怎樣去教孩子。

首先,養(yǎng)而不教?,F(xiàn)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只管滿足孩子基本的生理需要,而無視對孩子心理層面的教育。孩子餓就給吃,孩子渴就給喝,孩子要玩具就給買,從來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獲得,鍛煉其心志,久而久之只會讓孩子成為“不勞想獲”的人。其次,教而不當。家長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有限,且沒有科學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孩子時毫無方向,無從下手,甚至還會誤導孩子。孩子跟著電視廣告學習垃圾分類,把垃圾桶里的垃圾翻得滿地都是,家長看到,立馬阻止孩子,并斥責說這是垃圾分類員的工作。垃圾分類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無疑這位家長誤導了孩子。最后,有勞無教。勞動具有強大的作用,可是盡管少年的手在干活,但還沒有顯示出勞動的教育力量[9]。因此,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家長應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和詳細地指導,耐心講解相關的勞動原理,幫助其掌握相關的技巧,升華其情感,達到既勞力又勞心的效果。可現(xiàn)實中,很多家長缺少對孩子合理地引導,將勞動教育硬生生變成了機械的行為訓練。

(四)家長自身存在不良的勞動習慣:“不合格的示范者”

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教育?!痹诩彝趧咏逃?,我們一直強調,家長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不僅要孩子學會怎樣做,而且要經常做、天天做和堅持做。殊不知,家長自身也存在諸多的不良勞動習慣,如不會做飯、不會自己洗衣服、不經常打掃衛(wèi)生、生活物品亂丟亂放等。甚至,有的家長讓孩子去刷鍋、洗碗和打掃衛(wèi)生,而自己卻在打麻將、玩手機、看電視。這樣的家長是“不合格的示范者”,時間久了,孩子難免也會沾染上家長的壞習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甚至,很多時候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模仿父母所形成的不良勞動習慣,還會遷移到家庭之外的場所及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為何孩子書包里的東西總是亂七八糟的,課堂上需要的課本半天拿不出來?我們不妨去看看孩子父母上班背的包里是不是也同樣凌亂不堪?

三 以疫情防護為契機,讓勞動教育回歸家庭

現(xiàn)今,我國勞動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學生薄弱的勞動意識和低下的勞動能力與新時代我國勞動教育的更高要求之間的矛盾。而家庭勞動教育因其生活化、靈活性、獨特性成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發(fā)展的新定位、新方向。疫情之下,重拾勞動教育,要從家庭做起,發(fā)揮家長的引領作用,深挖家庭勞動資源,讓勞動教育真正回歸家庭。

(一)勞“疫”結合,發(fā)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勞動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其中家庭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學校發(fā)揮著主導性作用,社會發(fā)揮著支持性作用。疫情防護,給家庭勞動教育創(chuàng)造了新契機,孩子有了更多居家勞動的時間和空間。而勞“疫”結合,則讓孩子感受到勞動與生命的價值,提升勞動的能力,促進家庭基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勞“疫”結合,發(fā)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需做到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正確認識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一方面,家庭是勞動教育的起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對勞動的最初認識和感覺是從家庭開始的。第二,家庭是勞動教育最真實的講習所。在學校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中,迫于硬性評價的標準,學生們趨向于表現(xiàn)出認真和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但回歸家庭,沒有了硬性評價,孩子對勞動的真實態(tài)度就會表現(xiàn)出來,這才是勞動教育最真實的樣子。第三,家庭是勞動教育最便利的實踐基地。勞動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日常生活勞動都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其次,以疫情防護為教材,構建“家—?!纭焙献鞯膭趧咏逃龑嵤C制。勞動教育的實施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共同努力,而疫情防護便是非常好的勞動教育活教材。學校因其專業(yè)性和系統(tǒng)性,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社區(qū)宣講、網(wǎng)絡媒體等途徑,召集學生家長對其進行防疫防控知識的相關培訓。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設立服務性勞動教育實習基地。家庭應充分聯(lián)合社區(qū),不斷將疫情防控滲透到孩子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中去,讓孩子在疫情防護中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二)以“疫”帶勞,發(fā)揮家長在家庭勞動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疫情之下,家庭勞動教育正當時。家長們應以“疫”帶勞,充分發(fā)揮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引領作用,讓孩子在疫情防護的帶動下,形成科學的勞動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素養(yǎng)。

1.糾正觀念,以“抗疫精神”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觀念具有導向性,家庭勞動教育回歸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即要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首先,作為家長應力爭從“學而優(yōu)則仕,分數(shù)至上”的傳統(tǒng)觀念束縛中掙脫出來,科學、客觀、全面地認識勞動教育,勞動不單指體力勞動,還包括腦力勞動,切勿將腦力勞動置于至高位置,而輕視、忽視體力勞動,更不能用腦力勞動代替體力勞動,二者應力求和諧與平衡。這與馬克思、恩格斯極力主張的,人應該成為既能勞心又能勞力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是一致的。特別是在高科技帶來人們生活更加便利,人趨于依賴、懶惰的今天,勞心與勞力結合、平衡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家長們應努力挖掘線上、線下抗疫事跡中所蘊含的偉大精神,引導孩子從中汲取力量,轉化、吸收、升華其勞動觀念?!翱挂呔瘛笔恰氨娭境沙?,守望相助的家國精神;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是無私奉獻,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是嚴謹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10]這是對廣大抗疫工作者和各行各業(yè)勞動者的肯定,同時這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勞動觀念的良好素材。

2.寓勞于樂,在疫情防護中培育孩子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

孩子之所以對勞動教育持消極態(tài)度,是因為他們最初在試圖參與教育勞動的時候,被父母拒絕或阻止,形成了不好的心理體驗?;蛘呒议L完全把家庭勞動教育變成了簡單的勞力訓練,有勞無教,讓孩子體會不到勞動中蘊含的快樂。作為家長,應把握疫情防護的契機,寓勞于樂,幫助孩子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第一,家長應積極鼓勵孩子參與進家庭的日常勞動中,并試圖制造輕松、愉悅的勞動氛圍,增加孩子的勞動樂趣,用賞識的目光,悅納孩子勞動的點點滴滴,讓其有快樂的勞動體驗。第二,家長可以“疫情防護”為主題,帶領孩子一起創(chuàng)新家庭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融勞動、教育和娛樂為一體,達到培育孩子積極勞動態(tài)度的效果。網(wǎng)上曾報道,有家庭把疫情防護的基本常識編成了通俗易懂的歌曲,一家人拿著各種勞動工具表演得不亦說乎呢!第三,疫情防控期間,媒體工作者們捕捉到很多美麗感人的瞬間,家長們可以此為素材,引導孩子欣賞勞動者的美麗,尊重勞動者。還記得那個把“胡歌老婆”寫在防護服上的女護士嗎?她把一線抗疫人員的樂觀寫在了防護服上,她是美麗的白衣天使,也是美麗的勞動者。

3.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在疫情防護中掌握必備的勞動知識與技能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快速、轉型發(fā)展的階段,需要大量掌握勞動知識與技能的勞動者與建設者。勞動教育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人通過勞動去校驗知識、平衡思考與操作實踐[11]。因此,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獲得,必須在勞動中,通過勞動去實現(xiàn)。作為家長,應充分抓住疫情防護的契機,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在家庭勞動教育中,掌握必備的勞動知識與技能。一方面,以疫情防護為主題,家長與孩子一起探索“普及+生長+拓展”三層漸進的家庭勞動教育任務實施計劃?!捌占啊毙杂媱?,讓孩子獲得疫情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做好個人防護。如對新冠病毒基本知識的了解,知道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以及“七步洗手”的具體流程及要領等?!吧L”性計劃,旨在幫助孩子掌握更全面的疫情防控與技能,不僅關注個人防護,同時督促整個家庭成員做好防護。疫情之下家庭成員的心理溝通與疏導,家庭成員的健身計劃,家庭成員的飲食營養(yǎng)的搭配等?!巴卣埂毙杂媱?,意在打開孩子的視野,關注地區(qū)、國家乃至世界疫情發(fā)展的趨勢,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區(qū)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在服務性勞動實踐中深化對勞動的理解與認識,增強孩子的社會責任感。疫情防控中,青年學生志愿者,特別是大中學生志愿者,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家長應言傳身教,真正做到“寓教于勞”。勞動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既需要詳細的言語講解,也需要具體的動作示范,特別是對年齡偏小的孩子,家長更應該耐心地一遍再一遍地講解和示范,并反饋糾正。這樣孩子才能熟悉勞動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及其中蘊含的知識及原理,才能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與技能。

4.以身作則,在疫情防護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

家庭勞動教育最終的落腳點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這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實踐的過程,其中家長的榜樣示范和督促至關重要。作為家長,應充分抓住疫情防護的契機,以身作則,在疫情防護的具體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其一,家庭勞動教育日?;⑶鍐位??!叭粘!本褪侨諒鸵蝗眨陱鸵荒?,天天做,日日做,經常做,持續(xù)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習慣。家長應和孩子一起,將疫情防護基本事項,以每日常規(guī)、每周常規(guī)、每月常規(guī)的形式列入家庭勞動教育的清單中,使之常態(tài)化。如每日測體溫,每周一次大掃除,每月一次家庭集體鍛煉。其二,日常勞動家庭化。家庭里每個成員的分工不同,因而所承擔的家庭勞動也會不同。如做飯,慣常是媽媽一個人在做。其實,我們可以試著讓一大家子都參與進來,各自做拿手菜,相互配合,享受熱鬧的勞動氛圍。其三,家長可用“三個一”評估的方式,即通過“每天一記錄、每周一總結、每月一評價”,來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12]。此外,更為重要的是,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勞動習慣的過程中,家長的榜樣作用不容小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長必須先做到,不允許孩子做的事,父母絕不去做。

(三)以“疫”拓勞,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資源

家庭生活中的勞動資源,因家庭所在的地區(qū)、家庭經濟生活水平、家庭結構而有所不同。有的家庭,洗衣洗碗靠手工,而有的家庭完全用智能家電代勞。但盡管如此,家庭中的勞動教育資源仍有一些共性,家庭生活中的各類家務就是家庭中的勞動教育資源[13]。 《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就指出:“要鼓勵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yōu)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yè),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蓖蝗缙鋪淼囊咔椋蟠笸卣沽思覄談趧拥膬热莺头秶酪叻雷o成了家庭生活中新增的勞動教育資源。以“疫”拓勞,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資源,可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務自我型勞動資源,做好自身的日常防護。如要求孩子做好自身防護工作,勤換衣物、勤洗手,出門戴好口罩,多運動增強體質,調整心態(tài),規(guī)律作息,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等。第二,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務家庭型勞動資源,監(jiān)督家人做好日常防護。鼓勵孩子提醒、監(jiān)督家人做好日常防護,主動幫忙承擔家務勞動,積極組織家庭成員的集體勞動等。第三,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服務社區(qū)型勞動資源,增強疫情防護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引導孩子積極參加社區(qū)的防疫防護工作,在疫情公益勞動中增強自身的勞動價值感,提高自身的勞動素養(yǎng)。疫情發(fā)生以來,涌現(xiàn)一批又一批的社區(qū)疫情防護志愿者,他們中有大學生、中學生,甚至還有小學生,他們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筑造了一座座保障社區(qū)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堅實堡壘。

疫情,似雙面鏡,既讓我們看到我國家庭勞動教育缺位的現(xiàn)狀,又為家庭勞動教育的回歸提供了契機。作為家庭勞動教育中堅力量的家長,應緊緊抓住時機,將勞“疫”結合,并以“疫”帶勞,以“疫”促勞,深挖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教育資源,聯(lián)合“家—?!纭钡牧α浚ㄟ^多樣化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形成科學的勞動價值觀和養(yǎng)成較高的勞動素養(yǎng),即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積極的勞動態(tài)度,掌握豐富的勞動知識與嫻熟的勞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猜你喜歡
勞動家庭技能
高級技能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熱愛勞動
秣馬厲兵強技能
中國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豐收
戀練有詞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畫唇技能輕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襄汾县| 温宿县| 拉萨市| 海城市| 漠河县| 平顺县| 东明县| 印江| 尼玛县| 定远县| 全椒县| 丹凤县| 鹤峰县| 志丹县| 望江县| 汝城县| 云龙县| 江口县| 察隅县| 赫章县| 武威市| 汶上县| 上饶县| 东海县| 台北县| 班戈县| 鹰潭市| 建昌县| 乌拉特前旗| 项城市| 阿尔山市| 玉溪市| 潜山县| 怀仁县| 揭西县| 冀州市| 云霄县| 华宁县| 扶绥县| 县级市|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