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學日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

2021-12-07 13:32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11期
關鍵詞:日語思政育人

肖 東 娟

(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外語學院,云南 麗江 674100)

一、課程思政的意義和要求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以來,全國高校陸續(xù)拉開了思政建設的大幕。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推進課程思政的建設,充分發(fā)揮好日語學科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優(yōu)勢,探索大學日語課程思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大學日語課程作為高校公共必修類外語課程,通過探索該課程的思政建設,最終實現(xiàn)通過日語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自信和中國文化自信,通過學習讓學生能講“中國故事”,會講“中國故事”,敢講“中國故事”,實現(xiàn)中國文化走出去,增強跨文化交際中的話語權(quán)。

二、大學日語課程思政的現(xiàn)狀

筆者所在高校號召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多次組織培訓研討活動。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逐步落實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但是,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對內(nèi)涵理解上,存在問題有:教學目標不清晰,缺乏明確統(tǒng)一的指南;對思政元素的準確性難以把握;課程思政的參與意識不高,尚有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應該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存在問題有: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學內(nèi)容過多,無法保證思政內(nèi)容的有效融入;課程思政沒有系統(tǒng)化建設;思政內(nèi)容不豐富,思政形式單一;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不夠;講授內(nèi)容與思政話題無法自然銜接。

在思政效果上,存在問題有:思政顯得刻意、僵硬;時間比例分配不合理;思政流于形式;學生接受度不太高。

三、大學日語課程思政的建設

基于大學日語課程思政的現(xiàn)狀,提出以下思政建設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設計

在課程教學大綱中根據(jù)單元主體將思政目標明確列出,教學設計中也應將思政部分體現(xiàn)出來,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知識、能力、思政育人的三方面聯(lián)動。以筆者所在高校大學日語課程所使用的教材《大家的日語》(初級第一冊)的語音部分為例,教學設計中除了設置學基本語音之外,還可以設置話題討論、個人發(fā)表等任務,而課程目標中可將思政目標單獨列出,具體可設置如下:

知識目標:掌握日語基本語音的發(fā)音方法;掌握日語基本語音的書寫方法;掌握日語聲調(diào)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夠正確背誦日語基本語音;能夠正確默寫日語基本語音;能夠理解日語文字的形成過程。

思政目標:思考古代中國文字如何影響了日語文字,培養(yǎng)文化自信; 思考日語文字的創(chuàng)新之處,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反思現(xiàn)代日語對漢語的影響,增強甄別不同文化的能力;運用日語知識提升與人溝通的能力。

眾所周知,日語和漢語有深厚的淵源關系,在古代歷史上,日本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中國文字,因此日語中有大量的漢字,不言而喻,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通過學習日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自信。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日本文字也有創(chuàng)新之處,如假名,假名是日本獨有的表音文字。在語音階段,主要學習的就是假名,要認識到日語文字的這種創(chuàng)新之處,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日本對于中國文化是全盤吸收。日本文化具有包容性,也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選擇性,學生在思考其文化特點的過程中,樹立辯證看待問題的視角,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

古代歷史上,漢語對日語的影響巨大,日語中大量充斥著漢語詞匯,現(xiàn)代社會中,漢語中也有大量來源于日語的詞匯和表達,如“元氣(元気)、寫真(寫真)、卡拉ok(カラオケ)”等,而且,英語中也有眾多日源詞匯,如“kimono(著物)、ukiyoe(浮世絵)、tatami(畳)、karoshi(過労死)”等。這種現(xiàn)象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日本文化的國際化。在各種文化不斷融合的當下,通過學習,增強甄別不同文化的能力,提升運用日語知識與人溝通的能力。

教育的根本問題就是“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因此,需要在教學大綱中明確思政目標,教學設計中明確思政活動,這樣以來,教學就有了方向標,課程思政才能有序推進。

(二)挖掘教材資源,梳理思政話題

從教材論的角度來看,教材是學習者學習知識的主要來源。實施思政育人,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認真梳理教材中的思政話題是關鍵的一環(huán)。以《大家的日語》(初級第一冊)第八課為例,思政元素有:“桜(櫻花)、富士山(富士山)”和“會話:そろそろ失禮します(會話:這就告辭了)”。

櫻花作為日本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處,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zhì)。中國人也喜愛花,如著名的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學生可反思“梅、蘭、竹、菊”如何體現(xiàn)了中國人重視的精神品質(zhì),如中國人喜愛梅蘭竹菊,因它們清雅淡泊,品性高潔,具有君子品質(zhì)。中國人也喜愛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凈高貴。探討這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提高個人品格和修養(yǎng)。

富士山位于日本靜岡縣和山梨縣之間,是日本最高山,也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經(jīng)典象征之一。中國同樣也有很多值得自豪的高山長河,如長江、珠穆朗瑪峰等,作為一名中國大學生,對祖國山河風貌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全面?學生可反思自身不足,增強不斷學習的意識,樹立中華文化情懷。

會話文是關于去別人家拜訪的話題,蘊含拜訪時的禮儀知識,學生可通過了解并對比中日拜訪禮儀的不同,提升文明素養(yǎng),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話語、語篇、課文都隱含著思政的內(nèi)容,都反映了價值觀,無論話語談論什么問題,都可以從語言和思政角度進行分析(黃國文,2020)。可見,只要有心進行思政教育,教材中處處皆有思政元素可以利用,因此,需要深挖掘教材資源,把看似普通的話題加以引申,將思政自然融入到課堂之中。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活動

在教學實踐中,凸顯出思政形式單一的問題。思政的推進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師主體、理論闡述。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思政,線上和線下學習相結(jié)合,理論闡述和實踐育人相結(jié)合。教學活動可以包括視頻觀看、會話練習、詞匯句型運用練習、翻譯練習、文章閱讀、話題討論、主題寫作、個人發(fā)表、小組項目等,這些活動不局限于課堂教學,也可以延伸到課后,通過作業(yè)的形式完成。以《大家的日語》(初級第一冊)第八課為例,可提前通過雨課堂發(fā)送關于櫻花的慕課視頻,并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中國的花文化,在3月份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組織學生欣賞校園內(nèi)的櫻花,并布置主題作文“我喜愛的花”,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堂上組織關于“花中四君子”的圓桌討論,學生們各抒己見,表達對四君子品質(zhì)的喜愛,引導學生重視自我品格修養(yǎng)。還可以在學習完本課語言知識之后,組織一次個人發(fā)表活動,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思政話題收集資料,制作成ppt發(fā)表并表達自己的觀點,其他學生就該學生的觀點分析討論,給出意見和評價,在此過程中,學生學會提問和反駁,培養(yǎng)思辨能力。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活動有助實現(xiàn)“思政了無痕”,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將思政擔負的“傳道”和教學擔負的“授業(yè)”融為一體,避免出現(xiàn)思政是思政,教學是教學的“兩張皮”現(xiàn)象。

(四)健全評價體系,明確評價標準

課程思政的外語教學應以形成性評價為理念,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劉建達,2020)。可以說,評價標準是教學的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標準,就有什么樣的教學導向。因此,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和質(zhì)量監(jiān)督,將思政效果納入評價體系中,明確評價標準尤為重要。從評價過程的角度來看,有形成性評價和終結(jié)性評價;從評價主體的角度來看,有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和自我評價;從數(shù)據(jù)采集的角度來看,有量性評價和質(zhì)性評價。通過整合以上評價形式,形成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價體系,此外,還要細化思政評價標準。當然,思政目標是隱性的,因而應將思政育人融入到語言學習的全過程,評價標準應兼顧思政目標與語言知識能力目標,達到協(xié)調(diào)。

以上節(jié)提到的《大家的日語》(初級第一冊)第八課為例,學生進行詞匯、翻譯、會話等練習時,表達文化內(nèi)涵的詞匯和句子運用的準確度、語篇的連貫性、相關禮儀用語的適用度;文化背景知識理解的深刻度、豐富度,話題選擇的合適度等都可以納入到評價標準中,助力達成教學目標。同時,評價的主體多元化,將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和自我評價相結(jié)合,當然,各主體評價所占的比例如何分配較為科學合理,還需在以后的實踐摸索中不斷完善。此外,每個單元的思政教學效果都要進行記錄,作為形成性評價,結(jié)合學期末總評,對學生學習效果做整合性評價。

健全的評價體系對思政效果進行檢驗,明確的評價標準讓檢驗有據(jù)可依,通過評價,精準把握思政的融入度和學生的接受度,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做出調(diào)整,從而使整個思政教育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良性向上過程之中。

(五)樹立育人意識、提高個人素養(yǎng)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號召廣大教師加強課程思政能力建設,開展典型經(jīng)驗交流、現(xiàn)場教學觀摩、教師培訓等活動。筆者所在高校號召教師參加高校教師網(wǎng)絡培訓中心的課程學習,多次舉辦相關講座和研討,并開展課程思政的示范課,組織教師學習,提高教師育人意識。這些對于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來說是很好的做法。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有教師課程思政的參與意識不高,尚有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應該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因此,在課程思政的時代號召下,外語教師應當轉(zhuǎn)變觀念,提高育人意識,我們不僅要做語言知識的授業(yè)者,還要做達成立德樹人目標的傳道者,這是作為一名教師,實現(xiàn)傳道授業(yè)解惑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四有”好老師的根本途徑。

也有很多教師認為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不夠,導致無法有效實施課程思政?!八挠小焙美蠋熞蠼處熡欣硐胄拍?、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作為日語教師,扎實學識不僅是指豐富的日語知識和過硬的日語技能,還包括豐富的中國文化知識和信息素養(yǎng)等。大學課堂有五重境界:沉默、問答、對話、質(zhì)疑、辯論,質(zhì)疑和辯論是高境界的課堂(李志義,2018)。教師在課堂中要提倡學生主動思考,敢于質(zhì)疑和辯論,在質(zhì)疑和辯論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實現(xiàn)思政教育。如何應對學生的質(zhì)疑,與學生進行有效辯論?根本在于提高教師個人素養(yǎng),不僅要加強日語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母語的學習,提升中國文化知識水平,增加學識。

課程思政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必然要求,大學日語課程需發(fā)揮好自身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出合格的“日語人”。本文基于大學日語課程思政的現(xiàn)狀,從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設計;挖掘教材資源、梳理思政話題;優(yōu)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活動;健全評價體系、明確評價標準;樹立育人意識、提高個人素養(yǎng)等五個方面提出課程思政建設的一些建議,以期對當下大學日語課程思政的建設提供一點啟示。

猜你喜歡
日語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xù)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從推量助動詞看日語表達的曖昧性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jié)合的探討
贏在耐心
“我們都是CEO”育人模式簡介
思政課“需求側(cè)”
關于日語中漢語聲調(diào)最新變化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