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后疫情時代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走向

2021-12-08 04:14張楚楚
復旦教育論壇 2021年5期
關鍵詞:阿拉伯沙特留學生

張楚楚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200433)

高等教育國際化,系指“旨在將本地教育機構與學生、教師等主要利益相關者整合入新興全球知識經濟的進程”[1]。新冠疫情暴發(fā)后,全球教育產業(yè)經歷重塑,留學教育與國際交流合作首當其沖。QS 的一項民調顯示,受訪留學生中,超過60%的留學計劃受到影響[2]。

一些學者由此指出,在世界各地為防控疫情實施旅行禁令的背景下,高度依賴留學生和教師空間流動與面對面參與的跨國招生招聘、國際交流計劃及聯合研究活動嚴重受阻,導致原本深受民粹主義與逆全球化思潮打擊的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雪上加霜[3-4]。此種趨勢既給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主要留學目的國帶來巨大沖擊,也波及高等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亞非拉國家,致使后者出現本地生源回流、海外生源下降等難題。

另一種觀點認為,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教學與科研在線化、數字化、虛擬化與低碳化不僅為發(fā)展中國家高等教育的提質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而且可能造成全球高等教育空間格局的深刻變革。倘若亞非拉國家,特別是對教育重視程度較高的東亞、南亞與中東國家加強政策支持,或將取代歐美國家成為新的全球留學目的大國[5]。

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阿拉伯世界的高等教育遭遇明顯沖擊。一方面,由于出行的限制,學生與教師的流動性受到干擾。據世界銀行的統(tǒng)計,疫情暴發(fā)以來,阿拉伯世界已有70%的國際學生返回母國,其中通過線上學習繼續(xù)學業(yè)的國際學生僅占60%[6]。另一方面,阿拉伯多國深受油價下跌與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經濟困境日益凸顯。從2019 年至2020年,該地區(qū)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3.8%升高至10.1%[7],許多國家的總體教育經費顯著下降。

然而,一年多以來,阿拉伯多國紛紛出臺助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政策,該地區(qū)諸多教育機構加大力度改革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并積極開展國際招生與國際交流合作。以阿聯酋為代表的少數國家甚至增加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預算。

面對新冠疫情蔓延帶來的多重困境,為什么阿拉伯多國將推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作為重要議事日程?當前各國采取了哪些新政,具有何種特征?阿拉伯多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新政可能帶來何種前景,面臨何種挑戰(zhàn)?本文試圖基于2020年以來阿拉伯各國教育部文件與主流媒體報道的分析,對上述問題作出解答。

一、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新政策的背景

(一)滿足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需求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阿拉伯各國出現新興的高等教育需求,對當地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由于疫情對人員跨境流動的限制,全球留學市場逐步降溫,這意味著原本對海外留學生吸引力較為有限的阿拉伯各國需要大幅改善留學環(huán)境與優(yōu)化大學治理,方能緩解海外留學生的大量流失及其給本地高校帶來的經濟損失。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導致阿拉伯世界的消費與出口遭遇重創(chuàng),加上許多企業(yè)紛紛裁員,加速了當地就業(yè)崗位的流失。據國際勞工組織估計,新一波失業(yè)潮或將導致該地區(qū)三分之一的勞動力面臨失業(yè)或降薪[8]。大量待就業(yè)或失業(yè)的青年或將進入高校繼續(xù)深造,給高校師資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一些高校亟須通過調動國際師資解決本地的師資缺口。不僅如此,阿拉伯國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留學輸出地,但在疫情期間,不少阿拉伯學生不得不推遲或取消海外留學計劃,其中一些學生傾向于留在本國繼續(xù)深造。由于這一群體希望在不走出國門的情況下也能接受國際化教育,阿拉伯各國為提升教育服務能力,有必要從軟件和硬件層面全面提升本土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二)適應本地的發(fā)展模式轉型戰(zhàn)略

傳統(tǒng)上,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地租型和準地租型。前者包括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石油資源富集的國家,石油及相關產業(yè)的租利收入構成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準地租型國家也被稱為“阿拉伯石油產業(yè)鏈條上的第二梯隊國家”,包括約旦、突尼斯、摩洛哥等。此類國家盡管自身的石油資源并不豐富,但通過接受產油國的經濟援助、向產油國輸出勞工獲取僑匯以及發(fā)展為產油國服務的煉油業(yè)和運輸業(yè)等產業(yè)間接從阿拉伯石油收入中獲益[9]。

隨著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xù)低迷,阿拉伯產油國紛紛提出了擺脫單一石油經濟結構的發(fā)展模式,非產油國也相繼制定了經濟多元化、減少對石油經濟依附性發(fā)展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其中包括沙特“2030 愿景”、阿聯酋“2030 愿景”、約旦“2030 愿景”和埃及“經濟振興計劃”等。阿拉伯各國的轉型戰(zhàn)略中將發(fā)展非石油相關行業(yè)視為經濟多元化的必由之路,并重點提出發(fā)展制造業(yè)、金融業(yè)、高科技產業(yè)、文化娛樂產業(yè)等行業(yè)。為此,阿拉伯各國需要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掌握專業(yè)技術的高質量人才,同時需要從全球范圍內吸引人才,為本地的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多元化改革貢獻力量。

2020 年以來,新冠疫情的沖擊與油價下跌等阿拉伯世界的新舊矛盾產生疊加效應,致使該地區(qū)各國的經濟遭遇沉重打擊,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代表的能源業(yè)及航空、旅游等行業(yè)首當其沖。阿拉伯各國產業(yè)結構轉型的緊迫性加強,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發(fā)揮人力資源在生產力發(fā)展中的主導作用則再度成為各國議事日程的重點。

(三)契合本地的地緣政治利益

近年來,隨著阿拉伯多國出現權力更迭,利比亞戰(zhàn)爭、敘利亞戰(zhàn)爭與也門戰(zhàn)爭相繼發(fā)生。而后小布什時代的歷任美國總統(tǒng)均試圖在阿拉伯世界實行戰(zhàn)略收縮,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qū)的動蕩與失序。在阿拉伯世界出現權力真空的背景下,沙特、埃及等地區(qū)強國及阿聯酋、卡塔爾等中等阿拉伯國家為尋求自身安全,逐漸從戰(zhàn)略依附走向戰(zhàn)略自主,并不斷擴張地區(qū)影響力,謀求地區(qū)大國地位,由此形成多極爭霸的地區(qū)格局。近年來,阿拉伯諸國的地緣政治競爭呈現外溢趨勢,各主要國家不僅在阿拉伯世界爭奪主導權,而且試圖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亞、東南亞等地拓展自身的影響力。

作為一種文化外交和提升軟實力的有效手段,國際教育交流日益受到阿拉伯多國政府的重視。例如,在“2021 年全球軟實力指數排行榜”上位列34 名的埃及將教育交流與文化輸出作為提升國際形象和地區(qū)話語權的重要手段,把周邊的尼羅河流域國家與東非國家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對象。又如,摩洛哥向薩赫勒與西非的鄰國開展文化的外向輻射,從而增強本國文化價值在周邊國家的推廣[10]。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歐美國家國內矛盾持續(xù)積累,介入阿拉伯世界政治糾紛的意愿與能力進一步下降,給該地區(qū)大國與中等強國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戰(zhàn)略空間。一些阿拉伯國家試圖利用疫情帶來的政治真空與發(fā)展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鞏固自身的地緣政治利益。為此,阿拉伯多國加大力度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維度進行戰(zhàn)略擴張,因而不僅沒有因為疫情而放緩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步伐,反而強化了與周邊地區(qū)的教育交流與合作。

二、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新政策的內容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頗為豐富,實現手段也可謂多種多樣,包括學生與教師的跨國流動、創(chuàng)建聯合學位和研究實驗室、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辦海外分校、吸引世界名校在本國建立校區(qū)、教學內容和形式同國際接軌等[11-12]。本文主要從留學生政策、聯合辦學與科研合作、教學體系改革等方面考察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趨勢。

(一)調整留學生政策

留學生招生政策方面,由于疫情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而難以舉辦線下考試,阿拉伯多國調整與簡化了高校招生政策。一些學校為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入學,甚至降低了錄取的門檻與要求。自去年以來,摩洛哥正式取消了精英大學(Grande école)的選拔性入學考試①,而是與普通大學一樣實施申請制,由各校通過線上審核申請者的高中成績等申請材料開展錄取工作,由此大大降低了精英大學的錄取難度[13]。在阿爾及利亞,政府也出臺了新政策,簡化了各高校碩士和博士階段的錄取要求,規(guī)定申請者不再需要提供此前學習階段的各科成績作為研究生錄取的參考依據[14]。

留學生滯留政策方面,為應對疫情對出行與繼續(xù)學業(yè)的影響,阿拉伯多國出臺了針對海外留學生的簽證應急措施。例如,針對2020 年3 月1 日以后簽證過期或在他國居住超過6 個月的外籍居民,阿聯酋將根據本國與外籍居民現居住地之間的復航日期延長逗留期限??ㄋ?、科威特等其他阿拉伯國家也實施了類似的政策,為具有居留許可者暫時免除了關于停留時間的規(guī)定,并為持探親等類型簽證者提供了簽證延期。

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多國(特別是阿拉伯半島的產油國)實施了更為寬松的家屬陪讀與畢業(yè)生滯留政策。傳統(tǒng)上,以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為代表的阿拉伯半島產油國由于外來人口比例偏高,加之這些國家對本國公民實行高福利政策,因而嚴格控制外來人口的定居與入籍。即便是在當地深造多年且畢業(yè)后在當地工作的海外留學生,也由于移民條件的苛刻而難以獲得永居與入籍的資格。不僅如此,海外留學生的家屬陪同入境也曾面臨諸多限制。據以往政策,海外留學生僅可獨自前往阿聯酋等阿拉伯半島的產油國求學,其父母、配偶與子女等家屬無法獲得長期居留簽證,這也給留學生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此種政策導致上述國家在全球留學市場的吸引力進一步下降。一方面,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低齡留學生的家長對子女的身心健康更為擔憂,而高齡留學生則對家屬更為牽掛,因此,留學期間家屬陪同的需求顯著上升。另一方面,鑒于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活動和就業(yè)市場帶來巨大打擊,許多留學生在選擇留學目的國的時候,將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和居留機會作為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為應對疫情期間留學生招生日益困難的局面,一些阿拉伯半島的產油國將留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未來安置等問題提上日程,制定了諸多政策,為留學生的家屬探親與畢業(yè)滯留提供便利,其中改革力度最大的國家為阿聯酋。今年年初,在阿聯酋舉行年度首次內閣會議后,阿聯酋副總統(tǒng)兼總理、迪拜酋長謝赫·馬克圖姆·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宣布,在留學生家庭具有足夠財力支撐的前提下,阿聯酋政府將允許持有阿聯酋學生簽證的海外留學生為家屬擔保陪伴簽證[15]。

另外,2020 年 10 月,阿聯酋大大放寬了 10 年“黃金居留簽證(al-iqaama al-dahbiya)”的適用群體。新政策規(guī)定,凡是世界500強大學博士學位持有人、醫(yī)療專業(yè)人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等領域工程師、阿聯酋科學家理事會成員或獲得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科學卓越獎章的科學家、在阿聯酋認可的大學中平均學分績點達到3.75分以上的高素質人才,均具備申請10年居留簽證的資格,旨在為有志于留在阿聯酋從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留學生提供更多的居留便利[16]。今年1 月,阿聯酋進一步放寬人才居留與入籍限制,在總統(tǒng)謝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的指示下修改《國籍法》,允許外籍投資者及醫(yī)生、科學家、創(chuàng)新領域發(fā)明家、藝術家等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加入阿聯酋國籍,并允許其保留現有的公民身份[17],這不僅對于阿聯酋而言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而且在阿拉伯半島的產油國之中也是一項極具開拓性的嘗試。

(二)推進聯合辦學與科研合作

首先,作為世界主要的留學生輸出地,阿拉伯國家在新冠疫情暴發(fā)后,面臨本地學生出境留學受阻的困境。為滿足本地學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阿拉伯各國加大力度引進辦學資源,通過優(yōu)化配套服務與設施、提供優(yōu)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等措施吸引歐美傳統(tǒng)教育大國與印度、中國等新興教育強國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進入本地。

2020 年摩洛哥首個全英語教學的高校——高等理工學院與英國考文垂大學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計劃在教師培訓、聯合教學與科研、學術交流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同時,摩洛哥高等理工學院將投資1400 萬英鎊,用于支持考文垂大學在卡薩布蘭卡建設校區(qū)[18]。建成后,該校區(qū)將成為英國知名高校在摩洛哥乃至馬格里布地區(qū)②的首個國際分校。此舉有助于推進摩洛哥與英語國家的學歷互認與學位互授,同時提升英語在摩洛哥的普及度,增強摩洛哥畢業(yè)生在國際就業(yè)市場的競爭力,并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學生前來求學。

除了摩洛哥,沙特的改革力度也引人注目。今年年初,沙特教育部出臺了一項新計劃,允許并鼓勵世界著名高等學府在沙特建立校區(qū)與研究中心。按照新政策的要求,有意向在沙特建立校區(qū)的海外高校需要遵守沙特的政策與法律,而且需要設立高校董事會與國際協商理事會協助其安排教學活動與管理工作[19]。盡管海外高校在沙特的辦學自由度仍然有限,但此舉即將改變此前沙特沒有海外高校校區(qū)的歷史,旨在為本國學生、特別是因疫情或經濟原因無法出國留學的學生提供接受國際課程教育的機會。日前,印度駐沙特大使奧薩夫·薩義德稱,沙特正在積極與印度洽談,試圖吸引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與研究機構——印度理工學院于沙特開設校區(qū)[20]。

其次,為了在疫情期間鞏固與強化自身的文化影響力,阿拉伯各國在引進國際分校的同時,掀起了本地高校在周邊地區(qū)建立分校的熱潮,從而推動“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互動。2020 年,埃及的公立高校在一年內簽署了三項海外辦學協議,包括坦塔大學與吉布提大學合作建立吉布提校區(qū),曼蘇爾大學在科摩羅開設專注于醫(yī)療與護理專業(yè)的校區(qū),以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在坦桑尼亞首都建立校區(qū)[21]。

相較于埃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高校在海外辦學方面更為滯后,但近期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政府與高校兩個層面著手推進相應的計劃。2021 年初,在應邀參加卡塔爾協商會議(majlis al-shura)③的例會時,該國國立綜合性大學——卡塔爾大學的校長哈?!だ5隆さ蠣枬h姆詳細闡釋了該校未來幾年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其宗旨在于增強本地高等教育的優(yōu)勢與影響力。其中獲得協商會議多名議員支持與贊賞的一項重要政策在于,卡塔爾大學將致力于在亞洲與非洲多地設立海外分校,逐步推動卡塔爾高等教育“走出去”戰(zhàn)略[22]。

再者,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安全危機與經濟損失,阿拉伯各國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全球各地攜手開展科研合作、聯合應對全球性問題是歷史的必然。2020年2月,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理工大學附屬非營利性機構——摩洛哥先進科學、創(chuàng)新和研究基金會與加拿大蒙克頓大學在兩國大使的見證下,簽訂了為期五年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前者的資金支持下,開展國際會議與系列講座、聯合科學研究與發(fā)表、科研人員訪問交流等學術活動[23]。同一時間,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建立的米斯克基金會與東京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沙特合作成立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未來科學技術中心,旨在與東京大學開展大數據與網絡安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機電一體化和機器人技術、生物醫(yī)學等領域的科研合作,并為獲得東京大學錄取資格的沙特籍留學生提供獎學金[24]。

(三)改革高等教育體系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為了滿足難以出境的本地學生對國際化教育的需求、提高本地高校對海外留學生的吸引力,許多阿拉伯國家還對本國教育體系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試圖從高校學制、高校管理、院系設置、授課內容等方面強化本國教育與國際教育的接軌。

在高校學制方面,摩洛哥的改革備受關注。受法國殖民統(tǒng)治與文化同化政策的影響,當代摩洛哥的高等教育體系主要是移植法國大學體系而建立的。近年來,摩洛哥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表現在于,通過引入英語世界教育體系達到“去法國化”的目的。然而,由于不同黨派爭論不休,這項改革屢屢受挫。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面對留學生人數的銳減與高校收入的下降,通過改革學制拓展留學群體的需要日益迫切,于是,增加英語授課比重與對標英語國家學制再度被提上議事日程。2020 年,摩洛哥國民教育、職業(yè)培訓、高等教育與科研大臣賽義德·阿姆扎吉宣布,“摩洛哥將調整高等教育學制,旨在與具有開放性與靈活性的美國大學教育體系保持一致”[25]。自2020-2021 年度起,該國將針對新入校的大學生實施四年制本科學歷教育,取代原先的三年制本科教育。此次改革是繼19年前學制改革后的第二次重大學制改革,旨在由歐洲學制逐步過渡至美國學制。根據改革方案,各大院校將充分利用新增的學年強化學生的英語技能與通識教育。

在高校管理方面,一些阿拉伯國家推動了高校的自由化改革。傳統(tǒng)上,阿拉伯各國政府對高校管理的行政干預較為嚴格,對公立高校的財政支持和管控力度較大。新冠疫情暴發(fā)后,為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同時塑造“尊重學術自由”的形象、進而擴大本地教育機構的國際市場,沙特政府頒布了《新大學法》。作為沙特“2030愿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法決定將29所高校納入新大學系統(tǒng),首批實施新系統(tǒng)的高校包括利雅得市的沙特國王大學、吉達市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及達曼市的伊瑪目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費薩爾大學。按照新政,三所高校將在學術、行政和財務運作方面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免受政府對學校課程設置與學術研究的行政干預,并獲準根據就業(yè)市場的實際需求設置專業(yè)領域與相關課程[26]。

在院系與課程設置方面,為適應多元化的教育市場,阿拉伯國家一方面參照西方國家的標準推動改革,另一方面吸收中國、日本、印度等亞洲大國的文化特色與教育經驗。2020 年6 月,沙特文化部部長巴德爾親王通過推特發(fā)布消息,表示沙特將允許高校開設音樂、戲劇與藝術院系,并稱該政策是沙特文化復興的重要步驟。在此之前,由于瓦哈比派宗教集團的阻攔,沙特認為藝術專業(yè)有違本國的價值觀,并且在很長的時間里將看電影、聽音樂會等大眾娛樂活動視為有傷風化的行為。作為沙特的首次此類嘗試,這一專業(yè)設置的改革舉措將首先在三所高校開展試點,包括在沙特首個非宗教主導大學——沙特國王大學開設藝術與文化系、在女子私立大學——阿法特大學開設電影藝術本科專業(yè),以及在著名公立大學——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設立戲劇藝術文學碩士點[27]。與此同時,去年以來,沙特正式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的各個階段。除了沙特,其他阿拉伯國家也有相似的舉措。例如,埃及于2020 年將漢語正式納入本國教育體系,使?jié)h語成為繼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之后的又一門埃及中小學生可選擇的外語,并將漢語作為大學預科的選修課程。另外,去年以來,日本國際合作中心的阿布扎比辦事處分別與阿聯酋的哈利發(fā)科學技術大學和扎耶德大學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將在未來的新學年增加日語選修課程。

三、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新政策的挑戰(zhàn)

(一)辦學質量難以提升

盡管不少阿拉伯國家對教育國際化的資源投入與政策傾斜頗為引人矚目,但當前在全球范圍內,阿拉伯國家高等教育的總體發(fā)展水平仍然偏低。通過梳理近年來世界各大高校排行榜,作者發(fā)現,阿拉伯國家的高等學校較少出現在QS 世界大學排名、THE世界大學排名、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ARWU 世界大學排名等全球知名大學排行榜之中。

后疫情時代,盡管阿拉伯各國紛紛出臺了有利于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但是當前推行的國際化措施并未從完善學術質量保證機制、完善教育認證標準、加強民辦高校質量監(jiān)管等制度層面破解教育難疾。不僅如此,如前文所述,疫情期間,為填補海外留學生的生源空缺,以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為代表的不少阿拉伯國家的高校降低了本科與研究生階段的入學要求??v然此舉在短期內有助于減少國際學生的流失,但從長遠來看,生源質量的下降恐怕會進一步影響阿拉伯國家高等院校的國際聲譽。

更糟糕的是,近年來阿拉伯各國提升教育質量與高校知名度的主要手段在于一面通過高額的薪酬引進海外優(yōu)質教師,一面通過優(yōu)厚的獎學金吸引優(yōu)質的國際生源,但由于國際油價低迷與新冠疫情肆虐對阿拉伯世界整體經濟的雙重打擊,加上疫情背景下海外教育投資的急劇減少,此種政策恐怕難以持續(xù),致使教育質量的瓶頸更難突破。在經濟抗壓能力較弱的國家,一些不依靠政府財政的私立高校已經出現因經費短缺而削減教員的現象。例如,黎巴嫩的貝魯特美國大學于去年秋季辭退了超過1500名教員,其中包括已經在該校執(zhí)教25年之久的資深教師[28]。

(二)教育結構失衡加劇

雖然近年來阿拉伯各國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但阿拉伯各國的政策制定大多是從實用主義出發(fā),以市場為導向,旨在服務于國家發(fā)展的短期利益。由于阿拉伯各國具有實現經濟轉型、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拓展增收渠道、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的迫切需求,因而在開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存在重應用性學科而忽視基礎理論課程、重理工科與商科而忽視社會科學等弊端。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由于阿拉伯各國高校面臨國家撥款減少、私人捐款銳減、本土與國際學生流失導致教育服務收入縮減等困境,許多高校的財政壓力日益沉重。在此背景下,許多高校將更多資源集中于成果轉化較快、直接商業(yè)價值更為明顯的學科,而加倍削減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哲學等人文學科與基礎學科的規(guī)模,致使學科發(fā)展的不均衡狀況加劇。去年以來,摩洛哥與突尼斯顯著縮減了非熱門學科的科研經費,用于補貼醫(yī)學的教學與研究。同時,近期阿拉伯各國重要的國際教育合作項目也主要集中于生物醫(yī)藥、環(huán)境保護、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領域。例如,2020年9 月突尼斯與摩洛哥兩國的教育部簽署了總額達216 萬美元的雙邊合作協議,重點推動醫(yī)療、環(huán)境保護、大數據與人工職能等領域的學術交流、聯合培養(yǎng)與學歷互認[29]。又如,今年年初阿聯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學與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宣布建立“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項目”,旨在聯合研發(fā)人工智能技術,并促進人工智能在醫(yī)療健康與基因組學等領域的應用。

(三)本地保護主義抬頭

在全球范圍內,新冠疫情的暴發(fā)加劇了逆全球化的趨勢,阿拉伯世界也受到此種浪潮的沖擊。在一些阿拉伯國家,民族主義與本地保護主義在民間不斷膨脹,并蔓延至高校。

2020 年2 月,伊拉克政治學者在天天電視臺聲稱“美國人與猶太人”制造了病毒,并指責二者壟斷了生物實驗室[30]。這一論調迅速被伊拉克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諸多媒體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此類仇恨言論的攻擊對象還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東亞人等。在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埃及等國家,來自西非與中非的留學生常常被本地學生稱為“艾滋病、埃博拉與新冠病毒攜帶者”,其中大量留學生因不堪忍受校園歧視與校園暴力而選擇退學。

同時,由于當前阿拉伯多國經濟嚴重受挫,就業(yè)市場迅速萎縮。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yè)競爭,不少阿拉伯國家的本地青年擔心,引進海外留學生與高層次人才會擠壓本國公民的就業(yè)機會,進而游說本國政府限制海外留學生在本地就業(yè),或將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形成掣肘。例如,今年以來,卡塔爾協商會議多次探討“卡塔爾高校師資本土化”的議題,不少議員贊成提高卡塔爾高校中本國教師的比例、培養(yǎng)本土行政干部在高校中擔任領導職務等提議[22]。

四、結語

作為一起備受國際關注的突發(fā)公共事件,2019 年末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產生了重大影響,也是左右國際高等教育格局的重要變量。對于以阿拉伯國家為代表的高等教育后發(fā)國家而言,新冠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機遇,既給這些國家的跨國人員流動造成了許多困難,也成為這些國家開展教育變革、趕超世界教育強國的催化劑。去年以來,各阿拉伯國家并未因疫情的沖擊而放慢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而是通過制定新的留學生支持政策、合作辦學與聯合科研以及教育體系改革,加大力度增加留學生的派遣與接收、推動國際學術交流、強化本國大學的國際通用性。各國希望抓住新冠疫情帶來的機遇,促進本國高等教育的提質升級,并在保持世界主要留學生輸出國地位的同時,將本地發(fā)展為受國際留學生青睞的留學優(yōu)選目的地,改善自身在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然而,疫情所帶來的經費短缺等困境,以及當前阿拉伯世界所推行的新政策對短期利益的注重,加劇了該地區(qū)原有的辦學質量總體偏低、教育結構嚴重失衡等問題。同時,新冠疫情引發(fā)該地區(qū)本地保護主義抬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意味著阿拉伯世界提高本地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完成彎道超車的教育強國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注釋

①受法國殖民的影響,摩洛哥的高等教育制度移植了法國制度,除了通過申請入學的普通高校,還有競爭極為激烈、需要通過選拔性入學考試來錄取的精英大學。后者以專業(yè)化培養(yǎng)而著稱,旨在培養(yǎng)各行業(yè)精英。

②“馬格里布”(al Maghrib)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日落之地”,引申為“西部”。傳統(tǒng)上,馬格里布地區(qū)主要指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三國。

③卡塔爾協商會議為該國的國家咨詢機構,由35 名議員組成,主要負責討論內閣制定的法令與提案,但沒有立法決定權。

猜你喜歡
阿拉伯沙特留學生
Ma'aden在沙特的新氨廠開始商業(yè)運營
緣何“問道扶?!?——留學生如是說
來自沙特的新燃料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40年后《阿拉伯的勞倫斯》片頭為編劇正名
阿拉伯小鎮(zhèn)的露天集市
沙特恫言拋售數千億美債券
“留學生凌虐同學案”給誰提了醒?
石门县| 辉县市| 大庆市| 永清县| 威信县| 河源市| 利津县| 泗阳县| 齐齐哈尔市| 社旗县| 黑山县| 临颍县| 彩票| 繁昌县| 华坪县| 玛曲县| 张家界市| 棋牌| 阳原县| 平阳县| 大足县| 自治县| 周至县| 台东市| 怀远县| 长治县| 岐山县| 渑池县| 南通市| 阜宁县| 图片| 陆丰市| 望奎县| 伽师县| 松潘县| 海宁市| 德兴市| 沂水县| 确山县| 渝中区|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