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如俊,馬永華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甘肅臨夏731100)
臨夏回族自治州是一個多民族地區(qū),有回、漢、東鄉(xiāng)、保安、撒拉、土、藏等民族,總人口為216 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0 萬人,占83.33%,總耕地面積14.34 萬hm2,人均耕地不足0.07 hm2。年平均降雨量537.4 mm,主要集中在7—9 月,歷年平均蒸發(fā)量1 382 mm,年均氣溫6.3℃,無霜期130~180 d,日照時數2 467.5 h。平均海拔2 000 m 左右,耕地少,山旱地面積大,氣候條件復雜,地形多樣,農業(yè)基礎條件薄弱,水資源短缺,降雨季節(jié)錯位,時空分布不均,雨養(yǎng)農業(yè)特征明顯,春旱和初夏旱發(fā)生頻率高,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干旱問題是長期以來制約臨夏州旱作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信息化大發(fā)展和農作物產業(yè)結構的調整,臨夏州金銀花栽培面積逐年增加,目前栽培面積已達0.1 萬hm2左右,已成為山區(qū)農民群眾的主要經濟收入。金銀花因其耐寒耐旱、藥用價值高、經濟效益好,被臨夏州東鄉(xiāng)、永靖2 縣確定為主推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的特色產業(yè)之一,永靖縣栽培面積0.07 萬 hm2,東鄉(xiāng)縣栽培面積 0.03 萬 hm2,綜合開發(fā)潛力巨大,展現出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金銀花產量與栽培年限、栽培條件有較大的關系,如果栽培地區(qū)環(huán)境適宜,栽培較好,一年生的種苗,定植后第二年開始產花,一般產干花750 kg/hm2左右,3 年后平均產干花可達1 500~2 250 kg/hm2。干花市場價80~100 元/kg,3 年生的金銀花收入可達12 萬~18 萬元/hm2。2020 年臨夏州永靖縣和東鄉(xiāng)縣栽培的一年生種苗,定植后第二年產鮮花1875 kg/hm2左右,收購價 24 元 /kg,收入 45 000 元 /hm2左右。一般情況下5 kg 鮮花可折合1 kg 干花。3 年生的金銀花產鮮花可達3 750~5 250 kg/hm2,干花可達750~1 050 kg/hm2,干花市場價 80~100 元 /kg,收入可達75 000~105 000 元/hm2左右,收入非??捎^。
金銀花栽植區(qū)域應選擇海拔2 200 m 以下背風向陽的荒山荒坡、溝溝岔岔或坡地、梯田地、溝壩地和川臺地等。海拔2 200 m 以上只要有小地形氣候類型(避風、向陽、溫暖)的區(qū)域也可以栽植,但以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氣和排水良好的黃綿土耕種地為好。
耕地要求深翻30 cm以上,結合深翻整地施熟化優(yōu)質農家肥30 000 kg/hm2以上、尿素600 kg/hm2、過磷酸鈣1 500 kg/hm2。覆膜前將土地耙耱平整,之后等待覆膜。
結合整地用辛硫磷顆粒劑15~22.5 kg/hm2撒施進行土壤處理,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危害。
耕地和反坡臺選用寬120 cm、厚0.01 mm 的黑色地膜,行距1.2~1.5 m,川臺壩地沿南北向,山坡地沿等高線開深10~15 cm 的栽植溝,沿栽植溝覆膜,形成全膜單壟溝模式,栽植溝每隔2~3 米壓一土腰帶,以防大風揭膜,覆膜7 d 后,按0.7~1.0 m的株距,用玉米點抪器打開定植穴,以利于雨雪下滲,待來年春季定植。
耕地栽植應選擇節(jié)間短、葉片下垂、花蕾集中簇生于葉腋和枝頂、花蕾期長達15~20 d 的新品種“北花1 號”;荒山荒坡、溝溝岔岔、路旁、渠邊和房前屋后空閑地應選擇主桿木質化程度高、直立性好、花期長的“九豐二號”新品種,不但有利于美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還可以作為蜜源植物,空閑了也可以采摘藥用。
苗木購回后,營養(yǎng)袋苗要放置在陰涼處,并用撒壺灑透、灑足水,然后在上面覆蓋遮陽網或浸濕的廢舊床單、門簾等物妥善保管,經常保持營養(yǎng)袋濕潤;裸根苗不但要放置在陰涼處,還要用濕土埋根假植,并灑足水,保持土壤濕潤,邊栽邊取。
定植時間為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
耕地定植密度由地力而定,地力肥沃的以稀為主,地力較差的以密為好,一般6750~10500 株/hm2。
營養(yǎng)袋苗在定植前需先將營養(yǎng)袋苗主桿以下部分的萌芽抹去,將分枝部分的枝條短截,然后澆足、澆透水后定植;裸根苗在定植前需先將較長或有機械損傷的根系進行短截修剪,再將主桿分枝以下萌芽和已發(fā)的新枝、新葉全部抹除或剪掉,然后用水浸泡10~12 h 后定植。
耕地按株距0.8~1.0 m、行距1.2~1.5 m 的方式定植;定植穴內的土取深約10 cm 左右,然后將營養(yǎng)袋苗或裸根苗垂直放入定植穴內,用地膜下定植穴周圍的土把苗木固定端正、穩(wěn)固,再用取出的土覆于膜上壓膜,形成積水小窩。以蓋住苗木原土印1~2 cm 為宜。
中耕除草是金銀花田間管理的一項長期工作,秋覆膜的地塊可在覆膜前用乙草胺兌水進行地面噴霧,然后開溝覆膜。特別是定植后的頭1~2 年要及時人工清除金銀花植株周圍、膜間及膜上冰草、蘆子等雜草,以促進金銀花很好成型。栽植3 年后,當地膜風化破爛,作用不大時,用耙子及時清除地塊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時的中耕除草工作最少要開展3 次。第一次在春季地面解凍、雜草萌芽時,第二次在第一茬花采摘結束后,第三次在秋季雜草種子成熟前。中耕時先從花株外圍開始,由遠及近,先深后淺,避免過量傷根。結合中耕除草,在每年早春新芽前、秋末冬初土封凍前各培土1 次,可提高地溫,防凍保墑,促進根系發(fā)育,多發(fā)新枝、多開花。
金銀花是一種多年生植物,喜通風透光,怕枝條密擠;喜溫暖干燥,怕陰冷潮濕。此外,結過花的金銀花枝條不能再孕蕾開花,只有新生枝條才能萌生花芽孕育花蕾。因此,必須合理修剪,保持通風透光,才能高產穩(wěn)產。如果長年不修剪,枝條密擠纏繞,墩內郁閉,病蟲多發(fā),不但花蕾產量低,而且質量差。
修剪整形原則:一是因枝修剪,隨墩造形。根據不同栽培模式要求、花齡長短和長勢情況,決定修剪或保留的枝條及其修剪程度,隨枝就勢,適當調控,誘導成形,合理分布,以利通風透光。二是長遠規(guī)劃,全面安排。幼齡花墩要以促進早發(fā)快長、培育骨干枝條、爭取早期豐產為主導目標,同時兼顧將來墩形,長遠發(fā)展,適當輕剪為宜;對成齡花墩和過旺花墩,則適當重剪,以利豐產穩(wěn)產,持續(xù)發(fā)展。三是平衡墩勢,通風透光。對各級骨干枝條要扶弱抑強,促控結合,促進均衡發(fā)展,形成圓滿緊湊墩形,充分利用地力光照資源。
2.13.1 蚜蟲 主要以成蟲、幼蟲刺吸危害金銀花的嫩葉、莖尖和花蕾,導致枝條伸展不良,頂端卷曲,發(fā)生嚴重時其分泌物引起煤煙病。
2.13.1.1 防治關鍵時期。植株休眠期與生長期。
2.13.1.2 農業(yè)防治。休眠期早春剪除帶蟲枝條和枯枝,及時清除殘枝、殘葉,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在生長期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蟲能力。
2.13.1.3 物理防治。在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并監(jiān)測種群動態(tài)及時進行防控。
2.13.1.4 生物防治。保護利用瓢蟲、草蛉、小花蝽等天敵防治蚜蟲。
2.13.1.5 應急化學防治。休眠期噴石硫合劑、新梢期99%礦物油、魚藤酮、印楝素(有機生產)新梢期啶蟲脒、吡蟲啉、辟蚜霧、噻蟲嗪等;休眠期早春根埋內吸性殺蟲劑(噻蟲嗪);生長期噴施化藥劑,最后一次用藥應在采收前15 d。
2.13.2 蠐螬 主要以幼蟲(蠐螬)危害植株根部,嚴重時將須根全部吃光。蠐螬通常在春季和夏末秋初危害,尤其小雨連綿的天氣,危害猖獗。
2.13.2.1 農業(yè)防治。輪茬換作,精耕細作,施用腐熟肥料,合理灌溉以及人工滅蟲。
2.13.2.2 物理防治。在成蟲發(fā)生期懸掛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食誘劑等誘殺成蟲。
2.13.2.3 生物防治。田間根部灌施白僵菌、綠僵菌、昆蟲病原線蟲等生物農藥。
一是金銀花在臨夏州栽培還沒有形成規(guī)模,栽培面積較小,并且沒有集中連片。二是金銀花的銷售渠道滯后,品質優(yōu)良的金銀花價格較低。三是沒有相應的金銀花產業(yè)加工鏈條。四是金銀花田間管理粗放,二年生、三年生的金銀花修剪沒有跟上,使嫩油條生長過旺,營養(yǎng)消耗過多,影響金銀花結花和經濟收入。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臨夏州適宜金銀花栽培的區(qū)域栽培金銀花,擴大栽培面積,形成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二是利用現代網絡平臺,拓展銷售渠道,使一等的金銀花銷售出好的價格,增加廣大農民群眾種植金銀花的積極性。三是建設金銀花健康產業(yè)園,引進金銀花飲料和中藥飲片生產線,打造集種植、采摘、收購、銷售、精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yè)鏈體系,努力補齊產業(yè)短板,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的渠道。四是加強金銀花二年生、三年生植株的田間管理,特別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和春、秋兩季的修剪工作,提高金銀花產花量和品質,從而增加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使金銀花栽培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增收的“金花”“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