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練
古詩文是我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篇目中“重量級”的組成部分。新課標將“文化傳承與理解”列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目的,便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過去的古詩文教學,主要側(cè)重于字詞句的理解,在涉及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時,往往蜻蜓點水、一筆帶過,或者取以講授的方法,把文化當作一般的知識“教”與學生。新的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gòu)與運用為基礎(chǔ),并在學生個體言語經(jīng)驗發(fā)展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的?!边@句話實際上指出了“文化”目標實現(xiàn)的路徑,即“自然滲透”。姚煒老師(廣州市教研員)認為,語文課程的目標,有些是可“教”的,有些是不可“教”的;不可“教”并不意味著不可實現(xiàn),而是實現(xiàn)的途徑有別于“明教明講”。古詩文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要實現(xiàn)“理解和傳承”的目標,就必須倚重“自然滲透”之法。
自然滲透的策略何在?下面,筆者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權(quán)作一番力所能及的探索。
一、字理教學,滲透“字里乾坤”
字理教學法,是廣西師范大學黃亢美教授多年來致力的研究方向。黃教授認為,漢字的造字法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古人的思想觀念,可謂“字里乾坤大”。一個“仁”字,反映的是“人與人相互親愛”的道德理想(仁,親也。——《說文解字》);一個“和”字,反映的是古人對關(guān)系和諧的社會期盼(和,相應也。——《說文解字》);一個“武”字,反映的是“止戈為武”的和平觀念(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墩f文解字》)。當代許多簡化字,雖已難辨其構(gòu)字的初衷,但如追溯淵源,略下“說文解字”的功夫,那么,字義中蘊含的文化觀念就不難“真相大白”。我們的古詩文教學,如果能善用“字理”,則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字義,而且對“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大有裨益。
譬如荀子《勸學》一課,我們可將“勸”字作為教學的一個切入點。追溯“勸”字的構(gòu)造淵源,我們從《說文解字》中可以得到這樣的解釋:勸,勉也,從力,雚聲??梢姟皠瘛笔菚庾?,其造字的本義是“努力勉勵”;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還有“獎勉”“悅從”之解。由此,我們可以從“勸”的字理中,獲得一種傳統(tǒng)文化認知:付出努力勸勉他人(從善),而且要致力于使人悅納的結(jié)果。既然要使人“悅納”,那么“勸”的行為就要講究藝術(shù)——經(jīng)過解說字理,接下來對《勸學》論說藝術(shù)的探究也就“順理成章”。
二、還原情境,參其奧義
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來自遙遠的過去,如何讓跨越時空的作品走進當代學生的心田?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傳統(tǒng)文化可以視為作者通過語言文字不自覺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觀念、普遍的習慣與性情,而當代的讀者必須通過語言文字反向“溯源”,方能參其奧義。這種反向“溯源”的方向,便是設身處地,還原情境。學生在初學杜甫《登高》時,常常停留于“觸景生情”的淺層認識,而不解詩人深層的哀傷。如何使學生深入杜甫的心靈世界?還原情境便是有效的方法。“把原生狀態(tài)和形象之間的差異揭示出來,從而構(gòu)成矛盾,然后加以分析”,這是孫紹振老師解讀文學作品的常用方法。寫《登高》時,杜甫的“原生狀態(tài)”是怎么樣的呢?這就需要結(jié)合時代背景和詩歌的內(nèi)容,還原“登高”的情境:安史之亂使山河破碎,此時的杜甫只身流落巴蜀之地,年邁體衰,舉目無親,此情本已悲涼,怎奈眼前還滿添蕭瑟的秋景!宋代羅大經(jīng)曾解該詩頸聯(lián)為“八悲”(地之遠,時之慘凄,羈旅,久旅,暮齒,衰疾,高迥處,無親朋),可謂將詩人的落魄之境作了透徹的分析。然而,杜甫定格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歷來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于是,“原生狀態(tài)”和“形象”之間的差異出現(xiàn)了:為什么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如此落魄?對這種矛盾加以分析,自然就會牽涉古代文人普遍的精神追求:以天下為己任,君子憂道不憂貧。古代的君子賢圣,篤定“治國平天下”的志向,寧可貧賤也不茍且,這便是儒家積極“入世有為”的文化精神。經(jīng)過情境的還原,學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登高》的文化“奧義”:古代的文人何以常自“登高”,又何以常會“憑軒涕泗流”。這個以“語言”為基礎(chǔ)的解讀過程,便同時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
三、古今鑒比,凸顯價值
古詩文要在當代“落地生根”,為今人所喜聞樂學,就必須先獲得當代人的共鳴。如何獲得“共鳴”?聯(lián)系當下、觀今鑒古是必要的辦法。我們常說“風月無今古,情懷自深淺”,可見無論古人今人,還是古今的作品,都必有相通的地方,也有相異的地方。我們閱讀古詩文,如欲深解其中理趣,就必得采取比較的方法,而其文化內(nèi)涵的發(fā)掘,又必然會牽涉到古今的比較——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其精華,在比較中“剔除”其糟粕,由是得以“拿來”,實現(xiàn)“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是李白著名的詩篇。很多學生在讀到最后一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時,認為李白思想消極,不思進取。但實際上,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儒道思想轉(zhuǎn)換交融的表現(xiàn),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兼?zhèn)洹俺鍪馈薄叭胧馈钡奈幕w系,中國的讀書人才擁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精神世界。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我們民族的這個寶貴的文化精神,在教學中,我們除了梳理反映儒道交融的古詩文并作“文化提煉”之外,還應該注意運用“古今鑒比”的方法:古代的讀書人不得志時,可以“散發(fā)弄扁舟”,可以悠游四海,可以“獨善其身”,可是現(xiàn)代人呢?現(xiàn)代人不得志時,多取消沉墮落之態(tài),玩物、酗酒、吸毒,甚至跳樓輕生。對比時,可直觀呈現(xiàn)圖片、視頻,由此造成強烈的沖擊與鮮明的印象,從而凸顯儒道相融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和當代意義。
四、誦讀體驗,滲入血脈
誦讀,是學習古詩文教學的重要方法。離開了誦讀,古詩文就會成為一堆文字符號,儼然沒有了靈魂?!罢麄€漢語,乃是一個與其他語系極為不同的單音節(jié)語言體系”,漢語一字一音,聲、韻、調(diào)是其組成部分,這些特性決定了漢語富于音樂性的表達,因此,詩賦創(chuàng)作重視格律,古人讀書重視吟誦。
吟誦是與朗誦并行的傳統(tǒng)誦讀法。葉嘉瑩說:“中國古典詩歌之生命,原是伴隨著吟誦之傳統(tǒng)而成長起來的?!笨梢娨髡b歷史之悠久。近年來,傳統(tǒng)吟誦呈復興之勢,許多教師自覺地將其融入到課堂中。第六屆“中語杯”一等獎獲得者傅海勤老師,就曾在《詩經(jīng)·采薇》的教學中穿插一段吟誦,美妙而深情的聲音將古代將士的家國情懷演繹得動人心魄。第六屆“圣陶杯”冠軍李勇老師,更是在《短歌行》的教學中全程貫穿吟誦,鏗鏘的吟誦與擊鼓之聲相配合,使人蕩氣回腸。筆者在教學《春江花月夜》時,也曾輔以吟誦,學生甚為喜愛,猶記一年后的學校元旦文藝晚會,舞臺上驚現(xiàn)了由學生表演的吟誦節(jié)目《春江花月夜》,當筆者進一步了解時,學生才道出原委:因為筆者的吟誦教學,他們對《春江花月夜》念念不忘,于是擇機匯演。
吟誦具有“滲透血脈”的作用,它使古詩文所蘊涵的文化精神通過聲音定格,藉此獲得強大的傳承力量。葉圣陶認為“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所以“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
五、梳理歸納,提煉認知
文化是群體的習性,具有普適的特征?!白怨欧昵锉帕取闭f的是我們的民族“悲秋”的傳統(tǒng),即便如劉禹錫等少數(shù)人說“我言秋日勝春朝”,也不能掩蓋整個民族“悲秋”的普遍特征。這是因為,在古代關(guān)乎“秋”的詩文中,“悲秋”的作品占據(jù)了主流,于是,大凡屬于“秋天”的景物——秋風秋雨、梧桐落葉、南飛大雁便成為表達“悲愁”的意象,被定格下來,成為我們民族的文化印象。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在《楓橋夜泊》一課中,列舉多首涉及“楓橋”的古詩,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綜合,于是提煉出“楓橋”表征離愁的文化認知??梢?,圍繞同一個文化主題,將同題的作品進行梳理歸納,是提煉文化認識、滲透文化精神的重要教學策略。
荀子的《勸學(節(jié)選)》運用了大量的比喻論證,很多教師講授此文止步于“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于是文化內(nèi)涵得不到挖掘。事實上,在西方邏輯學看來,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邏輯關(guān)聯(lián)甚少,所以比喻是極不嚴密的論證方法。然而,我們讀《勸學》,不但深感比喻論證之美妙,而且深覺荀子的邏輯嚴密、無懈可擊,這是什么原因?對此,我們只要再稍加聯(lián)系和梳理,就不難“窺其堂奧”:在《詩經(jīng)》里,有多少由物及人的比興;在古代哲學認知里,人分男女,天有晝夜,物有消長,于是推論“萬物皆有陰陽”;天地五行,是故人有五臟……這種思維的背后,不就是“萬物一體,同生共榮”的觀念嗎?換句話說,我們的祖先認為“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蛟S正因為“道法自然”的觀念對中國人影響至深,所以中國古代文學的形象說理就比西方來得繁盛。翻開孔孟老莊,我們會讀到大量存在的比喻說理。大量比喻的背后是思維的習性,思維習性的背后代表著穩(wěn)固的文化觀念。據(jù)此而知,通過梳理同題作品、綜合相類現(xiàn)象,繼而提煉結(jié)論的方法,有助于深挖古詩文作品蘊藏的文化,從而為教學實現(xiàn)“文化滲透”作堅實鋪墊。
以上便是筆者從古詩文教學實踐和觀察中所總結(jié)出來的“文化滲透”五法,權(quán)與同行分享,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不論哪一種策略,深研文本、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是實施的前提條件,筆者認為這是“文化滲透”得以發(fā)生的關(guān)鍵。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3]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黃亢美.字理教學手冊[C].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
[5]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6]龔鵬程.國學通識課[M].長沙:岳麓書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