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婷,陳忠偉,蔣家霞,盧冰霞,覃國喜,韓定角,郭 旋,段群棚,趙 武,韋明宇,何 穎
(1.廣西獸醫(yī)研究所,廣西獸醫(y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南寧 530001;2.廣西大學,廣西南寧 530005;3.廣西農(nóng)墾永新畜牧集團新興公司,廣西柳州 545112;4.廣西農(nóng)墾永新畜牧集團金光公司,廣西南寧 530022;5.廣西農(nóng)墾永新畜牧集團,廣西南寧 530022)
豬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是由豬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持續(xù)時間長、難治愈、常誘發(fā)患病豬其他病原體感染等特點[1],臨床上有獨特的咳嗽和喘氣癥狀,又稱豬喘氣病或豬氣喘病[2]。有調(diào)查[3-4]顯示,全球豬群Mhp 感染陽性率約為70%~80%,發(fā)病率為40%以上,哺乳仔豬、保育豬、育肥豬、公豬以及母豬均易感。此病會導致豬生長速度緩慢,出欄時間延長,飼料轉化率降低,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巨大經(jīng)濟損失[5]。
MPS 是一種持續(xù)性慢性疾病,抗支原體藥物可以抑制病原生長和繁殖但不能將其根除,停藥后易復發(fā)并產(chǎn)生耐藥性。受國家限制使用抗生素政策的影響,接種疫苗成為預防該病的主要手段[6]。近幾年我國Mhp 疫苗使用越來越廣泛,普遍認為疫苗接種可以減輕Mhp 對感染動物肺臟的損傷,降低料肉比和死淘率,且使用滅活疫苗可以降低病原體數(shù)量,減少排毒,提高免疫豬群的日增重[7-8]。于淼等[9]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過Mhp 疫苗免疫的豬場感染比例顯著降低。趙明禮等[10]發(fā)現(xiàn),試驗階段疫苗免疫接種組豬只比非免疫組在增重上提高了3.85 kg,日增重提高了22.64 g,平均飼料節(jié)約了4 kg/頭,料肉比降低了5.2%,成活率提高了2.0%。Moreau 等[11]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免疫接種商品化Mhp 疫苗3 個月后免疫豬群的平均日增重比未免疫豬高42 g/頭。杜德燕等[12]也發(fā)現(xiàn),屠宰時免疫豬平均日增重比非免疫豬多20 g 以上。
當前國內(nèi)外控制MPS 使用的疫苗以滅活苗為主。國內(nèi)上市的進口Mhp 滅活疫苗株主要是J株、P 株、BQ14 株、P-5722-3 Ⅰ株和P-5722-3 Ⅱ株[13],其中J 株在國內(nèi)外使用最廣泛[14]。商品化Mhp 疫苗種類繁多,不同疫苗產(chǎn)品之間免疫效果差異較大。為探究不同Mhp 滅活疫苗對豬只的免疫效果,選擇了3 種常用不同廠家的滅活疫苗進行試驗。其中:疫苗A 以高效的J 株為疫苗株,使用Emunade 水包油佐劑(保留了15 種Mhp 抗原蛋白);疫苗B 以BQ14 株為免疫原,其將全菌和特選菌膜蛋白構成雙效抗原,配合氫氧化鋁膠佐劑制成滅活疫苗(能誘導機體產(chǎn)生免疫應答);疫苗C 則以J 株作為疫苗株,以左旋咪唑和carbomer為佐劑(左旋咪唑和樹脂分別具有增強免疫和緩慢釋放抗原的作用)[15-16]。本研究旨在篩選出安全可靠、效果優(yōu)良且適合豬場豬群接種的疫苗,以達到期望的免疫效果,從而提高豬群生產(chǎn)性能,提升豬場經(jīng)濟效益。
選取3 種不同廠家的Mhp 滅活疫苗,分別為疫苗A(J 株)、疫苗B(BQ14 株)和疫苗C(J 株);Mhp 抗體檢測試劑盒,由美國IDEXX 公司生產(chǎn)。
本試驗所用豬均為1 日齡健康仔豬,由廣西某規(guī)模豬場提供,共計800 頭。
將規(guī)模豬場800 頭試驗豬隨機分成4 組,每組200 頭,分別為疫苗A 組、疫苗B 組、疫苗C組和空白組。
對試驗組豬只使用相應疫苗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進行免疫,在7 日齡和21 日齡分別進行免疫(每次1 頭份/ 頭),對空白組豬只僅注射生理鹽水(2 mL/只)。所有試驗豬按照常規(guī)飼養(yǎng)進行管理。
記錄各組試驗豬初始體重、保育出欄體重、育肥出欄體重,各階段飼料消耗情況,計算并分析各試驗組不同時期料肉比和平均日增重(死亡豬的數(shù)據(jù)排除在生產(chǎn)性能評價之外)。其中:料肉比=消耗飼料總量/增重總量;平均日增重=(末期體重-初期體重)/測定天數(shù)。
試驗期間,每天密切觀察各組試驗豬的活動及采食情況,詳細記錄保育階段和育肥階段的咳嗽情況,每天定時觀察,記錄每頭仔豬10 min 內(nèi)的咳嗽次數(shù),計算不同階段每組每天的平均咳嗽頻率。若試驗期間發(fā)現(xiàn)有死亡豬只,則應記錄死亡時間和數(shù)量,統(tǒng)計保育階段和育肥階段豬的死淘率。計算公式:死淘率=死淘頭數(shù)/飼養(yǎng)頭數(shù)×100%。
記錄試驗階段不同時期疫苗耗費的成本,計算單頭疫苗費用。
每組隨機抽取10 頭試驗豬于180 日齡屠宰,觀察肺臟病變情況。參考Madec 評判標準[17]進行盲評并記錄,將肺臟分為7 個肺葉,每個肺葉根據(jù)實變比例評分:無實變記0 分,約1/4 實變記1 分,1/2 實變記2 分,3/4 實變記3 分,全部實變記4 分,各肺葉評分相加,總分28 分。評分均由同一人操作,評分人員不清楚相關試驗安排。
每組隨機抽取15 頭試驗豬,分別于21、48、80 及140 日齡通過前腔靜脈采血并分離血清,按照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在波長為650 nm 處測量并記錄樣品和對照的吸光度值。檢測結果判定標準:S/P<0.3 為陰性,S/P>0.4為陽性,0.3 ≤S/P≤0.4 為可疑。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1.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差異顯著。
由表1 可知,在保育階段,A 組和B 組的料肉比顯著低于C 組和空白組(P<0.05),A 組比B 組更低但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C 組與空白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 組平均日增重和轉欄單頭均重較C 組和空白組顯著提高(P<0.05),C 組和空白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A 組平均日增重和保育出欄重最高,從高到低為A 組>B 組>C 組>空白組;注射Mhp 滅活疫苗后A、B、C 組的死淘率、咳嗽頻率和藥苗成本均降低,A、B、C 組死淘率相對空白組分別降低了2.64%、2.20%、1.14%,咳嗽頻率較空白組分別降低了6.38%、5.64%、1.22%,單頭藥苗成本較空白組分別降低了2.1、1.1、0.5 元。
表1 保育階段各項指標分析表
由表2 可知,在育肥階段,A 組料肉比顯著低于B 組、C 組和空白組(P<0.05),B 組、C組相對于空白組有所降低,但三組之間沒有差異性(P>0.05);A 組平均日增重較C 組和空白組顯著提高(P<0.05),與B 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B 組與C 組、空白組之間也無明顯差異(P>0.05);A、B 組的育肥階段出欄單頭均重較C 組和空白組顯著提高(P<0.05),C 組和空白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平均日增重和出欄單頭均重從高到低順序均為A 組>B 組>C 組>空白組;注射疫苗后在育肥階段豬的死淘率降低,A組較空白組降低了1.88%;A、B、C 組咳嗽頻率較空白組分別降低了6.0%、3.8%、4.8%,使用疫苗后藥苗成本有所降低,成本由高到低為空白組>C 組>B 組>A 組。
表2 育肥階段各項指標分析表
對各組豬肺臟眼觀病變測量及計算的結果(表3)顯示:A 組豬肺臟病變程度最低,與其他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病變程度由高到低為空白組>C 組>B 組>A 組;B、C 兩組病變程度顯著低于空白組(P<0.05),但兩者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表明,3 種疫苗免疫后均可以減輕肺臟的病變程度,其中A組疫苗效果最好,有效減輕了肺臟的病變程度。
表3 各組豬肺臟病變評分 單位:分
由表4~5、圖1 可看出,在21 日齡免疫仔豬中檢測到Mhp 血清抗體,但仔豬的抗體水平均較低,A、B、C 組抗體水平與空白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3 組抗體陽性率均為0;48 日齡時,A、B、C 組Mhp 抗體水平升高,與空白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其中A 組抗體水平較B、C 組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免疫組抗體陽性率也明顯提高,均超過80%,且A 組比B、C組均高6.7%,空白組抗體陽性率仍然為0;80 日齡時,試驗組抗體水平和抗體陽性率都有所下降,但與空白組相比仍差異顯著(P<0.05);140 日齡時,試驗組Mhp 抗體水平明顯上升,A、B、C組和空白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抗體水平由高到低分別為A 組、B 組、C 組和空白組,試驗組和空白組抗體陽性率均明顯上升,空白組出現(xiàn)一頭陽性抗體豬,抗體陽性率上升到6.7%,A 組陽性率最高,為93.3%。
表4 不同Mhp 滅活疫苗抗體水平檢測結果
表5 不同Mhp 滅活疫苗抗體陽性率統(tǒng)計結果 %
圖1 不同日齡下的豬血清抗體檢測結果趨勢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在育肥階段和保育階段的料肉比和死淘率均較空白組有所降低,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且疫苗A 在提高生長性能方面優(yōu)于疫苗B 和C。Maes 等[18]對不同商品豬經(jīng)Mhp 疫苗免疫對其平均日增重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免疫可以使豬的平均日增重提2%~8%;彭濤等[19]、晉春霞等[20]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免疫滅活疫苗組豬只與對照組相比平均增重都有所提高;毛春玲等[21]發(fā)現(xiàn),疫苗免疫組的豬在斷奶重、出欄重、平均日增重、飼料增重比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張寧等[22]對國內(nèi)外3 種知名Mhp 疫苗進行比對試驗發(fā)現(xiàn),整個試驗階段在對照組試驗開始個體重有優(yōu)勢的情況下,3 個疫苗組的出欄重及日增重均好于對照組;寧明剛等[23]在免疫Mhp 疫苗后發(fā)現(xiàn),免疫組豬只跟對照組相比,保育階段料肉比降低了0.04,育肥階段料肉比降低了0.07。以上試驗結果均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及時進行豬Mhp 疫苗免疫對提高豬的日增重以及增加收益非常重要,且從各項檢測指標可看出疫苗A 作用效果優(yōu)于疫苗B、C。
屠宰病變評估是通過對出欄豬的組織臟器進行肉眼病變觀察,進而對豬群的健康狀況進行監(jiān)測的一種評估方法,是評價豬抗病力和疫苗效力的重要手段[24]。通過對肺臟眼觀病變評分發(fā)現(xiàn),疫苗免疫后各組豬肺臟病變程度均小于空白組,且A 組效果最佳,表明疫苗免疫后能對豬肺臟產(chǎn)生免疫保護。彭濤等[19]試驗結果表明,接種滅活疫苗組豬只肺臟病變程度相對空白對照組降低了11.54%,與本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接種疫苗能對豬肺臟產(chǎn)生一定保護作用。
Mhp 通過感染破壞上呼吸道纖毛,導致纖毛脫落,抑制機體免疫應答,破壞巨噬細胞功能,從而導致豬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降低[25-26]。Mhp 滅活疫苗能誘導宿主產(chǎn)生較高水平的體液免疫應答,當機體同時產(chǎn)生較好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與局部的黏膜免疫保護時,可進一步抵抗Mhp野毒感染[27],降低疾病感染率。Bai 等[28]、朱蓓蓓等[29]發(fā)現(xiàn),分別給豬只免疫滅活苗后進行攻毒和接種滅活疫苗,免疫組血清中IgG 抗體均會升高。在本試驗中,免疫組豬只的抗體水平和抗體陽性率表現(xiàn)相同變化趨勢,21 日齡時基本檢測不到Mhp血清抗體;二次免疫后,48 日齡時Mhp 血清抗體水平和陽性率大幅度提高;80 日齡時血清抗體水平和陽性率略有下降,可能與疫苗產(chǎn)生抗體的半衰期有關[30];而在140 日齡時,抗體水平和陽性率回升且總體水平超過50 日齡,整體變化趨勢與毛春玲等[21]、張艷等[30]研究結果一致。本試驗表明,接種Mhp 滅活疫苗J 株可以提高豬的抗體水平,增強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率,且在抗體水平和抗體陽性率上,疫苗A 每個階段都優(yōu)于其他疫苗。
各滅活疫苗之間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有效抗原含量、佐劑及生產(chǎn)工藝不同[31]。疫苗A 作用效果優(yōu)于疫苗B,除了生產(chǎn)工藝的差異外,推測原因:一方面是疫苗A 的佐劑效果優(yōu)于疫苗B。有研究[32]表明,相對于油包水佐劑和鋁佐劑,水包油型佐劑具有更好的免疫安全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廣西本地當前流行株與J 株之間的同源性比BQ14 株要高。P97 作為Mhp 的黏附因子,在Mhp 感染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也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黎珂鈺等[33]曾以15 株廣西陸川豬Mhp 毒株和3 株廣西其他品種豬Mhp 毒株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各分離株與國際標準株Mhp J 株的P97基因R1 區(qū)核苷酸同源性達到80.9%~91.7%,但關于BQ14 株與本地流行株同源性比較還暫未有相關研究報道。疫苗A與疫苗C 作用效果差異主要在于佐劑與生產(chǎn)工藝之間的不同。從試驗結果來看,Mhp 滅活疫苗以Emunade 水包油為佐劑的使用效果可能相對比左旋咪唑和carbomer 為佐劑使用效果好。
總之,本研究通過對3 種常用不同廠家的Mhp 滅活疫苗進行試驗,以廣西本地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為基礎,得到了不同疫苗在臨床中作用效果的高低。結果顯示,疫苗A 在保育階段和育肥階段料肉比、平均日增重、死淘率、咳嗽頻率、單頭藥苗費、肺部病變等方面均優(yōu)于疫苗B 和C,且接種疫苗A 的豬能獲得更高的抗體水平,抗體陽性率也更高,臨床使用疫苗A 具有明顯優(yōu)勢。本研究結果為豬場篩選疫苗提供了一定參考,也為生豬產(chǎn)業(yè)的生產(chǎn)實踐提供了一定理論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