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介甫
志愿軍高炮部隊入朝作戰(zhàn)
今年國慶長假,電影《長津湖》成了最火的話題。影片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剛剛入朝,就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的空軍壓制,他們甚至飛過三八線,對我國安東地區(qū)進行狂轟濫炸。戰(zhàn)爭初期,中國人民志愿軍沒有空軍參戰(zhàn),更談不上有制空權。為了打擊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空中力量的囂張氣焰,毛澤東主席和中央軍委作出以空軍和防空軍組成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入朝參戰(zhàn)。1952年4月11日,防空軍高炮五一一團干部戰(zhàn)士高唱著志愿軍戰(zhàn)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入新義州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戰(zhàn)斗。
高炮第五一一團原是華北地區(qū)第一個高炮團,擔任保衛(wèi)黨中央、保衛(wèi)首都的重任,接受過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檢閱。所轄3個營,其中2個營裝備蘇制76.2毫米口徑中高炮,1個營裝備37毫米口徑小高炮。第五一一團進入朝鮮后,歸志愿軍鐵道高射炮兵指揮所指揮,在安州接替高炮第五一三團防務,保衛(wèi)清川江大橋,團部駐孟中里。4月18日零時起擔負對空作戰(zhàn)任務。清川江橋,是朝鮮西線南北的交通要沖,也是敵機轟炸破壞的重點目標。擔負保衛(wèi)大橋光榮任務,指戰(zhàn)員們斗志高昂,格外警惕。
4月21日晚9時,敵12架號稱“空中堡壘”的B-29型轟炸機,由東南方向入侵,每批1架,間隔1分鐘,逐機跟進,用水平投彈方式對大橋進行轟炸。探照燈第一○一團技術熟練,配合默契,將敵機一架不漏地全部照中,給炮連瞄準射擊創(chuàng)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第一次獲得戰(zhàn)機,五一一團指戰(zhàn)員摩拳擦掌,決心殲滅敵機??墒牵瑴y高機測得敵機高度都在8000米以上,而我76.2中高炮有效射高只有7500米,高度夠不上。敵機越來越近,眼看就要飛過去了。指戰(zhàn)員們急得沒法,突然產生了僥幸心理,認為測高機在夜間測高不一定準確;76.2高炮的炮彈爆炸有效威力半徑50米,最大威力半徑200-250米,再加最大射高7500米,即可達7700米或7750米,如果測高機有誤差,則基本上可以對8000米以下敵機構成威脅。于是,便下令指揮儀裝上最大高度(7500米),按基本方法射擊。一個齊放打出,炮彈爆炸倒很集中,高度卻差了不少,眼看著讓敵機飛跑了。
戰(zhàn)后,各連發(fā)揚軍事民主,展開討論研究,大家從中吸取了教訓。不久,二營五連指揮儀排排長張舒愨創(chuàng)造了大高度射擊方法,把76.2高炮的射擊高度提高了800米,有效射高達到8300米。這是利用一部分最大射高改裝了一下指揮儀,把武器用到了極限。因此,張舒愨榮立了二等功。還有個指揮儀測手,自制了航路標示器,把射擊敵機的速度,由每秒140米提高到180米,也立了功。這兩項改革,提高了火炮作戰(zhàn)性能,增強了同志們打勝仗的信心。
5月1日清晨5時,朝鮮寧靜的群山已經朝霞似錦。6時,敵F-84、F-80、F-9F、F-51型飛機組成的混合機群,以12架為一個梯隊,開始對鐵路線和炮連陣地進行輪番攻擊。
炮連便緊急組織投入戰(zhàn)斗,中炮連用基本方法射擊敵機水平飛行階段;小炮連著重打擊敵俯沖機,射擊俯沖點和俯沖階段的敵機。敵機遭我高炮猛烈射擊后,隊形開始變亂,匆忙投彈,倉皇逃去。34分鐘以后,又來一個梯隊。如此反復,從早晨6時打到晚上6時,整整打了12個小時,共打擊敵機140多架次。一、五、六連把陣地上兩個基數的炮彈全打光了。
激戰(zhàn)中,各炮連陣地上,火光閃閃,濃煙滾滾,炮聲、炸彈聲響成一片。部隊經歷了嚴峻的考驗和鍛煉。指揮員沉著果斷,戰(zhàn)士們操作緊張而不亂,打得英勇頑強,越打勁頭越大。七連指導員李克被炸彈炸起的大泥塊擊傷背部,當即吐出一口鮮血,他拒絕救護,仍堅守陣地。六連1門火炮被炸彈掀起的石塊和泥土埋住了半截炮盤,戰(zhàn)士們立即將其清除,繼續(xù)戰(zhàn)斗。一連二炮附近落下一顆定時炸彈,還在嗡嗡響,隨時可能爆炸,對炮連威脅很大。為了掩護同志們和陣地安全,副指導員孟慶洪挺身而出,高喊:“不怕死的跟我來!”緊接著,就有文化教員等十幾個人,冒著生命危險,把定時炸彈推下山坡。有的連隊,戰(zhàn)士們顧不上吃飯,就坐在炮位上利用作戰(zhàn)間隙吃餅干充饑。有的戰(zhàn)士頭上的鋼盔,被炸彈崩起的石塊、土塊砸得叮當響;許多同志的耳朵被震傷。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高炮五一一團在朝鮮前線與敵機激戰(zhàn),確是很有意義的。這一仗,共擊落敵機F-80、F-84各1架,擊傷7架。是五一一團入朝作戰(zhàn)首次獲得戰(zhàn)果,也是五一一團自1949年2月組建以來第一次取得戰(zhàn)斗的勝利。這一天,是當時參戰(zhàn)的戰(zhàn)友們永遠不會忘記的。
志愿軍在查看被我軍擊落的美機飛機殘骸
五一激戰(zhàn)后(約5月3日),按上級指示五一一團一分為二,團部率二、三營保衛(wèi)安州至肅川鐵路線;參謀長岳振華率一營保衛(wèi)定州至郭山鐵路線,與殲擊航空兵和探照燈部隊協(xié)同作戰(zhàn)。按照協(xié)同計劃,高炮射擊7500米高度以下的敵機和臨近飛行的敵機;殲擊航空兵攻擊7500米高度以上和臨遠高炮陣地飛行的敵機。
6月10日晚9時左右,敵B-29型轟炸機11架次,間隔1分鐘進襲郭山,高度8000米。探照燈第一二一團六連一道道光柱將敵機架架照中。高炮一營三連在殲擊機沒有到達戰(zhàn)區(qū)時,給敵第一、二架以猛烈射擊;當殲擊機臨空后立即停止射擊。殲擊機在高炮和探照燈部隊協(xié)同配合下,給敵第五、第九架以有效攻擊。從地面看去,敵機后上方一連串的曳光彈,好似一串串紅色的禮花。突然,一片火光,隨著劇烈的爆炸聲,敵機來了個空中開花。一團團、一片片、大小不等的火球,紛紛飄落下來。陣地上一片歡騰。敵2個機組23人當即斃命,敵空軍上尉雷達員小安東尼奧跳傘被俘。
這一仗,擊落敵機2架、擊傷1架,取得了空、炮、燈協(xié)同作戰(zhàn)的重大勝利。敵人號稱“空中保壘”的B-29型轟炸機遭此打擊后,較長一段時間再也不敢到郭山地區(qū)來了。
高炮五一一團團部率二、三營到達安州、肅川一線后,歸高炮第六十二師指揮。
安州到肅川,約40公里。這里只安排兩個營,中高炮和小高炮各12門。戰(zhàn)線長、兵力少,怎么辦?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團領導從研究分析敵機活動特點入手,逐漸找到了一些規(guī)律:敵機攻擊的重點是橋梁、涵洞、隧道口、鐵路公路交叉點等破壞后很難修復的地段;敵機攻擊前要反復進行偵察,以便避開地面高炮火力的打擊;敵機的攻擊點一經選定,決不輕易改變,開始攻擊后,即使發(fā)現(xiàn)有高炮射擊也不改變攻擊點;敵機攻擊的方式,以俯沖轟炸為主,其俯沖點和俯沖角也很少變化。
根據敵機活動的這些特點和規(guī)律,高炮五一一團確立了機動靈活的作戰(zhàn)指導思想,跟敵人斗智斗勇,廣泛實施機動作戰(zhàn),把炮連拉到敵人的攻擊點上,主動尋找戰(zhàn)機,讓敵人摸不清我們的部署,使一個炮連起到兩三個連的作用。
為了便于機動作戰(zhàn),團長張若水帶領參謀勘察了整個防線的地形、道路,凡是能作為炮連陣地打擊敵機的地方,都在地圖上一一標出,并統(tǒng)一編號發(fā)到連隊,作為炮連的預備陣地,同時派人加以平整,以備戰(zhàn)時使用。部隊還采取偽裝、設置假陣地等辦法欺騙與迷惑敵人。炮陣地和進出道路的偽裝,要做到從空中看不出地面上有部隊。就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與敵人捉迷藏,使敵人真假難辨。
在射擊指揮上,提出了“三不打”“三打”:不打偵察機、不打首批攻擊之敵機、不打臨遠飛行的敵機;打第二批及后續(xù)敵機、打俯沖點、對編隊敵機隔一架打一架(目的是為了保證瞄準時間、提高射擊命中率)。
在陣前練兵中,著重抓演練打俯沖機和快速轉移。要求中炮連40分鐘、小炮連20分鐘能撤出陣地;小炮連要做到隨時能夠機動。還規(guī)定:600發(fā)炮彈不卸車;車炮固定對號;物資裝車要程序化、系列化。為防止白天機動時遭敵襲擊,要求小炮連學會行進中射擊;炮手坐炮位,遇到敵機時,汽車一停下來就能夠射擊,甚至在行進中車不停,也能夠打擊敵機。
5月23日6時許,敵4架F-4U型戰(zhàn)斗機突襲肅川車站,被兄弟高炮部隊擊中1架。該機迫降在高炮五一一團陣地西南約10多公里處。團領導派警衛(wèi)排長帶人去捉飛行員。這時,有2架敵機在空中盤旋并向地面掃射,企圖保護其飛行員。同時有1架直升機由西往東向我團陣地飛來。指戰(zhàn)員們一見高興極了。心想:剛才派人去捉敵人的飛行員,現(xiàn)在又送來1架直升機,真要雙喜臨門了!看到直升機飛得慢,認為它一定跑不掉的。不料,最后弄了個空歡喜,不但直升機沒有打掉,連飛行員也被他救走了,真窩囊!原因是,大家不了解直升機的性能,沒有經驗。直升機飛得很慢,大家按照對敵戰(zhàn)斗機的打法,按基本方法射擊。由于不知道直升機的速度,有的連裝90米(秒速),有的連裝100米,都太大了。五連位置最靠前,不巧前方有一棵大樹擋住了敵機,測高機無法測量敵機高度,雖然按估計測裝了高度,也偏大了。五連首先開炮,四連跟著射擊,都因速度、高度裝大了,因而射擊誤差很大。直升機見地面火光一閃,知道有高炮射擊,立即懸??罩胁粍恿?。這樣,再加上炮彈的提前量,誤差就更大了。直升機懸空停1分多鐘,判清了方向,向右一轉,朝敵飛行員降落的方向飛去,最后把飛行員救走了。氣得大家直罵:這個老狐貍!
警衛(wèi)排長跑回來報告:我們還沒到敵飛行員降落的地方,只見直升機降到離地面六七米處,放下繩索,就把飛行員吊入機艙飛走了。
5月26日7時半,值班參謀彭士揚向團長張若水報告:敵F-84、F-86型飛機各2架,在漁波車站一帶俯沖掃射,進行火力偵察。8時10分,敵機40多架在漁波轟炸破壞。大家知道那里沒有高炮部隊,估計敵人又會像往常一樣進行長時間的反復攻擊。這時,張若水團長提出:能不能把炮連拉到漁波去打擊敵機。經分析:從團指揮所到漁波,直線距離10公里,走公路也不過15公里。由于炮連平時練就了一手快速撤出陣地的硬本領,并有隨時機動作戰(zhàn)的準備,而漁波一帶又有修好的預備陣地可供使用,所以把炮連拉上前去會有仗可打的。但這畢竟不同尋常。大白天拉著高炮追飛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張若水和王繩緒政委以及張孟群副參謀長研究,幾個值班參謀也都認為可行。于是當即決定:由張副參謀長帶參謀彭士揚和劉增祺,率三營七、八連立即出發(fā)到漁波尋機殲敵。為防止行進中遭敵機襲擊,確定兩個炮連交替掩護前進,并做好行進中射擊準備。同時令二營各炮連和三營九連注意給予火力支援。
兩個炮連于10時50分到達晚興里占領陣地。12時10分,敵機48架向漁波攻擊。因陣地距離稍遠無法射擊。為充分發(fā)揚火力,決定直趨漁波,近戰(zhàn)殲敵。這時,由于公路已被破壞,彈坑較多,炮連行進很慢。15時30分,到達財里鐵路公路交叉口,即與敵機遭遇。兩個連立即予以射擊,敵機雖以火箭和機槍掃射,同時轟炸鐵路,但在高炮打擊下命中率極低。敵機逃離后,炮連立即進入陣地,迅速做好了再戰(zhàn)準備。
過了約半個小時,敵F-4U飛機一批再次臨空向炮連和鐵路線俯沖投彈。陣地上煙塵四起,泥沙騰飛。炮連指戰(zhàn)員英勇奮戰(zhàn),但沒有命中敵機。戰(zhàn)斗間隙,經研究確定打俯沖點上的敵機,隔兩架打一架,以保證精確瞄準。這時,八連連長楊印莊風趣地向部隊喊道:“打橫掃,全打跑,串串都是歡送炮;再打要打迎頭炮,隔兩架,打一架,辦法好!”他這一喊,倒把戰(zhàn)士們全逗樂了。當再一批12架F-4U型飛機臨空時,8門炮沉著瞄準,猛烈射擊,當即將敵機打了個“嘴啃泥”,接著又擊傷1架。
再過了半個小時,敵機4個編隊共48架,包括F-4U、F-80、F-84和F-9F,一窩蜂似的朝陣地飛來。八連連長楊印莊頓時怒火中燒,大喊:“他媽的,你搞飛海技術,俺來個炮彈戰(zhàn)術,老子就想拼刺刀!”楊印莊,這位當年的爆破英雄,立過兩次大功的功臣,他這一聲吼,顯露出英雄氣概,增強了戰(zhàn)士們必勝信心。一場激戰(zhàn),兩個炮連火力集中,配合默契,越戰(zhàn)越勇,越打越強。直打到17時30分戰(zhàn)斗結束,又擊落擊傷敵機各2架。這一追擊戰(zhàn),打了一個半小時,擊落敵機3架(2架F-4U、1架F-84),擊傷敵機3架,我無一傷亡。
這次漁波戰(zhàn)斗,大白天拉著高炮迅速轉移,適時埋伏,主動出擊,追著飛機打,確有傳奇色彩,在防空史上也是少有的。這勝利,是摸準了敵機活動規(guī)律,同敵人斗智斗勇取得的,是全體指戰(zhàn)員近戰(zhàn)殲敵奪來的碩果。經過這次戰(zhàn)斗,五一一團的機動作戰(zhàn)能力大大提高。
7月上旬,軍委防空部隊司令員周士第等領導到朝鮮前線看望高炮五一一團,給全團指戰(zhàn)員以極大鼓舞。7月下旬,上級命令高炮五一一團返回祖國,把防區(qū)任務交給高炮五一二團。8月10日,全團回到北京,又擔負起保衛(wèi)黨中央、保衛(wèi)首都的防空作戰(zhàn)任務。
高炮五一一團從1952年4月11日赴朝鮮作戰(zhàn)到8月10日返回北京,整整4個月共122天,參加戰(zhàn)斗258次(以連為單位計算),消耗炮彈16041發(fā),擊落敵機10架、擊傷30架,我輕傷4人,車輛武器完好無損。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出二等功臣2人、三等功臣40人,還有9個班組榮立集體三等功。高炮五一一團光榮地完成了抗美援朝對空作戰(zhàn)任務,在戰(zhàn)斗中經受了炮火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