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株固氮菌的篩選、鑒定及混菌發(fā)酵制備復合型菌糠菌肥的研究

2021-12-17 08:43:42李凌凌陸雅琳汪漢正周予西左振宇楊忠華
武漢科技大學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溶磷固氮菌肥

李凌凌,陸雅琳,汪漢正,周予西,左振宇,楊忠華

(1. 武漢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湖北 武漢,430081;2. 武漢科技大學煤轉(zhuǎn)化與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430081)

微生物肥料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新型活體肥料,由單一或多種功能微生物與動植物殘體或者腐熟有機質(zhì)經(jīng)無害化處理后獲得[1],該類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代謝能夠?qū)崿F(xiàn)固氮、解磷、解鉀等效應,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夠促進植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產(chǎn)生多種生理活性物質(zhì)以調(diào)節(jié)植物生長,并拮抗細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從而實現(xiàn)對不同作物的增產(chǎn)作用[2]。

功能微生物是實現(xiàn)微生物肥料肥力和功效的核心,開發(fā)植物根際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肥以及利用多種功能微生物混合制備復合型菌肥是目前微生物肥料研究領域的主要趨勢。PGPR是一類生活在植物根際的微生物,能夠促進植物生長,防治病害和增加作物產(chǎn)量[3],以其為原料制備菌肥不僅能有效促進植物根系的吸收,而且還可保護植物根部免受病菌的侵襲,從而提升菌肥的功效[4]。菌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固氮菌、溶磷菌、解鉀菌、光合細菌、促生菌等[5],由這些微生物混合制備的復合型菌肥,能夠綜合各菌種不同的代謝能力,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xiàn)菌肥的多功能融合。此外,基質(zhì)載體也是影響菌肥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微生物肥料的載體不僅要為微生物生存和釋放提供適當環(huán)境[6],還需具有較高的有機質(zhì)和養(yǎng)分含量以保證接種微生物的生長[7]。菌糠又稱菇渣或蘑菇渣,是收獲食用菌子實體之后的廢棄基質(zhì),其主要成分為菌絲殘體、菌體生長代謝過程中的產(chǎn)物以及食用菌分解后的木質(zhì)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碳水化合物[2,8]。菌糠經(jīng)食用菌分解以后,其中氮、磷、鉀的有效性優(yōu)于栽種前的培養(yǎng)基質(zhì),而且菌糠疏松透氣,持水性好,施用于土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性能[5,8],因此,以菌糠作為載體制備微生物肥料,不僅能以較低的生產(chǎn)成本提供足夠的植物營養(yǎng),而且可實現(xiàn)廢棄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促進食用菌產(chǎn)業(yè)及其它相關農(nóng)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诖耍狙芯繌睦苯犯H采集的土壤樣品中分離出固氮菌,研究了菌株的固氮、溶磷和分泌植物生長激素的能力,并將所篩選的固氮菌與幾種溶磷微生物兩兩混合,以菌糠為載體制備出復合型菌糠菌肥,利用植物的盆栽實驗,研究了所制復合型菌肥對辣椒苗的促生作用,以期為此類復合型菌肥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培養(yǎng)基

Ashby無氮液體培養(yǎng)基:甘露醇10.0 g,CaCO35.0 g,MgSO4·7H2O 0.2 g,KH2PO40.2 g,CaSO4·2H2O 0.1 g,NaCl 0.2 g,加去離子水定容至 1000 mL。在配制相應固體培養(yǎng)基時,另加入瓊脂20.0 g[3,9]。

LB培養(yǎng)基:參照文獻[10]配制,用于鑒定菌株與氧氣的關系。

半固態(tài)發(fā)酵培養(yǎng)基:平菇菌糠 25.0 g,玉米粉5.0 g,初始水含量為60%~70%。

NBRIP培養(yǎng)基:Ca3(PO4)25.0 g,葡萄糖10.0g,(NH4)2SO40.15 g,KCl 0.2 g,MgCl2·6H2O 0.5 g,MgSO4·7H2O 0.25 g,加去離子水定容至1000 mL,pH值調(diào)至7.0,用于培養(yǎng)溶磷細菌[11]。

1.1.2 菌株

臺灣假單胞菌(Pseudomonastaiwanensis)P1和P3、成團泛菌(Pantoeaagglomerans)ZB和Talaromycespurpureogenus(TP)菌,均為實驗室從植物根際篩選所得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

1.1.3 酶和化學試劑

Salkowski比色液:FeCl34.5 g,溶于1 L濃度為10.8 mol/L濃硫酸中[3]。

PCR產(chǎn)物純化回收試劑盒(Cycle-pure kit)為美國OMEGA公司產(chǎn)品;通用型柱式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DNA Marker和2×ES Taq MasterMix(含染料)為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chǎn)品;引物合成和測序工作均由武漢擎科創(chuàng)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2 方法

1.2.1 菌株YX的篩選

取5 g采集自湖北省廣水市楊寨菜園所種植辣椒根際處的土壤樣品(采集深度5~15 cm),加入到100 mL的Ashby無氮液體培養(yǎng)基中富集培養(yǎng)。以Ashby培養(yǎng)基為選擇性培養(yǎng)基,在其上稀釋涂布土壤富集液,置于30 ℃恒溫生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待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從Ashby平板上挑選生長旺盛的菌落,采用平板劃線分離法進行菌種的純化,重復3~4次,直至顯微鏡中觀察到形態(tài)、大小基本一致的細菌,該菌種命名為YX。

1.2.2 菌株YX的鑒定

菌株YX的個體形態(tài)觀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檢測參照文獻[10]進行操作。按照通用型柱式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菌株YX的基因組DNA。菌株YX的16S rDNA的PCR擴增、回收、測序和系統(tǒng)發(fā)育樹的構建參照文獻[11]進行。

1.2.3 菌株溶磷能力的測定

采用磷釩鉬黃比色法測定培養(yǎng)液中可溶磷的含量[11]。

1.2.4 培養(yǎng)液pH值的檢測

采用pH計測量培養(yǎng)液的pH值,培養(yǎng)基的初始pH值為7.0。

1.2.5 菌株固氮能力的檢測

用接種環(huán)挑取菌株YX的菌落在Ashby瓊脂平板上劃線后,置于30 ℃恒溫生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菌株的生長狀況。若菌株生長良好,初步判斷菌株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菌株YX在Ashby液體培養(yǎng)基中生長7 d后,離心獲取上清液,以不接菌種的液體培養(yǎng)基為對照,采用半微量凱氏定氮法測定上清液中的含氮量,以此確定菌株YX的固氮量[9,12]。

1.2.6 菌株產(chǎn)吲哚乙酸能力的檢測

以1%接種量接種菌株YX于L-色氨酸濃度為100 mg/L的液體Ashby無氮培養(yǎng)基中,在30 ℃、180 r/min的恒溫搖床中避光振蕩培養(yǎng)24 h后,取菌懸液測定菌液中的IAA含量。將菌懸液離心后所得上清液按體積比1∶1與Salkowski比色液混合,混合液在室溫下避光靜置30 min后,于530 nm處測定吸光度值[3,13],空白對照為未接種的培養(yǎng)基與Salkowski比色液的等體積混合液。

1.2.7 菌株的拮抗實驗

將菌株YX分別與臺灣假單胞菌P1和P3、TP、成團泛菌ZB在LB瓊脂平板上借助雙劃線法兩兩混合接種,即先將菌株YX沿平板表面橫向劃線接種,再將另一菌種沿平板表面縱向劃線接種。將接種樣品在30 ℃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20 min后再倒置培養(yǎng)3 d,每天定時觀察平板縱橫劃線交叉處的細菌生長狀況,若交叉點處出現(xiàn)明顯生長抑制現(xiàn)象,則表明兩菌株間有拮抗作用,不能混合培養(yǎng);若交叉點處未顯現(xiàn)生長抑制作用,則表明兩菌株生長良好,菌株之間不發(fā)生拮抗作用,可以混合培養(yǎng)[14]。

1.2.8 菌肥發(fā)酵

以平菇菌糠作為菌肥的基質(zhì)載體,采用半固態(tài)發(fā)酵工藝制備菌糠菌肥。將菌種按5%的接種量接種至已滅菌的半固態(tài)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置于30 ℃、200 r/min的恒溫搖床中發(fā)酵 6 d即得復合微生物菌肥[3,15-16],而陰性對照組中僅加入5%的NBRIP培養(yǎng)基。實驗共制得9種不同的單一菌或混合菌發(fā)酵的菌肥及1個陰性對照組肥料,編號分別為G1~G10,其中G1~G5為單一菌制備的菌肥,分別接種的是菌株YX、臺灣假單胞菌P1、臺灣假單胞菌P3、成團泛菌 ZB、TP菌;G6~G9為混合菌制備的菌肥,分別接種的是菌株YX和臺灣假單胞菌 P1的等體積混合菌、菌株YX和臺灣假單胞菌 P3的等體積混合菌、菌株YX和成團泛菌ZB的等體積混合菌、菌株YX 和TP菌的等體積混合菌;陰性對照組編號為G10。

1.2.9 菌肥的含氮量、可溶性磷含量和活菌數(shù)檢測

黏稠的半固體狀菌肥加入等體積的去離子水,密封經(jīng)充分振蕩后離心取上清液,采用磷釩鉬黃比色法測定上清液中的可溶性磷含量,并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對其中的微生物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稱取一定量的菌肥,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樣品中的總氮量[9]。

1.2.10 盆栽實驗

盆栽用土取自武漢科技大學青山校區(qū)圖書館后方空地,采集深度距地表約10 cm,將所采土壤除去石塊等雜物后研磨,過2 mm篩。選擇20株株高為2.5~4.5 cm、莖直徑為0.25~0.35 cm、葉數(shù)為10~15片、根長為5~7 cm的辣椒苗,隨機分為 10組,每組2株辣椒苗種植于同一個花盆中,每個花盆中填入土壤4 kg,并澆水350 mL,在距土壤表層60~100 mm以下,加入40 g經(jīng)不同處理制備的菌肥,實驗均在室外自然條件下進行。此外,在移栽辣椒苗前,測量辣椒苗的株高、莖直徑、葉片數(shù)、葉長、葉片最大寬度和根長等參數(shù),記為初始數(shù)據(jù),葉片面積按照0.75倍葉片長度與葉片最大寬度的積計算[17]。辣椒苗的根部浸潤半小時后種到土壤中,辣椒苗生長期間不再加入菌肥,僅根據(jù)土壤情況澆水。當辣椒苗長出新葉之后,每隔3 d進行一次數(shù)據(jù)測量,減去初始數(shù)據(jù)以求得相關參數(shù)的變化量。培養(yǎng)12 d以后,將辣椒苗拔起測量其株高和根長,并烘干稱量獲得總干重數(shù)據(jù)。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菌株YX的篩選及鑒定

從辣椒根際處采集的土壤中,以稀釋涂布的方式分離純化獲得可以在Ashby無氮瓊脂平板上生長的菌株YX,初步推斷菌株YX具有固氮能力。

菌株YX在LB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2 d后,形成淡黃色且不透明、圓形、中間隆起、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易于挑取的菌落,在LB半固體培養(yǎng)基中的穿刺實驗表明該菌株為好氧菌。

光學顯微鏡觀察顯示,菌株YX為可運動的桿狀細菌,其革蘭氏染色及孔雀綠染色結(jié)果均呈陰性。

菌株YX及嗜麥芽窄食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18-21]的生理生化特征如表1所示。由表1可見,菌株YX接觸酶為陽性,氧化酶為陰性,它不能水解淀粉和尿素,但能水解明膠、脂肪和酪素。菌株YX能夠還原硝酸鹽生成亞硝酸鹽,但不能水解培養(yǎng)基中的含硫氨基酸生成H2S,也不能酵解葡萄糖產(chǎn)酸產(chǎn)氣。IMViC試驗結(jié)果顯示菌株YX可以產(chǎn)生色氨酸酶分解色氨酸產(chǎn)生吲哚,但其檸檬酸利用試驗、伏普反應和甲基紅反應的結(jié)果均呈陰性。此外,LB培養(yǎng)基中的菌株YX在37 ℃下生長狀況最好,在4 ℃和40 ℃條件下,光學顯微鏡中未觀察到該菌株的生長跡象。

提取菌株YX的基因組DNA為模板,進行16S rDNA的PCR擴增,對所得PCR產(chǎn)物進行1.0%瓊脂糖凝膠電泳,結(jié)果如圖1(a)所示,可見PCR產(chǎn)物位于1000 bp和2000 bp之間。將PCR擴增產(chǎn)物切膠回收獲得的產(chǎn)物(電泳結(jié)果見圖1(b))送交武漢擎科創(chuàng)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測序,獲得一段長為1447 bp的核苷酸序列,利用NCBI數(shù)據(jù)庫提供的BlastN功能對此序列進行核苷酸比對,結(jié)果顯示菌株YX與窄食單胞菌屬Stenotrophomonas多株細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一致性均高達99%。根據(jù)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利用Clustal Omega和Mega 6軟件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如圖2所示),可見菌株YX在系統(tǒng)發(fā)育上最接近于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根據(jù)伯杰氏手冊[19],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歸屬于原核生物界變形菌門γ-變形菌綱黃單胞菌目黃單胞菌科窄食單胞菌屬(PhylumProteobacte-riaClassGammaproteobacteriaOrder Xanthomonadales FamilyXanthomonadaceaeGenusStenotrophomonas),其菌體是直或略彎的桿菌,有鞭毛,可以運動,不能積累PHB,菌落顏色為黃色或綠黃色。該菌能夠?qū)⑾跛猁}還原成亞硝酸鹽,但不發(fā)生反硝化作用。菌株的氧化酶、精氨酸雙解酶檢測結(jié)果均為陰性,但接觸酶、脂肪水解、明膠液化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在LB培養(yǎng)基中,菌株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5 ℃,菌株在4 ℃和41 ℃溫度下不能生長。由Bashandy等[20]的報道可知,分離的嗜麥芽窄食單胞菌SR1是革蘭氏陰性桿菌,不能產(chǎn)芽孢,可運動,該菌在瓊脂平板上培養(yǎng)48 h后,形成圓形、光滑、有凸起、有完整邊緣的菌落,可以水解明膠、酪蛋白,不能水解淀粉和尿素,菌株的接觸酶和氧化酶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精氨酸雙解酶檢測結(jié)果為陰性,該菌能夠產(chǎn)生吲哚,硫化氫試驗和反硝化試驗結(jié)果呈陰性。此外,Amoli等[21]對分離的20株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表明,菌株的吲哚、甲基紅、伏普、硫化氫、糖酵解、淀粉和尿素水解實驗結(jié)果均為陰性,接觸酶和精氨酸雙解酶檢測結(jié)果均為陽性,20株測試菌的氧化酶檢測結(jié)果中25%呈陽性,其余為陰性。本研究中菌株YX的形態(tài)學、生理生化特征與上述報道中有關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的描述幾乎一致,結(jié)合16S rDNA鑒定結(jié)果,菌株YX應歸屬于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表1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a)16S rDNA PCR擴增產(chǎn)物 (b)回收產(chǎn)物

圖2 根據(jù)菌株YX的16S rDNA基因序列構建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

2.2 菌株YX的溶磷、固氮、產(chǎn)吲哚乙酸能力

2.2.1 菌株YX的溶磷能力

在初始pH值為7.0的NBRIP液體培養(yǎng)基中,菌株YX、臺灣假單胞菌P1和P3、成團泛菌ZB、TP菌等的溶磷量及菌液pH值隨培養(yǎng)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由圖3(a)可見,當培養(yǎng)時間不超過12 h時,菌株YX的溶磷量隨時間的增加而迅速增大,繼續(xù)增加培養(yǎng)時間,菌株YX的溶磷量增幅減緩直至培養(yǎng)時間為120 h時達到峰值(750.53±8.2 mg/L),之后,菌株YX的溶磷量隨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從整體來看,5種菌株的溶磷能力以TP為最強,P3最弱,YX略勝于后者。此外,5種菌株溶磷量達到峰值所對應的培養(yǎng)時間各不相同,這表明若不存在菌株間的拮抗效應,當菌株YX與其它4種菌株混合發(fā)酵時,交錯出現(xiàn)的溶磷高峰將有助于提升混合菌對難溶性磷的溶解能力。由圖3(b)可見,在接種后的12 h以內(nèi),菌株YX的菌液pH值從初始時的7.0急劇降至4.81,之后隨時間的延長呈緩慢下降趨勢,直至培養(yǎng)時間為108 h時達到最低值(4.56),繼續(xù)增加培養(yǎng)時間,該值幾乎不變。至于另外4種菌株,P1、P3、ZB及TP菌液pH值最低時所對應的培養(yǎng)時間分別為24、60、84、60 h,5種菌株中,TP菌的培養(yǎng)液pH最低值最小。綜合菌株的溶磷量及菌液pH變化曲線可以看出,菌株溶磷量與菌液pH值之間存在一定的負相關性。

(a)可溶性磷含量

2.2.2 菌株YX的固氮及產(chǎn)吲哚乙酸能力

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20,22-24],經(jīng)檢測,本研究篩選分離的菌株YX固氮量達到28.27±2.4 mg/L,且該菌株具有一定的產(chǎn)吲哚乙酸能力,吲哚乙酸分泌量可達35.67±1.6 μg/mL。

2.3 菌株的拮抗反應結(jié)果

菌株YX分別與臺灣假單胞菌P1和P3、成團泛菌ZB、TP在LB瓊脂平板上兩兩混合接種培養(yǎng)3 d時的生長狀況如圖4所示。由圖4可見,菌株YX分別與P1、P3、ZB和TP等菌株在LB瓊脂平板上劃線的交叉部位都沒有出現(xiàn)生長抑制現(xiàn)象,這表明菌株間不存在拮抗作用,可以兩兩混合培養(yǎng)以發(fā)酵菌肥。

2.4 發(fā)酵菌肥的含氮量、可溶性磷含量及活菌數(shù)

單一菌和混合菌菌肥發(fā)酵完成后,取一定量的菌肥測定其中的總氮量、可溶性磷含量及活菌數(shù),結(jié)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見,G1~G9菌肥組的總氮量、可溶性磷含量都比陰性對照組G10相應值高,且差異性顯著(P<0.05),表明所添加的功能微生物通過固氮、溶磷等代謝活動,提高了以菌糠為載體的肥料中可以利用的氮、磷含量。此外,兩兩混合型菌肥組G6~G9的總氮量、可溶性磷含量及活菌數(shù)除個別測量值外普遍高于單一型菌肥組G1~G5相應值,表明利用功能微生物混合發(fā)酵制備的菌糠菌肥更具有優(yōu)勢,這些功能微生物通過綜合各自的代謝活動,相互影響和促進,能夠更高效地發(fā)揮固氮、解磷效應,菌體生長繁殖也因此更為明顯。

(a)YX+P1 (b)YX+P3

表2 菌糠菌肥中氮含量、可溶性磷含量和活菌數(shù)

2.5 盆栽實驗結(jié)果

盆栽實驗所測相關參數(shù)值如表3所示。從表3可見,與G10組肥料相比,G1~G9組肥料均能明顯地促進辣椒苗的生長,其中效果最好的是G9組(YX+TP)肥料,利用該組肥料進行盆栽實驗培養(yǎng)12 d時,辣椒苗葉片數(shù)、葉片最大面積、株高、莖直徑及根長的變化量較G10組相應值分別增大了466.67%、617.56%、134.07%、38.81%和195.84%,且所有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同時注意到,當盆栽實驗進行12 d時,復合型菌糠菌肥G6組(YX +P1)辣椒苗的葉片數(shù)、葉片最大面積、株高及根長變化量較單一型菌糠菌肥G1組(YX)相應值分別增大了28.57%、121.53%、77.35%、45.99%, G7組(YX +P3)相應值較后者分別增大了28.57%、289.40%、55.13%、61.16%,G8組(YX +ZB)辣椒苗的葉片最大面積、株高及根長變化量較G1組相應值分別增大了111.57%、35.47%、55.81%,以上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而促生效果最明顯的G9組辣椒苗的葉片數(shù)、葉片最大面積、株高、莖直徑及根長變化量較G1組相應值也分別增大了142.86%、757.03%、82.06%、10.06%、121.88%,其中葉片最大面積、株高、根長的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G6組辣椒苗的葉片數(shù)、葉片最大面積、株高、莖直徑及根長變化量較單一型菌糠菌肥G2組(P1)相應值分別增大了12.5%、86.86%、30.10%、109.09%、18.48%,除葉片參數(shù)和根長變化量外,其余生長參數(shù)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G9組相應值較G5組(TP)相應值分別增大了41.67%、117.71%、13.6%、2.77%、62.95%,其中葉片最大面積和根長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G7組辣椒苗的葉片最大面積、株高、莖直徑及根長變化量較G3組(P3)相應值分別增大了108.16%、33.46%、58.17%、49.18%,除根長變化量外,其余生長參數(shù)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G8組相應值也比G4組(ZB)相應值分別增大了26.46%、0.96%、39.32%、37.95%,其中葉片最大面積和莖直徑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此外,通過比較各組盆栽實驗進行12 d時植物的總干重可知,與G10組相比,G1~G9組菌糠菌肥能明顯地增加辣椒苗的干重,相應增幅分別為106.01%、10.51%、49.18%、97.40%、248.42%、252.35%、200.62%、170.47%和308.29%,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進一步分析增幅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相比單一型菌肥,復合型菌肥能更顯著地增加辣椒苗的干重,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P<0.05)。

表3 盆栽實驗結(jié)果

綜合盆栽實驗結(jié)果表明,無論是單一型還是復合型菌糠菌肥,其對植物的促生效應都比作為對照的菌糠組更加明顯,其中,以嗜麥芽窄食單胞菌YX和溶磷真菌TP混合發(fā)酵所制復合型菌肥對辣椒苗的促生作用最佳。另外,復合型菌糠菌肥對植物的促生效果較相應的單一型菌糠菌肥更加明顯。

3 結(jié)論

(1)從辣椒根際采集的土樣中分離得到菌株YX,經(jīng)鑒定該菌株為嗜麥芽窄食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

(2)菌株YX除了可以固氮(固氮量高達28.27±2.4 mg/L)外,還能夠溶解難溶性磷酸鹽(溶磷量高達750.53±8.2 mg/L)以及分泌植物生長激素吲哚乙酸(分泌量高達35.67±1.6 μg/mL)。

(3)固氮菌株YX與四種溶磷微生物之間不存在拮抗作用,由菌株YX分別與四種溶磷微生物兩兩混合發(fā)酵制備的復合型菌糠菌肥組的總氮量、可溶性磷含量及活菌數(shù)要高于單一型菌糠菌肥組相應值,表明復合型菌糠菌肥能夠更高效地發(fā)揮固氮、解磷效應,并促進菌體的生長繁殖。

(4)固氮菌株YX和溶磷微生物混合發(fā)酵所制復合型菌糠菌肥對植物的促生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一型菌糠菌肥,本研究中以固氮菌株YX和溶磷真菌Talaromycespurpureogenus混合發(fā)酵所制復合型菌肥對辣椒苗的促生效果最佳。

猜你喜歡
溶磷固氮菌肥
復合微生物菌肥在草莓上的肥效試驗
土壤中的天然化肥廠
菌肥施用注意四問題
溶磷細菌篩選及對復墾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評價
黃壤伯克氏溶磷細菌的篩選鑒定及溶磷特性
溶磷放線菌研究進展*
廣州化工(2016年8期)2016-09-02 00:48:01
百泰微生物菌肥在番茄上的肥效試驗
土壤溶磷微生物及其對植物促生作用研究進展
杉木與固氮樹種混交對土壤有機質(zhì)及氮含量的影響
2015年微生物菌肥試驗總結(jié)報告
新郑市| 黄大仙区| 阜南县| 西峡县| 汉沽区| 揭西县| 东城区| 望谟县| 文水县| 海门市| 正阳县| 昆明市| 绥阳县| 麻江县| 通州区| 和龙市| 勃利县| 静安区| 乌兰浩特市| 三台县| 普定县| 益阳市| 安阳县| 霸州市| 棋牌| 三台县| 云和县| 高雄县| 黄冈市| 阿瓦提县| 公安县| 共和县| 林西县| 滕州市| 沾益县| 三河市| 辽源市| 利辛县| 石城县| 安庆市|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