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要:幼兒是祖國的幼芽,應從多方面進行呵護,其中品德培養(yǎng)是重要一項。
關鍵詞:幼教;品德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7-052
一個人的品德形成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結果,所以幼兒品德培養(yǎng)應從兩大方面著手,一是強化環(huán)境的德育氛圍,二是教育形式生動活潑(包括多樣化)。目前我國的幼兒園的環(huán)境設施都達到了很高的要求。環(huán)境的要求有利于讓幼兒感受真善美,從而憎惡假惡丑。真善美的標準主要來自我國傳統(tǒng)美德的寶庫。幼兒園的環(huán)境設施都是按照這個標準做的,如走進幼兒園,迎面而來的是綠色的地毯,仿佛美麗的草原。壁畫背景,是秀麗的山川,百花盛開,看到這些美景就會點燃幼兒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感,為他們以后建設美麗的祖國作著情感鋪墊。園里的建筑大方、整齊、清潔,一掃資本主義國家的怪俗風格。這也潛移默化著幼兒的審美情趣,比如某個幼兒從手機視頻里看到某國的街道環(huán)境是“臟而亂”,于是產生了對自己的城市的整潔美麗而感到自豪。在看視頻時,他的媽媽指著那樣環(huán)境問,你想去那里的環(huán)境生活么?回答是“不要不要”。這就是作為已獲全國衛(wèi)生城市的一角的幼兒園,已影響著幼兒對美好環(huán)境的想往了。看護美好的環(huán)境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所以培養(yǎng)幼兒環(huán)境美的心態(tài)是品德培養(yǎng)的一個內容,再說培養(yǎng)心靈美,心靈美是通過語言行動表現(xiàn)出來的。給幼兒講道理如果空洞的講解是不起作用的,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具備理解條件,所以培養(yǎng)心靈美要通過樹立榜樣來進行,心靈美的方面很多,如尊敬老師長輩和老人,同情弱者,幫弱者,見義勇為,團結友愛,教敬父母等等。這些美德都要通過樹立榜樣,加上對榜樣的評價(表揚)表達,使幼兒效仿。樹立榜樣的方法很多,如講故事,看圖畫,看視頻,實地觀察體驗,等等。教育有句名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睘槭裁窗駱佑袕姶蟮牧α磕??因為別人做好了好事獲得大家的好評(在幼兒園的評判者主要是老師,老師是幼兒學習的主導者),他就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是光榮的,于是自己也想效仿,也想獲得好的評價,也想獲得那份光榮。樹力心靈美的榜樣,有老師指導的地方是幼兒園,但幼兒園內是社會教育的典型環(huán)境,要使幼兒能適應社會,還需要把樹榜樣的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區(qū)、更廣的社會。其操作方式是與社會上相關機構保持聯(lián)系,與家長保持溝通,形成品德教育的合力。例:培養(yǎng)遵守紀律的美好心靈,對班上守紀律的幼兒進行表揚。如說“某某同學多好,聽老師的話,上課不亂說話,不亂走動,不影響大家的學習,大家應向他看齊。那個被表揚的幼兒感到十分自豪,其余同學都投以羨慕的目光。這種羨慕就是被榜樣激發(fā)的結果。由此,幼兒們就會由羨慕到效仿,這們個個都遵守紀律了。又例: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了一則新聞視頻。畫面上,在一個鄉(xiāng)村公路旁,一位頭白全的老頭坐在一塊石頭上歇氣,直喘氣,好象很累的樣子。剛下過雨,一雙布鞋濕了泥水,這時有一位穿著時髦的女士看見了,繞過他隔得遠遠的走過。怕是賺他臟和臭吧。正在這時,又從后面走來一位女士,她穿著打扮更時髦,還戴著金銀手飾,他是剛從出租車上下來的,是到前面工廠去上班的,他上前問老伯為什么一個人坐在這里,是在等誰呢?還是突然病了走不動了,老伯見了不愿麻煩這位女士,搖搖頭說沒什么,我歇一會就能走回去??墒沁@位女士無論如何要幫她,說正是在出租上看見她才未到工廠就下了車,說別怕麻煩我,我家也有象你這把年紀的父親,也病得常常在外面走不回家,都是好心人幫忙送回家的。老大伯打消了顧慮,接受了他的幫助,這時女士招呼來一輛出租車,與大伯同上了車,把他送到了離此十多里路家里,然后再打的去上班。視頻里路過的群眾都翹起拇指夸贊那位助人為樂的女士,看完這個視頻,老師問幼兒們,你們看了怎么想的,兩位阿姨誰的精神高尚,幼兒們都說后面那位阿姨高尚。并且也都如視頻里的群眾一樣翹起大拇指一揚一揚的。評析:這種品德教育方法有如下特點:一是以間接的生活使幼兒們如臨其境。二是選擇題材很有價值,恰好是有二位女士經過而各自的表現(xiàn)則不同。據說這是一位專門拍攝好人好事的記者偶然遇到拍下的。三是老師把二位女士的表現(xiàn)引導幼兒思考誰高尚。從而讓那位女士的行為為孩子們對起了高尚的榜樣??梢韵胍姡粢院笥變簜冮L得稍大了,有能力幫助別人了,當他們遇到這樣的事,也一定會發(fā)揚助人為樂的精神的。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品德教育除了樹榜樣,還可以親自體驗。這種體驗可以在國內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延伸到課外,如教唱幼兒歌曲,經過反復啟發(fā)引導,使幼兒進入歌曲的境界之中,從而感到好的歌曲可以凈化心靈,想往美好。這種抒發(fā)真善美情感的歌曲很多,要達到上述目的,首先要對歌詞背景作形象生動的介紹。這樣,幼兒就會在進入意境中有感情地歌唱,從而受到美好精神的陶冶,又怎樣延伸到課堂之外的?那就是讓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融合教育,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幼苗時期就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所以老師的主張家長是會全力配合的,怎樣配合呢?其實也是日常生活中附帶觀注幼兒的生活,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思想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如有位家長有一天帶幼兒去公園玩耍,公園里青青的草坪,紅色的路上干干凈凈,偶爾發(fā)現(xiàn)一點兒垃圾,很快就被清潔工打掃了。這時母親給孩子一顆糖,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只見他把剝落的紙扔在路上。這時媽媽說,快拾起來,清潔工打掃多辛苦,人人都要愛護衛(wèi)生,幼兒拾起糖紙,走到垃圾旁把糖紙扔進了垃圾箱。母親表揚,在場的叔叔阿姨們也稱贊聲不斷。這就是延伸到課外的品德體驗。
參考文獻
《幼兒教育談》團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