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我觀對兒童攻擊行為的影響及教育對策——基于父母評價的視角

2021-12-26 09:45孫曉娟
關鍵詞:攻擊行為挫折威脅

高 爽,孫曉娟,王 潔

自我觀對兒童攻擊行為的影響及教育對策——基于父母評價的視角

高 爽1,孫曉娟2,王 潔3

(1. 廣州醫(yī)科大學 應用心理學系,廣東 廣州 511436;2. 東北師范大學 心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3. 臺州市教育監(jiān)測與科學研究院,浙江 臺州 312000)

自我觀與攻擊行為密不可分,本研究首先介紹自戀與自尊——作為自我觀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其次,介紹攻擊行為的概念與發(fā)展趨勢。深入對攻擊行為進行理論闡釋,并在此基礎上,探究父母評價方式對兒童自我觀形成的重要作用。最后,據(jù)此提出改善攻擊行為有效的教育對策,以期為日后兒童不良行為的發(fā)生起到良好的預測作用并能把握最佳干預時機。

自我觀;攻擊行為;父母評價方式

攻擊是旨在傷害或損害他人的行為,攻擊行為是兒童世界中普遍發(fā)生的一種不良行為,攻擊不僅對攻擊者自身的適應具有長期的消極影響,而且也是個體社會化成敗的重要指標。[1]其中童年中期是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該階段表現(xiàn)出攻擊行為的個體差異在整個一生都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并且該時期的攻擊行為亦具有預測性作用,對日后的攻擊及犯罪等不良社會行為具有較強的預測性。[2][3]自我觀與攻擊行為領域的研究都是發(fā)展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熱點。自我觀的形成除了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制約,深受社會化經(jīng)驗的影響,尤其父母的評價方式是兒童形成自我觀的重要因素。

一、自戀與自尊——自我觀表現(xiàn)形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自我觀(self-views)指的是人們怎樣看待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 自我觀常常從他人對自己的反應, 自己的行為以及自己相對于他人的表現(xiàn)得來。[4]自我觀在心理和人際交往功能中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存在多種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為自我概念、自我評價等,自我評價中主要包括安全的和真實的自我觀以及脆弱的和防御性的自我觀,即對應自尊和自戀這兩種形式。[5]《兒童心理學手冊》第三卷社會、情緒與人格發(fā)展——自我一章中強調,自尊與自戀作為兩種不同的結構,不僅體現(xiàn)在兩種量表所測量的概念層面,而且也體現(xiàn)在經(jīng)驗層面。自戀需要個體具有一種權利感、優(yōu)越感,喜好表現(xiàn)自我,而高自尊的定義是喜歡并尊重自我,因此有必要從概念、方法和經(jīng)驗上區(qū)別這兩個概念。

自尊是個體對自我的整體性評價,隸屬于自我概念系統(tǒng)中的評價成分,[6]兩因素理論強調自尊是個體能力與價值的整合。[7]自戀所傳遞的核心信念是“我比別人優(yōu)越(I am superior to others.)”,自尊所表達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有價值的(I am worthy)”。[8]

自戀與自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區(qū)具體分:

首先,在表型上,自戀是指認為自己優(yōu)越于他人,并享有特權,獲得他人贊美。值得強調的是,自戀的夸大性更注重對自我的評價要優(yōu)越于他人,是積極但不切實際的扭曲自我觀。而高自尊卻與此相反,是指對自己感到滿意并非優(yōu)越。Rosenberg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價值感的感知,并非是否要優(yōu)越于他人。因此,自戀和自尊都是對自我的積極感覺,受表型的影響,二者僅具有微弱的相關,[9-11]亦有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戀與自尊相關不顯著,為自戀與自尊是兩種不同的結構提供了證據(jù)。[12]

其次,在后果上,自戀和自尊往往會對社會行為產(chǎn)生影響。自戀個體往往過分關注自我,過高評估自己的重要性,很難真正去關注他人,因而,沒有與他人建立深厚聯(lián)結的愿望,反之,他們總是表現(xiàn)出超越他人并對他人進行利用支配以維持自己的社會地位。[13]當他人不符合自我的期望或者受到負面反饋時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憤怒的情緒,進而產(chǎn)生排斥、孤立的敵意,甚至產(chǎn)生報復的想法。自戀的個體會將羞恥反應外化到攻擊行為,導致自戀性攻擊發(fā)生。與此相反,高自尊個體并不具有這些特征。

最后,在發(fā)展上,自戀與自尊均在童年晚期出現(xiàn),大約7歲左右。[14]盡管自戀與自尊的起點相似,但二者的發(fā)展軌跡卻存在差異,自戀在青春期時達到頂峰至成人期趨于下降。[15]與此相反,自尊在青春期時處于谷底至成人期逐漸增高。[16]因此,在整個進程中,自戀與自尊的發(fā)展趨勢此消彼長。

自戀與自尊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一方面,根據(jù)米德的社會符號互動理論,自戀與自尊皆起源于兒童將社會化評價的內化過程,易受外在評價影響;[17]另外在自我層面,自戀與自尊皆涉及到自我評價的成分;[18]無限度地追求提高自尊,易導致自戀人格的形成。在某種程度上,自戀人格被看做高自尊的一個亞型。[19]

二、攻擊行為的概念與發(fā)展趨勢

在關于攻擊行為的各種界定中,研究者們目前較為認可的是第四版《兒童心理學手冊》中所提出的攻擊定義,即攻擊是旨在傷害或損害他人(包括個體,也可是群體)的行為。[20]Dodge等人沿用了該定義,認為攻擊是個體做出的意在傷害他人的行為,并指出該定義強調了攻擊的意圖。[21]本文從攻擊行為的功能角度探析攻擊行為的表現(xiàn)、理論基礎及各年齡階段兒童攻擊行為的發(fā)展特點。

(一)攻擊行為的表現(xiàn)及理論基礎

美國心理學家Dodge和Coie將攻擊分為主動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和反應性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主動性攻擊是指個體在未受挑釁的情況下所實施的故意的、有目的的攻擊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物品的獲取、欺負和控制同伴等,反應性攻擊則以挫折攻擊理論為基礎,是指個體面對挑釁或挫折時憤怒的防御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憤怒、發(fā)脾氣或失去控制等。[22]主動性攻擊因其攻擊行為常常不會伴隨著負面情緒的喚醒,甚至會為攻擊達成的目標而開心,因而被描述為“冷血”(cold blooded);反應性攻擊因其攻擊行為是沖動的、快速的,常常伴隨負面情緒,因此常被描述“頭腦發(fā)熱”(hot-headed)。[23]

兩種不同的攻擊行為模型分別針對兩種攻擊行為,主動性和反應性攻擊進行了對應的區(qū)分。其中主動性攻擊建立在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基礎之上。攻擊是一種受結果預期控制和影響的行為,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或是通過榜樣的替代性學習的方式習得。其中誘發(fā)攻擊的主要因素是對行為結果的積極預期,主動性攻擊的個體通常預期實施攻擊后可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或愿望,并非是懲罰。反應性攻擊以挫折攻擊理論為基礎,認為攻擊是個體對所感知到的挫折、威脅或挑釁所產(chǎn)生的憤怒或防御性反應,而挫折為攻擊的發(fā)生提供了一種喚醒狀態(tài),而誘發(fā)反應性攻擊的影響因素包括憤怒、感知到的威脅或目標阻斷等;并且當受阻目標越重要時,個體會產(chǎn)生更強烈的受挫感,其發(fā)生反應性攻擊的沖動性就越多。已有多項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主動性攻擊和反應性攻擊這兩種攻擊類型,具有不同的發(fā)展軌跡并且二者在類型上具有區(qū)分性。

(二)各年齡階段兒童攻擊行為的發(fā)展特點

在學齡前時期(2-6歲),相比于反應性攻擊或敵意性攻擊,主動性攻擊行為會表現(xiàn)的更為頻繁,被動攻擊逐漸開始出現(xiàn)。此外,言語攻擊逐漸顯現(xiàn)并變得頻繁,但由于父母的干預作用,言語攻擊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21]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身體攻擊行為在學齡期前有一個明顯的降低,根據(jù)母親的報告,從2-3歲到4-5歲,兒童身體攻擊比例下降了20%。這一攻擊行為的降低與兒童自我控制和延遲滿足能力的增長密切相關,兒童通過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并忽略挫折信息而具有更好的憤怒控制能力,并表現(xiàn)出更少的攻擊行為。[24]小學期間(6-10歲),攻擊行為的頻率逐漸降低,但攻擊的形式和功能卻在發(fā)生變化。[21]在這一年齡段,兒童已經(jīng)能夠在不適用攻擊策略的情況下實現(xiàn)多數(shù)目標。由于在生理上前額葉皮層的發(fā)展,個體的執(zhí)行功能能力也相應提高,該階段的個體已經(jīng)能夠設定目標,相應地制定行動計劃,并對目標的進展情況進行監(jiān)測。[25]因此,在這個階段,兒童的攻擊行為也逐漸由主動性攻擊占主導,而轉為反應性攻擊。攻擊行為不再被用來獲得或維持對玩具和領地的控制,而更多被用于當自認為存在威脅和人身侮辱時,解決人際關系問題,提升人際關系指數(shù)。與此同時,導致反應性攻擊逐漸增多。

綜上,兒童的反應性攻擊與控制沖動的能力有關,也與自我和自尊受到威脅和詆毀有關。隨著兒童觀點采擇能力的提高,如果他們領悟了他人對自己挑釁行為背后的動機時,就會開始報復性還擊。在青少年時期,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個體的身體攻擊行為出現(xiàn)持續(xù)減少的趨勢,相應地,關系攻擊行為變得更加復雜,如拉幫結派,建立聯(lián)盟等。在此時期,少數(shù)青少年會出現(xiàn)較嚴重的攻擊行為,這可能是青少年的前額葉皮層并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的表現(xiàn)。并且,相對于女孩而言,男孩的攻擊行為頻率要高于女孩,這是由于生理原因所導致的,生理上激素的變化影響男孩的反應性攻擊,而個體在激素水平上的差異也是影響攻擊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攻擊行為的理論闡釋

一般而言,自我與攻擊行為密不可分,以下將從個體的自我與人格角度來探析攻擊行為的理論機制。

(一)自我威脅理論

Baumeister等人提出自我威脅理論(Threatened Egotism Model),認為一個自我概念膨脹或過分積極的人,在遇到自我概念受到威脅時會表現(xiàn)出攻擊行為,該種情境下攻擊行為產(chǎn)生的機制是,當消極的社會反饋威脅到個體積極的自我觀時,由于這種對積極的自我評價引起的自我威脅,會導致個體產(chǎn)生憤怒情緒和攻擊行為。[6]自我威脅是指個體受到質疑、反駁、責難、嘲弄、挑戰(zhàn),或處于危險之境時的心理反應,由此個體會產(chǎn)生攻擊行為,尤其將攻擊行為指向威脅來源。當個體面對消極反饋對積極自我的評價時,個體通常會產(chǎn)生兩種反應可能,一種假設是如果個體接受這種消極反饋,這將導致威脅會降低個體積極的自我評價;另一種假設是如果個體拒絕這種消極反饋,以通過拒絕來維持個體內在的高自尊。

盡管兩個假設不一致,但都強調自戀個體強烈地拒絕消極反饋以避免自我價值感受到損失,同時預期自我評價過于積極的個體受到自我威脅時,經(jīng)常對這種評價產(chǎn)生非常強烈的消極反應,即為了避免其內部要維持的自尊,導致個體將憤怒情緒外導,從而引發(fā)攻擊行為。

(二)挫折-攻擊假說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由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等人提出,認為挫折是產(chǎn)生攻擊的重要原因,個體的受挫感引發(fā)了攻擊驅力的覺醒,這種驅力指向引起挫折的原因,從而引起攻擊或破壞的行為。貝科維茲修正了挫折—攻擊理論,他認為由挫折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是引起攻擊傾向的最初原因,但消極情緒并非決定性因素,一般情況下,個體對攻擊線索的認知是決定攻擊行為產(chǎn)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綜上所述,挫折在攻擊行為發(fā)生時,提供了一種喚醒的激發(fā)狀態(tài),攻擊行為是由于對所感知到的挫折、威脅,或挑釁產(chǎn)生的憤怒或防御性反應。并且,如果對個體而言受阻目標越重要,由此產(chǎn)生的受挫感就越強,從而發(fā)生反應性攻擊行為的沖動就更高。

(三)一般攻擊模型

Anderson和Bushman提出一般攻擊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認為個人因素(如人格特質、態(tài)度、性別等)和情境因素(如激起、攻擊性線索、挫折水平等)的共同作用能影響各種作用于攻擊性行為的認知、情緒和喚醒機制。[26]即攻擊行為的發(fā)生要通過個體或誘發(fā)情境,激發(fā)個體內在狀態(tài),引發(fā)個體認知、情緒和喚醒的過程,這三個過程通過即時評價或重新評價,再決定表現(xiàn)出的行為模式。該模型認為內在狀態(tài)的過程既可以單一影響評價,也可以一起影響評價,這些過程是相互影響的。該模型對攻擊行為的解釋從一元走向多元整合的觀點,更重視不同因素間交互作用對攻擊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

(四)社會學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用來闡明個體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攻擊行為習得。班杜拉將人的學習行為分為由行為后果引起的直接學習和通過示范過程所引起的觀察學習兩種形式,并強調觀察學習在個體行為形成的重要性。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攻擊是一種受結果預期控制和影響的行為,可以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或是通過榜樣的替代性學習的方式習得。而對行為結果的積極預期是誘發(fā)攻擊行為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往往,主動性攻擊的個體通常預期在實施攻擊之后,即可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或愿望,而并非會因此獲得懲罰。[27]

四、父母評價方式對自我觀形成的作用

在對自我觀的研究中,社會性的影響是塑造自我觀的重要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兒童自我的形成過程中,來自于父母的評價起著重要的作用。換言之,父母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兒童對自我的認識與接受程度。[28]7歲左右是兒童自我發(fā)展觀形成的關鍵期,然而這一時期由于受到自身身心發(fā)展水平特別是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兒童還不能對自我進行獨立、客觀的評價,因而往往依賴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對自我的看法和評價形成自我認識。父母作為兒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監(jiān)護人,父母的評價和往往是兒童獲得反饋的重要來源和形成自我觀的決定性因素。

(一)父母溺愛型和冷漠型評價方式易誘發(fā)兒童自戀型自我觀

社會學習理論和精神分析理論從個體發(fā)展過程中兒童與父母交往互動視角闡釋自戀型自我觀的形成機制。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為,自戀是由兒童期父母的高估導致的。溺愛型的父母評價方式,往往對孩子充滿了愛與期待,抑制不住地高估評價自家的孩子,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兒童更特殊和更有資格,溺愛型的評價方式下兒童更易具有高度膨脹的、積極但是不切實際的自我觀,認為自己優(yōu)越于他人,執(zhí)迷于個人成就,孩子長大后更易成為自戀人格;與之不同,精神分析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則認為不是父母的過度評價,而是父母的對孩子缺乏基本的關注,對孩子的行為缺乏積極反饋,較少對兒童流露出積極的、欣賞的情感,且容易流露出厭煩、不愿意搭理的態(tài)度,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溫暖導致個體形成自戀型自我觀。[29]

在實證領域,不同的橫斷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對自戀型個體采用追溯式方法要求他們回憶童年期父母教養(yǎng)方式時,自戀個體較多匯報他們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具有超人的才能,過度表揚且較少批評他們;最近一項該領域的縱向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提高了優(yōu)勢,該研究通過交叉滯后分析發(fā)現(xiàn)個體的自戀人格是由童年期父母過度評價造成的[8]。隨著時間的遷移,這些社會化經(jīng)驗會導致兒童將這種優(yōu)越性內化為對自己的看法,進而成為自戀的核心。一項關于父母評價方式對自戀人格影響的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溺愛、縱容、過度評價、拒絕、冷漠和控制等都對兒童自戀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24]

(二)父母溫暖且積極的評價方式易促使兒童自尊型自我觀

自尊型自我觀是兒童在與以成人為主體的客觀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如果兒童從成人那里感知到自己的行為被肯定與支持,兒童自身能夠擔負一些責任,那么,兒童的自尊需要就會得到充分而又適當?shù)臐M足。自尊是由童年期父母溫暖的、積極的評價方式導致,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表達積極情緒,積極且正面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當兒童感受到愛與安全感后,會更加勇于探索和接受挑戰(zhàn)。當孩子經(jīng)歷成功后,將來做事情會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參與意愿更強,兒童將此內化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個體。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自尊的發(fā)展具有顯著的影響。父母的溫暖與理解有利于促進兒童自尊的發(fā)展,反之,父母的懲罰、拒絕與否認不利于兒童自尊的發(fā)展。相比于低控制的評價方式,父母高溫暖、低控制的評價方式更能夠更好地預測兒童的自尊發(fā)展。父母支持和鼓勵孩子去探索和接受挑戰(zhàn),肯定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兒童往往感受到強烈的自我價值和價值觀,自信心和接受度,逐漸內化為自我認識,從而形成自尊。

五、有效的教育對策

個體的自我是在社會化過程中通過他人的評價、看法和反饋逐漸內化到自我的認知中,逐步形成對自我的認識。家庭是兒童生活成長的第一驛站,是兒童社會化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場所。父母了解兒童自我觀的類型和特點,掌握一些恰當?shù)脑u價方式和教養(yǎng)方式,有助于抓住關鍵期,促使兒童形成合理的自我觀,有效防范兒童攻擊等不良行為的產(chǎn)生。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教育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效區(qū)分自尊與自戀,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自我觀

如前所述,自尊與自戀二者之間既有聯(lián)系亦有區(qū)別,為更好地讓父母將二者區(qū)分開來,以便更好地運用在家庭教育和教育實踐中,父母要明確自戀所傳遞的核心信念是“我比別人優(yōu)越”,自尊所表達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有價值的”。也就是說,自戀是指認為自己優(yōu)越于他人,并享有特權,獲得他人贊美。自戀的夸大性更強調對自我的評價優(yōu)越于他人,兒童的自戀往往與童年期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息息相關。父母要警惕灌輸給孩子“我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特別”的想法,對孩子不切實際、膨脹式的評價和信念,兒童會內化這些信念,并且認為自己是特別的,理應得到特殊對待,當兒童遭到否認或者失敗時,他們可能會憤怒進而激發(fā)攻擊性行為?;诖?,父母更需注意兒童的自我評價是基于比較具有夸大性和脆弱性,還是內在自我價值的肯定,在這一點上非常重要。只有對自尊與自戀進行更好的甄別,才能在教育過程中有的放矢,恰當使用評價方式,促進兒童更多的積極行為和優(yōu)化兒童的社會化過程。

(二)恰當運用評價方式,提高表揚評價的恰切性

表揚作為一種有效的社會性策略,教師使用表揚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父母使用表揚鼓勵孩子的積極行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社會對表揚具有強大的信念并強調表揚的重要作用,認為通過表揚可以影響兒童的內在動機和自尊。近年來,受積極性評價理念的影響,賞識教育和鼓勵教育等模式不斷在國內涌現(xiàn),這些模式都強調“積極評價”對于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性。父母評價對孩子的掌控動機具有重要影響,有效的表揚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成功與否是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有助于兒童形成恰當?shù)淖晕矣^。因此,父母在使用表揚時,更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內容和對象,讓評價方式對兒童自我觀起到促進作用。

(三)構建有效緩沖機制,注重早期預防的積極效應

自我肯定能夠緩沖高自戀兒童在高威脅情境下的攻擊行為, 這種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廣性。并且,也有從自我肯定時機進行探討發(fā)現(xiàn),自我肯定發(fā)生在威脅之前對個體亦具有較好的積極效果。如果在自我威脅發(fā)生之前進行自我肯定的練習,也能夠對兒童在面對威脅時的不良行為形成緩沖作用。此外,具體到自我肯定的方式,父母可以如下具體操作:給孩子提供自我價值清單。通過自我肯定的反復練習,能夠幫助兒童培養(yǎng)和認識正確的自我認識,降低威脅感,從而降低不良行為父母可以在教育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兒童的重要核心價值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據(jù)此進行調整干預,為兒童在面對威脅時的不良行為起到更好的預防作用。

[1] TIMMERMANS M, VAN LIER P A C, KOOT H M. Which forms of child/ adolescent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account for late adolescent risky sexual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8, 49(4): 386-394.

[2] BROIDY L M, NAGIN D S, TREMBLAY R E, et a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childhood disruptive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 a six-site, cross-national stud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3, 39(2): 222-245.

[3] THOMAES S, STEGGE H, OLTHOF T. Externalizing shame responses in children: The role of fragile-positive self-esteem[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 25(4): 559-577.

[4] SWANN JR W B, CHANG-SCHNEIDER C, LARSEN MCClARTY K. Do people's self-views matter?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in everyday lif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7, 62(2): 84-94.

[5] BRUMMELMAN E, THOMAES S, SEDIKIDES C. Separating narcissism from self-esteem[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25(1): 8- 13.

[6]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1): 5-33.

[7] 張向葵, 劉雙. 西方自尊兩因素理論研究回顧及其展望[J]. 心理科學, 2008, 31(2): 494-499.

[8] BRUMMELMAN E, THOMAES S, NELEMANS S A, et al. Origins of narcissism in childre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112(12): 3659-3662.

[9] BARRY C T, FRICK P J, KILLIAN A L. The relation of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to conduct problems in childre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3, 32(1): 139-152.

[10]FANTI K A, HENRICH C C. Effects of 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 on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015, 35(1): 5-29.

[11]THOMAES S, BRUMMELMAN E, REIJNTJES A, et al. When Narcissus was a boy: Origins,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narcissism[J].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2013, 7(1): 22-26.

[12]BARRY C T, FRICK P J, ADLER K K, et al. The predictive utility of narcissism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vidence for a distinction between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Narcissism[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07, 16(4): 508-521.

[13]CAMPBELL W K, RUDICH E A, SEDIKIDES C.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the positivity of self-views: Two portraits of self-love[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 28(3): 358-368.

[14]THOMAES S, STEGGE H, BUSHMAN B J,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Narcissism Sca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008, 90(4): 382-391.

[15]FOSTER J D, CAMPBELL W K, TWENGE J 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Inflated self-views across the lifespan and around the world[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3, 37(6): 469-486.

[16]ROBINS R W, TRZESNIEWSKI K H, TRACY J L, et al.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J]. Psychology and Aging, 2002, 17(3): 423-434.

[17]DAMON W, LERNER R M.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M]. John Wiley & Sons, 2006: 505-570.

[18]BOSSON J K, LAKEY C E, CAMPBELL W K, et al. Untangling the link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08, 2(3): 1415-1439.

[19]TWENGE J M, KONRATH S, FOSTER J D, et al. Further evidence of an increase in narciss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8, 76(4): 919-928.

[20]PARKE R D, SLABY R G.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J].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1983, 4: 547-641.

[21]DODGE K A, COIE J D, LYNAM D. Aggress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th[J].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2006, 3: 719-788.

[22]XU Y, FARVER J A M, ZHANG Z. Temperament, Harsh and Indulgent Parenting, and Chinese Children’s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J]. Child Development, 2009, 80(1): 244-258.

[23]周廣東, 馮麗姝. 區(qū)分兩類攻擊行為: 反應性與主動性攻擊[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 1): 107-113.

[24]GILLIOM M, SHAW D S, BECK J E, et al. Anger regulation in disadvantaged preschool boys: Strategies, antece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trol[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 38(2): 222-235.

[25]BARKLEY R A, SHELTON T L, CROSSWAIT C, et al.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isruptive behavior: Three-year outcome as a function of adaptive disability[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2002, 14(1): 45-67.

[26]ANDERSON C A, BUSHMAN B J. Human aggress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 53(19): 27-51.

[27]BANDURA A.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26(5): 1101-1109.

[28]FROME P M, ECCLES J S. Parents' influence on children's achievement-related percep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2): 435-452.

[29]高爽, 張向葵. 兒童期自戀人格的形成、發(fā)展及展望[J]. 應用心理學, 2017, 24(2): 123-131.

Influence of Self-view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in the Perspective of Parent Evaluation

GAO Shuang1, SUN Xiao-juan2, WANG Jie3

( 1.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1436, China; 2. Dept.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3. Taizhou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s, Taizhou 312000, China )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is a quintessential problem to modern society, 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elf-views.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s of children’s self-views, and it then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ories. It thus explored the measures for effective education to rectify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hopefully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misconducts in order to intervene in time.

self-views; aggressive behavior; parent evaluation

G612

A

1008-0627(2021)04-0034-07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兒童自戀對攻擊行為的影響機制及干預研究”(GD196XL04);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類項目“童年中期兒童自戀人格對攻擊行為的影響研究”(2018WQNCX013);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培育項目“家庭教育的理性思考與問題解決途徑”(17ZD004)

高爽(1989-),女,黑龍江綏化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兒童自我與社會性發(fā)展。E-mail: gaoshuang@gzhmu.edu.cn

(責任編輯 周 密)

猜你喜歡
攻擊行為挫折威脅
癲癇伴發(fā)精神障礙患者攻擊行為發(fā)生狀況及高危因素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擊行為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
孤獨癥兒童攻擊行為與病情嚴重程度、語言能力及智力水平的關系
Holism in Education
人類的威脅
挫折
終身不遇
搞笑圖片
關于運動攻擊行為的理論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