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風霞?張珺
關鍵詞:身體欣賞;身體功能;小學四年級;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36-0031-04
【活動理念】
身體欣賞指贊賞、尊重身體,超越了單純的對身體的認識,同時也拒絕將媒體宣傳的理想外貌作為美的唯一形式。身體概念化理論表明,可以用兩種方式表示和體驗身體,即身體部分或外表(身體作為目標)和身體功能(身體作為過程)[1]。
除了關注身體外表,關注身體功能對更完整地理解身體自我也很重要。身體功能可以定義為身體能夠做的一切,包括:(a)身體機能(例如柔韌性、步行);
(b)內部過程有關的功能(例如消化食物、感冒康復);(c)身體的感覺和感知(例如看、感覺身體放松);(d)創(chuàng)造性的嘗試(例如繪畫、唱歌);(e)與他人的交流(例如肢體語言、共同的笑聲);(f)自我護理(例如洗澡、刷牙)[2]。
最近的研究表明,通過專注身體功能,并討論這些功能的意義,可以改善身體自我;對自己身體功能心懷感激,可以提高對身體外表的滿意度[3];書寫身體功能,能夠降低女性的負面身體自我水平[4]。即關注身體功能會導致自我客體化(對身體外觀的持續(xù)監(jiān)視)降低,進而導致身體外觀滿意度的提高。蓋斯特(Guest)[5]在2019年指出,寫出自己的身體功能是當前改善身體自我的最有效技術。本節(jié)課重點關注學生對身體功能的認識,使學生既能全面認識身體自我,又對身體不滿問題起到干預或預防的作用。
本活動以體驗式學習理論為依托,結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關于小學中年級學生認識自己的內容,嘗試在“活動—分享—反思—應用”中,幫助學生內化知識、升華感情、積累經(jīng)驗、提高能力,初步認識并欣賞身體。
【活動對象分析】
青春期的年齡范圍在10~20歲,一般女孩青春期會早于男孩,女孩為10~18歲,男孩為12~20歲。萬(Van Durme)等[6]指出,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早期,身體形象問題在男女中都很普遍。李艷平等[7]對生活在四個城市的9100名3~15歲兒童的身體形象相關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只有40.1%的兒童和青少年對自己的體型感到滿意,而輕度和中度身體不滿意率分別為36.4%和23.5%。蘇愛博(Smolak)提出建議,小學可能是開展旨在預防身體形象問題和飲食失調的普遍計劃的特別合適的時間[6]。
四年級學生大約十歲左右,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觀衣著形象,所以本課的選題為身體自我的認識。認知上,四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還需要依賴形象思維,所以本課采取演繹繪本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到身體有外觀也有功能,重點從身體功能的角度認識身體。
情感目標:接納、欣賞自己的身體。
技能目標:通過關注身體功能,初步嘗試提高身體欣賞的方法。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關注身體功能,初步嘗試提高身體欣賞的方法。
活動難點:接納、欣賞自己的身體。
【活動方法】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
學法: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活動時間】
40 分鐘
【活動準備】
課件制作,教具制作,音樂錄制和剪輯。
【活動過程】
一、熱身階段——游戲“小手拍拍”
師導語:同學們,歡迎來到今天的心理課堂,首先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同學們需要跟隨歌曲做出相應的肢體動作,并記住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身體部位。
歌曲內容: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脖子在哪里,脖子在這里,用手指出來,用手指出來;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鼻子在哪里,鼻子在這里,用手指出來,用手指出來;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雙腿在哪里,雙腿在這里,用手指出來,用手指出來。(音樂逐漸加速,不斷改變歌詞中的身體部位)
師提問:同學們還記得剛才的歌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身體部位嗎?
生:脖子、鼻子、腿、胳膊、腳、眼睛、肚子……
師過渡:今天我們要交流的話題也與“身體”有關。(板書“身體欣賞奇遇”)
設計意圖:改編版的“小手拍拍”兒歌,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加快了音樂速度以增加難度,并配合肢體動作以增加趣味性,整個活動與“身體”相關,引出主題。
二、活動階段——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
(一)小豬的困境
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來自森林救助站的一封信,信里說到,最近站里來了一只心情非常低落的小豬。原來小豬想要擁有長頸鹿那樣的長脖子、大象那樣的長鼻子和鴕鳥那樣的大長腿……救助站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站長想請教我們該如何幫助小豬從困境中解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小豬的問題,并想辦法幫小豬走出困境吧。
師:看來小豬非常不滿自己現(xiàn)在的身體狀態(tài),同學們,你們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想要更大的眼睛、更長的腿或更高的個子?接下來,請大家拿出我們的學習單,在“我的身體”一欄,為自己的身體打分。我們請愿意分享的同學分享一下自己的分數(shù)。
生1:我打的分數(shù)是9分,我挺滿意自己的身體,只是稍微再白一點就更好啦。
生2:我打的分數(shù)是5分,我想再瘦一些,我也不太喜歡自己的眼睛,覺得太小了。
生3:我打的分數(shù)是7分,我很喜歡自己的眼睛,但我還想更高一些,所以我給自己打了7分。
師總結:看來我們有些同學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希望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的問題也能得到解決。
設計意圖:從小豬不滿身體的問題,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同時為自己的身體滿意度打分(前測),以了解學生對自己身體的態(tài)度的現(xiàn)狀,為后續(xù)活動作鋪墊。
(二)小豬“變形”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小豬想要長頸鹿的長脖子、大象的長鼻子和鴕鳥的大長腿。那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變形”了的小豬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首先,試想一下,擁有長頸鹿的長脖子的小豬變成了什么樣子。
PPT播放繪本故事:擁有長脖子的小豬,能看得更遠,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它很開心?!吧厦娴目諝庹媸呛醚健保∝i感嘆道。小豬在森林里游玩,看到許多之前沒有看過的風景,不知不覺中,小豬有點餓了,想找點什么吃,放眼望去,可是周圍除了樹頂?shù)娜~子外,全是空氣。它想吃點地面上的瓜果蔬菜,于是開始彎著脖子、低著腦袋在地面尋找,好不容易找到食物,但長時間彎著脖子垂著腦袋已經(jīng)讓它筋疲力盡。小豬不禁感嘆:“好累呀,還是原來的短脖子好!”
師:同學們,當小豬真的擁有跟長頸鹿一樣的長脖子之后,它似乎又想變回原來的短脖子,那它的短脖子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靈活地轉動頭部。
師:短脖子對于小豬來講更方便轉動頭部,那我們的脖子不長不短的,它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方便地轉動脖子;連接了頭和身體,把大腦的思想傳達到身體;還可以戴紅領巾,戴圍巾、領結……
師:同學們真厲害,發(fā)現(xiàn)了脖子有這么多功能。那接下來我們看看,當小豬擁有長鼻子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PPT播放繪本故事:長鼻子小豬歡快地在水池邊玩耍,享受把鼻子當作小噴泉的樂趣,“哇,原來長鼻子這么有趣,可以玩水。我再試試用鼻子取些食物來吃,唔,這樣吃飯可優(yōu)雅多了?!笨墒菦]過多久,小豬就懷念起之前大口吃飯,用短鼻子在食物里拱來拱去的簡單又快樂的日子。小豬拖著自己長長的鼻子,陷入了后悔中……
師:同學們,小豬似乎又想要恢復之前的短鼻子了,它的短鼻子有什么作用?
生:方便它大口吃飯,還能快樂地在食物里拱來拱去。
師:短鼻子方便小豬進食,還能拱食物,這個很有趣。那我們的鼻子可以干什么呢?
生:可以聞各種各樣的味道;能夠呼吸,還可以幫助托眼鏡,這個對于近視的同學很有幫助……
師:看來我們的鼻子是具有非常重要功能的一個部位。我們最后來看看,擁有大長腿的小豬發(fā)生了什么。
PPT播放繪本故事:擁有大長腿的小豬,還沒站起來欣賞自己,就趴在了地上,“哎呀,好疼呀,我的腿好像折了”,小豬痛得直打滾。原來纖細修長的腿根本撐不起小豬龐大、沉重的身體,所以它還沒站起來就歪倒在地上了。
師:看來大長腿一點兒也不適合小豬,它的小短腿有什么作用呢?
生:能夠支撐身體的重量,站立行走。
師:我們的腿有什么作用呢?
生:也能夠支撐身體的重量,直立行走,去你想去的地方,跳舞,踢球。
師過渡:小豬變形的故事就先講到這里。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剛剛提到了哪些身體部位的功能嗎?接下來我們玩一個小游戲,叫作“身體功能我來猜”,要求一位同學(或兩人配合)進行無聲動作表演,其他同學猜測是哪個身體部位的什么身體功能,功能不能重復。例如,一位同學推了推自己鼻梁上的眼鏡,想表達的是鼻子具有托起眼鏡的功能。
生:耳朵可以聽音樂(無聲動作表演)……
師:現(xiàn)在同學們已經(jīng)了解了我們不同身體部位的功能,接下來請大家拿出“學習單”,再次為自己的身體打分(后測),并標注出自己最關注的身體部位的功能。請分數(shù)發(fā)生變化的同學起來分享一下。
生1:我原來是6分,現(xiàn)在我給自己打8分,因為我發(fā)現(xiàn)雖然我的眼睛小一點,但不影響我看書。
生2:我原來的分數(shù)是4分,現(xiàn)在我給自己打8分,我原來不喜歡自己個子太高,因為總是要坐到最后一排?,F(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個子高也給我?guī)砹撕芏嗪锰帲热缥疫M了學校的籃球隊和跳高隊。
師總結:看來當我們關注身體能做什么而不是長什么樣的時候,我們就會更欣賞自己的身體了。
設計意圖:首先通過“小豬變形”,在理解小豬的各個身體部位都有特定的身體功能后,引導學生遷移到自身,認識到各個身體部位都有特定的功能,都是有價值的;然后通過“身體功能我來猜”拓展學生對身體部位的功能的認識,持續(xù)性關注身體功能;最后,通過“學習單”引導學生關注自身身體功能,在前后測分數(shù)的變化中,引導學生意識到,關注身體功能能夠促進身體欣賞。
(三)給小豬寫信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促進身體欣賞的方法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在“學習單”上給小豬寫一封信,介紹一下自己欣賞身體的經(jīng)驗,幫助小豬從困境中解脫。
生:小豬你好!我原來也不喜歡自己個子太高,因為總是要坐到最后一排,但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個子高也給我?guī)砹撕芏嗪锰?,比如我進了學校的籃球隊和跳高隊。所以你要多關注身體的功能而不是外觀,你的短脖子使你更靈活,你的短鼻子可以拱食物,你的小短腿幫你更好地保持平衡。相信你會越來越喜歡、欣賞自己的身體!
師總結:相信小豬在收到大家的回信后一定會振作起來的,感謝同學們幫助它找到了欣賞身體的方法。
設計意圖:鞏固對身體部位和功能的認識,引導學生再次專注身體功能,促進身體欣賞。
三、結束階段——總結升華
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各種身體部位的功能,并學會了關注身體的功能而不是外觀來促進身體欣賞。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習慣性地關注自己身體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欣賞、悅納自己。
設計意圖:總結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后學以致用。
【教具設計:學習單】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節(jié)來自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在讀研究生的心理課設計作品,該課在選題上結合教育部綱要文件中對小學中年級階段的要求——“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以身體自我為切入點,針對小學中年級學生開始出現(xiàn)的身體不滿進行預防和發(fā)展性教育。自我客體化理論指出,對身體外觀的習慣性關注會導致身體不滿、外貌焦慮等,而已有研究表明,關注身體功能可以提高身體滿意度。在對這些文獻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作者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并專注身體功能,將其融入繪本故事的演繹中。課程設計清晰明了,活動過程層層遞進,既有專業(yè)性又有趣味性。這樣的課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欣賞身體自我具有實際的幫助作用。
點評專家:黃喜珊,博士,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碩士導師組組長,新師范教育教研中心主任,幸福廣州心理服務與輔導基地副主任,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
參考文獻
[1] Franzoi S L. The body-as-object versus the body-as-process:Gender differences and gender considerations[J]. Sex Roles,1995,33(5/6):417-437.
[2] Alleva J M,Tylka T L,Tylka A M,Kroon Van Diest.The functionality appreciation scale (FAS):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in U.S. community women and men[J]. Body Image,2017(23):28-44.
[3] Mulgrew K E,Mulgrew M. Tiggemann,F(xiàn)orm or function:Does focusing on body functionality protect women from body dissatisfaction when viewing media images?[J]. J Health Psychol,2018,23(1):84-94.
[4] 曾藝欣,身體功能書寫對女大學生身體意象的作用及其機制[J]. 中國臨床心理學,2021,29(2):414-418.
[5] Guest E,Costa B,Williamson H,etal.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aiming to promote positive body image in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J]. Body Image,2019(30):10-25.
[6] De Coen J,Verbeken S,Goossens L. Media influence components as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body image and eating problem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boys and girls during middle childhood[J]. Body Image,2021(37):204-213.
[7] Li Y,Hu X,Ma W,et al. Body image perception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Body Image,2005(2):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