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第三小學馮軍龍
1.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法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所以,法治教育有利于公民樹立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并且直接關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的進程。
2. 是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的需要。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學校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最為有效。推進學校法治進程,引導教師依法從教,切實維護師生合法權益,必須加強法治教育。
3. 是全面落實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需要。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通過開展法治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在法治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下培養(yǎng)法治意識,提升法治素養(yǎng),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不會選擇“拳腳相加、刀光劍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是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內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黨和國家著眼全局,高度重視青少年法治教育,出臺了許多有關法治教育的政策舉措,對新形勢下學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整體上看,青少年的法治意識有所增強,成長的環(huán)境有所優(yōu)化,學校的法治教育工作是向好發(fā)展的,但其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一是學校對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工作做得不實;二是法治教育與學生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家庭輕視對學生的法治教育;三是法治課程基礎薄弱,法治教育目標不明確,組織形式單一,如只局限在召開主題班會、法治講座、辦手抄報、講一些法律知識點上,形式不夠新穎,沒有創(chuàng)新;四是教師自身法治意識不強,法律知識欠缺,法治素養(yǎng)急需得到提升;五是法治教育缺乏評價體系。新形勢下,社會、家庭對學校的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對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師德師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讓學校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因此,學校如果不依法辦校、治校,教師不依法執(zhí)教,那么學校就很難有所發(fā)展了。怎樣走出一條學校法治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新路子,亟待我們探索研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tǒng)領學校法治教育工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法治教育的重要論述。學校結合法治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實際,始終自覺將依法治國理念、思想貫徹落實到學校改革發(fā)展的方方面面,把推進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作為提升學??茖W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學校法治教育的質量,關鍵在于法治教育師資隊伍的質量。要通過“走、學、看、談、評”,建設一支政治過硬、責任心強、肯干實干、專業(yè)性強的法治教育教師隊伍,不斷提高法治教育教師隊伍的能力和水平,推進法治師資隊伍專業(yè)化建設?!白摺本褪且叱鋈ィ瑢W習法治教育專業(yè)知識,聆聽法治教育專家講座,借鑒名校法治教育經(jīng)驗。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教育廳依托“中小學法治教師培訓工程”,連續(xù)三年集中在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舉辦全區(qū)法治教師培訓,筆者有幸參加了2018年5月第二期的全區(qū)法治教師培訓,收獲頗豐,并且通過這一培訓增強了自身法治意識,提升了法治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皩W”就是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培養(yǎng)法治思維。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始重視教師法治教育培訓,通過舉辦法治教師全員培訓班和繼續(xù)教育培訓,以及組織在校教師專題學習等形式普及法治知識?!翱础本褪且梃b本地區(qū)同類學校法治教育優(yōu)秀經(jīng)驗,同時學習本校優(yōu)秀班級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法治教育的做法與經(jīng)驗,扎實有效地開展法治教育活動?!罢劇本褪歉魅握n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之間要相互探討、分享法治教育有效經(jīng)驗,并結合學?!捌呶濉逼辗ㄒ?guī)劃,不定期舉辦校級法治教育經(jīng)驗交流活動,撰寫學法普法用法心得體會。同時,法治副校長也應積極發(fā)揮作用,組織開展法治講座,分享學校法治管理典型案例,推進學校法治建設水平提高。“評”就是要在每學年評選表彰一批法治教育先進典型,通過先進代表,帶動學校法治教育師資水平整體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層面也倡導“法治”,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支撐,是法治教育的內在要求。學校通過法治教育來維護、保障師生的合法權益,是實現(xiàn)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的保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學校圍繞教育主管部門和自身重點工作,可以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教育活動。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我校開展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主題的班隊會和知識競賽活動;舉辦了以“民族大團結,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民族團結月系列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學習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清風進校園,蓮花朵朵開”廉潔教育系列活動,結合學校月考、期中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當天,了解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讓學生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清明節(jié)舉行紀念烈士主題教育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英烈精神,并大力開展《英雄烈士保護法》的學習宣傳活動,讓全體學生崇敬英雄、捍衛(wèi)英雄;在每年9月底的“向國旗敬禮”主題教育活動中,向師生大力宣傳有關國旗國徽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力度;在網(wǎng)絡安全宣傳周向全體師生普及網(wǎng)絡安全法律法規(guī)知識,增強和提升他們的網(wǎng)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以憲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權利義務教育為重點,在“12·4”國家憲法日舉行憲法晨讀活動,組織憲法知識競賽,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綜上所述,學校可結合重要紀念日開展交通安全、消防、校園欺凌、未成年人保護等相關法治知識的學習宣傳活動,并通過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把法治教育融入學生生活,使其樹立國家觀念、規(guī)則意識、誠信觀念,以及形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進而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觀念,堅定法治信仰。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教師的舞臺在課堂,法治教育也要聚焦課堂教育,發(fā)揮課堂的育人功能,通過與各學科教學有效結合,將法治知識貫穿學校各學科教學的始終,這是實現(xiàn)依法治校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法治教育得以實施的必要途徑。
國家在學校教育中也越來越重視法治教育,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從我們早期熟悉的“思想品德”課,發(fā)展到“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再到部編版的“道德與法治”課,課程名稱的更改與內容的變化,充分說明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凸顯。學校要做好“道德與法治”課教師的培訓工作和自主學習,要與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聯(lián)系起來,扎實上好“道德與法治”課。例如在二年級上冊教授“大家排好隊”一課時,滲透規(guī)則意識,讓學生學會遵守規(guī)則,做遵紀守法好公民;又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和大自然”、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綠色小衛(wèi)士”時,向學生們講授撿拾垃圾、種植花草樹木等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是我國《環(huán)境保護法》規(guī)定的義務。法治不但體現(xiàn)在“道德與法治”課中,也融入了其他學科中,需要教師們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適時、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百分數(shù)(二)”這一章節(jié)中提到了“納稅問題”,學生不僅要掌握有關稅率的知識,還要學習有關國家稅法的相關知識,并且懂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在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八單元“克與千克”中,教師除了要用天平或秤演示區(qū)分物體的重量,還要告訴學生公平交易、誠實做人的重要性,誠信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在一年級《語文》課文《我上學了》中可以簡單滲透我國《義務教育法》的相關內容,在《升國旗》一文教學過程中將我國《國旗法》的相關規(guī)定介紹給學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明確指出,要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種途徑的法治教育,拓寬法治教育的途徑。法治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的基礎工作,不只是教育系統(tǒng)的事情,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建立起完善協(xié)同的育人機制,構建起三位一體法治教育體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發(fā)揮法治教育的作用。
學校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的方式,在教學中滲透法治內容,做到法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各??山Y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規(guī)范合理、生動活潑的法治教育活動,比如開設法治文化宣傳陣地、講堂,通過豐富的法治教育活動,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優(yōu)良的家風、家長的言傳身教會對孩子今后人生的發(fā)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自覺遵守并維護國家法律法規(guī),履行法定義務,對孩子沉迷網(wǎng)絡、違反交通法規(guī)、做校園“小霸王”甚至違法違紀行為要堅決制止,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強對孩子的法治教育,嚴慈相濟,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正確引導,多一點交流、多一點關愛,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充分發(fā)揮家庭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學校應適當?shù)亟M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樣更容易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組織學生走進禁毒教育基地、禁毒長廊,通過圖片、視頻、實例讓他們體會到毒品的危害,再結合我國《禁毒法》的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組織學生參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基地,認真聆聽法治教育講解,了解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一件件典型案例給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在青少年模擬法庭中,通過角色扮演、法庭辯論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了司法審判的流程,在莊重的法庭氛圍中學習到相關法律知識。
總之,學校法治教育離不開教師、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要結合社會發(fā)展,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創(chuàng)新法治教育形式,建立健全法治教育評價體系;圍繞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弘揚法治文化,豐富法治活動形式,把法治教育融入立德樹人的各個方面,與學校其他教育內容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真誠地希望每個人在法治教育的道路上有實實在在的收獲,一起奮力譜寫學校法治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