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靚靚
摘 要: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思維強、知識結構緊密的學科,伴隨現代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改革,當前課程結構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為能很好地促進新課改目標實現,在目前社會需要全能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各地區(qū)學校應該注重整合小學階段各學科的資源,在資源整合中開展數學教學。同時小學數學的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較強,主要是基于各種問題指引學生自主參與其教學和學習活動,在此期間,數學學習比較注重學生經驗的積累及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靈活應用數學思想和辦法,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整合相關資源,才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力,本文就針對如何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跨學科融合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做進一步的討論、分析。
關鍵詞:跨學科;融合;小學數學;探討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小學數學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顯得越發(fā)重要,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教學中明顯存在不足,教學模式方面,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觀念陳舊,不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學生方面來看,其并未將數學真正當作自己的興趣,錯誤將其當作應對考試的任務,從而使其在學習中動力不強,嚴格限制了其他學科的學習。
一、利用科學研究思想,優(yōu)化相關教學理念
小學數學是學生以后學習的重要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簡單按書本講義進行教授,局限于書本,不僅會限制學生的認識,更會讓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產生厭惡心理,因此,教師應該改變這種教學方式,轉變自身觀念,增強自身學習,為能夠很好地推進科學探究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應該優(yōu)化教學理念[1],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才能更好地構建科學化的教學課堂。
如在學習蘇教版三年級課程《除法》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抓住教材中“農村新貌”,將德育滲透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在講授完相關知識點后可以先讓學生利用教材中已經給定的題目應用除法進行訓練,在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可以簡單地介紹以往我國農村地區(qū)的面貌,借助圖片的形式,讓學生直觀感受其真實面貌,然后再向其敘說和展示新時期我國農村地區(qū)的面貌,讓學生通過這種鮮明的對比,能夠更加認識到當前我國農村生活的變化之大,并深切感受到我國當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進步,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樹立報效祖國的情感態(tài)度。
二、結合實際的工程建筑,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伴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前工程領域在逐步擴大,越發(fā)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其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且包含很多的數學問題[2],因而,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應該學會將數學和簡單的工程結合,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中的應用題,培養(yǎng)其動手動腦的好習慣。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應積極引導學生思考,預留相應的課堂問題,讓學生自主參與問題探究,并對結果進行討論。
如在學習相關的“位置和方向、分米與毫米”這些常見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走出學校去通過觀察周邊的建筑進行相應的描述,并在班級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享后給予相應的點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如果要學習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現實生活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
隨著現代信息化不斷發(fā)展及新型技術的應用而生,當代信息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就,各行各業(yè)都逐步將信息技術引入生產和使用,教育行業(yè)也應該引起重視,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將信息技術不斷地融入學科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理念,尤其是數學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比較抽象,一些學困生在學習中明顯存在學習壓力,如果教師能夠把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3],將小學數學教學中較晦澀的理論內容進行演示,則能夠有效地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如在進行《時、分、秒》一課時,學生雖然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但是只是知道表面化的知識,并未深層次的理解,而視頻具有集顏色、聲音、畫面于一體的優(yōu)勢,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方便理解和記憶知識點。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監(jiān)控室中抓取的學生日常生活畫面,將其截取到電腦中,并在畫面中增加鐘表畫面。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畫面隨著鐘表時針、分針變化的情況,讓其真切感受和認知24時計時法,并清晰地知道時、分、秒之間的關系,能夠在后期的題目訓練中快速反應,提高準確率。由此可見,很多學科之間都是沒有嚴格界限的,只有將其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從而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為能切實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綜合素養(yǎng),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教師應該學會利用跨學科融合教學的辦法進行教學。當然,由于其不同于一般的單學科教學,就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跨學科素養(yǎng),抓住跨學科的關鍵性內容、適當地設計教學方案,并擁有活動設計的能力,巧妙地利用跨學科教學的主題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阮燕玲.跨學科合作的小學數學實踐活動的教學[J].教育藝術, 2020(3):2.
[2]歐雪飛.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融合性數學教學[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合學報, 2019, 021(005):46-48,65.
[3]董博濤.談小學數學跨學科整合的課堂教學[J].智力,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