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中山大學 歷史學系,廣東 廣州 510275)
八莫(Bhamo)(1)時人亦稱八幕、八募、巴謨或巴磨等,本文除引文外均稱八莫。地處緬甸北部,位于伊洛瓦底江(2)時人亦稱厄勒瓦諦江、伊勒瓦底江,本文除引文外均稱伊洛瓦底江。上游和太平江交匯口,距離今天中緬邊境的云南隴川縣82公里,[1]是近代中緬貿(mào)易重鎮(zhèn)。1885年第三次英緬戰(zhàn)爭爆發(fā)后緬甸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為應對英國的殖民擴張以及防止英國勢力進一步侵入滇藏,1885年12月2日,清政府駐英公使曾紀澤率先提出:“請英以八幕為我之商埠。彼滅緬,我占八幕。彼保護緬,我保八幕?!盵2]可見,曾紀澤從一開始就對英國意圖滅緬和對英談判有心理準備和談判思路。在英國侵緬伊始通過談判來爭取緬鎮(zhèn)八莫,一則可使云南商道經(jīng)八莫直通伊洛瓦底江和印度洋,二則可使英國勢力停留在緬甸境內(nèi),避免直接侵入中國。八莫問題由此成為中英滇緬邊界交涉之重點。近年來學術界對八莫也有所注意,如朱昭華認為曾紀澤所奏“請英以八募(莫)為我之商埠”,但清政府堅持將緬甸對華朝貢視為談判第一要義,而八莫問題被逐步忽略;[3]呂一燃也注意到云南巡撫唐炯、駐英公使曾紀澤提出防范英人吞并八莫;[4]王巨新在《清代中緬關系》中提到,八莫問題因光緒帝強調(diào)緬祀和朝貢的重要性、英國外交部拒絕讓出八莫以及曾紀澤奉調(diào)回國等原因而作罷。[5]學界已有觀點多限于此,而對八莫問題在中英交涉中的具體過程及存失意義并未展開專題研究。伊洛瓦底江東畔的八莫是中緬兩國水陸交通的樞紐,如果清政府當時能夠通過對英談判爭取到八莫,那么則意味著伊洛瓦底江將成為兩國界河。根據(jù)國際法中國家間劃分邊界的原則,若兩國以可以航行的河流為界,則兩國邊界應定在主航道的中心線上,這就意味著中國西南邊界將有可能延伸至伊洛瓦底江并進而與印度洋連通。(3)近現(xiàn)代國家之間劃分邊界線通常采取3種方法,即幾何學劃界法、天文學劃界法和自然劃界法。其中自然劃界法包括以山脈為界、以河流為界和以湖泊為界。參見周忠海主編:《國際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73頁。正因為八莫如此重要,在曾紀澤的推動下,清政府駐英使館、總理衙門、清政府海關與英國外交部等相繼展開交涉,而該交涉也成為近代中緬邊界問題緣起之重大事件??疾爝@一事件不僅對于理解中緬邊界問題的緣起、后續(xù)走向至關重要,而且在中國傳統(tǒng)宗藩關系及理念遭到巨大挑戰(zhàn)背景下,對深入認識晚清政府外交運轉的困境以及中華民族百年復興這一議題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都有助益。本文根據(jù)清政府外交檔案、海關檔案、時人信函和報刊等中英文史料,對19世紀晚期八莫之交涉進行考察。
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盡管英國用堅船利炮強迫清政府開放通商口岸,但當時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競相對華輸出,英國遭到法、俄、美等國的激烈競爭與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如何控制中國腹地市場,就成為英國能否在中國攫取更大利權的關鍵。云南作為當時中國西南地區(qū)與中南半島和南亞相連的邊疆門戶,早已引起英人注意。如能打通滇緬貿(mào)易通道,英國商品就可不經(jīng)廣州和上海,直接由緬入滇并占據(jù)中國內(nèi)陸市場,甚至還可借機入藏,此舉戰(zhàn)略利益和經(jīng)濟利益顯著。為此,英國計劃勘察從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之八莫朝東北往中國云南騰越,再向東經(jīng)大理到達昆明路線的可行性,從而打通印度阿薩姆到中國西藏的貿(mào)易線。[6]英屬印度政府于1868年派遣斯賴登(E.B. Sladen)上校率領的一支遠征部隊取道八莫,勘探從仰光到云南思茅的路線,后又于1874年派遣由柏郎(Browne,亦作布羅)上校率領的第二支遠征隊前往。在此行程中,英軍翻譯官馬嘉里(Augustus Raymond Margary)在云南蠻允一帶遭邊民擊斃,是為“馬嘉里事件”,即“滇案”。其實早在該案發(fā)生之初,主持總理衙門的恭親王奕就曾上奏要提防英人野心。[7]1883年底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法方占領越南。1884年法緬又締結密約,法替緬王禁錮其王兄,而緬王則將緬甸境內(nèi)湄公河以東之領土割讓給法國,此舉對云南邊情影響甚巨。1885年法緬密約被公開,英國遂采取報復措施攻取上緬甸(Upper Burma)。[8]
1885年1月28日,已經(jīng)注意到滇緬邊患苗頭的駐英公使曾紀澤向總理衙門報告,稱有華人占據(jù)緬甸八莫城,建議如果八莫華人是由滇邊地方官員派遣,則應將此事與英方商談,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如果八莫華人是亂民,則似乎可以通過招降而得到八莫,將云南邊界拓展到伊洛瓦底江,借此打通云南出海通道,并化解邊疆危機。[9]然而,曾紀澤的提議并未得到光緒帝的認可,“朝廷不勤遠略,豈有派兵拓界之事?”[10]但是,朝廷對八莫的消極態(tài)度并沒有讓曾紀澤放棄。10月25日,曾紀澤又向總理衙門力陳爭取八莫作為清政府商埠之意義:“澤意宜自騰越西出數(shù)十里取八幕,據(jù)怒江(4)此處“怒江”應為伊洛瓦底江,其相互關系將在后文討論。上游以通商,勿使英近我界?!盵11]在曾紀澤看來,趁英人尚未完全占領緬甸,清政府如能爭取到八莫作為商埠自用,不僅可助滇省通商,也可將英人勢力阻擋在緬甸境內(nèi)。然而,清政府高層對于與英交涉緬甸之事極為慎重,加之對云南邊界地理情況不甚了解,因此態(tài)度趨于保守。光緒對于八莫一事回復曾紀澤說:“交張凱嵩(云南巡撫)查復。旋據(jù)奏報,新街(5)新街的位置約等于八莫,其與八莫的關系將在后文討論。據(jù)匪殲除,并無另有華人占據(jù)八幕之事。自騰越城南三百五里至蠻允為滇界,至緬之新街計二百八十五里,其間一百六十五里為野人界,向無管轄。所奏拓界一節(jié),窒礙難行等語?!?6)通過分析光緒帝此封旨令,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在清政府高層和云南地方官員的認知里,滇界南至蠻允為止,蠻允與新街距離二百八十五里,而且其間有一百六十五里的野人界無人管轄,因此很難將滇界拓展到新街。但后據(jù)地理學家姚文棟實地考察可知,“野人山實系中國現(xiàn)屬各土司之分地,皆在云南境內(nèi),非甌脫比也……夫云南之得失,關乎天下;而野人山之得失,關乎云南。能保野人山則云南安;能保云南安則天下皆安?!?《稟總署堂憲》,姚文棟:《云南勘界籌邊記》卷下,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3頁。)若清政府當時能夠將野人山地作為自有領土進行考量,將滇界拓展到新街理論上是可行的。[12]那么,總理衙門和光緒帝均不甚了解更無心支持之八莫,何以會成為曾紀澤力爭之要地?
伊洛瓦底江全長2090千米,發(fā)源于中國西藏境內(nèi),其上游恩梅開江在緬甸密支那與邁立開江匯合后稱伊洛瓦底江,于緬甸南部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流域面積達409,000平方公里。[13]八莫位于伊洛瓦底江和太平江交匯處,而太平江往東連接著中國現(xiàn)在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緬甸往來云南的貿(mào)易重鎮(zhèn)。如此要地,云南地方官員和部分清政府高層對其多少均有所耳聞。早在第三次英緬戰(zhàn)爭爆發(fā)前10年,即1875年5月“滇案”發(fā)生后,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就曾致信總理衙門:“馬嘉理被害時,有同行之參將伯郎(即柏郎)過緬甸之巴謨地方?!盵14]當年7月,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照會總理衙門,告其柏郎等人將從滇回緬,請派人護送,并稱“緬甸巴謨地方,距滇省邊界為路不遠?!盵15]云貴總督岑毓英也在奏請暫緩柏郎等人入滇時提到:“彼國再由緬甸巴謨地方,派隊前來接護到緬。”[16]8月,威妥瑪又致信李鴻章,其中提到:“查巴謨離滿云不過數(shù)英里?!盵17]李鴻章?lián)酥滦趴偫硌瞄T:“巴謨在緬、滇交界,系屬緬境,滇省奏報所稱新街是也?!盵18]可見在1875年“滇案”發(fā)生之時,李鴻章和岑毓英等人對八莫均有所知曉。但時至1885年,可能是由于時間久遠抑或地名翻譯所用漢字多變,以及人事變動,總理衙門竟已淡忘,光緒帝更問,“究竟八幕坐落何地,與新街是一是二,其中有無野人間隔?”[19]
清政府對滇緬重鎮(zhèn)八莫竟遺忘至此,實際反映出其對邊疆危機反應的遲鈍和地理知識儲備的匱乏。對于總理衙門和光緒有關八莫的質(zhì)問,1885年10月29日曾紀澤致電總理衙門:“澤之緬圖無漢字,八募是否蠻暮之新街,中隔野人是否卡瓦,均不敢妄定。”[20]可見,雖然曾紀澤一開始就提出要爭取八莫,但他本人對八莫的情況亦不甚了解。云南巡撫張凱嵩直到1886年1月16日,才上奏“八幕地方,現(xiàn)據(jù)騰越同知稟復,即屬新街土名,新街在緬八幕城”。[21]身為云南地方要員,張凱嵩此言前后矛盾,究竟八莫就是新街,還是新街在八莫城里?而作為10年前“滇案”簽約負責人的李鴻章,則在1886年2月6日才向總理衙門解釋八莫即巴磨,又名新街。[22]因此可以認為,在曾紀澤提出八莫要求伊始,曾紀澤、總理衙門、李鴻章和光緒帝等清政府高層要員之間并沒有就八莫問題交換過意見,他們甚至連八莫的具體位置都不清楚,更談不上能夠在短期內(nèi)達成共識。爭取八莫是身處倫敦的曾紀澤從當時清王朝的國家利益出發(fā)主動向英國提出的訴求。(7)對于上文官方文件中所出現(xiàn)的“八莫”“新街”“蠻暮(莫)”是否為同一地點,筆者沒有能夠找到確鑿的材料加以證明。根據(jù)《辭?!罚鞍四?,舊稱新街”[《辭海 地理分冊(修訂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0頁]。根據(jù)《東南亞歷史辭典》,“新街,即八莫”(《東南亞歷史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第434頁)。李鴻章致光緒帝的奏折中也一直認為八莫與新街是同一地點。呂一燃的觀點是,新街“即八莫,或作八募,原蠻莫土司所屬之地”[呂一燃主編:《中國近代邊界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39頁]。呂思勉認為“八莫,即蠻暮之新街。蠻暮本亦土司,后為緬所并。新街向為通商巨鎮(zhèn)。”據(jù)以上種種說法,八莫即新街,屬于蠻暮(呂思勉:《中國近代史》,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2018年,第86頁)。而《騰沖華僑華人》提到,“據(jù)《民國騰沖縣志稿》載,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緬甸入侵滇西邊境,云貴總督楊應琚遣騰越協(xié)副將趙宏榜率永順、騰越兵三百余出鐵壁關,屯蠻莫(八莫)、新街迎戰(zhàn)”(《騰沖華僑華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年,第37頁),據(jù)此文,蠻莫即八莫,但與新街不為同一地方??梢妼τ诎四?、新街、蠻莫的具體位置 ,各家說法不一,甚至互相矛盾。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英國人對八莫卻并不陌生。1871年斯賴登發(fā)表在倫敦皇家地理學會雜志上的文章《從緬甸到中國西南的探險:通過伊洛瓦底到八莫》(Expedition from Burma, via the Irrawaddy to Bhamo,to South-Western China)就提到自己于1868年率領遠征隊乘輪船從曼德勒出發(fā),沿伊洛瓦底江到達緬甸邊境八莫,再往東北走就是中國云南省邊境,而八莫是緬甸和中國西南貿(mào)易的商業(yè)中心。[23]在文章中,他還附有一張繪制相對詳盡的滇緬邊境地形圖,名為《從八莫到騰越》(From Bhamo to Momein(8)Momein,亦作Momien,譯作莫棉或莫米恩,是緬甸人對騰越的叫法。)。1883年3月中旬,英國人為繼續(xù)考察撣邦和云南情況以及貿(mào)易前景,還組織探查從廣東西江(9)西江是珠江的主流,全長2214km,發(fā)源于云南曲靖市境內(nèi)的馬雄山,其上源南盤江,流經(jīng)云南東部和黔西南、桂西北接壤地帶。到八莫的可能性。[24]同年4月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議上,英女王秘書科爾伯恩·貝克(Colborne Baker)更是從水路、鐵路、公路3方面強調(diào)了八莫路線的重要性,稱八莫所處的伊洛瓦底江是緬甸境內(nèi)的天然交通干道,緬甸境內(nèi)的鐵路最終將延伸到八莫,而建設從八莫到中國邊鎮(zhèn)騰越的公路看上去也并無太大困難,因此八莫是開辟深入中國內(nèi)地市場的重要商業(yè)前哨。[25]在大英圖書館報紙數(shù)據(jù)庫(British Library Newspapers)中搜索Bhamo(八莫),僅1860年1月1日至1886年1月1日期間的搜索結果就有1338條。可以說在19世紀末,英國人對于八莫不僅毫不陌生,而且深知其戰(zhàn)略價值:通過八莫不僅可以掌控滇緬貿(mào)易,更重要的是可以打通從印度經(jīng)緬甸到云南的戰(zhàn)略路線。
既然清政府高層均不熟悉八莫,也沒有提前就八莫問題達成共識,那么當時身處倫敦的曾紀澤又如何能夠想到在英緬戰(zhàn)爭伊始爭取八莫?首先,雖然清政府高層不熟悉邊務,但清政府內(nèi)部對于西方勢力企圖進一步強占中國領土和市場有著清醒的認知。四川總督丁寶楨、云貴總督岑毓英、兩廣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李鴻章、云南巡撫唐炯和張凱嵩等名臣都曾上奏提醒要提防西南邊患,曾紀澤作為駐英公使,不僅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濃厚的愛國情懷,更具備較強的外交敏感性。其次,出使倫敦的經(jīng)歷,使得曾紀澤能夠跟普通英國民眾一樣即時接收到英國在全球擴張勢力的一手信息。事實上,清政府第一任駐英公使郭嵩燾在出使倫敦時就已經(jīng)注意到英國準備修造由印度阿薩姆通往云南的鐵路,[26]而從水路來看,“瀾滄江、湄南江兩處水源并較盛,皆可達云南腹地,一通商則四路皆通矣。”[27]可見英國擴張勢不可擋,尤其是1885年6月9日中法簽訂《中法新約》,中國進一步喪失大量主權,這不能不使曾紀澤提高警惕,預籌中英滇緬談判,為中國爭取主動權。最后,清政府駐英使館英國顧問馬格里(Samuel Halliday Macartney)直接影響了曾紀澤對八莫的政策研判。
馬格里是晚清著名洋員,1863年加入淮軍并為李鴻章所器重,1876年被李推薦作為翻譯官陪同郭嵩燾出使英國,并協(xié)助建立清政府駐英使館。[28]駐英期間,馬格里多次作為中方顧問參與對外交涉,并能站在中方角度爭取權益,由此為中方所器重。曾紀澤繼任后與馬格里密切合作,《曾紀澤日記》里反復出現(xiàn)的“清臣”就是馬格里的中文字號。清政府海關駐倫敦辦事處主任金登干(James Duncan Campbell)在與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來往的函電里多次懷疑,力爭八莫是馬格里向曾紀澤提出的建議。例如,1886年3月金登干告訴赫德:“3月10日的圣詹姆士報說中國之所以要求(英國)讓給八莫,并非北京的意思,而是中國駐歐外交代表所制造的,特別是那些身在歐洲而為中國效勞的歐洲人所制造出來的?!盵29]這說明不止是金登干,當時在英國國內(nèi)也有媒體猜測中國聲索八莫是由馬格里向曾紀澤提出來的建議。
目前,雖然尚未有史料直接證明這種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緬甸問題上向英國要求將八莫作為清之商埠的條件并不是由清政府內(nèi)部首先提出來的,更不是清朝統(tǒng)治者給駐英公使曾紀澤下達的旨令。所以,手握無漢字的緬甸地圖、不甚了解八莫位置、不清楚八莫是否為新街的曾紀澤,能夠從一開始就在中英緬甸交涉中采取主動,提議將八莫爭取作為清自有商埠,除了與其本身較強的政治和專業(yè)素養(yǎng)有關外,馬格里的影響可能性很高。
與曾紀澤的積極主動相比,總理衙門對力爭八莫卻堅持謹慎而保守的態(tài)度。盡管如此,曾紀澤亦未放棄,因為力爭八莫能夠將英國勢力限于緬甸境內(nèi),避免就滇省開埠問題交涉,這對于暫時緩和中國西南邊疆危機有著更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而在曾紀澤與英國外交部交涉同時,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也悄然參與其中。1885年10月31日,接替奕主持總理衙門的奕劻請赫德私下向英國了解英緬矛盾詳情及英國訴求,這實際上給赫德插手中英緬甸談判提供了機會,而且赫德從一開始就繞過清政府駐英使館,與英國外交部直接談判。11月15日,赫德向英國外交部常務副大臣龐斯福德(Julian Pauncefote)提出緬甸問題解決辦法,包括英國答應緬甸按慣例每10年向中國進貢,中國尊重英緬所訂立的一切條約,中國答應在中緬邊境(云南省境內(nèi))選擇一地開放對英貿(mào)易。[30]赫德的方案不僅完全沒有提到八莫,他甚至對龐斯福德解釋說:“英報(指《泰晤士報》)主張將中國邊境擴展至八莫一節(jié),可能是一陷阱,應竭力避免,這意味著瓜分屬邦的土地,此間當然是非常不歡迎的;并且這種辦法,將因插入一個似是而非的中國地帶,使英國與真正的中國永遠疏隔,對(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往來和發(fā)展都是不利的,對此絕不可予以鼓勵。”[31]
11月16日,赫德提出的方案被提交到英國首相兼外交大臣索爾茲伯里(Robert Cecil, 3rd Marquess of Salisbury)和印度事務部,赫德致電金登干說:“協(xié)定草稿內(nèi)容雖未向總理衙門詳細說明,但我相信英如同意,總理衙門必可接受。我極力主張英國全部接受,同時務必注意勿使消息外泄。中國大概可以欣然接受第一款(即朝貢條款),對第二款(即于云南邊境選擇一處開放對外貿(mào)易)可能遲疑,但我想也可設法使他們能夠聽從?!盵32]可見,總理衙門此前并不知曉赫德方案,這是赫德私人、單方面向英國外交部提出的方案,且完全推翻了曾紀澤力圖使英國勢力止步于緬甸境內(nèi)的戰(zhàn)略意圖。但龐斯福德在對待曾紀澤的問題上非常謹慎。11月23日,金登干告訴赫德,龐斯福德認為整個事情非?;靵y,使得他們對待曾紀澤左右為難,只能盡量安撫,并且在此次談話中,“龐第一次提到八莫,他說道:‘他們(清政府)也許肯以別的東西交換朝貢,比如把他們的疆界推展到八莫等等’。我說中國大概并不想擴充疆界。”[33]這一次,盡管龐斯福德在八莫的態(tài)度上有所松動,但又立刻被金登干否定。
由于印度事務部的遲疑,赫德的方案沒有通過,因此曾紀澤和馬格里也并不知道赫德竟參與其中。1886年1月23日,馬格里和英國外交部官員克蕾(P. Currie)就緬甸問題進行正式會談。馬格里主張由中方得到八莫自行通商設埠,而克蕾卻主張中方在八莫設關取稅,同意中國商船在伊洛瓦底江自由航行來解決通商問題。在領土方面,克蕾以割讓薩爾溫江東岸的撣人居住地來要求清政府在朝貢細節(jié)上作出讓步。[34]通過當時金登干從倫敦傳遞給赫德有關談判進展的信息,可以看出此時中英談判進行得非常順利。金登干表示索爾茲伯里答應了曾紀澤的幾乎全部條件。1月30日,曾紀澤也告知總理衙門:“近商緬事,頗順。英擇緬教王(10)索爾茲伯里曾提議或許可以在緬甸另立一管教不管政的國王照舊貢獻中國,但此提議并未得以通過。,候中朝俞允,并照前進獻,潞江(11)曾紀澤所爭“潞江以東”即為前文所提到的薩爾溫江東岸的撣人居住地,這與《馬格里爵士傳》里曾紀澤寫給羅斯伯里的信件中提到的要求是一致的。參見Demetrius Charles Boulger, The Life of Sir Halliday Macartney, K. C. M. 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 423.東地咸歸中國,均將定議。所爭者,冊封、入貢字樣及八幕耳!”[35]然而恰在此時,英國國內(nèi)政治發(fā)生變化,索爾茲伯里內(nèi)閣突然垮臺,談判風向隨即發(fā)生改變。
2月27日,馬格里告訴金登干八莫恐怕難以爭到,因為中方提出了3個要求:一是在八莫通商設埠;二是除了英國原來準備讓給中國的薩爾溫江以東地帶外,中國提出再將邊界拓展到瑞麗江;三是允許中國商船在伊洛瓦底江上得享航運權利。而至于朝貢,如果印度事務部認為立教王的辦法行不通,可以另籌別法。[36]為了盡快推進談判,3月7日,曾紀澤電告總理衙門,其擬定了剛柔兩策,剛策是拒絕英國陸路通商之請,以此作為談判籌碼,柔策是允許緬督和滇督互送禮,潞江以東歸中國,而且曾侯做了進一步的讓步,同意僅在八莫設關取稅。[37]在曾紀澤發(fā)回總理衙門的所有函電里,這是他第一次放棄了將八莫作為清廷自有商埠的想法。
然而,總理衙門對以上方案并不認可??偫硌瞄T認為,中緬應堅守固有之界,而不是以洋圖為據(jù);《煙臺條約》中已經(jīng)約定了通商,不可能不通,不講誠信也有失國體;彼此送禮沒有貢獻之名,毫無意義。[38]這讓曾紀澤陷入兩難,總理衙門認為中緬應堅守固有之界,不以洋圖為據(jù),但是現(xiàn)實問題是曾紀澤手中只有洋圖,其之所以一開始就提出力爭八莫作為清自有商埠,就是要搶在英國人之前提出商埠要求;總理衙門認為《煙臺條約》中已經(jīng)約定了通商,若英國執(zhí)意執(zhí)行,中國也只能按約辦事,但曾紀澤認為通商可以作為談判的資本和籌碼,因為英國人最在意的就是通商。曾紀澤雖然把八莫看得極重,但是緬祀和朝貢關乎國體,他認為與英國人談判滇緬界務、商務就是默認了英國已經(jīng)滅亡緬甸的事實,若現(xiàn)在不談判緬甸進貢之事,以后更難提起。[39]1886年3月16日,曾紀澤再次致電表明看法,在沒有爭得緬祀和朝貢的情況下,似乎不宜遽定商務和界務,這會顯示中方已經(jīng)放棄。[40]此時克蕾也強硬地表示,英國占據(jù)緬甸本不需要與清政府商議,如果清政府不允許緬督呈儀,一切皆可停議。[41]
英國方面,新內(nèi)閣上臺后,曾紀澤于3月向新任外交大臣羅斯伯里(A. P. Rosebery)重申之前談判已經(jīng)達成的共識。[42]然而,據(jù)金登干所說,羅斯伯里反對他的前任索爾茲伯里曾經(jīng)答應清政府的種種條件,雙方越談越遠。[43]4月21日,曾紀澤致電總理衙門報告了這幾個月的談判進展,表示英國同意將緬境潞江以東的管理之權讓給中國,至于潞江以西和八莫的歸屬,英國外交部和印度事務部商議之后認為可以讓清政府在伊江(即伊洛瓦底江)上設立船埠,作為中方通海之埠。[44]
與此同時,曾紀澤的駐英公使任期已到,總理衙門電召曾紀澤回國,新任駐英公使劉瑞芬也已抵達倫敦??偫硌瞄T的本意是讓曾紀澤處理完緬事再返國,但由于光緒帝認為緬甸商務和界務細節(jié)關系重大,“俟曾紀澤到京后,面加垂詢,再行定議?!盵45]5月14日,李鴻章在給曾紀澤的電報中也說:“上意緬事緩議。”[46]因此,曾紀澤奉命卸任回國,此后不再參與對緬談判。
對于英國來說,曾紀澤尚未處理完緬甸事務就被召回國,不免讓英國外交部不解,(12)事實上,在1884年與法國談判越南問題時,中方就臨時將談判代表曾紀澤換成了李鳳苞,同樣引起了法國人的疑惑。而英國國內(nèi)輿論也表達了對現(xiàn)有談判結果的不滿。在這個問題上,中英雙方?jīng)Q策者的邏輯思維再次表現(xiàn)出巨大差異,清帝沒有從現(xiàn)代的外交和政治角度考慮駐英公使的去留,中方?jīng)]有在與英國談判達成共識的時候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件,為后來英國在緬甸問題上翻臉埋下伏筆。值得一提的是,總理衙門一方面通過駐英使館與英方交涉緬甸問題,另一方面又讓洋員赫德私下里向英國打探消息,使得赫德有機會插手緬甸事務,并將駐英使館蒙在鼓里,如此明暗兩條線的外交讓英方覺得混亂和不解,在某種程度上也打亂了曾紀澤交涉緬甸問題的節(jié)奏,妨礙了其想要主動且迅速解決緬甸問題的決心。
1886年3月7日,曾紀澤在征詢總理衙門關于談判的剛柔兩策意見之時,第一次放棄了將八莫作為清自有商埠的想法,擬通過在八莫問題上的讓步換取其他訴求。那么,曾紀澤為何突然放棄八莫?一方面,當時的談判壓力可能讓曾紀澤覺得爭取八莫無望。索爾茲伯里內(nèi)閣下臺后,無論是新任的羅斯伯里、與馬格里直接談判的克蕾,還是印度總督達茀林,都在緬甸問題上采取了非常強硬的態(tài)度,直接拒絕了中方在八莫問題上的訴求。如果清政府不做出讓步,此事必將延宕,而曾紀澤任期即將結束,需要盡快解決緬甸問題。另一方面,李鴻章對緬甸問題的看法應對曾紀澤產(chǎn)生了影響,并且當時中緬邊境的緊張局勢也印證了李鴻章的看法。
李鴻章與曾紀澤關系匪淺,從私人情感上來說,曾紀澤是曾國藩次子,而曾國藩對李鴻章又有提攜之恩;從工作關系上來說,李鴻章從1870年開始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在外事問題上是曾紀澤的上司和前輩。在曾紀澤使英期間,曾、李二人除有頻繁的電報往來外,還有書信往來,在官方電報中,曾紀澤多次向李鴻章咨詢工作問題,而在私人信件里,李鴻章則表達了其對緬甸問題更為直接和具體的看法。
其實,英緬戰(zhàn)事伊始就引起了剛剛完成對越談判的李鴻章的關注。1885年11月19日,柯樂洪(Colquehoun,也譯作葛洪)(13)英國探險家柯樂洪(Archibald Ross Colquehoun, 1848—1914),1883年出版著作《橫穿克里塞——從廣州到曼德勒》(Across Chrysê: Being 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South China Border Lands from Canton to Mandalay),曾獲得倫敦皇家地理學會金獎(Founder’s Gold Med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拜訪金登干時告知后者稱,李鴻章曾說如果英國事先與清政府有所諒解,那么它在緬甸的行動,就沒有什么可以反對的了。[47]11月25日,李鴻章與印度總督委員麻葛累(Macaulay,亦譯作馬高藟、馬高理、馬科蕾,以下除引文外統(tǒng)稱為麻葛累)和英國駐煙臺領事璧利南(Byron Brenan)也深入討論過緬甸問題。李鴻章對英國此次攻緬的意圖非常了解,但仍希望英國能夠尊重清政府在緬權益,由清政府出面調(diào)停,與緬王議和。[48]與此同時,英軍在緬甸勢如破竹,志在必得,戰(zhàn)事的發(fā)展使李鴻章更為擔心中國西南邊患。在會見麻葛累和璧利南后,11月26日李鴻章致電提醒總理衙門:“英攻緬甸甚急,恐將并占北緬,則滇邊西界后患甚長?!盵49]12月31日李鴻章又奏稱,有法國情報顯示英人窺伺大理,法國紳士嘉爾蕪建議中國爭回緬甸,但李鴻章認為徒以口舌爭之,未必有所補救,反而大理的回民叛亂更值得關注。[50]
1886年1月13日,在馬格里與克蕾展開正式談判的前一天,李鴻章又給曾紀澤發(fā)去一封私人信函,直言朝廷追求進貢虛名,雖然有“巴磨新街之說”,滇帥恐怕也沒有遙制八莫的魄力,對于西藏通商,朝中議論不盡支持,而英國貪欲無厭,如果能訂約禁止英國在西藏通商,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辦法。李鴻章感嘆說:“外侮日增,兵餉日絀,人才日稀,雖有狠心辣手,亦有行不去之時,可為浩嘆?!盵51]2月9日,李鴻章又在信里對曾紀澤說:“印督銳志拓疆,未必仍允朝貢,即分界八幕,議慮尚費唇舌?!盵52]由此可見,李鴻章認為英人對緬甸志在必得,未必肯答應維持緬祀和朝貢,也未必愿意把八莫分給中國,但是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朝貢本就是虛名,另外即便分到八莫,滇帥也無此兵力遙制。清政府現(xiàn)下四方多故,空言攘夷,但財用日絀,人才漸稀,實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李鴻章認為如果談判能禁止西藏通商,似乎更有現(xiàn)實意義。而當時云貴總督岑毓英、云南巡撫張凱嵩、兩廣總督張之洞和四川總督丁寶楨等人對滇邊和西藏情形的奏報,也印證了李鴻章的說法。查閱同期中英之間信函的寄收時間,可知大概需要兩個月左右。例如,1886年1月8日赫德給在倫敦的金登干寄去編號為Z/246的信件,金登干于3月9日收到;1月16日赫德寄去編號為Z/247的信件,金登干于3月12日收到;1月18日赫德寄去編號為A/61的信件,金登干于3月12日收到。因此,曾紀澤于3月7日在中英談判中第一次放棄將八莫爭做清自有商埠之前,很可能已經(jīng)收悉李鴻章于1月13日寄出表達朝貢虛名和八莫無法遙制觀點的信函。而李鴻章于2月9日寄給曾紀澤的信件,曾侯則有可能在4月9日前后收到。雖然只有兩封提到八莫的信件,但這兩封信件的收件日期都非常關鍵,分別處于曾紀澤第一次對英放棄將八莫作為清自有商埠和曾紀澤最后一次就緬甸問題同英方談判前后。
查閱曾紀澤和李鴻章的相關史料,并未能夠找到曾接受李建議放棄八莫的直接證據(jù),李也并未直接命令曾放棄八莫,相反,李只在私人信函中表達了朝廷無法遙制八莫的感慨,從未在官方電報中表露此意。這正是李鴻章的老謀深算之處。一方面,若李鴻章直接命令曾紀澤放棄八莫,也許會引起曾紀澤的顧慮與抵觸。因為在之前的中法談判中,雖然曾紀澤和李鴻章都傾向于和平解決越南問題,但是曾紀澤態(tài)度更為強硬,而李鴻章態(tài)度趨軟。后來在談判僵持不下之時,李鴻章奉旨調(diào)換了談判代表,由李鳳苞代替曾紀澤與法國談判,最后由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法方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由此可見,在涉外事務中,雖然李鴻章是曾紀澤的前輩和上級,但雙方秉持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李鴻章對于八莫的消極態(tài)度,與其在對越談判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一脈相承。另一方面,光緒帝只在曾紀澤提出爭取八莫的伊始明確表示了拒絕,但在曾紀澤的堅持下,清政府高層也接受了曾侯的提議,在后來曾紀澤與總理衙門的往來電報中,無論談判順利抑或阻滯,總理衙門都沒有讓曾紀澤放棄八莫,反而是在朝貢問題上無法取得進展之時,讓曾侯暫時擱置朝貢問題,與英方談判商務和界務。作為北洋大臣的李鴻章,當然也不可能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直言讓曾紀澤放棄八莫。曾紀澤對清政府國力情況當然是了解的,身處倫敦的他自然也知曉在冗長的談判期間英國勢力已經(jīng)于緬甸站穩(wěn)了腳跟,所以英方的態(tài)度一次比一次強硬,提出的條件一次比一次苛刻,而他本人又面臨著任期結束即將回國的問題,在回國之前竭盡所能盡快為清王朝爭取最大的利益才是關鍵。
關于李鴻章在八莫問題上的態(tài)度,日本學者箱田惠子所引用的英國外交部檔案顯示,李鴻章將八莫作為牽制英國而使用的手段,原因是1886年3月27日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O’Conor)發(fā)給羅斯伯里的電報中說,李鴻章曾對璧利南表示割讓八莫是中國承認英國統(tǒng)治緬甸所應當要求的權利,但歐格訥通過璧利南告訴李鴻章,八莫對兩國都沒有價值,希望可以友好解決問題,李鴻章聽后非常高興,答復璧利南說割讓八莫是曾紀澤的想法,恐怕是受到馬格里的挑唆。[53]這表明歐格訥確實在與北京各方溝通的過程中逐步摸清了清政府對于八莫和朝貢的態(tài)度。
關于曾紀澤力爭八莫的問題,朱昭華認為,薛福成后來在與英國人談判劃分野人山之時,把英國人曾經(jīng)允諾曾紀澤的“三端”(14)關于當時英國外交部允諾曾紀澤的“三端”,在曾紀澤個人的遺集和官方文件中均未明確提到,是薛福成在《使英薛福成奏遵旨與英外部商辦滇緬界線滇境西南兩面均有展拓折》(1893年11月4日)(《清季外交史料》第4冊,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797頁)中提到,英國有允曾紀澤“三端”,界務一端,愿稍讓中國展拓邊界,商務二端,以大金沙江為公用之江,在八幕近處勘明一地,允中國立埠設關,但此“三端”僅互書節(jié)略存卷,存于駐英使館。在1886年3月5日金登干給赫德的Z/416號函電中曾經(jīng)提到,馬格里在與克蕾談判時提出中國的要求是“(一)八莫;(二)除了英國原來準備讓給中國的薩爾溫江以東地帶外,再將邊界拓展到瑞麗江;(三)中國船只在伊洛瓦底江上得享航運權利”。[《倫敦來函Z字第四一六號》(1886年3月5日),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65—66頁]可以推測曾紀澤通過馬格里向英國外交部提出以上“三端”的要求,最后雙方達成共識,英方允其“三端”,但做了雙方均認可的調(diào)整,就是薛福成描述的節(jié)略存卷中的“三端”。與分割野人山聯(lián)系起來,以分野人山地為壓力,迫使英國人繼續(xù)履行曾經(jīng)允諾的“三端”,這可能是薛福成向曾紀澤學習的結果,“因為他認為,英國當時之所以允讓三端,主要在于曾紀澤力爭八莫,‘曾侯據(jù)此立論,故彼意既不將八募讓還,則此三端亦足稍為點綴,用示睦誼’”。[54]也就是說,朱昭華推斷薛福成認為曾紀澤爭取八莫只是一個用來分散英方談判注意力的幌子。但是,由上文可知,曾紀澤從對英交涉伊始就有意爭取八莫作為清自有商埠,并多次向總理衙門請求允其力爭八莫,后來在八莫問題上作出讓步,是現(xiàn)實情況使其明白得不到或得而難以維護,順勢通過對八莫的妥協(xié)而提出其他要求,最終在緬甸談判上取得英國允諾“三端”。可見,力爭八莫作為自有商埠不是曾紀澤一開始就采取的談判策略,而是談判目的之一。
根據(jù)1876年《煙臺條約》規(guī)定,英國可派使團由川入藏。1886年上半年,英人入藏的消息愈傳愈烈,5月29日李鴻章致電總理衙門:“英領事璧利南前言,馬高藟不日由印度入西藏游歷?!盵55]這再次引起清政府內(nèi)部緊張。為了使麻葛累使團暫緩入藏,清政府在緬甸問題上做出了妥協(xié)。1886年7月24日中英《緬甸條約》在北京簽訂,中方代表為奕劻,英方代表為歐格訥?!毒挼闂l約》內(nèi)容有五條:“一、由英國派緬員向中國每十年呈進方物;二、中國認可英國在緬甸的一切政權,均聽其便;三、中緬邊界由中英兩國派員會同勘定,邊界通商事宜另立專章;四、英答應停止入藏,通商如可行,另立章程,倘多窒礙,英不催問;五、此約先在中國畫押,候批準,在英京互換?!盵56]通過《緬甸條約》,清政府僅僅得到了英方暫時不入藏的承諾和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的緬員呈儀規(guī)定,而英方卻得到了清王朝對英國在緬甸一切權利的認可,這顯然是清政府為了穩(wěn)定時局而倉促簽訂的協(xié)議。曾紀澤在離任之前同英國外交部談好的“三端”,在此條約中完全沒有體現(xiàn)。1886年8月13日,金登干致電赫德說:“中英關于緬甸的條約,似完全出乎馬格里意料之外,并使他非常惱恨。他說不懂總理衙門為什么會將他和曾侯為他們力爭得來的一切都放棄了?!盵57]
在《緬甸條約》里,清政府沒有得到八莫。但在中英有關緬甸談判的整個過程中,清政府卻曾經(jīng)有得到將八莫作為清自有商埠的可能。在中英交涉之初,赫德強硬的私人外交和曾紀澤友好的官方外交,曾經(jīng)造成英方認為中方對緬甸問題的態(tài)度不明朗,英方不了解中方的底線。當英方勢力在緬甸還沒有完全站穩(wěn)腳跟的時候,英國內(nèi)部確實動過心:是否可以通過轉讓八莫而換取中方在朝貢問題上的妥協(xié)?在奕劻第一次找到赫德,委派其向英國人了解對緬甸出兵的訴求時,赫德曾經(jīng)給出一份《稅司赫德呈總署英國向緬甸提出賠罪辦法電》,這其實是應金登干的要求,龐斯福德把印度事務部關于緬王暴行和英國訴求的摘要給了金登干,而在龐斯福德的原文中,摘要第五條說:“應給予英國經(jīng)過八莫的對華貿(mào)易以正常便利?!盵58]可見,英國雖然認為八莫重要,但并沒有一定要拿下八莫的決心,也不認為清政府會輕易放棄八莫。然而,在赫德粉飾之后遞交給總理衙門的《稅司赫德呈總署英國向緬甸提出賠罪辦法電》中,這句話并未出現(xiàn)。1885年11月23日,龐斯福德在金登干面前第一次對八莫問題松口,他說中國人也許肯以別的東西交換朝貢,比如把他們的疆界推展到八莫,等等,但這又被金登干立刻否決了:“中國大概并不想擴充疆界?!盵59]馬格里曾經(jīng)拜訪阿禮國爵士(Rutherford Alcock,曾任駐上海領事),阿禮國說英國應當與中國妥議此事,如果能讓中國展界到八莫,應該可以解決目前中英談判的難題。當時一些英國媒體也認為可以通過對中國轉讓八莫來解決緬甸問題,12月14日曾有記者在《泰晤士報》重提中國在八莫展界的方案。1886年1月1日,金登干致電赫德:“《標準報》說:‘如果將中國疆界展拓到八莫辦法,能夠滿足中國皇帝心意的話,那末從英國本身利益來看,也是頗值得推許的?!盵60]由此看來,英國無法接受中國的朝貢條件,但是在當時英國國內(nèi),無論是龐斯福德所代表的外交部,還是阿禮國所代表的英國上層社會,抑或是新聞媒體,都曾在八莫問題上立場動搖,認為可以通過滿足中方八莫展界的條件來換取清政府放棄緬甸朝貢的要求。
那么,清政府又是如何錯過八莫的呢?一方面,清政府在談判初期,在緬祀和朝貢的問題上過于強硬,錯過了與英方談判的最佳時機。清政府講究合乎禮儀,重視朝貢,必然要保留緬祀,只有緬祀存在,朝貢才有可能存在。但是對于英方來說,吞并緬甸使其成為英國一個省,必然不能保留緬王,緬王不在,朝貢就無從談起,英國官員更不可能向清朝皇帝朝貢。金登干曾經(jīng)對赫德說,“邱吉爾的機要秘書摩爾說,他們必須保留吞并問題,如果他們向下議院提出條約時,里面竟有向中國進貢的字樣,豈不將引起一陣叫囂。英國正式吞并了緬甸,再向中國進貢是絕對不可能的?!盵61]所以索爾茲伯里在談判之初提出也許可以立一個管教不管政的緬王進行朝貢,其實就是打一個名義上的擦邊球,勢必遭到英國國內(nèi)和印度事務部的反對。事實上,在此之前剛簽訂的1885年《中法新約》里,法國人就沒有同意中國提出的朝貢訴求,同樣地,英國也不會同意。所以,在英國不可能同意的緬祀和朝貢問題上,中國耽誤了太多時間,而在此期間,英國一步步在緬甸站穩(wěn)了腳跟,并反復試探中國人的談判底線,中國因此錯失良機。另一方面,對于清政府來說,將八莫劃歸大清版圖從一開始就不是從清廷內(nèi)部提出來的要求,而是曾紀澤一邊向總理衙門反復征詢爭取八莫,一邊通過馬格里向英國外交部提出的要求。清政府對于自身的邊境建設態(tài)度尚且游離,對別國的領土更加沒有野心。在放棄八莫設埠展界之后,曾紀澤依然爭取在八莫設關取稅,自始至終都把八莫作為重要的談判目標。但是僅靠曾紀澤和馬格里的努力是不夠的,清廷決策者對八莫的地理位置和八莫的戰(zhàn)略意義缺乏基本的認識,沒有現(xiàn)代的外交思維和談判邏輯,甚至錯誤引入赫德和金登干從中作梗。八莫的位置如此重要,本就不是英國人會輕易放棄的地方,《泰晤士報》一位權威的記者曾評論說,“任何人只消一查地圖,就知道八莫戰(zhàn)略地位的重要了。即使為了爭取中國的友誼,八莫也是一個過高的代價?!盵62]1886年4月18日,赫德致電金登干說:“八莫和展界到瑞麗江兩點,此間從來不提起,我相信也不是此間要這樣辦的。這些大概是某些閑得沒事的人,造作出來的把戲。”[63]可以想象緬甸問題的談判轉移到北京后,由于缺少曾紀澤和馬格里的參與,八莫更加無從談起。
在中國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長期發(fā)展過程中,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形成了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但從中國西南邊疆實際來看,至少從清中后期開始不穩(wěn)定因素就已經(jīng)在不斷滋生和蔓延,清雍正朝以來實行的大規(guī)模改土歸流政策成效不一,有不少土司管轄下的邊疆地區(qū)發(fā)展成搖擺于中國與周邊屬國之間的夾縫地帶,也即清政府官員所謂的甌脫之地,還有一些則自愿附屬于周邊屬國管轄。19世紀中葉開始朝貢體系受到西方以《國際法》為基礎的近代國際關系體系的強烈沖擊,中國周邊屬國相繼淪為列強的殖民地,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關系也轉變?yōu)橹袊c殖民列強之間關系,邊界領土糾紛隨之而來,中緬邊界爭端就是近代中外邊界爭端中的一例。領土糾紛的產(chǎn)生,絕不僅僅是西方列強殖民擴張政策的結果,縱觀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劃界條約,可謂節(jié)節(jié)敗退,喪權辱國,分析個中原因,不止是國家實力問題,更與封建國家的政治體制、外交觀念、邊疆政策、羈縻舉措所生弊端緊密相連。
八莫一案是清代中緬邊界交涉之開端。八莫之得失不僅是領土得失,更是近代中國向伊洛瓦底江、印度洋延伸之可能性的存失。晚清政府高層在國家邊疆主權方面觀念落后、政策缺位,缺乏海洋意識,不清楚八莫臨江達海的意義,也不曾認真考慮可借此深入印度洋以拓展外部世界的戰(zhàn)略價值,暴露了清王朝在世界格局發(fā)展大勢面前的窘迫。在整個中緬邊界談判過程中,雖然有曾紀澤和馬格里等能員干吏的不懈努力,但清王朝整體缺乏熟悉外交事務和邊疆地理的可用之才,反而讓赫德等人把持洋務,在對英交涉中形成明暗兩條線格局,體現(xiàn)了清政府內(nèi)部相互牽絆的涉外機制、錯綜復雜的人事關系以及前后矛盾的外交決策。八莫問題交涉之失敗,足見晚清外交舉步維艱已遠不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中緬邊界談判的結果正如中英《緬甸條約》所示,清政府得到了朝貢虛名,承認了英國對緬殖民統(tǒng)治,但是英國的殖民腳步卻并沒有因此停下,反而成為影響近代中國西南邊疆穩(wěn)定的嚴重外患。八莫問題的交涉過程充分暴露出在殖民主義東來的咄咄逼人之勢面前,晚清政府仍然用傳統(tǒng)的朝貢制度和華夷之辨來審視周邊變化,重名而輕實,無論從知識體系還是國家實力上,都無法應對西方殖民者的挑戰(zhàn),東亞朝貢體系在近代西方條約體系的沖擊下崩潰瓦解。
注釋:
[1]德宏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德宏州年鑒》,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第139頁。
[2]《使英曾紀澤致總署擬請英以八幕為華商埠候示電》(1885年12月2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260頁。
[3][54]朱昭華:《中緬邊界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61—71、81頁。
[4]呂一燃主編:《中國近代邊界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39—840頁。
[5]王巨新:《清代中緬關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201—205頁。
[6]“Trade Route to Yunnan”,EdinburghEveningNews(Edinburgh, Scotland), August 8, 1878, p. 4.
[7]《總署奏英員馬嘉里被戕一案英使詞意叵測請加意邊防海防折》(1875年3月21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冊,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7頁。
[8]張鳳岐:《云南外交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53頁。
[9]《使英曾紀澤致總署華人據(jù)緬甸八幕城籌商辦法電》(1885年1月28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051頁。
[10]《旨著曾紀澤向英聲明中國未啟邊釁電》(1885年1月29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052頁。
[11][12][19]《使英曾紀澤致總署英取緬北我宜取八幕電(附旨二件)》(1885年10月25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246頁。
[13]何宣、楊士吉、許太琴主編:《云南生態(tài)年鑒201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頁。
[14]《論派員出查各國制造并論滇案》(1875年5月11日),《李鴻章全集31(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5頁。
[15]《英使致總署柏副將等由滇回緬請派人護送照會》(1875年7月26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冊,第22頁。
[16]《滇督岑毓英奏請飭總署照會英使轉飭柏郎等稍緩來滇游歷片》(1875年8月18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冊,第51頁。
[17]《照譯英使威妥瑪致李鴻章洋文節(jié)略》(1875年8月28日),《清季外交史料》第1冊,第44頁。
[18]《請酌與威使一二事》(1875年8月13日),《李鴻章全集31:信函三》,第288頁。
[20]《曾侯寄譯署》(1885年10月28日),《李鴻章全集21(電報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00頁。
[21]《滇撫張凱嵩奏英緬已決戰(zhàn)并繪進緬邊地圖折》(1886年1月16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290頁。
[22]《寄譯署》(1886年2月6日),《李鴻章全集22(電報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頁。
[23]E. B. Sladen, “Expedition from Burma, via the Irrawaddy to Bhamo, to South-Western China”,TheJournaloftheRoyalGeographicalSocietyofLondon, Vol. 41 (1871), pp. 257-281.
[24]“The South China Border Lands”,EdinburghEveningNews(Edinburgh, Scotland), March 15, 1883, p. 2.
[25]“New Routes to China”,TheWesternDailyPress(Yeovil, England), April 25, 1883, p. 3.
[26][27][清]郭嵩燾:《郭嵩燾全集(十)》,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第456、457頁。
[28]熊月之等編著:《大辭海12(中國近現(xiàn)代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第189頁。
[29]《倫敦來函Z字第四一七號》(1886年3月12日),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68頁。
[30]《赫致金第299號》(1885年11月15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合編:《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干函電匯編(1874—1907)》第8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515頁。
[31]《北京去電第三一一號》(1885年11月24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37頁。
[32]《赫致金第302號》(1885年11月17日),《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干函電匯編(1874—1907)》第8卷,第517頁。
[33][47][59][61]《倫敦來函第四○○號》(1885年11月27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40—43頁。
[34]FO17/1060, Memorandum by Sir P. Currie, January 23, 1886; Memorandum by Sir P. Currie, January 28, 1886, 轉引自[日]箱田惠子:《<中英緬甸條款>(1886年)考析——兼論晚清外交之特性》,鹿雪瑩譯,《當代日本中國研究》2014年第二輯,第71頁。
[35]《使英曾紀澤致總署報近商緬事進行頗順電》(1886年1月30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298頁。
[36]《倫敦來函Z字第四一六號》(1886年3月5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65—66頁。
[37][38]《使英曾紀澤致總署英緬事決用剛柔二策電(附旨)》(1886年3月7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326頁。
[39]《使英曾紀澤致總署與英議緬甸事倘照例貢獻可否了結電(附旨)》(1886年3月14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330頁。
[40]《附:曾侯致譯署》(1886年3月16日),《李鴻章全集22(電報二)》,第32頁。
[41]《附:曾侯致譯署》(1886年3月17日),《李鴻章全集22(電報二)》,第32頁。
[42]Demetrius Charles Boulger,TheLifeofSirHallidayMacartney, K. C. M. 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 418-424.
[43]《倫敦來函Z字第四一九號》(1886年3月20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70頁。
[44]《附:曾侯致譯署》(1886年4月21日),《李鴻章全集22(電報二)》,第40頁。
[45]《使英曾紀澤致總署陳明交卸赴俄并高麗催英國退安島電》(1886年4月25日),《清季外交史料》第3冊,第1339頁。
[46]《寄倫敦曾侯》(1886年5月14日),《李鴻章全集22(電報二)》,第50頁。
[48]《附:與印度委員麻葛累問答節(jié)略》(1885年11月25日),《李鴻章全集33(信函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77頁。
[49]《致總署:論緬甸及洋藥事》(1885年11月26日),《李鴻章全集33(信函五)》,第579頁。
[50]《致總署:譯送法士嘉爾蕪來函》(1885年12月31日),《李鴻章全集33(信函五)》,第590頁。
[51]《復曾劼剛襲侯》(1886年1月13日),《李鴻章全集33(信函五)》,第603頁。
[52]《復曾劼剛襲侯》(1886年2月9日),《李鴻章全集34(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頁。
[53][日]箱田惠子:《<中英緬甸條款>(1886年)考析——兼論晚清外交之特性》,鹿雪瑩譯,《當代日本中國研究》2014年第二輯,第78—85頁。
[55]《寄譯署》(1886年5月29日),《李鴻章全集22(電報二)》,第54頁。
[56]王鐵崖編:《中外舊約章匯編》第一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2年,第485頁。
[57]《倫敦來函Z字第四三九號》(1886年8月13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77頁。
[58]《倫敦來電第五四七號》(1885年11月10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18頁。
[63]《北京去函Z字第二六一號》(1886年4月18日),《中國海關與緬藏問題》,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