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有前
(湖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義和團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事件,因其尖銳地觸及到“如何把握近代世界的國民主義、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問題”[1]1,引發(fā)各方勢力爭相詮釋。在義和團運動結束后的幾十年里,其歷史記憶處于不斷建構與演變中,學界對此已有不少關注,不乏專題論著問世,但這些研究多集中于晚清民國時期的義和團記憶,缺乏對新中國成立后義和團記憶的考察。有鑒于此,本文擬系統(tǒng)考察新中國成立以來義和團記憶的建構與演變過程,展現(xiàn)時代與記憶的互動,為深化義和團記憶史研究作一嘗試。
1949年,毛澤東在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上強調,“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中國反動派對于他們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失敗,是不會甘心的。他們還會要互相勾結在一起,用各種可能的方法,反對中國人民?!盵2]1465事實正如毛澤東所言,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封鎖政策,國際形勢十分嚴峻。為此,新中國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會主義蘇聯(lián),反帝親蘇成為新中國的重要政治訴求。而義和團是一場反帝運動,并且反對的是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其中即有美帝國主義。在緊張的國際形勢下義和團運動作為一種歷史資源受到重視,各界爭相詮釋義和團運動,對其歷史記憶進行重塑,突出反帝革命性,以英雄事跡動員民眾反對帝國主義,鼓舞士氣。義和團記憶的重塑不僅是反帝的需要也是親蘇的需要,蘇聯(lián)革命領袖列寧曾充分肯定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揭露帝俄及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戰(zhàn)爭的掠奪性質”[3]。對義和團革命記憶的建構既有利于保持中蘇意識形態(tài)的一致,又有利于宣揚中蘇友好,增強國人對蘇聯(lián)的親近感和認同感。
從20世紀2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即認為義和團是一場“反帝國主義之民族革命運動”,并試圖為義和團“宣雪其廿三年來被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所加之惡名”[4]。但由于時代的限制,中國共產黨對義和團的歷史敘述并未改變時人對義和團的刻板印象,多數(shù)民眾仍認為義和團是“排外復仇運動”[5],相關論著也多將義和團叫做拳亂、拳匪、拳禍。權勢的轉移易引發(fā)記憶的修改,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zhí)政黨,其意識形態(tài)影響全國,重塑義和團革命記憶。1955年周恩來在北京各界歡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代表團大會上高度評價義和團運動的歷史貢獻,并將其與新中國的誕生聯(lián)系起來?!耙痪农柀柲甑牧x和團運動正是中國人民頑強地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表現(xiàn)。他們的英勇斗爭是五十年后中國人民偉大勝利的奠基石之一?!盵6]周恩來的講話充分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對義和團運動的認知與記憶,成為新中國義和團運動史研究的指導思想。金家瑞的《義和團運動》一書即引用周恩來的講話表明立場,稱贊義和團“是站在最革命的立場上,直接對統(tǒng)治中國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作斗爭的。”[7]173此后教育部印發(fā)的《教學大綱》即將義和團運動定性為“農民革命”,強調它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國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征服的,嚴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完全統(tǒng)治中國的夢想”[8]15,阻止了其瓜分中國的企圖,進一步表明“中國農民群眾不但在反封建斗爭中而且在反帝斗爭中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大軍”[9]37。這段表述意涵豐富,隨即成為義和團敘事的經典文本。此時期黨和國家對義和團的贊揚更多著眼于現(xiàn)實,力圖用歷史教育人民指導革命實踐,為現(xiàn)實反帝革命斗爭提供精神滋養(yǎng)。
政治與學術密切相關,官方如此肯定義和團的革命性,學界自不例外。1954年胡繩發(fā)表《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期問題》一文,主張以“階級斗爭”作為中國近代史分期的標志,圍繞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運動的高漲”來敘述歷史[10]。胡繩是亦官亦學的人物,其“三次革命高潮”說一經提出即獲得廣泛認同,為革命記憶的建構提供了學理上的依據,此后的中國近代史教科書和論著大致以三次革命高潮為主線書寫歷史,認為義和團是“第二次革命高潮”。隨著階級斗爭觀念的不斷強化,對資產階級的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評價降低,義和團運動的革命性更加凸顯。同時,在大躍進的背景下,學界掀起“史學革命”運動,對梁啟超、陳恭祿、蔣廷黻、周谷城、王栻等一批資產階級史學家有關義和團的錯誤觀點進行“徹底地清算”,強調義和團是“以反帝為主要鋒芒的反帝反封的農民革命運動,它在近代反帝反封建斗爭中起過巨大的作用,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影響”[11]。如此大勢下,有關義和團的非革命記憶皆被修改重塑。李劍農曾著有《最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史》一書,以“ 拳亂”“拳匪”稱呼義和團,認為 “庚子拳亂”是“維新運動的反動”,義和團是當時的反動勢力[12]51-67。而到1963年該書重印時作者感到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重讀舊作“自覺也有不少錯誤”,于是“略加修改”,將“庚子拳亂”和“反動勢力”的敘述全部刪去,僅論述義和團運動產生的原因,突出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13]26-28。李劍農的經歷道出記憶演變的關鍵因素即時代變換,身處火紅的革命時代,自是革命記憶占主導地位。
晚清民國時期義和團運動的話語闡釋權被知識精英壟斷,普通民眾無法發(fā)聲。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主人,義和團親歷者的個體記憶通過口述史的方式被發(fā)掘出來。1958~1966年南開大學歷史系、開封師范學院歷史系、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山東大學歷史系先后組織學生、教師對當?shù)亓x和團參與者以及熟悉義和團的老人進行廣泛的調查訪問,記錄了大量口述史料,并形成詳細的調查報告。這些調查報告和口述史料展現(xiàn)出鮮活的個體記憶。一是對帝國主義罪行的控訴。有老人提起傳教士就恨之入骨,說天主教極壞,人民恨教堂、恨洋人,他們“到處欺侮農民,樹都被他們伐了,地也有被他們占的”,而教民則仗著洋人的勢力為所欲為,無論犯了多大罪做了多少壞事,只要“跑到天主堂,官家就不敢動他們了。”[14]50-51如此義和團就呼之欲出了:“義和團是傳教的逼出來的。”[15]6二是對義和團英勇斗爭的描述。有老人回憶洋人來時義和團不怕死“從南面沖上去,‘殺啊!殺洋人啊!’喊聲連天……一個土城的義和團左二環(huán)拿雁翎刀上去,把一個德國人從肩上砍下來?!盵15]82三是對義和團的整體印象。不少老人說義和團不僅對百姓秋毫無犯,還將教堂和教民的糧食和土地分給窮人,甚至“老百姓設香爐于門口,迎接義和團?!盵14]311-312老人們口語化的表述聲情并茂,更顯真實,使革命記憶更加豐滿、充實,也頗具動員性。繼承先人的光榮革命傳統(tǒng),記住帝國主義者欠下的血債,認清帝國主義的豺狼本性,“一點也不能放松和它們的斗爭,直至萬惡的帝國主義制度從地球上消滅干凈為止!”[16]
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革命氛圍濃厚,義和團革命記憶發(fā)展到極致。1967年戚本禹發(fā)表《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一文,強調對義和團的革命群眾大造帝國主義的反、大造封建主義的反的革命運動,究竟采取什么態(tài)度?“是支持還是反對,是歌頌還是仇視?這是檢驗真革命和假革命、革命和反革命的一塊試金石?!盵17]因其顯著的政治目的和敵我分明的劃分標準,此文隨即引發(fā)巨大反響,各方相繼表態(tài)稱,“一切無產階級革命派,總是滿腔熱情地支持、歌頌這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盵18]由此將時人的義和團認知上升到政治正確與否的高度,只能贊揚不能否定,缺點和消極方面也不允許說。甚至有人將義和團與批林批孔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借“林彪咒罵義和團”,批判林彪是“賣國主義”,另一方面稱贊義和團用革命暴力粉碎了帝國主義尊孔亡華、瓜分中國的陰謀,打擊了清廷尊孔賣國活動[19]。隨著中蘇關系的惡化,特別是蘇聯(lián)史學家齊赫文斯基的《中國近代史》出版后,中方認為該書竭力為帝國主義辯護,“惡毒誹謗攻擊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斗爭和中國共產黨的馬列主義正確路線”,于是掀起批判齊赫文斯基《中國近代史》運動。其中即涉及義和團,強調如何評價義和團運動,革命派與反革命派、馬克思主義者與修正主義者存在根本分歧,革命派和馬克思主義者歌頌它,吸收其崇高革命精神;反革命派和修正主義者咒罵它,貶低其革命作用,抹煞其戰(zhàn)斗光輝[20]。此種語言和行文邏輯顯是受戚本禹的影響,在批判中并非真理越辯越明,反而是越辯越強化了己方的觀點,革命記憶不容污蔑和扭曲。該時期的義和團記憶受時局左右,更多屬于政治記憶。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歷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經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人們的思想逐漸擺脫極左思潮的束縛獲得極大解放,能夠以理性的態(tài)度認識義和團運動還原其本來面目,不再將義和團看作農民革命,而認為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當然人們對義和團“反帝愛國”的認知并非改革開放后形成的,只是改革開放前人們談及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時更多是從革命視角解讀,愛國記憶隱含于革命記憶中,改革開放后革命記憶隨革命浪潮的結束而消解,義和團愛國記憶在諸方詮釋下顯露出來并占據主導地位。愛國記憶的重塑不僅是思想解放的結果,更是時代所需。改革開放時期的歷史主題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而愛國主義正是建設社會主義所必須依靠的極其強大的精神力量[21],需要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為祖國建設而奮斗。與此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的加深,中外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國家安全形勢也日益復雜化,對公民的愛國主義教育也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場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既能鼓舞人民的愛國熱情又能以其光輝事跡增強民眾的愛國意識。
因戚本禹《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一文的影響力,對義和團記憶的重塑首先從批判戚文開始。論者揭露出該文的卑鄙手段和政治目的,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革命只能是“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進步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的社會制度的深刻變革”,在階級社會中,這種革命的突出標志即是政權由舊的統(tǒng)治階級轉移到新的統(tǒng)治階級手中,因此義和團是一次以農民群眾為主體的反帝愛國運動,并不具備革命性質[22]。由此義和團運動研究逐漸脫離政治敏感區(qū)回歸學術問題的范疇。學術重在爭鳴,1980年史學界以紀念義和團運動八十周年為契機,對義和團運動的性質、作用等問題進行了一番熱烈討論,在討論中皆肯定義和團的反帝愛國性質,“不管高一點低一點,或強調積極面或強調落后面,但對其反帝愛國看法基本一致?!盵23]“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說法逐漸為學界所接受,成為共識。林增平在總結近年中國近代史研究成果時也說:“一般都指出,義和團是一次反帝愛國運動,并不具備反封建的意義?!盵24]17義和團愛國記憶的塑造顯然對“三次革命高潮”說造成沖擊,論者直言,由于不恰當?shù)貙⒘x和團運動列為第二次革命高潮,導致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未得到應有重視[24]5?!叭胃锩叱薄闭f逐漸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消退,教科書也不再將義和團運動視為農民革命,而是認為其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正是義和團的愛國精神所迸發(fā)的力量打亂了列強共同瓜分中國的侵略計劃,展現(xiàn)出中國人民敢于同帝國主義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使帝國主義認識到要瓜分中國是不易實現(xiàn)的,而不得不采取“以華制華”的政策[25]293-294。
史學界對義和團性質、作用的討論為改革開放后官方義和團敘事提供了文本基礎。官方將“學術話語”轉化為“政治修辭”,充分肯定義和團運動的愛國意義。1997年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結束英國殖民統(tǒng)治回歸祖國。隨后江澤民同志在首都各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大會上回顧了近代中國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斗爭,贊揚了其愛國主義精神?!皬牧袕娗致灾袊哪且惶炱穑袊嗣窬团e起了團結御侮、救亡圖存的愛國主義旗幟。從太平天國起義到義和團運動,從戊戌變法到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無數(shù)中華兒女和愛國志士,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繼,歷盡艱辛?!盵26]2557胡錦濤同志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上也評價“從鴉片戰(zhàn)爭到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從太平天國運動到義和團運動,從戊戌維新到辛亥革命,都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西方列強奴役和封建統(tǒng)治壓迫的頑強反抗精神。這些斗爭都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為拯救中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盵27]359-360在肯定義和團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將義和團作為中國人民英勇反抗帝國主義的代表性事件納入中共革命歷史書寫中,使其成為中國共產黨近代歷史敘事的重要一環(huán)。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即追溯了中國共產黨誕生前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斗爭,稱“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經過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無數(shù)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這些斗爭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推動了中國的進步”。[28]正是在這些斗爭的基礎上,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對義和團運動的重視即源于此。
義和團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反帝愛國運動,值得國人紀念,改革開放以來國人對義和團運動的紀念形式主要有修建紀念空間、召開紀念會議、發(fā)表紀念文章等。義和團紀念空間分為紀念碑和紀念館兩類,多由地方政府出資修建。早在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就樹立“義和團紀莊子戰(zhàn)場”紀念碑供后人瞻仰憑吊。其后河北威縣人民政府又在義和團首領趙三多故居樹立趙三多紀念碑,并刻有碑文贊揚義和團運動“足見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同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其愛國精神可歌可泣?!盵29]58紀念碑的設立顯然是為培養(yǎng)民眾愛國意識,增強民眾愛國情感,義和團紀念館亦是如此,且紀念館空間更為廣闊能夠容納更多義和團紀念物,有利于調動民眾情緒廣泛生動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河北威縣義和團紀念館即分三個展廳全面展現(xiàn)義和團運動的史實。天津義和團紀念館也通過“大量的照片、圖表、文獻和文物簡要地介紹了義和團運動的歷史,頌揚了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的精神”[30]172-173。除上述義和團紀念空間外,史學界也形成“逢十”紀念的傳統(tǒng),每逢十周年皆會舉行義和團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因山東是義和團的發(fā)源地,山東大學是海內外義和團研究的重鎮(zhèn),中國義和團研究會即設于此,歷屆義和團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均在山東大學舉行。在舉行學術研討會的同時,社會各界也會發(fā)表文章紀念義和團運動。紀念與記憶關系密切,記憶是紀念的內核,紀念是記憶的外在表達,是記憶的重要載體,“有關過去的意象和有關過去的記憶知識,是通過(或多或少是儀式性的)操演來傳達和維持的”[31]40,義和團紀念活動的舉行對于義和團愛國記憶的傳衍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世紀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義和團記憶也出現(xiàn)新變化。一是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兩級格局不復存在,世界格局呈現(xiàn)多極化趨勢,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二是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中國,沖擊著國人的大腦,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三是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互聯(lián)網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人人皆可在網絡發(fā)聲各抒己見,關于中國近代史的議論隨處可見,但真?zhèn)坞y辨,讀者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考證原委,不少人即利用讀者的好奇心抓住義和團運動的缺陷大做文章。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使中國社會的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形式逐漸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趨增強,用一元化指導思想統(tǒng)領多樣化社會思潮的難度增大[32]。如此情境下,雖然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主流輿論仍肯定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價值和意義,但社會上難免出現(xiàn)否定義和團運動的雜音,義和團記憶呈現(xiàn)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多元化特征。
這些雜音即企圖以負面記憶主導義和團歷史記憶,無限放大義和團運動的缺點,將義和團說得一無是處。其實改革開放以來對義和團愛國記憶的重塑并未否認其缺點。李文海即指出“義和團的愛國主義是與濃厚的迷信思想摻雜在一起的”,其籠統(tǒng)排外也背離了近代愛國主義中學習外國先進事物的好傳統(tǒng)。[33]但二者有主次之分,義和團運動的主流是“反帝愛國”,混淆二者的關系使主次顛倒就無法正確認識義和團運動,義和團負面記憶的出現(xiàn)即是如此。2002年袁偉時在《東方文化》雜志發(fā)表《現(xiàn)代化與中國的歷史教科書問題》一文,對歷史教科書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即涉及義和團。袁偉時說教科書正確揭露了八國聯(lián)軍的罪行但除此之外的論述都是錯誤連篇,認為教科書只字未提義和團敵視現(xiàn)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國人以及外來文化的極端愚昧行為,也未譴責義和團亂殺無辜,燒殺搶掠的野蠻、殘忍的罪行,強調義和團是與社會前進方向背道而馳的反動事件,也是極端危害中國自身利益的暴行,犯了反文明、犯人道的罪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不僅如此,袁偉時甚至認為是義和團的罪行引起了八國聯(lián)軍侵略?!傲x和團燒殺搶掠、敵視和肆意摧毀現(xiàn)代文明在前,八國聯(lián)軍進軍在后,這個次序是歷史事實,無法也不應修改?!盵34]其觀點顯然有失偏頗,這也與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轉變即現(xiàn)代化范式的興起有關。但現(xiàn)代化范式的運用并不意味著要否定革命史敘事,袁偉時將二者對立起來,力圖用現(xiàn)代化范式主導中國近代史,其結果只能是將中國近代史篡改的面目全非。
因《東方文化》雜志的影響力有限,袁偉時的觀點未掀起多少波瀾,但2006年該文于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重新發(fā)表時引發(fā)巨大爭議。重新發(fā)表的《現(xiàn)代化與歷史教科書》一文基本維持此前觀點并有所發(fā)揮,稱義和團運動“對外使中國在被奴役的附屬國的道路上繼續(xù)沉淪,對內則舉目皆是國破家亡的圖景”。教科書“把這樣的災難描繪成革命救國的悲壯樂章,簡直匪夷所思。”[35]此文觀念與義和團“反帝愛國”的共識明顯不符,隨即引發(fā)社會各界關注,批評之聲不斷涌來。批評者反駁作者忽視或回避了義和團運動的成因,是帝國主義在中國壓迫剝削、燒殺搶掠在前,才有義和團被迫反抗在后,其歷史功績不容抹殺[36]。義和團固然有其缺陷,但正因此才要謹慎分析其歷史作用,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則就背離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則?!氨c事件”告一段落后其影響并未消失,有關義和團的負面記憶仍不斷出現(xiàn)。有論者強烈批判義和團“反帝愛國”的定性,認為其“反帝”頭銜過于牽強,因為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的‘反洋’,而且是反對一切與洋有關的東西”,至于“愛國”更何以見得,“最后還害的中國人又受一次恥辱,說‘害國’恐怕更為確切?!盵37]還有論者摘取義和團運動的某些片段從史實考證的角度論證義和團是反帝愛國運動的邏輯推理是“將個別或少數(shù)例子視為普遍現(xiàn)象,以偏概全,得出的錯誤抽象?!盵38]這些觀點通過重新詮釋義和團運動的史實與作用全面否定義和團運動的愛國主義精神,并在網絡上進一步傳播,對義和團愛國記憶造成沖擊和挑戰(zhàn),但也因與史實不符被列入歷史虛無主義范疇。
義和團負面記憶的出現(xiàn)主要是論者的立場出現(xiàn)問題。只有站在中國立場才能擺脫西方話語的影響客觀評價義和團運動。黨的十八以來對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強調即是基于此。這一體系將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歷史認識上超越既往任何一種研究范式,“最大程度回歸歷史,揭示歷史真相。”[39]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言論,要求及時對虛無歷史、消解主流價值的錯誤思想言論進行批駁和辨析引導,對宣揚、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行為也要依法依規(guī)進行嚴肅處理[40]。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義和團負面記憶的傳衍,官方也旗幟鮮明地支持義和團“反帝愛國”的定性。新華社即發(fā)文高度贊揚“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稱之為“民族意識覺醒”,指出:由于外敵入侵,由民眾自發(fā)形成的義和團運動,展現(xiàn)了百年前中國民眾團結御侮的決心。雖然其發(fā)起過程和組織運動具有籠統(tǒng)排外色彩,但義和團在抗擊八國聯(lián)軍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互相聯(lián)絡、互相支援,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精神,仍然體現(xiàn)出中國人民在抗擊外國侵略中的決心和勇氣,在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41]。該文對義和團運動的評價無疑是客觀公正的,既指出義和團的缺陷又肯定義和團運動的積極意義,且積極意義占據主導地位,在新時代,愛國主義仍是義和團運動的核心內涵。但也應注意到,在互聯(lián)網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日,義和團負面記憶仍在延續(xù),義和團愛國記憶與其負面記憶的拉鋸戰(zhàn)仍在進行中。
時代與記憶密切相關,任何記憶都是一定時代的產物,帶有那個時代的深厚烙印。也正因此,隨著時代的變換,歷史記憶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由火紅的革命年代到改革開放,從改革開放到新世紀、新時代,義和團記憶經歷了由革命記憶、愛國記憶到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多元記憶的轉變。正如法國社會學家哈布瓦赫所說,“人們如何構建和敘述過去在極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當下的理念、利益和期待”[42]112,不同時代人們的思維方式不同,記憶也自然不同。但義和團記憶在不斷變化的同時也有不變的一面。王學典即說,“在百年中國為義和團運動所做出的許多基本結論中,也許只有‘反帝愛國’帶有最基本的性質,這是惟一一個50年來為各方各派所認可的一個定位”[43],這也反映出國人對愛國主義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