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劉將孫《集千家注批點杜工部詩集序》的杜詩學價值

2021-12-31 17:03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7期
關鍵詞:杜詩評點

王 子 瑞

(上海大學 文學院, 上海 200444)

劉辰翁是宋末元初的詩文批評大家,評點著作頗豐,廣泛涉獵詩、文、小說;其詩歌評點集中于唐宋諸家,尤于杜詩用力最深。因此,劉辰翁杜詩評點常不同程度地為元、明、清各類杜詩集本錄用。元初借劉評以編輯杜集者非止一家,主要有劉辰翁門人彭鏡溪輯本①和門人高崇蘭輯本兩個系統(tǒng)。高本自來因采錄劉評最詳、??梯^精而備受推重,因而于元、明、清各代翻刻不絕,自成體系②。正因高本較賢,劉辰翁子劉將孫僅為高本作序(下稱《集千家序》);但此序文在明以后翻刻本中多刪削不載③。故本文以元至大元年(1308)云衢會文堂刻本《集千家注批點杜工部詩集》為研究底本④。

殆因刪削故,劉將孫《養(yǎng)吾齋集》未收錄此篇序文,李修生主編《全元文》亦未輯得軼文;僅杜集目錄著作時有全文采錄,如洪業(yè)《杜詩引得》、周采泉《杜集書錄》。在這種情況下,學界尚無發(fā)掘此文杜詩學價值的專題研究;僅以運用文獻材料的方式作片段征引。如邱旭《 〈集千家注批點杜工部詩集〉研究》(碩士論文)引之以說明高崇蘭集注本對杜詩的闡釋價值;焦印亭《劉辰翁批點杜甫詩論略》引之以側證劉辰翁評點的特色;張靜《劉辰翁杜詩批點本的三種形態(tài)》引之以證高本編纂較彭本優(yōu)。同時,對此文缺乏有效關注,也可能是學賢在分析劉將孫詩學思想時,很少將其落實到杜詩學層面的原因,例見查洪德《重自我法自然:劉將孫張揚個性的文學思想》、徐瓊《劉將孫文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等。

一、摭實鑿空:對宋人注杜的反思

序文開言即反思杜詩注釋的現(xiàn)狀,徹底地否定了數(shù)百年來,尤其宋代“千家注杜”對杜詩闡釋之功績。這當然有一筆抹殺宋注功績的偏激性,但的確對宋注的通病進行了深刻反思:

有杜詩來五百年,注者以二三百數(shù),然無善本,至或偽蘇注,謬妄鉗劫可笑。自或者謂少陵“詩史”,謂少陵“一飯不忘君”,于是注者深求而僵附,句句字字必附會時事曲折;不知其所謂史、所謂不忘者,公之天下,寓意深婉,初不在此?!谥w引以為忠愛,而不知陷于險薄。凡注詩尚意者,又蹈此弊,而杜集為甚諸。

這段話主要談及兩個問題。其一,注杜者過分求證字句出處,以致注釋繁雜、附會,發(fā)展到極端即為“偽蘇注”“偽王洙注”等偽杜詩注[1]。古今學者立場相同,劉將孫毫不掩飾對偽注極度鄙夷的態(tài)度,稱其“謬妄鉗劫可笑”。而偽注的出現(xiàn)與“注者以二三百數(shù)”的注杜過盛狀況密切相關。宋人郭知達即指出:“自箋注雜出,是非異同,多所抵牾。至有好事者掇其章句,穿鑿附會,設為事實,托名東坡,刊鏤以行,欺世售偽,有識之士所為深嘆”(《九家集注杜詩序》)[2]1。這都表明了,文本的一句一字經(jīng)歷代學者反復闡發(fā),難免抵牾繁雜而有無可引證者,最終導致功利性的學術造假行為。其二,將時事和儒家的忠君思想強附杜詩。在如此僵化的思維下注詩,必然會降低杜詩內涵的豐厚性和包容性,以至于“第知膚引以為忠愛,而不知陷于險薄”。

顯然,劉將孫主要不是著眼于注解的學力、技巧問題,而是就其中反映出的宋人對杜甫的歪曲性認知進行嚴厲批判。與宋代注家的自我反省相比,劉將孫對舊注弊病的分析更為深刻而有理論性。因此,后世學者對宋注之弊的論述多脫胎于此。如宋濂《杜詩舉隅序》言:“務穿鑿者,謂一字皆有所出,泛引經(jīng)史,巧為傅會,楦釀而叢脞;騁新奇者,稱其一飯不忘君,發(fā)為言辭,無非忠國愛君之意?!盵3]錢謙益《注杜詩略例》列舉宋注錯繆,有“偽造故事”、“傅會前史”、“強釋文義”、“一字一句皆有比托”等條目,括之亦不過穿鑿、訛誤等類[4]2-3。清人宋犖《讀書堂杜工部詩集注解序》又演說得尤為系統(tǒng)、精切:

大抵諸家注杜有二病,曰摭實之病,曰鑿空之病。摭實者,謂子美讀書萬卷,用字皆有據(jù)依,捃摭子傳稗史,務為泛濫,至無可援證,或偽撰故事以實之;鑿空者,謂少陵號詩史,又謂少陵一飯不忘君,每一字一句必有寄托,乃穿鑿單詞、傅會時事而曲為之說,而所為深刺隱詬,往往陷少陵輕薄而不自知。[5]

由此,自劉將孫發(fā)論的“摭實”“鑿空”二病,基本成為論宋人注杜之弊的理論共識。

然而,有此弊病的注解即便到了清代也未能完全清除。如仇兆鰲《杜詩詳注》于杜詩詞句之注即顯迂綴;雖征引宏富,但有相當數(shù)量是無效注解。這對于讀者理解杜詩毫無幫助,反而徒增繁冗。且仇氏常未能有效甄別前人穿鑿之注,例如《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三山老人胡氏曰:此詩譏切天寶時事也。泰山忽破碎,喻人君失道也。涇渭不可求,言清濁不分也。焉能辨皇州,傷天下無綱紀文章,而上都亦然也。虞舜蒼梧,思古圣君而不可得也?,幊厝贞?,謂明皇方耽于淫樂而未已也。賢人君子,多去朝廷,故以黃鵠哀鳴比之。小人貪祿戀位,故以陽雁稻粱刺之。[6]

此解全引胡舜陟《三山老人語錄》觀點,不辨其謬誤。更甚者,“偽王洙注”在書中亦隨處可見。即知,“摭實”“鑿空”之病不是某個人或某個時代的問題,它體現(xiàn)的是以注解詩這種方法本身的缺陷。

更可貴的是,劉將孫在宋末余論中力避成見,諷刺世人“竟無能知其所以似《史記》者”,盲目給杜詩貼上“一飯不忘君”和“詩史”的標簽;又大膽表達自己對于杜詩真意的切身感受與思考,提出“不忘天下”才是杜甫人格精神的原點,其《魏槐庭詩序》言:“刺心血以食無母之鳳雛者,杜陵之所以一飯不忘者也。”[7]20冊,172反觀“詩史”原論,晚唐孟棨《本事詩·高逸》曰:“杜逢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盵8]可知“詩史”本意非僅指實錄時事,關鍵在于用詩傳載時代的悲苦動亂及內心的至隱之情。劉將孫此論亦與近代以來學者不謀而合。梁啟超《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xiàn)的情感》論杜甫其人其詩時指出:“他的眼睛,常常注視到社會最底下那一層。他最了解窮苦人們的心理,所以他的詩因他們觸動情感的最多,有時替他們寫情感,簡直和本人自作一樣?!盵9]杜甫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沉重深廣的憂患意識,使其詩成為一部忠實反映那個時代疾風驟雨的心靈史??梢哉f,杜甫的政治理想、道德準則完全符合正統(tǒng)儒家的仁義觀;其形象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典范[10]。這些與史遷敘史不虛美、不隱惡,悲世之意多而憤世之意少的精神品質一脈相通。

由此觀之,如用漢魏以來盛行的訓注儒家圣賢經(jīng)典的惶遽心態(tài)和方法去解杜⑤,最終將導致穿鑿強附之弊,確會異化杜詩的本真價值。劉將孫對宋注的反思,實際折射出宋元之際杜詩學求變的趨向。

二、存評刪注:對闡釋杜詩的創(chuàng)見

舊注之弊暴露出,傳統(tǒng)的訓注之法更強調詩句表面的學問功夫,因而難以把握杜詩深層的思想境界和高超的藝術水準。陸游即批評道:“近世注杜詩者數(shù)十家,無一字一義可取。蓋欲注杜詩者,須去少陵地位不大遠,乃可下語;不然,則勿注可也。今諸家徒欲以口耳之學揣摩,得之可乎”(《跋柳書蘇夫人墓志》)[11]。陸游殆非故作夸談,他否定注杜成果是基于注家去少陵地位遠,專務口耳之學;也即,注家沒能設身處地地推杜及己,不能揣摩杜甫之身境、思想情感來解杜,也就無從發(fā)掘杜詩藝術的高妙。應該說,陸游已經(jīng)注意到專以考辨、訓詁來詮釋杜詩的局限性;尋找新的解杜之法就是杜詩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宋末劉辰翁開創(chuàng)詩文評點(或稱批點)一路⑥;劉將孫秉承其父,倡導用評點的方式補正注杜之弊。他論述道:

注杜詩如注《莊子》,蓋謂眾人事、眼前語,一出盡變事外意、意外事;一語而破無盡之書,一字而含無涯之味,或可評不可注,或不必注,或不當注。舉之不可遍,執(zhí)之不可著,常辭不極于情,故事不給于弗也,然詎能爾爾。

劉將孫比杜詩如《莊子》,其寄寓深婉頓挫、內涵豐厚無涯,一語一字皆有無窮意味,多有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者。如果以注釋之,往往重掌故、名物、音韻的考辨;而最精妙難言的詩味、詩情很難通過知識性疏解傳達,也即“舉之不可遍,執(zhí)之不可著,常辭不極于情,故事不給于弗”;甚者,一旦陷入摭實、鑿空的誤區(qū),則詩之本意本事盡謬。如單復在《讀杜愚得·自序》中談道:“注釋者雖眾,率著其用事之出處耳。或有指其立言之意者,又復穿鑿傅會,觀之令人悶悶。”[12]依此,劉將孫認為杜詩“或可評不可注,或不必注,或不當注”。試觀數(shù)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九客蓝裕础褒R魯青未了”五字雄蓋一世?!扒辔戳恕闭Z好,夫字誰何?跌蕩非湊句也。齊魯,跋涉廣。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批】對下句苦?!笆幮亍闭Z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見其趣。決眥入歸鳥。(《望岳》)

風林纖月落,【批】是起興。衣露凈琴張。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九烤罢Z閑曠。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詩罷聞吳詠,扁舟意不忘?!九亢揽v自然,結趣消散。(《夜宴左氏莊》)

俱飛蛺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批】亦觀物自得之意,反語如此。(《進艇》)

劉評或字評,或句評,或篇評;偏重詩之意趣、氣象、風味、義旨等,兼涉字句文法。評點多片語數(shù)字,點到為止,不需嚴密論證;故評以凝練抽象之語,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詩意精華和表意空間。評顯然是區(qū)別于注的解釋體式,清人浦起龍概括得好:“注與解,體各不同:注者其事辭,解者其神吻也?!盵13]劉辰翁亦認為:“文章之髓,豈在艱險援據(jù)。終日訥訥而又不能道,豈不亦可笑哉”(《題王生學詩》)[7]8冊,574。皆表明評點非抽絲剝繭地訓釋一路,是最有可能“去少陵地位不大遠”的解詩方式。

評點雖能得詩之髓,然亦不可偏廢詩注。同陸游一樣,劉將孫否定注杜有其特定語境,并未削減宋人注杜取得的巨大學術成就。后人對注杜和評杜之關系也有客觀評述,清方拱乾批點《杜詩論文》云:“詩有待注而豁然者,有不須注而淵然、一落注而反索然者”,“會心用獨,稽詢用眾”[14],即指出注和評本無高低之分,功用側重不同耳。細致而準確的考辨對于疏通詩意當然是必要的;評點參照注釋而作,則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望文生義,不至于漫而無根、纖詭尖新;如全用注解詩,又致泛濫破碎、詩髓盡失,甚至走入穿鑿附會的絕境。因此,以評、注搭配互補的方式解杜,應該是比較理想的。

劉將孫十分認同以這一思路處理杜詩。他在序中大力贊許高本體例和編纂之優(yōu)長:“先君子須溪先生……批點皆各有意,非但謂其佳而已。高楚芳類粹刻之,后刪舊注無稽者、泛濫者,特存精確必不可無者”;“楚芳于是注,用力勤、去取當、校正審,賢他本草草籍吾家名以欺者甚遠。”在劉將孫所撰《高楚芳墓志銘》中,亦稱高氏所輯得劉氏真?zhèn)?,刪校舊注用力甚勤,“聚佳士校杜詩注刻本如日課”[7]20冊,460。覽觀高本,其最大特點在評、注結合;于詩后羅列極為精簡得要的舊注,再將劉評附于詩句之下;因而能收到更佳的闡釋效果[15]。如《飲中八仙歌》末附劉評曰:“不倫不理,各極其平生,極其醉趣。古無此體,無此妙,謂為八仙甚稱。八篇近之,吾意復如題畫,人目一二語集之成歌,像其醉中,失口而成,更見佳趣,第難為拘檢者道耳?!边x注僅介紹八仙其人及相關掌故而已,配以評點體味此詩的體制妙處與言語神趣,相得益彰。

劉將孫大力推舉存評刪注的解杜體例,在當時實為杜詩闡釋與杜集編纂之創(chuàng)見。宋人于杜詩集注尚旁搜博引,精審簡要者少。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有輯“善本”的意識,然據(jù)其序言:“屬二三士友,各隨是非而去取之。如假托名氏,撰造事實,皆刪削不載,精其讎校,正其訛舛?!盵2]1可知此本刪次旨在去偽去訛,還達不到去繁蕪的標準;其他集注本泛濫無稽的弊病就更為普遍。至明清時期,評點解詩與刪注去蕪的精神已融入各式杜集當中,如明單復《讀杜愚得》先注明箋釋典故,雖鄙棄劉辰翁之評,亦代以自家悉心玩味之解;明楊倫《杜詩鏡銓》刪汰諸家舊注,又附劉辰翁等昔人評語之可采者;清盧元昌《杜詩闡》力刪援據(jù)不核、穿鑿武斷之注,穿穴鉤擿,力求事類、意義兼盡⑦。

可以說,劉將孫作為劉辰翁評點實踐的忠實宣揚者,在元代杜詩學風尚一轉為批選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引導意義。

三、靈悟得神:對杜詩接受的寄望

劉將孫立足于把握杜詩內在精髓,大力推舉存評刪注的杜詩闡釋方法;高本最得劉氏學術正宗,最早將杜詩集注與評點結合。這種闡釋方法從接受層面說,“凈其繁蕪,可以使讀者得于神,而批評摽掇,足使靈悟”(《集千家序》)。它揭示出一種重要的詩學觀念:解讀詩之法門,在于靈悟而得神。

以神悟入詩,是一種詩論傳統(tǒng)。自劉勰《文心雕龍》、陸機《文賦》,即開始使用“神”“悟”概念論文學之發(fā)生。至中唐,論家已自覺將禪悟之法運用于詩法,如皎然《詩式》多次以“神詣”、“意冥”等概念論賞詩和作詩[16]。南宋時,義理之學大盛,禪悟作為一種主流的治學門徑⑧,對文學理論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故宋元詩論批評中以悟入詩的傾向越發(fā)明顯。如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將以禪喻詩系統(tǒng)化,他認為學詩應“博取盛唐名家,醞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盵17]元人戴復古更有名言:“欲參詩律似參禪,妙趣不由文字傳。”(《論詩十絕》)[18]在這種背景下,劉將孫亦推重以悟入詩:“詩固有不得不如禪者也?!谷怂欢闷湮队谝馔庋?,悠然而悟其境于言外焉,矯然而其趣其感他有所發(fā)者焉。”(《如禪集序》)[7]20冊,165詩要悟解,方能把握詩中蘊涵的情性、意趣、況味等因素;這些因素乃詩之精髓和靈魂,故謂之“得于神”。如此,作詩才可達到“即神似,雖形不酷似,猶似”(《高紺泉詩序》)[7]20冊,170的境界。

劉將孫以禪論詩超越前人處在于,他自覺區(qū)分了詩之悟解與禪之悟解的區(qū)別,將玄妙難尋的詩禪理論落實為長期生活、思考積累后的一朝徹悟[19]。但在世人看來,杜詩入神已臻極致,欲透徹悟之極難,故論家多嘆世間“無能讀杜詩者,類尊丘垤,而惡睹昆侖”(《集千家序》)。劉將孫認為,像高本這樣存評刪注的杜詩集,就是使后人悟解杜詩的一種有效門徑;這是因為,評點本旨就在于得其神,故杜詩必得賢人深悟之而后評解之,那么高質量的評點就能極大地催動一般學人悟解杜詩。劉辰翁在談及他的評杜心得時說:

天下能讀杜詩者幾人?而玉笥道人劉玉孫集妙句,多悟解,如此甚未易得也。予評唐宋諸家,類反復作者深意,跋涉何限……觀詩各隨所得,別自有用,因記往年福州登九日山“俯城中培塿,不復辨倚欄”,微諷杜句“泰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用是此語,本無交涉,而見聞各異,但覺聞者會意更佳。用此句可見杜詩之妙,亦可為讀杜詩之法。(《題劉玉田選杜詩》)[7]8冊,572

悟詩需下苦功夫,不僅要反復細讀文本,還要將思索融入日常生活中,所謂“臥起與俱,久而形神相入”。直到在某種可遇不可求的境遇中,覺聞、會意詩之妙境;則對詩的品評自可心領神會??梢?,劉辰翁評點杜詩的方法是合格的;劉將孫所提倡的通俗化的詩禪論,理應受此啟發(fā)。

細檢高本中的評語,即可更深刻地體會到以神悟得之的特色。例如,劉辰翁善品一字一詞之風韻妙意:

地平江動蜀,天闊樹浮秦?!九縿幼肿罴眩L篇著兩語如此,豈不軒豁,浮動二字相若,而動字為勝。(《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

白鷗沒浩蕩,【批】“沒”字本不如“波”字之趣,但以上下語勢,當是“沒”字相應。萬里誰能馴?(《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他又善于從尋常字句中發(fā)掘真意,如《陳宏叟詩序》記載:

因為誦老杜“舊摘人頻異”,徒一“頻”字,而上下二三十年,存沒離合之際,無不具見……又如“衣冠卻扈從”,為還京之喜,與先時不及扈從,而今扈從,道旁觀者之嘆,班行回首之悲,盡在一“卻”字中,然此尤以虛字見意。[7]8冊,566

這些評語皆非三誦詩語、反復探求而不可得。最值得關注的,乃劉辰翁依據(jù)身體心驗之悟而作評;這類評語往往直言詩句“不可解”或“不必解”。這一方面是由于老杜詩出神入化,“時時得風雨鬼神之助,不在可解”,只能存于心中玩味;另一方面,即使一朝得入其境,個中體悟亦是微妙不可言。因此,《望岳》詩批曰:“‘蕩胸’語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見其趣”;《與李十二白》批“入門高興發(fā)”曰:“下注腳不得,終待親見自喻耳”;《一百五日夜對月》批“仳離放紅蕊”曰:“五字本不可解”。如此看來,此實為不可解之解,是悟解詩歌的別樣體現(xiàn),也是拋棄了功利性、真正對讀者負責的評點。

據(jù)上所析,劉將孫認為高本刪卻蕪雜以凈其注,再專附以重神悟的評點,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開釋其微,使覽者隅反神悟”[7]20冊,146。也正是由于評點能抽繹得神,詩反而成為評點之疏證,這和郭象注《莊子》一理相通;故劉將孫又不嫌以郭象本為媲。

從杜詩學史看,劉將孫提倡解讀杜詩重神悟的真正價值在于,它合乎元明清杜詩學的一條重要發(fā)展趨勢。后世對劉辰翁評杜雖不乏貶斥,然實際上是不承認其評點達到了神悟的水準,而并未否定評點方式本身;對于推重劉辰翁者,神悟自是最關鍵的原因⑨。正是由于解杜重神悟的取向得到廣泛接受,才衍生出諸如“舉隅”“通”“解”“闡”“意”“說”“論文”“心解”“鏡詮”等五花八門的名目;這類著作在明清杜詩學著作中比重甚大,皆不以訓詁為事,而標榜“自索杜詩旨趣于胸臆中”。甚者,清代重實學之箋注名家,亦不屑于舊注習氣,汲欲戛去訓詁窠饀。以錢謙益為例,他在《略例》中譏刺劉評“點綴尖新雋冷,單詞只字,以為得杜骨髓,此所謂一知半解也”[4]4,又在《草堂詩箋序》稱:“取偽注之紕繆,舊注之踳駁者,痛加繩削……少陵間代英靈,目空終古,佔畢儒生,眼如針孔,尋撦字句,剝割章段,鉆研不出故紙,拈放皆成死句,旨趣滯膠,文義違反?!盵4]3錢謙益自視己著如手洗日月,對前人解杜幾無贊賞。但他在實際箋注杜詩時亦重得其神髓,產(chǎn)生很多得自心悟的見解;其解杜的本旨所歸,確與劉將孫所倡遙相呼應。

四、結語

劉將孫緊隨乃父所開評點一路,富有創(chuàng)見性地論述了存評刪注的杜詩闡釋方法,釋放出讀杜重靈悟、解杜重神髓的信號。這在后世得到廣泛呼應,自此轉移了宋元以后的杜詩學風氣。因此,劉將孫《集千家序》作為一篇杜詩學專題論文,應當充分關注其對宋元杜詩學風氣轉變的理論引導意義。

注釋:

① 彭鏡溪集注本有羅履泰序文??蓞⒁姟俄毾c選注杜工部詩》(明云根書屋刻本);《成都杜甫草堂收藏杜詩書目》載:“《須溪批點選注杜工部詩》二十二卷,元彭鏡溪集注,附趙東山類選杜詩一卷、虞伯生注杜工部詩一卷,明正德四年黎堯卿重刻本,前有羅履泰序?!?/p>

② 楊紹和《楹書隅錄》:“是書專主須溪評點,故楚芳刪附諸注,僅存其半,殊未若《分類集千家注》本之詳。然分類本所采須溪語絕寥寥,正宜合觀,庶可參證?!庇种懿扇抖偶瘯洝罚骸案弑咀栽瘢舆f至六百余年,翻刻不絕,遠勝于黃鶴、徐宅、蔡夢弼各家注。所以高本在杜詩??淌飞希瑢嵖沙梢幻}相承之完整體系。”

③ 如《集千家注批點補遺杜工部詩集》(明正德十四年劉氏安正堂刻本);《集千家注批點杜工部詩集》(明嘉靖八年朱邦苧懋德堂刊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明嘉靖丙申玉幾山人刻本)(即明昜山人刻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清乾隆壬戌怡親王胤祥明善堂刻本)。

④ 澀江全善《經(jīng)籍訪古志》卷六載:“首有大德癸卯劉將孫序……序后載杜工部年譜及目錄,卷首及目錄首題‘須溪先生劉會孟評點’,每半版十四行,行廿四字或五六字,注雙行,界長七寸二分,幅四寸六分,目錄末有‘云衢會文堂戊申孟冬刊’木記??嘉焐昴舜蟮率辏菤q改元至大,隔劉序之時僅數(shù)歲,則此本當楚芳原刊?!北疚乃齽O序文、杜詩原文及評注,皆出此本,下不作注明。

⑤ 如蔡夢弼《草堂詩箋跋》:“每于逐句本文之下,先正其字之異同,次審其音之反切,方作詩之義以釋之,復引經(jīng)子史傳記以證其用事之所從出?!濒斢棥毒幋味殴げ吭娦颉罚骸叭羝湟饴桑嗽娭?jīng)’,神會意得,隨人所到,不敢易而言之?!?/p>

⑥ 洪業(yè)在《杜詩引得·序》中簡要地概括了這一宋、元杜詩學風尚之轉變:“竊謂宋人之于杜詩,所尚在輯校集注,迨南宋之末,蔡、黃二本已造其極。元人別開生面,一轉而為批選……顧惟劉辰翁以逸才令聞,首倡鑒賞……流風所被之大且長”。宋方深道有《諸家老杜詩評》,《直齋書錄解題》云:“實為后世專論杜詩之詩話、筆記匯輯之嚆矢?!眲t評點解詩實自劉辰翁始。

⑦ 可參證周采泉《杜集書錄》作者按語及所錄各書序。

⑧ 如包恢《敝帚稿略》卷六《吳規(guī)父墓志銘》認為,不放過任何能令其覺悟之言,方是好學;要達到“博觀書傳之言,遍閱儒先之論,莫不意領神會,心悟理融”,方是貫通。

⑨ 如楊紹和《楹書隅錄》卷四言:“顧須溪評點雖未盡當,而足使靈悟處要自不乏,亦讀杜詩不容廢也?!?/p>

猜你喜歡
杜詩評點
杜詩學文獻研究的重要創(chuàng)獲
——評王新芳、孫微《杜詩文獻學史研究》
宋代杜詩舊注整理與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詩注輯錄為例
貧困無田杜太守
清初杜詩研究二題——錢謙益《解悶》詩箋與仇兆鰲“四句分截”說
杜詩對高麗漢詩影響初探
在當代我們如何讀杜甫的詩
翻譯擂臺(116)評點
衡水市| 卢龙县| 博湖县| 浪卡子县| 连云港市| 阿拉尔市| 抚宁县| 乐业县| 大冶市| 新竹县| 利津县| 华宁县| 福海县| 鸡西市| 灵山县| 革吉县| 措勤县| 绥江县| 犍为县| 连平县| 罗甸县| 桃源县| 个旧市| 江门市| 来凤县| 东至县| 黑山县| 通辽市| 宣威市| 柘荣县| 陈巴尔虎旗| 芦山县| 淮安市| 阿克苏市| 井冈山市| 淳化县| 墨竹工卡县| 黄山市| 西林县| 信阳市|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