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華文化認同的邏輯前提
——概念、來源和內部關系

2022-01-01 02:53都永浩王禹浪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4期
關鍵詞:中華文化民族文化

都永浩 王禹浪

(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13;黑河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文化是民族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與科學技術的每一次躍進都有直接的關系。在近代,人類社會已經出現(xiàn)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發(fā)生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的英國;第二次科技革命發(fā)生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德國和美國;第三次科技革命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美國,隨后擴散至發(fā)達國家。這三次科技革命,均肇始于近代世界先進文化的發(fā)生地。比如英國16世紀的宗教改革, 喚醒了英國國民的獨立民族意識,主張政教分離。英國人自由、公平、義利均衡、自律等價值理念,是在歷史上的宗教改革中形成的,人類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就是在這種新的文化基礎上形成的。目前,人類社會正面臨新的科技革命,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偉大的科技與工業(yè)革命,這要比人類社會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要影響深刻。人工智能甚至會讓那些人口紅利消失的發(fā)達國家重新獲得發(fā)展的優(yōu)勢。最近,美國主導成立半導體聯(lián)盟,其目的一是為了確立美國在未來科技領域的優(yōu)勢,二是為了遏制中國在代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fā)展。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芯片產業(yè)的發(fā)展,與其他傳統(tǒng)產業(yè)有很大的區(qū)別,需要冒險精神、協(xié)作精神、職業(yè)素養(yǎng),骨干人員不能見利忘義,頻繁跳槽,也就是說需要一種合適的文化環(huán)境。所以說,即使在今天,國家、民族的發(fā)展也需要優(yōu)秀文化的助推和浸潤。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1]這一論斷是非常正確的,如果沒有文化的發(fā)展、文化的躍進,國家、民族的發(fā)展就是空中樓閣,不會具有持久的動力。討論中華文化認同的本質問題,其前提就是研究中華文化的概念、來源和內部關系,以及其與中華文化認同的邏輯關系。

一、關于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概念研究

什么是文化? 這一命題被諸多學者關注,并作出了許許多多的定義。國內外學術界對 “文化” 的定義有幾百之多, 但并沒有一個權威和公認的說法。在中西方不同的語境下,文化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所以,我們研究中華文化的概念,則必須梳理文化的內涵,對其概念進行相對準確的定義。

(一)西方與中國關于文化的概念

1.西方的文化概念

在西方的歷史語境中,“culture”(文化)一詞最早來源于拉丁文 “cultura”,含有耕作土地、種植莊稼、飼養(yǎng)家畜等含義。17世紀末,法國學者費雷迪埃對“culture”(文化) 的解釋是:“人類為使土地肥沃、種植樹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2]由此可見,西方 “文化” 的早期概念是基于人類物質生產,最初主要指的是物質文化。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于公元前在《圖斯庫盧姆辯論》中首次使用 “cultura animi”,拉丁文原意是 “靈魂的培養(yǎng)”[3],在此基礎上, 塞繆爾·普芬道夫從文化功能角度做了進一步的提升,指出文化是 “使人類擺脫野蠻,通過巧法成為完全的人”。[4]由此可見,西方最初的文化包括了教養(yǎng)、教育、栽培、培養(yǎng)等含義[5]。

西方出現(xiàn)的最為著名的文化定義是1871年由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首次提出的,這個定義影響至深:“從廣義的人種論的意義上說,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習慣?!盵6]泰勒關于文化的定義,雖然被公認為是經典性定義,但仍然存在過于寬泛的問題,比如,“知識” 中存在不在文化范疇的近代科學技術;“法律” 的大部分內容不應該屬于文化的范疇。泰勒之后,許多人類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等,從不同的專業(yè)知識背景,給文化下過諸多定義,但其影響沒有超過泰勒。對于什么是民族文化,相關概念有很多表述方式。英國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認為,民族文化 “是一個有機整體,包括工具和消費品、各種社會群體的制度憲綱,人們的觀念和技藝、信仰和習俗”[7]。1949年,克萊德·克拉克洪在《人類之鏡》一書中,對眾多學者的文化定義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界定了文化的10種含義。[8]由他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具有極為廣泛和復雜的內涵。

文化概念的這種復雜性、寬泛性甚至浸潤性的特點,難倒了很多的知名學者,假設說一首歌曲是文化,一支舞蹈是文化,這很好理解;但如果是一件兵器,比如弓箭,在古代或原始社會是文化,在現(xiàn)代則是一種體育用具。再比如法律,在原始社會是一種習俗文化,在古代是一種政治文化,但是現(xiàn)在的法律更多的是具有政治、社會屬性了。加拿大哲學家威爾·金里卡因此發(fā)出感慨:“實際上, 根本不存在文化這種東西,存在的只是來自無數(shù)文化源頭的數(shù)不清的文化碎片,而且沒有任何‘結構’在連接和支撐著他們。”[9]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洛威爾(Alawrenc elowel,l856—1942年) 對文化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比文化更難捉摸。我們不能分析它,因為它的成分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敘述它,因為它沒有固定形狀。我們想用文字規(guī)范它的意義,這正像要把空氣抓在手里似的, 當我們去尋找文化時,除了不在我們手里以外,它無所不在。”[10]無所不在而又難以綜合界定, 隨眼可見而又難以準確定義,這就成了西方文化概念研究的現(xiàn)狀。

2.中國的文化概念

在殷 商甲骨 文 中,發(fā)現(xiàn) 了 “文” 和 “化” 兩個 字;而在戰(zhàn)國末年的《周易》中兩個字同時出現(xiàn):“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漢時期的中國目錄學鼻祖劉向(公元前77年—前6年)可能第一次使用了 “文化” 一詞,“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盵11]有 “以文化人” 的含義和以禮儀、知識教化的內涵。而西晉學者、文學家束皙(261—300年)提到的 “時之和矣,何思何修。文化內輯,武功外悠”[12],則表明萬物之生,各由其道,皆得其所儀。盡管中國古代對文化的認識還未提高到體系化和形式邏輯的程度,但因其深厚的思想和價值屬性而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即使到了現(xiàn)代社會,文化概念的研究還是比較困難, 目前為止還沒有令人信服的公認的觀點出現(xiàn)。經過梳理,筆者認為有幾位學者的觀點是有啟發(fā)性的。

季羨林研究的是廣義的人類文化,他說,“我認為凡人類的歷史上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物質兩個方面,并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就叫文化?!盵13]

葛劍雄認為,文化是受地理環(huán)境影響的,在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下長期形成生活、生產、生存方式,“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行為規(guī)范、風俗習慣、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等等,以及相應的物質與精神產物。”[14]在一個相似的地理環(huán)境中產生的特定文化確實具有一定的共性,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古代民族擁有相類似的文化,比如祭熊儀式、薩滿教和萬物有靈觀念等都比較接近,顯然與這一地域特點的影響有關。

王蒙把文化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是人類的能力、經驗、記憶、知識、規(guī)則與成果的總和;狹義是與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等相對應的偏重于精神方面、智慧方面與心理方面的積淀、規(guī)范與現(xiàn)象。主要是語言文字、教育、宗教信仰、學術思維、道德與價值觀念、文學藝術、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jié)日慶典等風習)[15]。

章義和把文化劃分為表層結構、中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表層結構如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產品、勞動創(chuàng)造的生產和生活資料; 中層結構是制度、組織、人際關系以及依附于它們的原則、規(guī)范等;深層結構則是價值體系、人倫觀念、思維模式、致知途徑、審美情趣等[16]。

劉夢溪認為,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tǒng)。我們每天都跟文化打交道,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每一種文化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成分共生的,呈現(xiàn)多種文化成分相融合的狀態(tài)[17]。

對于文化概念的研究是中華文化研究的基礎,其中重要的是分類和定義,分類有助于我們深刻地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而定義則有助于理解中華文化的本質內容。

源于物質和精神的哲學命題,一般可以把文化劃分成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和精神可以把人類社會所有的存在都包括進去, 比如傳統(tǒng)的分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教育等,在這些分類中,都有物質和精神兩類內涵包含其中。思想、意識等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在文化中,既有物質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古代民族的交通工具,比如赫哲族的雪橇,形態(tài)上是物質的,但制作雪橇則一定有精神因素,設計理念、風俗和審美都在制作雪橇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F(xiàn)代的汽車制造表面看與文化無關,但其設計理念卻與文化密切相關,比如車輛的空間設計、油耗設計、耐沖撞設計、外形設計等,都與特定的文化相關。也因如此,在什么是文化的問題上眾說紛紜,沒有權威的結論。文化滲透到了人類社會所有領域,或者所有存在中,無處不在而又飄忽不定,人們很難準確地把握和定義。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下,所有的文化結構或者分類都脫離不出這兩個范疇。有的學者把文化劃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次,但是制度文化可以納入為精神文化范圍;有的學者把文化劃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四個部分,其實也屬于物質和精神兩個范疇。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六系統(tǒng)說文化,后五項屬于精神文化范疇。有的學者把文化劃分為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嚴格地說后三項就屬于精神文化。

西方人類學家從文明發(fā)展的角度看把文化劃分為野蠻文化(或低級文化、落后文化)、文明文化(或高級文化、現(xiàn)代文化),這種分類是種族優(yōu)劣論和生物進化論的產物。從人類的發(fā)展歷史過程而言,所有民族都曾經歷過從原始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所有序列的文化,文化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都是適應當時的社會而產生的,對于當時的社會而言,都是適宜的、必須存在的,沒有各個發(fā)展階段文化的存在,社會就難以維系和存在,存在的就一定是需要的。

對于文化, 筆者更傾向于作縱向的分層研究,而不是橫向的結構和分類研究,因為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文化的結構之間和分類之間都是可以相互滲透的,當然滲透率是不同的,也就是說結構和分類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文化的分層可以使我們從立體呈現(xiàn)的多維角度理解文化的內涵,文化的分層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第一層是表層文化,也就是文化的直觀表象層面,比如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鄉(xiāng)土風情、鄉(xiāng)規(guī)民約、禮儀習俗、民間歌舞、器具等等就屬于直觀表象文化, 當然屬于這一層面的還有許多。第二層是深層文化,所有的知識類產品、具有民族特點的制度文化(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等等)、文學藝術、傳統(tǒng)教育、語言文字、宗教信仰、遺跡遺物、符號性文化、公共文化等。第三層面是核心層文化,是最能代表一種文化的文化要素,代表性人物、著作或者思想體系、思維方式等都屬于此類。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道家文化和中國化的佛教文化就是核心層文化,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就是代表人物。比如基督新教是美國的核心層文化。最高的是頂層文化,是在其下各層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價值觀、精神力量和凝聚力。所以,文化就是在物質的、精神的文化因素總和的基礎上形成的全民共享和認同的價值觀與精神力量。

(二)中華文化概念

歷史上,與 “中華” 涵義接近的稱呼是 “華夏”“中夏”“中國” 等?!稜栄拧め屧b》曰:“夏,大也。”《尙書·武成》注:“冕服采章曰華,大國曰夏。” 呂思勉認為:“吾族正名,當云華夏?!盵18]“華夏” 既指大國,又是文化先進之意?!爸腥A” 同時具有地域與文化涵義。從地域上理解,“中夏” 的稱呼說明華夏是天下的中心,如 “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19];“魏人據(jù)中夏,漢氏有岷益,吳制荊楊而奄交廣?!盵20]從文化先進角度,《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盵21]“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儀而陋于知人心。”[22]“《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盵23]“中華” 在歷史文獻中也出現(xiàn)過,如:“自強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jù)?!盵24]“于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與昂?!盵25]“且如胡元只任胡族為正官,中華人官佐二?!盵26]從歷史角度看,“中華” 是華夏民族的稱呼之一是沒有問題的,但它也是個開放的文化概念,不是絕對的生物學(血統(tǒng))概念。“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盵27]這說明先秦時期,華夷之辨的主要標準是禮儀高低, 或者說是文化的高低。又比如楚國,中原諸國視其為 “蠻夷”,楚王熊渠(公元前886—前877年在位)也認為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但是當楚國逐漸接受了中原文化以后,就 “以屬諸夏” 了。這樣的過程在秦國也同樣發(fā)生過。

清朝末期至民國初期,“中華” 一詞作為革命派民族主義的動員工具被頻繁使用,“中華民族” 作為漢族的代稱而與清朝的滿族統(tǒng)治者甚至整個滿族相對應,提出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的口號。而改良派則傾向于將滿族包括在中華民族中,或者認為滿族已經與漢族融為一體。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很快認識到綱領的缺陷,提出 “五族共和” 的口號,將幾個主要民族納入 “中華民族” 中,即 “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個大民族”[28]。實際上還是要將滿、蒙、回、藏等融入漢族中。后來,孫中山等革命派進一步提出構建美國式的公民國家,將中國的民族打造成國民共同體,“合漢、滿、蒙、回、藏諸族地為一國,集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29]。在民國初期,“中華” 的稱呼從漢族(小民族)向多民族共和(大民族)到國族(公民共同體)的遞進演變,并且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而中華文化也從漢族文化向中華文化(超越民族屬性之上的文化)和國民共同體文化的含義演變。立憲派代表人物楊度認為:“一民族與一民族之別,別于文化,中華云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則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tǒng)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華之所以為華,以文化言,不以血統(tǒng)論,可決知也?!盵30]姜蘊剛提出 “中國歷史上也只有文化問題而無所謂民族問題”, 認為中國所有民族都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文化的區(qū)別;顧頡剛指出 “中國之內絕沒有五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中國人也沒有分為若干個種族的必要”,“中華民族是一個”。這兩位學者的目的是明確的,認為中國的民族(中華民族)應該是國民共同體,內部沒有民族的區(qū)分,也不存在民族,由此中華文化也就演變成 “國民文化” 了。

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把中華文化定位于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盵31]筆者認為,“大眾文化” 就是人民的文化,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義,是新文化的內容,它有別于封建的舊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有一些學者開始關注中華文化研究,比較有代表的觀點有如下幾位學者。寧騷提出了同質性的國民文化概念,“所謂國民文化的同質性,是指各個民族國家的全體居民被一種共同的現(xiàn)代文化紐帶聯(lián)結成一個統(tǒng)一的集合體?!盵32]寧騷的國民文化很接近于目前的中華文化內涵。婁杰認為,“中華文化涵蓋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廣義的傳統(tǒng)文化應為中華民族由古迄今經過揚棄而流傳下來的文化,不等于現(xiàn)存全部文化成果?!薄蔼M義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現(xiàn)存文化中古老的部分?!盵33]王希恩從國內國外兩個視角探討了中華文化的性質,相對國內各民族的文化,“中華文化” 是一種普同文化;相對于人類共有的普同文化,“中華文化” 是一種民族文化。[34]任曉偉認為,中華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在長期發(fā)展歷史上積淀形成的哲學思想、文化遺產、制度文教和治國理政經驗等的總稱。[35]還有些學者對中華文化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研究,但是基于中華文化等同于漢族文化的基礎上,所以筆者不做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文化進行了高度概括,指出:“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36]也就是說,中國56 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貢獻。在中華文化內容結構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盵37]中華文化也可以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它是由三部分組成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文化的來源)、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文化的現(xiàn)代屬性)。中華文化的核心內涵是 “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38],這也是中華文化認同的本質內涵,上升為國家文化的范疇。

綜合以上, 中華文化就是中國56 個民族文化的總和(56 個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漢族文化(華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主體,是56 個民族共同熔鑄的,漢族文化與作為重要構成部分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之間,是一種互為你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在中華文化的表層、深層、核心層文化結構中,各民族文化體現(xiàn)為多元一體屬性和關系,但處在頂層的中華文化,則是超越了各民族文化之上的國家文化(或公民文化), 體現(xiàn)出一體和一元的屬性。國家文化(中華文化頂層文化認同部分)來源于各民族文化,但不等同于各民族文化。

二、中華文化的來源與基礎

我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重大成就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39]中華文化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基礎上孕育而成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構成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在這一歷史過程中,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涵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也是由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植于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 中華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今天我們?yōu)橹院赖闹腥A文化, 來自于各民族文化的歷史發(fā)展全過程。

(一)中華史前文化、文明①

關于古代文明社會,有多種判斷標準。對于典型的文明社會,一般認為要具備三個標準:古代社會完整管理體系的城市(或城邦)的出現(xiàn)、文字的使用、成文法的形成。有人認為,國家制度的出現(xiàn)、稅收制度等也是文明社會的標志。但是城市的出現(xiàn)和文字的使用,事實上必然會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國家和稅收制度。按照這個標準,人類的古代文明出現(xiàn)在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國,中國是唯一一個文明社會發(fā)展沒有中斷、延續(xù)至今的國家。有人認為古希臘也是文明古國之一。史前次級文明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具有普遍性,比如階級的出現(xiàn)、貧富分化、地域關系的形成等,按照這個標準,我國各個地區(qū)均出現(xiàn)過不同程度的文明社會,成為形成中華文化的最初來源。

中華史前文化對人類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我國廣泛分布著舊石器時期的文化,不僅分布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而且在邊疆地區(qū)也有較多分布。

在舊石器文化的早期,我國山西省芮城縣西侯度就發(fā)現(xiàn)了180 萬年前人類活動遺跡和遺物遺址;在云南省元謀縣上那蚌村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170 萬年的 “元謀人” 的古人類牙齒化石,以及少量小型石器和哺乳動物化石。河北陽原小長梁距今約136 萬年。這說明了我國是人類歷史的核心區(qū)域之一。屬于這一時期的典型的舊石器文化還有藍田人文化、匼河文化、東谷坨文化。

距今100 萬年以后的遺址逐步增多,并向邊疆地區(qū)發(fā)展。貴州黔西沙井鄉(xiāng)觀音洞舊石器文化距今約60 萬至50 萬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窯文化距今約60 萬至50 萬年;北京人文化位于周口店第1地點距今約50 萬年;山西襄汾的丁村文化,是距今約40 萬至1.2 萬年華北地區(qū)舊石器中期、晚期文化的代表;遼寧本溪廟后山舊石器文化遺址距今約40 萬年,是東北地區(qū)最古老的舊石器文化;營口金牛山舊石器文化遺址距今約28 萬年; 北京龍骨山東麓的周口店第15 地點距今約20 萬至10 萬年;陜西大荔人文化遺址距今約20 萬至15 余萬年;山西陽高許家窯人文化遺址距今約10 萬年,等等。

進入舊石器晚期,中華大地上的舊石器文化的分布更加密集、更加廣泛。山西朔縣的峙峪文化、河南安陽的小南海文化、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文化、山西沁水的下川文化、河北陽原虎頭梁文化等,都屬于細石器文化。

寧夏靈武縣的水洞溝文化,距今約3 萬年。新疆阿爾泰山南麓吉木乃縣通天洞文化,距今約4 萬年。西藏舊石器晚期文化有定日蘇熱山南坡、申扎縣珠洛河畔、藏北高原湖泊區(qū)尼阿木底(距今3 萬年以上)。在我國最南部的海南昌化江的支流南陽溪發(fā)現(xiàn)兩處舊石器晚期遺址距今2 萬年左右。貴州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有畢節(jié)老鴉洞(距今1.7 萬年左右)、普定白巖腳洞(距今約1.4 至1.2 萬年),其他還有長順威遠、織金大巖桐、普定雙山、桐梓馬鞍山、威寧東山、安龍菩薩河、畢節(jié)吳家大洞、興義張口洞等。廣西的舊石器晩期文化有桂林北門四號洞、崇左陳家?guī)r和矮洞、柳州多思洞、桂林穿山東巖、百色上色村、田東長蛇嶺等等,分布廣泛。云南除了距今約170 萬年的 “元謀文化” 外,還有元謀賀龍村、四家村,路南板橋山沖村、安仁村、白石嶺、青山口、小野馬畔、紅土坡、羊角基村,馬關龍口村、滄源勐省、保山施甸老虎洞、邱北黑箐龍村等。青海舊石器晚期文化有霍霍西里、柴達木(距今約3 萬年)。臺灣臺東有3 處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 臺東長濱(距今約1.5 萬年至5000年), 跨越了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中期。我國東北地區(qū)在史前是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重要發(fā)源地之一。黑龍江距今1 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文化遺址有呼瑪十八站、昂昂溪,晚期的哈爾濱顧鄉(xiāng)屯。吉林有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安圖人(距今約3 萬至2 萬年)、撫松楓林村、青山頭(距今1 萬多年)等。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考古人員在長白山地區(qū)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和龍大洞、和龍石人溝,撫松新屯子西山、楓林等舊石器時代遺址近30 處。[40]遼寧共發(fā)現(xiàn)60 余處舊石器晚期文化遺址, 海城仙人洞(距今約4 萬至2 萬年)、凌源西八間房、凌海沈家臺等。

當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后,開啟了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歷史。早期農業(yè)出現(xiàn)在華南的洞穴、貝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大約相當于公元前1 萬至公元前7000年。中原地區(qū)新石器中期文化有華北磁山,華中彭頭山、裴李崗,華東龍虬、后李等新石器早期文化, 距今約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旱地農業(yè)和水稻種植都較為發(fā)達。甘肅天水大地灣文化距今約8000年至4800年。

新石器晚期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前夜,所有民族的形成都要在這個時期分化整合,地域跨度較大的部落聯(lián)盟在形成過程中。這一時期大約相當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間,也是中華文明形成的前奏,包括華中西北的仰韶文華、半坡文化和西南的大溪文化,華東的大汶口、河姆渡文化,農業(yè)特別是稻作農業(yè)較為發(fā)達。銅石并用時代覆蓋新石器晚期文化, 大約處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包括山東、河南、陜西的龍山文化,華東的良渚、大汶口文化,華中的屈家?guī)X、石家河文化,四川的寶墩文化、甘肅馬家窯文化等。存在于約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古蜀三星堆文化,與寶墩文化具有承繼性,以青銅文化為主,受到了中原華夏文明的明顯影響,至今仍有許多不解之謎。

新石器文化遺址在邊疆地區(qū)分布比之舊石器文化遺址更加廣泛、數(shù)量更多。目前,內蒙古自治區(qū)有新石器文化遺址2000 余處,比如,位于內蒙古陰山北麓及草原地帶裕民(距今8400年左右)、四麻溝,是內蒙古地區(qū)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址。[41]興隆洼文化(距今約8200年至7400年)、趙寶溝文化(距今約7400年至6500年)、紅山文化(距今約6500年至6000年)、富河文化(距今約6000年至5000年)等,都是內蒙古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內蒙古中南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中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存在諸多共同點。在新疆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包括吐魯番、阿斯塔那、羅布泊、喀什烏帕爾霍加闊那勒、若羌喀拉墩、木壘伊爾卡巴(細石器)、奇臺半截溝、吐魯番小草湖等。[42]西藏發(fā)現(xiàn)藏西北新石器文化類型距今7500 至5000年左右, 以細石器及小型石片工具為主要特征。截至2005年,西藏高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細石器地點已經達到102 處。在日喀則西部的昂仁、仲巴、薩嘎、吉隆、日喀則和山南貢嘎等地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細石器地點。西藏新石器時期,在藏東區(qū)域類型與西藏中部腹心地帶區(qū)域類型之間,還存在一個區(qū)域類型,這就是以林芝地區(qū)若干新石器遺址和采集點為代表的藏東南區(qū)域類型。從新石器時期早期開始,我們可以看到西藏文化已經接受了黃河流域古文明的深刻熏陶,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古文明在邊疆發(fā)展的一支。[43]到了新石器時代,寧夏與中原文化密切相關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有馬家窯文化(距今約5600年至4000年)、菜園文化(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齊家文化(距今約4000年)等,南北各種新石器文化遺址達250 余處。[44]廣西的新石器文化遺址甑皮巖(距今約1.2 萬年至7 千年)在華南地區(qū)具有代表性,還有頂螄山(距今約8000年至5000年)、桂南大石鏟(距今4500年左右)等。云南的新石器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近400 處,有河湖臺地(距今約7000 至3300年)、湖濱地區(qū)貝丘遺址和洞穴遺址三種人類居住類型。貴州平壩飛虎山發(fā)現(xiàn)了新舊石器迭壓的山洞文化遺址。還有赫章可樂(距今約5000年至4000年)、威縣中水(距今3000年左右)等以及戰(zhàn)國時期遺存。東北歷史上存在的東胡、肅慎、夫余—濊貊三大族系,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形成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新石器文化從外興安嶺至遼河流域均有分布, 如黑龍江地區(qū)有密山新開流(距今6000年左右)、齊齊哈爾昂昂溪(距今約6000年至5000年)、寧安鶯歌嶺(距今3000年左右)等,青銅時代肇源白金堡(距今3200年左右)、鐵器時代友誼鳳林古城(公元前后)。吉林新石器文化遺址西部有腰井子類型(距今約7000年至6000年)、黃家圍子類型(距今約6000年至5000年);中部有左家山類型(距今約6700年)、星星哨類型(距今約6500年至6000年);東部有金谷類型(距今4500年左右)。吉林青銅時代的遺址約有600 余處。遼寧新石器文化遺址有查海(距今約10000年至7000年)、沈陽新樂(距今約7500年至6800年)。距今約6000年至5000年的紅山文化是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fā)達文明,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遼寧還發(fā)現(xiàn)了112 處紅山文化遺址。在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了距今5500年前的大型祭壇、女神廟、積石冢和 “金字塔” 式建筑, 代表了中國北方地區(qū)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 多年,被稱為 “東方文明的新曙光”[45]。

在中華廣闊的土地上,黃河、長江流域成為了石器時代甚至文明時期的核心區(qū)域,特別是華北地區(qū),也就是中原地區(qū)無疑是中國石器遺址文化的核心。百萬年以上的兩處舊石器遺址——西侯度、小長梁均在中原地區(qū),但在云南也發(fā)現(xiàn)了距今百萬年以上的 “元謀人”。這說明即使在中國的人類發(fā)展史上,邊疆也是中華民族人類史的重要貢獻者。舊石器中晚期是人類發(fā)展史的重要時期,是早期、晚期智人時期, 晚期智人已經開始接近文明社會的人類。在中國的舊石器中晚期,中原地區(qū)仍然處于中心地位,但該時期遺址在華南、華東、西北、西南、東北等非華夏人口居住的地方分布比較密集,說明即使在這一時期,各民族的先民也都參與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形成過程,也說明中華文化的最初源頭就是遍布祖國大地的舊石器中晚期文化遺址,特別是晚期文化遺址,但是這個時期還不是中華文化的形成時期,而是孕育時期,其涓涓細流正在形成,準備匯入中華文化這條大河。

新石器時代是跨入銅石并用乃至青銅時代的重要時期和基礎,這一時期開始人類逐步進入了相對復雜的文化階段,并由此進入了文明社會,也就是進入了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那么我們從新石器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址分布可見,隨著新石器時代距今時間逐步臨近,其分布的密度越發(fā)增大,但始終是以中原地區(qū)(華北)為主體向西周輻射狀分布,其四周的新石器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不能不說是中原的新石器文化傳播的結果,然而相互之間的影響和聯(lián)系又是當時新石器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體現(xiàn)了多元一體格局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經形成。應該特別提到的是紅山文化,“8000年前阜新查海玉器以及其后紅山文化‘壇、廟、?!陌l(fā)現(xiàn),是遼河流域前導地位最有力的證明。在中原地區(qū)與之相當?shù)臅r期,還未發(fā)現(xiàn)具有類似規(guī)模和水平的遺跡?!盵46]這說明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區(qū)域之一,后來可能與燕文化有一定的聯(lián)系。在春秋時期的文獻中,山戎活動于這一區(qū)域。嚴文明提出了新石器時代中華六大文化區(qū)的概念,即中原文化區(qū);紅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組成的北方文化區(qū);位于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區(qū)等就應是東夷諸族的史前文化;長江中游文化區(qū)根據(jù)古史傳說,那里曾是三苗部落活動的地區(qū),著名的楚文化應是從這里孕育起來的;長江下游也是一個文化區(qū),應是古越族的史前文化;黃土高原西頭的甘肅和青海東北部文化區(qū),這里的新石器文化應是往后戎羌各族的史前文化。嚴文明提出了 “重瓣花朵” 理論,中原文化區(qū)是第一個層次, 它周圍的五個文化區(qū)是第二個層次,最外層是第三層次文化區(qū),包括福建、臺灣、廣東、云南、西藏、黑龍江、內蒙、新疆的各類文化等。[47]總之,中華民族中的所有民族的新石器文化都在中華文化的體系中,既各有特點和區(qū)別,又有不同程度的聯(lián)系, 相互滲透始終伴隨著新石器時代的全過程,體現(xiàn)出多元一體的特征。所以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即將步入人類文明的新石器時代,中華各民族的先民都是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和參與者;而后經過銅器時代文化和鐵器時代文化的磨煉,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秦朝建立, 中國多數(shù)新石器時代和銅器、鐵器時代的居民通過秦朝的統(tǒng)一政策成為華夏民族的成員, 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第一次大融合,而中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在五方之民的融合下隨之形成,即華夏文化的形成。

(二)56 個民族的文化

中華文化來源于56 個民族的文化,56 個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來源和基礎,包括形成過程以及未來的發(fā)展都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的論斷,就是對中華文化來源和基礎的高度概括。56 個民族的文化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漢族文化(華夏文化)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從內涵和性質上劃分為三個階段文化,即傳統(tǒng)文化(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漢族文化又稱 “華夏文化”,也有人籠統(tǒng)稱作 “中華文化”“中國文化”。在國內,研究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大家被稱為 “國學大師”,而這門學問又稱 “國學”。很顯然,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首先從內涵上看,中華文化、中國文化內容是基本重疊的,中華文化可能更多的時候被理解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化則可能被理解成中國目前的文化狀態(tài);其次從內容上看, 中華文化、中國文化都包括中國56 個民族文化, 而且都要包括56 個民族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外國人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被稱為“漢學家”,也是不恰當?shù)摹?/p>

從歷史文獻看,“華夏”“中華”“中國”“中夏” 內涵大多重疊, 內容上略有側重。但自從民國初期對“中華民族” 概念、內涵的建構完成以后,“中華民族”就是明確指向中國的各民族, 不能再用來指稱漢族。漢族(華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主要部分。

在漢族的遠古時代傳說中,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堯、舜、禹等先祖,漢民族自稱 “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華夏文化的頂峰時期,出現(xiàn)了先秦諸子百家②, 對中國影響巨大的三大學派——儒家、道家、法家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儒家杰出代表是孔子、孟子、荀子,尤其是孔子被稱為 “萬世師表”、圣人,代表作《論語》?!睹献印贰盾髯印冯m然沒有《論語》影響大,但亦是偉大的儒家經典著作。道家代表的人物是老子、莊子、楊朱,《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是其代表作。法家因亂而生,將政治哲學作為重要的治國手段,在戰(zhàn)國時期是重要學派之一。春秋時期法家的開創(chuàng)者是管仲、子產,戰(zhàn)國初期法家學說真正形成,代表人物是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戰(zhàn)國末期的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公元前5世紀至4世紀的古希臘,出現(xiàn)了西方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蘇格拉底,他的學生柏拉圖和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 “三賢”,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而在公元前6世紀至5世紀,孔子、孟子、老子則奠定了東方古代思想的基礎,影響了其后中國及其亞洲一些國家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東西方的古希臘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中國是古代思想文化的巔峰時期。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儒、道思想和中國化的佛教,中國佛教可以簡單劃分為內傳(內地)佛教和藏傳佛教。內傳佛教也稱漢傳佛教,筆者認為用 “內傳” 較好,可以包括漢族主要信奉的 “大眾部佛教”和云南少數(shù)民族信奉的 “上座部佛教”。藏傳佛教有四大教派。中國佛教主要宗派包括天臺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凈土宗、律宗、禪宗、密宗等。佛教對中國的文化、歷史、政治、思想等的影響十分深刻。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中華文化時, 提到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提到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等偉大工程,這些主要是漢族的貢獻,當然少數(shù)民族也在其中做出了貢獻,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遺產。在漢族(華夏)璀璨的文化中,包括很多類型的文化,比如新舊石器文化、銅石并用與銅器鐵器文化、語言文字、文獻典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fā)明等)、宗教文化、哲學社會科學、教育、文學藝術、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建筑文化、工藝美術等等,還有很多細分類型,不一一敘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到的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xiàn)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等一大批古代思想大家[48],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主要屬于漢族的文化,當然,這其中也有少數(shù)民族的貢獻, 比如儒釋道等中華文化精華,在部分少數(shù)民族中也大為流行, 并有自身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

關于少數(shù)民族文化:在語言文字方面,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比如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傣文等。在天文歷法方面,蒙古族、傣族、藏族、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等等,都有自己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醫(yī)藥衛(wèi)生方面, 蒙古族的《飲膳正要》在14世紀即已成書,并且吸收了藏、漢等民族的醫(yī)學成就,在17、19世紀蒙古族又有重要醫(yī)學著作出現(xiàn)。在唐時,維吾爾族的《新修本草》收錄了新疆出產的100 多種藥物。在歷史方面, 很多少數(shù)民族用自己的文字或其他民族的文字,撰寫了反映本民族歷史的著作。如13世紀中葉的《蒙古秘史》,明朝時期羅布藏丹津的《黃金史》、無名氏的《蒙古黃金史綱》等等,藏族思想家創(chuàng)作的《西藏王臣記》《賢者喜宴》《青史》等等,都是聞名于世的史學著作。在文學藝術方面,少數(shù)民族都有用文字書寫或口頭傳誦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例如藏族的《文成公主》《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傳》《云游僧的故事》《嘎達梅林》, 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少數(shù)民族的繪畫藝術、音樂歌曲、戲劇等。[49]再如少數(shù)民族原始信仰、宗教等,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建筑工程,服飾、樂器、生活用具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來源和基礎之一。

(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吧钊胪诰蛑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xiàn)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50]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對于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習近平總書記將其升華到至高的地位,定位于 “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民族文化血脈”“中華民族的基因”,高度概括為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涵成為中華文化的靈魂和主干。

我國學者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涵進行了提煉和概括,試圖找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季羨林推崇 “民胞物與”[51]的思想以及和諧觀:自古以來,中國就主張和諧,“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52]。王蒙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概括為包容性;和的思想,和為貴與和而不同,和是一種社會政治理想,即文明執(zhí)政的理想;中庸之道乃是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天人合一” 觀念是一種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向往等等。[53]張豈之認為,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雖然有時代和歷史的局限,但他們的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觀, 影響了人類文明。其中包括老子的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 思想;孔子的 “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思想;墨子的 “兼愛”“非攻” 思想;孟子的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政治哲學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的人生哲理;莊子的 “與人和”“與天和” 的論述等。[54]陳劍認為,中華文化有兩個重要的特點,即 “和” 的文明和包容特征。“和而不同” 是中華 “和” 文明中極具意義和超越時空的內容,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55],就是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承認、包容乃至尊重差異,以達共存共榮。關于中華文化的包容方面,主張“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盵56]?!昂<{百川” 是中華文明包容品格的經典概括。

“大一統(tǒng)” 思想是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之一,從初期的哲學含義的本體論出發(fā)來解釋中原王朝更替的合法合理性。最早出現(xiàn)在《公羊傳》中的 “大一統(tǒng)”,“大” 有遵從、尊重的含義,是中國古代早期皇權達及天下的合法性解釋,而且將政權、文化、經濟的高度一致和統(tǒng)一作為最終目標、目的和方向?!按笠唤y(tǒng)” 思想還和中國古代的天下觀密切關聯(lián)。中國的舊石器文化主要分布于華北和華南地區(qū),而又以華北最為發(fā)達。到了新石器時代特別是晚期,史前文化雖然仍以華北最為發(fā)達,但史前文明出現(xiàn)了多點起源的現(xiàn)象,比如紅山文化和華南地區(qū)的新石器文化,均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到了銅石并用時代甚至是銅器鐵器時代,這種格局仍然沒有根本變化。先秦時期華北地區(qū)的華夏各國與周邊的夷狄蠻夷各國之間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的天下。華夏與戎狄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除了中原的一些地域外,就是一種交錯雜居的關系,華夏的周邊均為戎狄蠻夷,因此,激烈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在華夏的眼中,對天下的認識是逐步變化的。在中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天下以華夏為中心,可以稱作中夏、中華或中國, 依照接受華夏文化的程度而向四周擴散,部分夷狄接受了華夏文化而成為中華文化的邊緣構成,隨著向外圍擴展這個邊緣又成為了中心的一部分,而且沒有明確的天下邊界,所有能夠知曉的天下都屬于 “中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57],就是這種思想的概括。因此,無論誰成為 “中國” 的統(tǒng)治者,都要維護這種文化才能成為正統(tǒng),統(tǒng)治的合法性才能被承認,而要維護這種文化延續(xù)性和天下的秩序,就要維護“中國” 的統(tǒng)一。

中華文化具有開放精神。中華文化是在新石器晚期開始進入形成階段,歷經銅石并用及銅器鐵器時代至秦的建立, 中華文化在華夷互動中形成,當然主要是華夏文化對夷狄文化的沁潤改變,華夏文化吸收夷狄文化的優(yōu)秀成分,在 “夷變夏” 的過程中華夏文化的版圖不斷擴大;同時,戎狄蠻夷的文化中也在大量吸收華夏文化成分,比如東北地區(qū)的濊貊族系公元前就開始受到華夏文化的深刻影響。這樣的文化交流互動的歷史過程,就培育了中華文化的開放基因。季羨林認為,中華文化歷來就是開放的體系, 他例舉了歷史上三次大規(guī)模的文化開放:一次是漢唐時期佛教的傳入;一次是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一次是“五四” 以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輸入。這些外來的文化已經中國化, 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中華文化不斷發(fā)展,歷久而彌新[58]。

中華文化還具有天然的內聚力, 這同中華民族的內聚力一脈相承。嚴文明認為,許多考古事實說明, 中華史前文化的特點與它所處的自然地理條件密切相聯(lián)。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體現(xiàn)出與外界相對隔離的特點, 這就決定了中國史前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一直走著獨立發(fā)展的道路, 具有土著性質。中國史前文化并沒有因為突出的多樣性而削弱統(tǒng)一性的發(fā)展, 形成了一個以中原文化為核心, 包括不同經濟文化類型和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分層次聯(lián)系的重瓣花朵式的格局。[59]這種重瓣花朵式的格局就是中華文化凝聚力的體現(xiàn), 展現(xiàn)了一種既各具特點又有序統(tǒng)一的中華文化的體系。每一個花瓣都是各有特色的、相對獨立的,但都是整個花朵的有機組成部分, 都有不可或缺的緊密關系。當然,“花朵” 的中心部分是核心,是主要部分,但也掩蔽不了其他部分的光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具有如此的特點,它的核心部分(中原華夏文化)最具融合力,不論何種異質文化進入這一區(qū)域,都會很快融入其中成為其一部分, 而且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除中原地區(qū)以外的華夏文化覆蓋區(qū),在新石器晚期的居民并不是華夏, 而是戎狄蠻夷的祖先, 這些居民融入華夏后, 同樣具有強大融合力, 進入這一區(qū)域的異質文化也同樣會融入華夏文化, 不過這些地區(qū)的華夏文化具有復合文化的特點,以華夏文化為基礎,雜糅了各民族的文化。在中華文化的版圖上,分布著文化分色圈,也就是華夷文化的接壤線,離文化分色圈越遠,其獨特性越為鮮明,也就是更能體現(xiàn)出中華文化的多元性。在這個華夷分色圈之外, 戎狄蠻夷之間也存在諸多的分色圈。但無論多元性多么鮮明,都不會影響到統(tǒng)一性,“因為這種統(tǒng)一性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經開始孕育形成,由于各史前文化相互鄰接,長時期相互影響和滲透, 所以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些共同因素, 這一情況在中原及其周圍文化之間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盵60]以華夏文化核心區(qū)的中原為坐標, 不斷通過交流互動向四方自然擴散, 這一過程就是各民族先民參與華夏文化的形成過程,至秦朝這一過程才告一段落。而對于華夷文化分色圈之外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部分,華夏民族采取的態(tài)度、理念是包容和和合,也就是對于文化的差異不試圖使用消除和沖突的手段,對于接受華夏文化的非華夏居民,則采取 “入夏則夏” 的和諧、包容的態(tài)度。所以,文化主義原則成為中華文化五千年發(fā)展的主線,華夏文化在接受、融合各民族文化的過程中版圖滾雪球般不斷擴大,多元部分的影響始終保持韌性, 滲透率長期處于上升趨勢。在華夏文化覆蓋區(qū),無論哪個民族成為統(tǒng)治者,都必須在華夏文化基礎上進行統(tǒng)治。在相對封閉的中國地理單元內, 在文化分色圈內外的這種文化交流互動, 在不受外部文化的沖擊下保持了不間斷的延續(xù)性和滲透率, 因而形成了強大的內部凝聚力。

(四)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神內涵

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兩個階段,“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 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幟”[61]。這兩個階段的中華文化,均源自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了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甚至是 “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核心價值觀” 也必須立足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所以,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緊密聯(lián)系的兩個發(fā)展階段,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涵是中華文化貫穿始終的精神命脈,決不能將兩者割裂開來。1919年的 “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科學、民主思想的發(fā)軔,是愛國主義的一次集中爆發(fā),是思想和文化領域的全民思想解放運動,也自然成為中國革命文化的開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yè),開啟了中華文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階段。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于 “古” 和 “傳統(tǒng)”,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體現(xiàn)于人民的、大眾的、先進的新文化,也就是 “古” 和 “傳統(tǒng)” 與 “新” 的關系,但貫穿始終的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 “精神命脈”、根和源泉,這樣分析就說清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關系。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盵6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其思想、理論、價值觀、精神等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自然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來源和先進文化發(fā)展方向的基礎。

(五)吸收和借鑒世界優(yōu)秀文化

古代中國的地理是相對封閉的和隔絕的,中華文化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相對獨立發(fā)展的,自我的交流、融合和組合非常地頻繁,形成了強大的內聚力,所以,盡管后來有與外部文化的交流、借鑒,但中華文化的本色和根本從未失去過,這就是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所在。過去中華文化發(fā)生過幾次重要的對外交流,這就是季羨林總結的:漢唐時期佛教的傳入、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五四” 以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這幾次重要的文化傳入的結果,都實現(xiàn)了中國化,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后,中華文化借鑒世界先進文化的范圍加大、速度加快。比如在表層文化層面的衣食住行、音樂舞蹈、影視文學、體育娛樂、大眾審美、語言文字等方面,影響無處不在。在深層文化方面,翻譯了很多思想理論著作,在學術界影響深刻;西方核心層文化基督教傳入明顯,副作用顯現(xiàn)。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試圖將其頂層文化價值觀輸入中國,企圖以此改變顛覆中國, 這是我們必須要堅決抵制的。

中華文化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文化過去是中華文化的發(fā)展趨勢之一, 以后這種趨勢也不會中斷,我們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63]。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動力源。只要 “以我為主、兼收并蓄”,中華文化的開放之路就不會停止,尊重差異、包容多元、交流互鑒將成為中華文化價值的一部分。

三、中華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研究

關于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是解決中華文化認同的關鍵命題,解釋不清這個命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就會陷入二律背反中。由于中華各民族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基本重疊或相同,所以,本文重點研究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問題。我們承認中華文化是56 個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那么就要承認各民族對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也就是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這樣做無疑是正確的選擇,是中華文化五千年發(fā)展的規(guī)律所在。我們面對這樣的一種處境: 各民族認同本民族文化是正常的、長期的現(xiàn)象,也就是 “不讓一個民族認同本民族文化是不對的,認同中華文化和認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64],但是,認同本民族文化如果附加上政治屬性和條件, 就會與認同中華文化成為一對矛盾;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越強烈,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就會越淡化。另一方面,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自信 “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提振 “四個自信” 的基質底蘊;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培育中華文化認同 “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實現(xiàn) “五個認同” 的前提條件。[65]因而中華文化認同也就具有了強烈的政治屬性,加強中華文化認同也就必然影響到各民族的文化認同,如何做到 “并育而不相?!?,就是筆者下文所要討論的問題。

(一)中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了華夏文化

在中華文化中, 華夏文化是核心和主要的部分,這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無涉華夏文化是否優(yōu)越的問題, 因為我們必須還要承認另外一個事實——華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 而且非華夏民族作出的貢獻是非常突出的。筆者還是用事實來說話。

晚期智人也即新人是生物解剖學上的現(xiàn)代人階段, 新人進入新石器時代后人類較為復雜的文化才真正形成,所以,我們把華夏文化的形成期界定在新石器時代是比較科學的。新石器時期的六大文化區(qū)的分布說明, 中華各民族深度參與了華夏文化的形成過程。在嚴文明提出的六大文化區(qū)中,只有一個區(qū)域是華夏民族的聚居區(qū)域,即華北文化區(qū),也就是中原地區(qū),其他區(qū)域均為非華夏的戎狄蠻夷的聚居區(qū)域。中原文化區(qū)是第一個層次,它周圍的五個文化區(qū)是第二個層次, 最外層是福建、臺灣、廣東、云南、西藏、黑龍江、內蒙、新疆等第三層次文化區(qū)。[66]在華夏文化從華北文化區(qū)向四周交融擴散過程中, 中華文化的分色圈越來越大,在此過程中,各民族共同參加了華夏文化的形成過程,也共同參加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過程。蘇秉琦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在新石器時期,逐漸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六大文化區(qū)系:燕山南北、長城地域文化區(qū),山東東方文化區(qū),關中(陜西)、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文化區(qū),環(huán)太湖東南部文化區(qū),環(huán)洞庭湖與四川盆地西南文化區(qū)、鄱陽湖—珠江三角洲為中軸的南方文化區(qū)。蘇秉琦認為,南部的三大文化區(qū)是非華夏民族的聚集區(qū)域,民族構成復雜,方言很多??傮w而言,以中原為中心的北方發(fā)展更快。蘇秉琦還認為,以發(fā)展順序看,中原文化并不都是最早在中國產生, 文化也不都是從中原向四周輻射。舊石器時代晚期以遼河流域為中心,石器文化的發(fā)展走在前列, 從而為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前導地位奠定了基礎。[67]蘇秉琦的觀點說明,在華夏文化的北部近鄰存在著非常高的文化,可能對華夏文化的早期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民族較多的南方文化區(qū), 后來也成為華夏文化的重點覆蓋區(qū)域, 說明非華夏民族對華夏文化形成的重要貢獻。非常值得關注的是,華夏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文化產生于山東,孔子、孟子均出生于與東夷混居的山東,位于華東文化區(qū)內。

戰(zhàn)國時期的 “七雄” 為秦、楚、韓、趙、魏、田齊、燕,都是在兼并很多小國的過程中強大的,其中,不少是非華夏的戎狄蠻夷之邦。在戰(zhàn)國七雄中, 趙、魏、韓具有華夏文化的原生性,而秦、楚、燕、齊則具有濃厚的戎狄蠻夷文化色彩。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春秋時,秦還是 “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于戎翟”[68]。秦建立之初,“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69],秦開啟的文化統(tǒng)一政策,將各國各族的多元文化歸于一統(tǒng),華夏文化分色圈進一步擴大,而其也意味著中華各族對華夏文化形成的共同貢獻。

長達360 余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華夏文化又一次震蕩交融的時期。公元304—439年,匈奴、鮮卑、氐、羌、羯等 “五胡” 和漢族主要在北方和四川共建立了十六個政權,“五胡亂華” 使中原各族人民生靈涂炭,是對文化的極限破壞,但同時也將 “五胡” 文化摻揉入華夏文化中,豐富了華夏文化的內涵。

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公元386—534年),統(tǒng)治中國北部長達148年,治理了 “五胡亂華” 后滿目瘡痍的中國北部疆域,而更為有意義的是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文化方面就包括改漢姓、改易漢俗、使用漢語漢字等等民族融合政策, 一方面使得這部分鮮卑人很快融入華夏, 另一方面也將拓跋鮮卑文化融入北方的漢族中。孝文帝的改革為隋唐的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唐朝繁榮、開放和多元的文化發(fā)展環(huán)境奠定了基礎。唐以后,中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沒有中斷過,但最為典型的是春秋戰(zhàn)國和秦朝初期、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各民族對華夏文化形成發(fā)展的貢獻。

華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文化最主要的一部分,因而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主要關系是華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筆者上述已經表明,華夏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

(二)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所有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各民族都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但由于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各民族的人口有多有少,居住地域有大有小,發(fā)展進度有快有慢,因而其文化的差異也非常明顯。特別是在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方面,差異更為明顯,有一部分民族的文化處于階級社會之前的發(fā)展階段,也就是處于氏族部落社會;還有些民族處于奴隸制和半奴隸制、農奴制社會發(fā)展階段。因此,各民族文化的 “塊頭” 大小不一,豐富度也不盡相同。對56 個民族的文化共同組成的中華文化,筆者有如下認識:

一是各民族文化有 “塊頭” 大小、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進度相異、文化的豐富度不同等多元屬性,但是文化沒有優(yōu)劣之分, 都是各民族社會發(fā)展階段的產物,對各民族的社會發(fā)展都起到積極作用,也都得到了各民族的認同。我們不能以 “自我” 和 “他者” 的眼光看待各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以文明社會的文化作為坐標,來衡量和評價其他民族的文化。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而言,所有民族都會認為自己的文化是優(yōu)秀的,甚至是最優(yōu)秀的。從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而言, 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適應當時的社會而產生的,因而是最實用的。比如工業(yè)社會的文化如果拿到史前社會,那么這個社會一定會因為不適應而崩潰。所以要 “包容多樣,尊重差異”。儒家就有 “和而不同” 的思想,這是適應當時的中國遠古社會的狀況而形成的思想。文化的差異不僅會在不同的民族中存在,在同一民族中也會長期存在。在中華文化的未來發(fā)展中,多樣和差異會長期存在,人為消除多樣和差異在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只有采取包容和尊重的態(tài)度,遵循 “和而不同” 的思想智慧,中華文化的認同才能牢固地建立起來。

二是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才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每個民族的文化中都含有 “糟粕” 的成分,在特定的時代所必然產生的 “不好” 的文化,不應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比如一妻多夫制、獵頭習俗、黥面紋身習俗等等,在特定的社會是正常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但也要摒除于中華文化認同之外。對于那些思想、精神方面的 “糟粕” 成分,更應該排除其外,比如極端宗教、邪教、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民族歧視、種族主義等等。對于各民族的文化,國家擁有選擇權,具有自主的解讀意識,要向有利于國家的方向發(fā)展,繁榮各民族的文化。但即使是糟粕,也需要保留好資料,作為學術研究之用。

三是各民族文化都具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文化權利是民族權利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甚至可以說是突出的權利。文化權利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從情感上、心理上影響民族關系、民族團結的重要因素。但是國家有權利基于公民個體權利的平等否定某些民族集體文化權利,比如,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就是對各民族公民文化和教育權利的保護。首先,普通話、漢字是歷史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秦朝將 “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統(tǒng)一起來,就是中華民族通用語言文字形成之始。其次,沒有其他語言文字能夠在全國范圍內代替全國通用語言文字。第三,只有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各民族公民的個體權利才能得到體現(xiàn)和保護。在這個原則之上,國家有權利優(yōu)先保護公民個體權利的實現(xiàn)。所以,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各民族的文化權利平等沒有關系。這就像使用英語的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中,還有很多其他民族的語言文字,但在教育領域使用通行的英語并不涉及文化權利的平等問題。

(三)各民族文化認同與中華文化認同處于不同的層級

作為對一種概念的描述,中華文化和中華文化認同是難易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因為涉及到認同的概念,就要說清楚中華文化認同的具體內容是什么,而這顯然是難度很大的研究課題。對于什么是認同,事實上是一個哲學的命題。因為作為個體而言,對一個事項的認識是千差萬別的,在不同的條件之下完全可以做出不同的判斷,需要形式邏輯的思維方式。認同是個體基于所生存的社會的某種精神、價值乃至于思想的傾向性判斷,當與不同的文化或文化場景接觸時,特別是發(fā)生摩擦、矛盾、沖突時,對自我文化體系與認同的一種自然和防御性反應。

各民族文化認同在不涉及國家間和民族間矛盾和沖突時,處于自然自在狀態(tài),而且文化認同潛移默化地存在于所有個體成員的品格、行為、生存方式、價值觀、審美和判斷、推理、演繹的過程中,所以說文化認同是所有個體人格的一部分,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場景下自然形成的,融入血液,改變這種認同是非常困難的。直覺需要是人的第一本能,艾瑞克·弗洛姆③指出,文化是人的第二本能,這個“本能” 決定了人的社會存在是一種文化存在。

所以,實現(xiàn)中華文化認同必須從各民族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文化認同層級劃分入手,才能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場景下實現(xiàn)。

中華文化認同可以劃分為兩個層級,中華各民族文化認同是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層級,56 個民族的文化劃分為表層、深層、核心層文化,在各民族的核心層文化中,也有價值觀、精神等最高等級的民族文化認同。中華文化認同為國家文化層級,在中華文化的認同層級中,各民族的文化分布于中華文化表層、深層、核心層文化中,但頂層文化則屬于中華文化認同的核心內涵, 其內涵來自于56 個民族的文化,但某個民族的文化及認同又不等于中華文化及其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指出:“把漢文化等同于中華文化、忽略少數(shù)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缺乏認同,都是不對的,都要堅決克服?!盵70]從國家的屬性邏輯而言,56個民族的文化認同不應該具有政治屬性,各民族不能以自身的文化為條件謀求政治權利;中華文化的認同則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與國家權力、國家軟實力和凝聚力密切關聯(lián)。

簡單進行總結:中華文化認同由56 個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層級和中華文化認同的國家文化層級組成,基礎層級不應具有政治屬性,而國家文化層級則必然具有政治屬性。中華文化認同是在認同中華各民族文化形成和發(fā)展歷史的基礎上,對中華文化頂層文化的價值觀、精神等的認同,或者說頂層文化已經屬于國家文化或公民文化的范疇,每個民族的文化認同都不能與之等同,每個民族的文化都不等同于中華文化。只有這樣,各民族文化認同與中華文化認同才能 “并育而不相?!?。中華文化的多元性(包括地域文化)與統(tǒng)一性的并存將是一個長期的客觀存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 也將成為我國未來繼續(xù)秉持的文化價值觀。

四、中華文化認同的本質

“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從其結構而言,劃分為基礎文化層級認同(各民族文化認同)和國家文化層級認同。在上文中,筆者探討了中華文化的概念、來源和內部關系,這幾項內容,就是我們研究中華文化認同的本質內涵的條件和邏輯前提。

(一)中華文化認同必須建立于超越族裔性之上

文化是民族的第二本能,是民族成員個體人格的一部分。當然,不是所有成員的文化人格都是一致的,有些成員的文化人格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在我國,很多人的文化人格在新的社會情景和現(xiàn)代教育的影響下,脫離原來的家鄉(xiāng)、民族的文化場景,逐步轉化成普遍的公民文化人格,這就是今天我們強調交往、交流、交融的現(xiàn)實意義所在。也就是說,“三交” 有利于公民的普遍文化人格的形成。

族裔性在本文中指各民族的 “族性”,也就是說族體認同的核心要素是族源、始祖、圖騰和所謂的血統(tǒng)一致性,盡管從科學的角度,這一切都可能不是真實的,或者是不準確的,但族裔認同往往根深蒂固,不容易改變,其文化認同作為民族的第二本能也是如此。在這樣情況下,我們要實現(xiàn)從各民族文化認同向中華文化認同的跨越,就必須實現(xiàn)中華文化認同的超越族裔性。作為社會上的人都有多重的身份認同,比如民族(各民族)身份、中華民族身份、公民身份、地域和地域文化身份、宗教信徒身份、政治身份認同等等,其中某些身份認同可能發(fā)生變化,但民族(各民族)身份認同是最難以發(fā)生變化的,即使有些成員的認同淡化甚至于消失,民族的(各民族)整體身份認同的變化也較難發(fā)生。取消身份證、戶口、表格的民族(各民族)身份標注和以民族(各民族)為對象的政策補償可能會對部分人的民族(各民族)身份認同產生影響,但是也難以改變這種狀況, 甚至可能發(fā)生地域文化身份向民族(各民族)身份認同轉化的可能性,這是我們必須預判的。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公民權利平等角度,筆者認為目前以地域人群為補償政策的對象是正確的選擇,但不意味著過去的民族補償政策就是失誤的,因為各個時期解決問題的目標和側重點不同。

基于上述觀點,各民族的自身身份認同和各民族文化認同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表現(xiàn),短期內這種情況不會改變,甚至將長期存在,也就是在國家文化的層級上,在中華文化的頂層認同上,要將其內涵與族裔性相分離。具體而言:56 個民族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組成部分,但某個民族的文化不等于中華文化,這是從范圍角度的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史就是中華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史,特別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主體部分——華夏文化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化認同來源于各民族文化, 但中華文化認同是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體現(xiàn)為全民共享的價值觀、精神等內涵,嵌入為國家文化認同和公民文化認同,已經脫離了各民族的族裔文化屬性,成為公民個體的本能文化認同。在多元文化中尋求共同的文化認同,必須建立在跨越多元文化的共享的價值觀、精神力和文化符號的基礎之上。

(二)中華文化認同的高級階段是國家文化認同

前述筆者提到,目前各民族的文化及其認同不具有政治屬性,中華文化認同的核心內涵則具有政治屬性,是價值文化、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審美文化等與政治文化的統(tǒng)一,因而與各民族文化與認同存在本質區(qū)別點。在中華文化的表層、深層、核心層的各民族文化中,主要部分是與生俱來的傳統(tǒng)文化和新出現(xiàn)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各民族的后兩類文化多數(shù)屬于類同文化或共享文化的范疇。中華文化認同的核心內涵屬于價值觀、精神(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等)、道德標準等。習近平總書記就此有兩段話:一段是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盵71]另一段話是 “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7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公共文化和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以及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就是中華文化認同的主要內容。

中華文化認同不同于各民族傳統(tǒng)文化認同,是國家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髓的提煉、概括、取舍和總結的結果,來源于各民族文化但不等同于各民族文化, 是由國家選擇的認同內涵和方向, 由此也就融入了政治屬性和國家意志,帶有明確的約束性,比如,破壞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進行分裂國家和極端宗教活動、各種欺詐行為、違背社會主義公德行為觸犯法律的,在刑法和民法中都有明確的處罰條例。國家文化認同是中國全體公民共享的文化認同,與中華文化頂層文化的認同具有高度的重疊性,也可以描述為同一性, 目前的國家文化認同就是中華文化認同的高級發(fā)展階段或最新發(fā)展階段,所以,筆者提出 “中華文化認同就是國家文化認同或公民文化認同” 的觀點。

(三)中華文化認同的核心是對共享的價值觀、精神力量的認同

共享一般指個體的公民分享同一件有價值的東西,共享一般不能指集體之間,因為集體內部成員的意見不一定一致。價值是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理念,包括理想、信念、規(guī)范、準則、準繩、公德、公理等屬性,價值蘊含真理涵義,所以它對人的行為、思想等有潛移默化的制約、影響和指向。精神是指個體和社會在思想、理想、信念、性格等方面的積極的、向上的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形成的動力就是精神力量。精神因素中有些屬于與生俱來的邏輯和自然的階段的產物。所以,中華文化共享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就是中華文化五千年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抽象性的跨越多元文化的、族裔的價值觀念、精神力量,這種價值觀和精神力量被中華各民族成員廣泛接受,并具有推動中國發(fā)展的積極因素和作用,同時,對中華民族所有成員具有普惠的價值和意義。如果只是針對一部分人有價值和意義, 就喪失了共享的屬性,也就失去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的廣泛一致的認同。

那么, 共享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如何在56 個民族文化中萃取的? 國家如何選擇? 標準是什么? 這是中華文化認同合法性的基礎。筆者上述已經總結了中華文化認同的主要內涵,這些內涵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渠道和方式獲?。阂皇窃谥腥A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中自然形成的共享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比如,各民族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高度共享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各民族雖然各具特點,但基本內容是重疊的。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此類內容,大一統(tǒng)成為入主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統(tǒng)治者共同價值標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跨族裔性成為一些古代民族的共識,比如匈奴人、突厥人、鮮卑人、高句麗人、夫余人、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滿洲人以及進入中原地區(qū)的其他民族都具有這樣的理念。數(shù)十萬沙陀人在南宋末期融入漢族中,同樣具有這樣的理念。二是某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性文化認同, 比如華夏民族的“和合” 文化,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經典內涵,特別是 “和而不同” 的觀念,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跨越歷史時空的內容。“并育而不相害” 的包容品格,“海納百川” 的廣闊胸懷,都說明包容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普遍共識。諸如此類的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自然會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內涵之一。華夏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共同擁有的開放、勤勞的精神品格,也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內容之一。這樣的例子很多,不一一例舉。

所有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內涵,都要具有至關重要的標準,即普遍的價值和各民族成員廣泛接受的文化內涵, 才能成為中華文化認同的內涵,也就是說,只有那些對各民族都有益的、普惠的文化價值和精神才能成為國家文化(公民文化)認同內涵的標準。

(四)中華文化認同的最高境界是中華人民的愛國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薄霸谏鐣髁x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恒的是愛國主義。”[73]可見,愛國主義是中華文化頂層文化認同的靈魂, 沒有愛國主義作為基礎,其他的中華文化認同都將失去意義。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認同中,多元指各民族的認同,這屬于基礎層面,而作為其上一級層面的最高級層面認同是中華人民認同,也就是作為個體總和的中國公民共同體的認同,因而本文使用了 “中華人民的愛國主義” 的概念。

在世界所有國家中,都有愛國主義的高度認同及其作為基礎的思想、理論、道德、品格、人格等基礎。各國各民族愛國主義的內涵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比如美國延續(xù)至今的是 “美國第一主義” 和 “美國優(yōu)先原則”,不管是對哪類國家,美國都將這一原則作為外交關系的基點,對于威脅其霸權地位的國家,美國都會不擇手段地進行阻遏、打壓。美國不存在各國和諧共存的發(fā)展理念,只有唯我獨尊,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fā)展趨勢中, 顯然是不能持續(xù)的。

中華人民的愛國主義體現(xiàn)于內部關系和對外關系中??鬃拥?“和而不同”“和為貴” 的思想,不僅成為當時處理社會關系和民族關系的準則,即使在今天,也可以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因而成為愛國主義的內涵之一。《孟子》云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儒家‘以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等觀念,道家‘抱一為天下式’等主張,法家‘為天下治天下’等觀點,墨家‘一同天下之義’等思想,莫不以治天下為對象來構建學說,為實現(xiàn)天下‘太平’‘大同’提供文化理論支持。”[74]《禮記·大學》中,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理念。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大一統(tǒng)” 觀念和 “和而不同” 成為愛國主義的核心觀念。在目前,愛國主義的要求是著力扎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厚植家國情懷,培育精神家園,引導人們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75]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堅持以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我們在對外關系中體現(xiàn)的愛國主義,是堅持 “協(xié)和萬邦” 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各國應該在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基礎上實現(xiàn)和平共處,促進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進步注入動力?!盵76]但我國并不會一味地追求和平主義,在國家核心利益受到侵害時,和平與和諧不可能實現(xiàn)時,會義無反顧地堅決維護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姑涝褪侵腥A人民愛國主義的典型例證! 沒有愛國主義,就不會有中華文化認同。

注釋:

①本節(jié)除已注釋外,關于舊石器文化遺址的內容,參考了謝燕萍、游學華著《中國舊石器文化遺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王幼平著《舊石器時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關于新石器文化遺址的內容,參考了張之恒著《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②《史記·太史公自序》介紹了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這“六家” 是: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即道家)。漢代文獻整理大家劉向、劉歆父子以及史學家班固認為,先秦時期的思想學派有 “十家”,除上述六家外,還有農家、雜家、縱橫家,至于在街頭巷尾說故事的 “小說家” 是否可以稱為 “家”,則有疑義?!笆摇?號稱 “百家”。百家爭鳴形成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思想的活躍局面,構成中華文化中的原創(chuàng)性文化。(張豈之《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人民日報》,2014—05—16。)

③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年),美籍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其精神分析學說對世界有影響力。

猜你喜歡
中華文化民族文化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我們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華僑圖書館將建海外漂流站 讓中華文化傳播海外
以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路徑思考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誰遠誰近?
汉川市| 陇西县| 新乡市| 腾冲县| 分宜县| 达尔| 旌德县| 旬阳县| 长兴县| 彭山县| 河津市| 蒲城县| 扬中市| 邻水| 大荔县| 马关县| 扎囊县| 日土县| 盐津县| 大英县| 彭州市| 云安县| 江永县| 山东省| 盘山县| 武清区| 邢台市| 昭通市| 宜州市| 库伦旗| 漾濞| 延寿县| 丘北县| 兰溪市| 合水县| 女性| 永定县| 兴仁县| 盐亭县| 名山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