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敏
(蘭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塔耶布·薩利赫(Tayeb Salih, 1929-2009)是蘇丹當代著名作家,被譽為“蘇丹最杰出的文學人物”[1],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家之一”[2]。薩利赫的作品通常以蘇丹北部農村為背景,帶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較為客觀地反映了蘇丹的社會狀況。
《向北遷徙的季節(jié)》(1966,簡稱《季節(jié)》)是薩利赫的代表作,被列為 “阿拉伯世界六部最好的小說之一”[1]。該小說中無名敘述者英國留學多年之后,回到了蘇丹尼羅河沿岸的村莊,小說主要圍繞他回國后的所見所聞而展開,其中包括讓他大為震驚的穆斯塔法·賽義德(Mustafa Sa’eed)的自白——穆斯塔法在倫敦的曲折經歷,他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光輝的職業(yè)生涯,他與眾多英國女性的情感糾葛以及最終致使他鋃鐺入獄的謀殺案。穆斯塔法扭曲混亂的人生使無名敘述者陷入極度的困惑和焦慮之中,并對現(xiàn)代蘇丹人的生存處境進行反思,進而認識到現(xiàn)代蘇丹人作為一個模棱兩可的符號徘徊于歐洲和非洲、傳統(tǒng)與革新、神圣與褻瀆、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困境。
國內外關于《季節(jié)》的討論主要包括穆斯塔法和敘述者的人物塑造及從文化融合、女性主義、現(xiàn)代主義邊緣化、后殖民主義等角度出發(fā)對蘇丹人的生存狀態(tài)進行的探討。值得一提的是,薩利赫的作品描繪了蘇丹社會的全貌,展現(xiàn)出蘇丹社會中以穆斯塔法和敘述者為代表的這一群體的生存現(xiàn)狀。因此,結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對穆斯塔法和敘述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鑒于此,本文試圖運用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欲望社會形態(tài)理論,以蘇丹社會為切入點,探討蘇丹人整體的生存困境。
從弗洛伊德到拉康,“欲望”始終被精神分析學派約束在或是家庭,或是社會法則的固定邊界內。法國哲學家吉爾·德勒茲一反傳統(tǒng),在與費利克斯·加塔里(Félix Guattari,1930-1992)合著的《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第一卷《反俄狄浦斯》(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一書中開創(chuàng)精神分裂分析學(schizoanalysis),將矛頭直指為資本主義剝削壓迫服務的精神分析。德勒茲立足唯物主義,使欲望同“物質流及局部客體建立隨機的、片斷性的、多樣化的聯(lián)系”[3],賦予欲望以生產力。欲望無需跨越心理領域就可以直接進入社會領域,社會生產在“確定條件下純粹是而且僅僅是欲望生產本身”[4]29。在他看來,社會的本質是欲望與權力的抽象機器, 機器是切割或發(fā)送欲望流的系統(tǒng),不同的社會機器以不同的方式管理欲望。德勒茲定義區(qū)分了三種主要的抽象機器——轄域機器(territorial machine)、專制機器(disciplinary machine)和資本主義機器(capitalist machine)。
《季節(jié)》開篇描繪的蘇丹社會隱隱呈現(xiàn)出轄域機器的輪廓。德勒茲認為最始源的、荒涼的欲望與生產之間的統(tǒng)一體即是土地[4]164。作為社會場域的最初表現(xiàn)形式,轄域機器以土地為載體,展現(xiàn)出社會群體的原初生存狀態(tài)?!都竟?jié)》中的村民與這片土地的羈絆是如此強烈,以至于小說的敘述者,在前往英國求學的7年間,不知多少次夢回故鄉(xiāng)——尼羅河畔的小小村莊瓦德哈米德,時刻將自身的欲望寄托在這片土地上。薩里·馬克迪西(Saree Makdisi)曾探討過這一話題,認為貫穿全文的敘事線索之一便是“敘述者對消弭自身與故土之間的間隙的渴望”[5]。換言之,瓦德哈米德的那一方水土成為主要調節(jié)機制,管理著敘述者的欲望和欲望生產。土地即是欲望生產的源動力和對象,欲望以土地的形式表達自身,因此記錄欲望是土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主要方法或主要功能。
社會是一個龐大的記錄體,這一場域內所有人的情感和行為都被記錄在社會機器,也就是土地上。土地書寫了整個生產過程,記錄著勞動力和勞動資料,這樣地理組織便成為社會組織,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都被銘刻在土地上。養(yǎng)育敘述者的瓦德哈米德賦予了他生命的溫暖,那一方土地是他生而為人的原點。為信念堅持,為正義勇敢,為同伴落淚,故土是敘述者與世界之間最原初的羈絆。久居異鄉(xiāng),遠離故土,則萬念皆空,以至于當他提及歐洲和徘徊其間的那段日子,便只剩下“一個連鯨魚都會凍死的國度”“一坨毫無生氣的,冷冰冰的物質”[6]3這樣冰冷的字眼。敘述者在那漫長的七年間從未得到過溫存,每一天每一秒都心心念念這方土地,這方土地承載的歡聲笑語總是在午夜回夢之際浮上心頭。當他最終重新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他說他好像宛如受凍之人終于沐浴在陽光下,他感到“心田間的冰雪消融了”[6]3,此刻生命仿佛重新找回了意義,而這份意義,這份生命的欲望都是大地給予的。敘述者重返故鄉(xiāng),重新置身于這片生產和記錄欲望的土地間,他不再是某個冰冷的實體,而是一個有靈魂有欲望的鮮活的人。帕特里夏·吉西(Patricia·Geesey)驚嘆于敘述者與故土之間的深切羈絆,她把遠離故土的敘述者比作“扔進水里的石頭”,而把歸來的敘述者比作“撒在田里的種子”[7]。踏上這片土地,敘述者方才意識到“有多少地方該去走走,有多少果子該去采擷,有多少書籍該去閱讀,生命卷軸上有多少空頁該用大膽的筆觸填上明白無誤的語句”[6]6。環(huán)顧四周,觸目所及帶給敘述者的是 “一種穩(wěn)定感”[6]20,是生命的厚重,傳承和完滿。
除了土地,轄域機器還在人的身體上留下印記?!都竟?jié)》中霍絲娜(Hosna Bint Mahmound)與瓦德(Wad Rays)的包辦婚姻體現(xiàn)了轄域機器對個體欲望的制約。瓦德有意迎娶的霍絲娜,但他卻完全漠視霍絲娜的個人意愿,轉而征求和霍絲娜非親非故,霍絲娜的亡夫指定的監(jiān)護人,也就是敘述者的意見。作為構成社會機器的部件和齒輪,霍絲娜只能被動接受社會機器對她施加的各種影響,因為“集體社會的統(tǒng)一性并非取決于人……它取決于特定器官之間的聯(lián)結、分離、并置”[8]。置身于社會機器的政治監(jiān)管及演練中的個人,其身體器官不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集體。從這個意義上說,欲望表現(xiàn)為社會群體的集體沖動,零散的個體欲望收束于社會機器之中,受到原始的轄域機器的統(tǒng)一支配和調節(jié)。男尊女卑是瓦德哈米爾的不二法則,村民們默認女人是生活的調劑品,是男人的附庸,女人天然地需要男人的保護,正如敘述者的友人所言——“你知道這里的生活是如何運轉的。女人屬于男人,男人即使衰老也是男人”[6]83。由此,霍絲娜在丈夫去世三年后還不改嫁的行為便被眾人視為異常。當敘述者向瓦德轉達霍絲娜無意改嫁的意志時,瓦德全然不顧霍絲娜的想法,甚至諷刺敘述者——“你捫心自問,麥哈蒙德的女兒拒絕我的理由是不是你!我看你倆怕不是早就滾在一張床上了”[6]81!最終,霍絲娜不得不屈從于社會機器所制定的規(guī)則。無論她說什么或做什么,她都必須嫁給瓦德,因為“她父親已經同意,她的兄弟也同意了”[6]82。
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以及個體欲望對社會機器的屈從,似乎都在表明《季節(jié)》所描繪的蘇丹社會尚處于原始的轄域機器。然而,當我們隨著作者生動的筆觸,輾轉于蘇丹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一龐大的社會機器似乎呈現(xiàn)出另一種形態(tài)。轄域機器中的身體器官受制于政治監(jiān)督和群體審判,屬于集體而不是個人,因此部落族群和親疏體系是轄域機器日常運作的核心驅動力。血緣和姻親牽動欲望流的回轉,可以說“原始社會組織的普遍結構包括婚姻聯(lián)盟及血統(tǒng)關系”[9]。
換言之,血統(tǒng)的純潔性對轄域機器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異族通婚顯然與其運作準則背道而馳。然而,敘述者口中的蘇丹人對跨種族的基因交換不以為意。敘述者曾到一位年輕的蘇丹大學講師家中做客,在座各位,海闊天空無所不談,話題不知不覺轉到了異族通婚,漫無目的的拉閑散悶隨即找到宣泄口。他們甚至以談論這件事為樂,熱火朝天地八卦第一個娶英國媳婦兒的蘇丹人的生平軼事。盡管他們八卦的內容是無稽之談,但大肆談論異族通婚這一行為本身是非常耐人尋味的,這顯然不是一群受制于轄域機器的人會涉足的話題領域。由此,小說向我們發(fā)出了一個訊號,社會形態(tài)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維系原始部族社會運行機制的社會網絡不再環(huán)環(huán)相扣。新的社會結構悄然顯現(xiàn),轄域機器內部正在經歷一系列重構革新,呈現(xiàn)出社會場域的第二種形式,即野蠻的專制機器。
小說中,英國入侵蘇丹,是蘇丹社會轉型的關鍵。專制機器區(qū)別于轄域機器的特點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世系體系?!皩蛹壔A級代替了原始轄域機器的橫向關系”[10],也就是說,社會等級制度或階級劃分取代了轄域機器的橫向聯(lián)盟,欲望的流動隨即開始接受專制機器的縱向管理。君王或權力組織取代了土地作為承載機器運轉的主體地位,他們放棄了土地作為監(jiān)管欲望的主要手段,開始用語言以及書寫的命令實施國家管理,于是,原始的轄域機器逐步演化為一個由君主或獨裁者統(tǒng)治的國家,即專制機器。簡言之,專制機器的誕生脫胎于抽象語言符號取代土地符號的磨合過程。盡管土地符號尚未消失殆盡,新的社會體系賦予國家持久發(fā)展的新生動力,體現(xiàn)了新生國家與原始部族之間的聯(lián)系與斷裂。隨著英國的干涉,蘇丹原始的部族社會受到沖擊,人們不再把土地或區(qū)位當成監(jiān)控欲望的主要手段,土地便失去了監(jiān)管記錄的作用。但是蘇丹的國土面積又如此之大,君王或者權力組織自然不能親臨每一寸領土進行統(tǒng)治,他們只能采取書寫的命令來實施國家的管理,來監(jiān)管欲望。自此,管理欲望的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人們開始使用新的手段來記錄,即用書面語言記錄和書寫欲望。在這一轉型期間,教育成為書寫命令的手段,對于新型社會體系的落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季節(jié)》通過描述蘇丹人初次接觸學校的反應,使讀者窺見教育的影響力。政府派人掃蕩各個部落,四處宣講招生。人們紛紛把學校視作英國入侵者的邪惡象征,根本不想送孩子上學。這種恐懼在某種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因為學校作為一種新型管理模式的縮影,是規(guī)整他們的行為,使他們與熟悉的生活方式隔絕的罪魁禍首。一個男孩問宣講團學校是什么時,宣講團回答他:“當你長大離開學?!蔀檎囊幻賳T?!盵6]39一名退休公務員也斷言:“英語是飛黃騰達的鑰匙,誰不懂英語,誰就別想有前途?!盵6]44他發(fā)表這樣的觀點,是因為在這名退休公務員年輕的時候因為學歷限制,他只能從一個小小的出納員干起,經歷“千難萬苦”[6]44,才獲準參加行政考試,然后又當了30年副科長,退休前兩年才被提拔為科長。
新的欲望管理模式下,新型社會體系應運而生。德勒茲生動地描述了這一層次化的社會體系:“作為靜止不動的發(fā)動機,暴君處于金字塔的頂端;作為傳輸?shù)钠鞴?,官僚機構處于金字塔的側面;作為生產活動的零件,村民們處于金字塔的最底部?!盵4]232小說中的邁哈竹卜(Mahjoub),敘述者的同鄉(xiāng),祖祖輩輩都是莊稼漢,他對這一社會體系有著清晰的認識。他只接受了基礎教育,并認為這對他來說足夠了,因為“農民所被允許接收的一切教育,都是為了能夠寫信看報,為了懂得老百姓應當遵循的法律法規(guī)”[6]82。敘述者的認識顯然沒有他那么透徹,敘述者說邁哈竹卜這樣的莊稼漢才是影響國內生活的人,是權力的合法繼承者,并贊美他們是“生活之命脈”是“大地之食鹽”[6]82。對此,邁哈竹卜給出了很現(xiàn)實的回應——“如果我們是大地之食鹽,那么大地就連一點味道都沒有了”[6]83。邁哈竹卜的回應生動展現(xiàn)了蘇丹社會的現(xiàn)狀,歷史在前進,現(xiàn)今的蘇丹已經不是敘述者記憶中的模樣,人們和土地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淡薄,農民屈居于社會底層,受社會機器支配。
至此,小說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一個處于過渡時期的蘇丹社會,過渡磨合不可避免伴隨著一些問題。從轄域機器轉向專制機器是一個從冷血到可怖的過程。專制機器調整吸納了轄域機器所有的抑制機制和組織,并內化到自身的運行機制中。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監(jiān)管記錄功能,語言和書寫的命令取而代之,記錄并書寫欲望,建構國家的本質。而從中衍生出來的規(guī)章制度和法律是新型管理模式的外化形式,是身體痛苦的新源泉。小說中的蘇丹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委員會,敘述者的村子里就有一個農業(yè)計劃委員會。他曾參加過一次委員會會議,聽會議主席大談規(guī)章制度的重要性。主席堅持認為,服從委員會規(guī)定的制度至關重要,否則事情就亂了套,“混亂將統(tǒng)治一切”[6]12。主席一再強調委員會的委員們更應該成為執(zhí)行制度的楷模,如果他們違反章程,也應象其他人一樣受罰。
然而推動專制機器運轉的法律有兩個特點。第一,在管理社會時,它采取一種精神分裂式的方式,其管理的對象不是統(tǒng)一化的社會群體,而是部分客體。我們承認這樣做確實有其可取之處,有時的確很管用,但我們同樣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它是一種虛假的統(tǒng)一性,這種不實的統(tǒng)一性具有一種偏執(zhí)的壓迫性,壓迫部分客體和欲望流,抑制欲望的創(chuàng)造性。小說中,穆斯塔法作為首個前往英國留學的蘇丹人,他的經歷象征著蘇丹社會在外來影響下經歷社會轉型所遭遇的困境。穆斯塔法曾身陷情感糾紛,涉嫌數(shù)名女性的死亡被告上了法庭。坐在被告席的他覺得律師們在踩著他的尸體互相搏斗,這意味著是非公正不是審判關注的重點,他本人只不過是律師輸出價值觀的一塊踏板。檢察長阿塞爾·希金斯先生(Sir Arthur Higgins),結了兩次婚,離了兩次婚,他的風流韻事人盡皆知,他以與左派和波西米亞派的聯(lián)系而聞名。令人驚訝的是,穆斯塔法曾是阿塞爾的朋友,1925年他還在阿塞爾的家中與他共度圣誕節(jié),當時檢察長對穆斯塔法說:“你是個無賴,但是我并不厭惡無賴,因為我也是個無賴?!盵6]79然而,正是這個無賴費盡心機,把劊子手的絞索套在另一個無賴的脖子上。
法律的這種精神分裂性不僅體現(xiàn)在司法審判上,也體現(xiàn)在行政管理中?!都竟?jié)》中的蘇丹教育部曾召集多個地區(qū)的代表團,組織大會商討教育統(tǒng)一問題。盡管教育部財政預算少得可憐,多建幾所學校都捉襟見肘,導致大部分小孩要走好幾里路去上學,但教育部仍借著會議的名義修建了一座耗資百萬鎊的獨立廳,富麗堂皇的像座宮殿。行政官員們臉上油光锃亮,手指上的寶石戒指熠熠生輝,身著藍、黑、綠三色精致的海馬毛和絲綢服飾,腳上穿的皮鞋與燭光爭輝,踩在大理石地面上颯颯作響。就是這群人在獨立廳里,就教育問題共同研究了9天。其中一位部長的長篇演講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諷刺意味。他談到學生們在學校里所受的教育和人民的現(xiàn)實狀況之間不應產生矛盾、不符。他認為,如今每個受教育的人都不應該一心想著“舒服的辦公室座椅”“空調設備齊全的花園洋房”以及“美國制造的汽車”[6]99。他認為應該從根源上鏟除這些痼疾,否則會產生一個和社會現(xiàn)實水火不相容的資產階級,從而嚴重威脅到社會安定。然而,正是這位部長,每年夏天都要去瑞士避暑,他夫人的日用品是用專機從倫敦運送過來的。其他部長都直言不諱,說他沉迷酒色,揮金如土。他創(chuàng)辦商業(yè)和建筑業(yè),搜刮民脂民膏,積下巨額財產,那些血汗被榨干的人卻衣不附體地生活在森林里。這樣的世界根本沒有公正可言。
法律的主觀性和任意性是專制機器的第二個特點。法律沒有為人們提供多少助力,因為懲罰先于判決,而判決先于法律命題,這表明專制機器中的法律并不為所有人服務。在穆斯塔法被定罪之前,人們就駕輕就熟地描繪出了一個人渣形象——誘使兩個女孩自殺的罪魁禍首,葬送一個已婚婦女美好生活的魔鬼。他被視為一個利己主義者,一生都致力于奢靡享樂。因此,當穆斯塔法在法庭上坐了幾個星期聽律師們談論自己時,他覺得他們好像在談論一個與他無關的人,此刻穆斯塔法·薩義德仿佛并無其人——“他是一抹幻象,一個謊言”[6]28。穆斯塔法甚至要求他們必須殺死這個謊言。除了穆斯塔法本人之外,參與這場審判的每個人都不關心案件本身,而是將這次審判視為兩個世界之間的沖突或一場生死搏斗。
英國的入侵迫使蘇丹社會加速歷史的進程,轉變社會形態(tài)。然而外力作用下由外而內的變革必然不是一帆風順的,新型管理模式下的公平正義只是權力運作的游戲,法律淪為特殊群體滿足私利的工具。
所以身處這樣一個殘酷而又恐怖的專制機器,蘇丹人該怎么辦呢?這部小說提供了兩個選擇。是應該像穆斯塔法一樣,在某個河水暴漲的雨夜走入河心,一了百了嗎?還是像敘述者一樣,在河中沉浮之際,猛然醒轉,掙扎求生?雖然小說在敘述者的大聲呼救中戛然而止——“救命!救命!”[6]139,讀者并不知道敘述者有沒有活下來,然而,薩利赫后續(xù)的小說中又出現(xiàn)了敘述者的身影,我們知道他活了下來,我們甚至得知了他的名字——哈利德(Halid)。這象征著敘述者已經克服了生存困境,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不同于漂泊無依的穆斯塔法,哈立德找到了生活的答案。他對生命是否有意義并不感興趣,他想活下去,只是因為生命中總有那么特定的一群人,他們的存在讓他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讓他覺得自己有義務和他們相伴到老。因此,盡管現(xiàn)實很糟糕,但就算不是為了所謂社會,所謂大義,僅僅是為了身邊的羈絆,請讓我們承擔起對這些羈絆的責任,沿著無所謂意義的人生,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