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雪梅 李長榮
摘?要:[目的/意義]尋求情感支持是用戶使用在線健康社區(qū)的主要動機之一,探索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可促進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改善交流環(huán)境,提升健康服務質量。[方法/過程]基于信息生態(tài)理論,從用戶、話題、平臺、環(huán)境4個維度,構建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模型,并通過實證研究對模型的適用性進行檢驗。[結果/結論]結果發(fā)現(xiàn),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負向影響,話題價值性、感知平臺有用性、群體聯(lián)結、群體認同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社區(qū)平臺可通過提供個性化健康服務、提高話題價值性和平臺功能有用性、加強群體聯(lián)結和群體認同等方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情感支持。
關鍵詞:信息生態(tài);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情感支持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22.01.010
〔中圖分類號〕G25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22)01-0097-11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Emotional support is one of the main motivations for users to use online health community.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raction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ies can optimize the service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y and improve the dissemination of emotion.[Method/Process]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cology,the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raction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ies was constructed from four dimensions:user,topic,platform and environment.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Result/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health experienc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emotional interaction willingness.All of the four variables,namely“topic value”,“perceived platform usefulness”,“group connection”,“group identy”had positive impacts on emotional interaction willingness.Community platform can provide better emotional support for users by providing personalized health services,improving the value of topics and the usefulness of platform functions,strengthening group connection and group identity.
Key words:information ecology;online health community;user;emotional interaction;emotional support
在線健康社區(qū)是指用戶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就健康或治療等相關問題進行知識共享、專家咨詢和成員交流等活動的在線社區(qū)[1]。近年來,39健康網(wǎng)、好大夫在線、醫(yī)享網(wǎng)、甜蜜家園、丁香園、尋醫(yī)問藥網(wǎng)等國內在線健康社區(qū)出現(xiàn)了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對于普通公眾、患者,尤其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在線健康社區(qū)強大的交流互動功能對于其健康自我管理、日常疾病控制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2]。在線健康社區(qū)除了為用戶提供信息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為用戶提供情感支持,即為用戶提供關心、關注、理解、同情和鼓勵,幫助用戶增強自信心,并減少他們應對自身健康問題時的焦慮[3]。情感支持對于用戶的心理健康和疾病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如Turner J W等對41名糖尿病患者的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情感支持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值[4]。Wang Y C等對在線癌癥支持群體的定量研究發(fā)現(xiàn),成員獲取的情感支持越多,群體的持續(xù)參與性越強,情感支持增強了成員之間或整個團隊的關系[5]。而在線健康社區(qū)的情感支持作用大多通過用戶之間的情感交互來實現(xiàn)。情感交互行為不僅有助于用戶宣泄情感,緩解緊張和焦慮,而且有助于加強社區(qū)成員之間的聯(lián)系,增強用戶對社區(qū)的認同感。研究用戶情感交互意愿有助于了解用戶的情感需求,促進用戶的情感交流,排解和疏導用戶的消極情感,并且能夠進一步發(fā)揮在線健康社區(qū)的情感支持作用。
在線健康社區(qū)中用戶的情感交互行為不僅受到用戶自身特征的影響,而且受到其他用戶、話題信息、信息技術和信息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一個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用戶作為情感交互的主體,是情感交互中最活躍的因素,決定著情感的走向。信息(話題)作為用戶生產(chǎn)和消費的對象,用戶對話題的興趣度和關注度,以及話題本身的價值性均可能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信息技術為用戶的情感交互提供了易于操作的界面,促進了交互功能的實現(xiàn)。從信息環(huán)境來看,在線健康社區(qū)需要良好的氛圍、多用戶的參與和協(xié)調,以達成群體情感交互。因此,可以從信息生態(tài)視角出發(fā),研究用戶情感交互意愿。因此,本文擬以信息生態(tài)理論為基礎,從用戶、信息、技術和環(huán)境4個維度研究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以此提出在線健康社區(qū)情感支持功能建設的策略和建議。
1?相關研究綜述
1.1?在線健康社區(qū)情感交互及其影響因素
在線健康社區(qū)內用戶多為患者或親屬,他們的經(jīng)歷具有相似性,往往承受心理和生理問題的雙重壓力,更渴望傾訴情感,并容易產(chǎn)生情感共鳴,因此社區(qū)內情感色彩強烈,情感特征更濃。李旭光等利用內容分析法對百度醫(yī)療健康類貼吧的帖子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用戶情緒存在多樣性,其中正面情緒包含6種(平靜、快樂、關心、期待、接受、信任),中性情緒包含2種(不解、驚訝),負面情緒包括8種(擔心、恐懼、傷感、悲傷、厭倦、厭惡、不耐煩、生氣)[6]。除了用戶進行情緒的表達以外,其他用戶也會與其進行互動,在回復貼中表達鼓勵、祝福、支持等情感的慰藉或情感的共鳴,如表1中用戶情感交互的示例,數(shù)據(jù)來源于醫(yī)享網(wǎng)中的人氣圈子“乳腺癌圈”。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用戶通過發(fā)帖進行情感的表達和宣泄,同時能夠獲得其他用戶的鼓勵和慰藉,從情感交互中獲得了情感支持。用戶情感交互的意愿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用戶個體角度上來說,男性和女性在社區(qū)中的情緒表現(xiàn)方式會不同,如在糖尿病社區(qū)中女性用戶會比男性用戶表達更多的消極情感,尤其是焦慮和悲傷的表達[7]。Garcia-Rudolph A等對不同性別中風患者用戶的情感差異進行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發(fā)現(xiàn)女性的積極情感(期待、信任和喜悅)顯著性更高,而男性的消極情感(厭惡、恐懼和悲傷)顯著性更高,認為女性比男性更能表達積極情感和幸福感[8]。除了性別以外,疾病類型和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可能會對用戶情感表達產(chǎn)生影響,如Wynn R等為了研究社交媒體對患者群體提供的情感幫助,通過對不同疾病的推文情感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焦慮”“悲傷”的消極情感類別中,與抑郁癥、躁郁癥相關的推文排名最高;在積極情感類別中,乳腺癌排名最高,其次是抑郁癥、艾滋病[9]。Yu B研究了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的情感狀況,發(fā)現(xiàn)在線健康論壇的平均情感強度排序為乳腺癌論壇>前列腺癌論壇>癌癥治療論壇[10]。從環(huán)境角度上來說,在線健康社區(qū)的環(huán)境和規(guī)模均會對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影響,如Liu C等采用相關分析法研究在線健康社區(qū)規(guī)模與艾滋病人群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每個社區(qū)中帶有負面情感的用戶比例約為60%,并且與社區(qū)規(guī)模之間存在弱的正相關性[11]。也有研究分析網(wǎng)絡密度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如Lin H等研究了Facebook上的社交網(wǎng)絡結構如何影響用戶情感表達,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網(wǎng)絡密度與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擁有較大網(wǎng)絡密度的Facebook用戶傾向于表達更多的情感[12]。綜上所述,現(xiàn)有研究主要關注用戶或環(huán)境等單一指標與情感表達的相關性,缺少多維度的綜合分析研究。
1.2?信息生態(tài)視角下的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信息行為研究
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信息人之間、信息人與信息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而構成的有機整體[13]。靖繼鵬認為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由信息、人、信息環(huán)境組成,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人工系統(tǒng)[14]。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由信息生態(tài)因子構成,信息生態(tài)因子作為信息生態(tài)的核心,包含4個基本要素,分別為信息、信息人、信息環(huán)境和信息技術[15]。已有學者基于信息生態(tài)理論,研究用戶信息搜尋行為、信息采納行為、信息使用行為、信息共享行為和信息求助行為等的影響因素。王晰巍等從信息、信息人、信息環(huán)境和信息技術4個維度研究移動團購APP用戶信息采納態(tài)度和行為,其中信息維度包括信息有用性和信息時效性,信息人維度包括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信息環(huán)境維度包括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信息技術維度包括使用風險性和安全性[16]。李嘉興等從信息生態(tài)理論的4個維度研究老年群體微信使用行為,其中信息維度包括信息有用性、時效性和可靠性,信息人維度包括滿足感、用戶素質和用戶習慣,信息環(huán)境包括社會經(jīng)濟、社群文化和法律保護,信息技術維度包括易用性、穩(wěn)定性和服務質量[17]。張長亮等從信息生態(tài)的角度對網(wǎng)絡社群用戶信息共享行為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信息人的成員信任,信息易用性、延時性以及信息共享的云計算技術、信息環(huán)境的交互氛圍能夠影響用戶的信息共享意愿或行為[18]。張敏等從信息生態(tài)理論視角對健康信息求助行為進行研究,其中信息人維度包括自我效能、求助經(jīng)驗和健康信息素養(yǎng),信息維度包括準確性、相關性和及時性,技術維度包括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環(huán)境維度包括感知隱私風險、平臺信任和社會容認度[19]。目前的研究多從信息系統(tǒng)的4個維度研究用戶信息行為的影響因素,缺乏對用戶交互行為的分析。
2?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2.1?用戶個體維度對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
改善和提升健康狀況是用戶參與在線健康社區(qū)的主要動機和目的。楊化龍等的研究結果表明社區(qū)對用戶的信息和情感支持與健康狀況的改善程度直接相關,而性別因素在其中起到調節(jié)作用[20]。就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而言,當用戶感知到自身的健康狀況較差時,更傾向于在社區(qū)中宣泄焦慮、恐懼、害怕等情感,如Cabling M L等的研究結果表明用戶患癌癥的階段越高,發(fā)布的帖子越傾向于表達焦慮、悲傷等情感[21]。從健康經(jīng)驗的自我評估來看,患病用戶如果缺少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日常預防等方面的經(jīng)驗和知識,便會對自身所患疾病充滿恐懼,獲取情感支持的需求越強烈,越容易宣泄害怕、沮喪、焦慮等情感?;诖?,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用戶個體因素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
H1a:健康狀況自我評估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負向影響;
H1b: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負向影響。
2.2?話題維度對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
健康同質性理論認為具有相似健康狀態(tài)的個體間更容易建立起彼此的信任,進而采納對方的建議,分享積極的態(tài)度[22]。如Zhang Y等對Facebook糖尿病社區(qū)的發(fā)帖和回帖進行內容分析,發(fā)現(xiàn)社區(qū)成員向與自己相似健康狀態(tài)的同伴提供了情感支持,其中大多數(shù)通過分享積極態(tài)度,對同伴的狀態(tài)進行積極確認或祈禱來鼓勵同伴[23]。鄧勝利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信息的相關性、準確性和可信性對用戶健康信息獲取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24]。用戶對相關話題是否感興趣、是否關注或熟悉可能會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影響,所以本研究在前期預調查中設置了話題關注度、話題興趣度和話題熟悉度3個變量,預調查分析結果顯示三者的一致性較高,且變量間具有相關性,故合并為話題相關度1個變量。
信息采納模型主要從信息有用性維度研究用戶對健康信息的采納行為,包括信息質量和信息可信度等[25]。信息生態(tài)理論通常結合技術接受模型從信息有用性、時效性和可靠性等信息維度對用戶信息使用行為進行研究[16-17]。感知價值理論主要從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和時效性等方面對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的信息感知收益進行測量[26]。情感交互不同于信息獲取,對于時效性的要求較低,如果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能夠為其用戶提供有價值的話題或建議,用戶將更愿意參與其中,主動通過社區(qū)互動表達自己的孤獨、沮喪、快樂等情感。所以本研究選擇話題價值性作為信息維度的變量之一,并且通過真實準確性、有用性和可靠性來測度話題的價值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2:話題因素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
H2a:話題相關度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
H2b:話題價值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
2.3?平臺維度對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
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的結構和功能設計并不是完美的,用戶在情感交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反應延遲、數(shù)據(jù)保護、信息過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本文基于現(xiàn)有文獻,從技術接受度[27]方面就平臺維度對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進行分析。從感知有用性來看,用戶在疾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往往會遭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和痛苦,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如果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問題,為用戶提供有用的健康資源,給予鼓勵、支持和陪伴,用戶也會更加愿意在平臺中進行情感交互。就感知易用性而言,Yin F S等基于積極情緒理論分析影響用戶在社交平臺中進行交流互動的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社交平臺的易用性使得用戶持續(xù)在社交網(wǎng)絡中表達觀點[28]。Fortin D R等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站的互動性和生動性會影響用戶的社會存在感和參與積極性[29]。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3:平臺因素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
H3a:感知平臺有用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
H3b:感知功能易用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
2.4?環(huán)境維度對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
用戶在健康社區(qū)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以發(fā)帖、回帖為聯(lián)系紐帶而形成關系網(wǎng)絡,構成了信息環(huán)境維度。信息環(huán)境層面的影響,可以依據(jù)社會資本理論,將其劃分為群體聯(lián)結和群體認同。群體聯(lián)結是指社區(qū)用戶間存在的關系,其大小反映了個體間關系的強度。較高的聯(lián)結強度可以讓用戶之間產(chǎn)生熟悉感,拉近彼此的距離[30]?,F(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密度對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的知識創(chuàng)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1]。Lin H等研究也發(fā)現(xiàn)較高的網(wǎng)絡密度對用戶情感的表達有積極的促進作用[12]。群體認同理論認為個體會自動歸屬到特定群體中,并與其他群體成員做出相似的行為[32]。群體認同通常通過個體希望獲得他人認可度或在組織中獲得歸屬感的意愿來測量?,F(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認同對網(wǎng)絡健康知識的共享具有積極影響[33],認同使得用戶積極參與社區(qū)活動中,對于在線健康社區(qū)的情感交互具有促進作用?;诖?,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4:環(huán)境因素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
H4a:群體聯(lián)結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
H4b:群體認同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用戶維度包括健康狀況自我評估和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話題維度包括話題相關度和話題價值性;平臺維度包括感知平臺有用性和感知功能易用性;環(huán)境維度包括群體聯(lián)結和群體認同。
3?研究設計
3.1?量表設計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方法,以4個維度的8個假設為依據(jù),對問卷進行設計。本研究模型共包含9個潛變量:健康狀況自我評估(HA)、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HE)、話題相關度(TA)、話題價值性(TV)、感知平臺有用性(PU)、感知功能易用性(PE)、群體聯(lián)結(GC)、群體認同(GI)和情感交互意愿(EI)。為了保證測量的質量,本文參考借鑒已有研究文獻和測量量表,結合在線健康社區(qū)的情境對問項進行適當改編。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如對于健康狀況自我評估(HA)的測量,本文從生理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兩方面進行測度,被調查者需從非常不健康、比較不健康、一般、比較健康、非常健康5個選項中進行唯一選擇。在正式發(fā)放問卷之前,本研究首先招募了具有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使用經(jīng)歷的親朋好友、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通過填答相應問題對他們的使用經(jīng)歷進行了驗證,最終招募了245名被試者。根據(jù)問卷的問項數(shù)量隨機抽取145名被試者對問卷進行了前測,剩余100名被試者參與了后續(xù)的正式問卷填答。通過預調研結果對問項進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問卷測量指標如表2所示。
3.2?數(shù)據(jù)分析
3.2.1?人口統(tǒng)計學分析
問卷的正式發(fā)放對象除了邀請100名前期招募的被試者填答以外,其余的問卷主要以網(wǎng)絡鏈接的形式通過發(fā)帖和回帖的方式在丁香園、尋醫(yī)問藥網(wǎng)和百度健康吧等具有代表性的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的論壇上發(fā)放,共收集問卷125份。本調查最終共收集到225份問卷,對問卷進行篩選,剔除問卷填寫時間過短、回答不完整、答案重復率高的問卷后,共得到有效問卷208份,有效回收率為92.4%。問卷樣本基本信息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各個變量的頻次分布基本滿足抽樣調查的要求,其中,性別調查結果中男性占比23.1%,女性占比76.9%,從而可以得出本次調查結果更多地代表女性的意愿。在線健康社區(qū)類型分布中,丁香園占比24.1%,好大夫在線占比19.2%,百度貼吧“醫(yī)療健康”版塊占比13.8%,可以得出本次調查用戶偏向于使用丁香園、好大夫在線、百度貼吧“醫(yī)療健康”版塊等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
3.2.2?信度和效度檢驗
信度分析主要用于測量樣本回答結果是否可靠,即樣本有沒有真實作答問卷題項。本文通過SPSS23.0對問卷進行信度分析,得出總體克隆巴赫信度系數(shù)(Cronbachs Alpha)為0.954,說明問卷總體的可信度非常高。然后對問卷進行效度分析,效度用于測量題項設計是否合理,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進行驗證。通過SPSS23.0對問卷進行效度分析,得出KMO系數(shù)為0.936>0.6,Bartlett球形卡方值為3 896.655(df=325,在0.000的水平上顯著),說明樣本數(shù)據(jù)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信度和效度檢驗的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各變量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數(shù)處于0.772~0.871之間,根據(jù)以往的研究結果,克隆巴赫信度系數(shù)(Cronbachs Alpha)如果在0.8以上,則該量表的信度非常好,一般信度系數(shù)在0.7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本文的量表具備良好的可信度。采用主成分提取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最大方差法(Varimax)的旋轉方法,對因子進行處理,累計方差解釋率為80.082%,經(jīng)過多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各題項的因子載荷系數(shù)值均高于0.5,綜合說明研究數(shù)據(jù)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水平。
3.2.3?相關性檢驗
為了保證各個變量間的相關性,本文通過SPSS23.0對各個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進行檢驗,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看出,健康狀況自我評估(HA)、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HE)、話題相關度(TA)、話題價值性(TV)、感知平臺有用性(PU)、感知功能易用性(PE)、群體聯(lián)結(GC)、群體認同(GI)、情感交互意愿(EI)之間均通過顯著性檢驗,均存在著相關關系。其中情感交互意愿(EI)分別與話題價值性(TV)、感知平臺有用性(PU)、群體認同(GI)的相關系數(shù)值均高于0.7,說明情感交互意愿分別與話題價值性、感知平臺有用性、群體認同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正相關關系。
3.2.4?多元回歸分析
以情感交互意愿(EI)作為因變量,健康狀況自我評估(HA)、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HE)、話題相關度(TA)、話題價值性(TV)、感知平臺有用性(PU)、感知功能易用性(PE)、群體聯(lián)結(GC)、群體認同(GI)作為自變量,采用逐步多元回歸方法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最優(yōu)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shù)以及對回歸系數(shù)的t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
從表6可以看出,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HE)、話題價值性(TV)、感知平臺有用性(PU)、群體聯(lián)結(GC)、群體認同(GI)5個自變量進入了回歸方程且所有變量的顯著水平均小于0.05,健康狀況自我評估(HA)、話題相關度(TA)、感知功能易用性(PE)沒有被納入回歸方程。上述回歸模型方差膨脹系數(shù)(VIF)值均小于5,說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由此可知,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會負向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話題價值性、感知平臺有用性、群體聯(lián)結、群體認同會正向影響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而健康狀況自我評估、話題相關度、感知功能易用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沒有顯著影響。利用回歸分析得到的回歸方程模型為:
用戶情感交互意愿=1.996-0.138*HE+0.411*TV+0.38*PU+0.262*GC+0.242*GI
對該回歸方程的判定系數(shù)R2以及方差分析表進行檢驗,由表6可知,模型R2值為0.723,意味著5個自變量可以解釋因變量的72.3%變化原因,并且模型通過F檢驗(F=105.648,p=0.000<0.05)。
3.2.5?假設檢驗結果
用戶、話題、平臺、環(huán)境4個維度中均有變量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顯著影響,但影響方式各有不同。根據(jù)上文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對提出的研究假設進行驗證,如表7所示,可知H1b、H2b、H3a、H4a、H4b得到支持。
4?討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信息生態(tài)理論,從用戶、話題、平臺、環(huán)境4個維度探討了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對研究結果的討論與建議如下:
1)用戶維度中健康狀況自我評估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不顯著。文獻[21]認為患癌階段越高,越容易表達焦慮和悲傷等情緒,這與本文的研究結論不符,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測量的是用戶對自身健康的認知,而不是用戶真實的健康狀況。就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而言,被試者會在潛意識里認為自己是健康的,傾向于做出“健康”的選擇。另外,健康狀況自我評估高的用戶也可能有強烈的情感交互意愿,因此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不顯著。用戶維度中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負向影響(B=-0.138,p=0.027<0.05)。在線健康社區(qū)中健康經(jīng)驗豐富的用戶,往往對自身的健康問題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其宣泄恐懼、焦慮等情感的可能性就越小。有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具備的健康知識與其焦慮和抑郁的情緒顯著負相關[35]。缺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日常預防等方面經(jīng)驗和知識的用戶,對于自身所患疾病缺乏較為準確的判斷,更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獲取情感支持的需求會更強烈。因此,用戶是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體,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是情感交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目標,而情感與知識相互影響,提升用戶的健康知識素養(yǎng)對于情感交互系統(tǒng)的良性發(fā)展非常重要。用戶健康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一方面可降低他們面對疾病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健康知識和經(jīng)驗豐富的用戶還可為其他用戶提供信息和情感支持。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一方面應當進行醫(yī)療知識的科普,提升用戶的健康知識素養(yǎng);另一方面,應當發(fā)揮平臺優(yōu)勢,建立有效的激勵制度,鼓勵擁有豐富疾病治療經(jīng)驗的用戶更多地參與到對健康信息的組織和交互中。
2)話題維度中話題相關度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沒有顯著影響。文獻[24]研究發(fā)現(xiàn)信息的相關性對用戶健康信息獲取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這與本文的研究結論不符,原因可能在于,情感交互不同于知識交互,在情感交互中用戶更加注重情感的宣泄和表達等內在動機,而對話題的相關度和熟悉度不是很在意。話題維度中話題價值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B=0.411,p=0.000<0.01)。文獻[26]的研究結論表明,在線健康社區(qū)信息來源可靠性、信息準確性和時效性的提高能有效提高用戶感知收益,進而對感知價值產(chǎn)生正向的影響。隨著感知價值的提高,用戶將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與其他用戶分享自身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情感變化。情感是一種社會信息[36],在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也是用戶生產(chǎn)和消費的對象。情感交互與知識交互相互關聯(lián),知識的價值性對于情感的交互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在線健康社區(qū)管理者應當嚴格把控話題的質量。一方面,對于缺乏真實性和可信度的話題,應當及時處理,在保證話題真實性的同時確保話題的安全性、科學性;另一方面,對于優(yōu)質的話題,尤其是對于用戶幫助較大的公共健康話題進行信息推薦,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其中,同時可以按照用戶對于話題的不同貢獻程度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從而激發(fā)用戶的參與熱情。
3)平臺維度中感知功能易用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沒有顯著影響。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是此次調查中的大多數(shù)對象能夠熟練使用網(wǎng)絡操作,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認為使用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的復雜度較低。Davis F D[37]曾指出當使用者越來越熟悉操作系統(tǒng)時,感知易用性的作用會越來越低,因此感知功能易用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較小。平臺維度中感知平臺有用性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B=0.38,p=0.000<0.01)。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為情感交互生態(tài)系統(tǒng)提供了渠道和技術保障。當用戶感知到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有助于解決自身的健康問題或拓寬自身的健康知識時,會更有意愿通過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宣泄自身的情感或為他人提供情感支持。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一方面要做好用戶的需求分析,從用戶的需求出發(fā),提升服務質量和個性化醫(yī)療服務,切實解決用戶的健康問題;另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的健康資源,完整、準確和時效性高的信息能夠提升用戶對在線健康社區(qū)的有用性感知[38]。
4)環(huán)境維度中群體聯(lián)結(B=0.262,p=0.000<0.01)、群體認同(B=0.242,p=0.007<0.01)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正向影響。群體聯(lián)結作為社會資本的結構維度,反映了在線健康社區(qū)成員之間聯(lián)系的緊密程度。文獻[31]認為高密度網(wǎng)絡可以促進價值觀和規(guī)則的共享,降低信息交流的風險,促進知識的創(chuàng)造。如果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彼此之間建立了較多的網(wǎng)絡聯(lián)系,那么他們也會更加傾向于在網(wǎng)絡中交流和分享自身的情感。群體認同作為社會資本的認知維度,反映了個體成員對其所在健康社區(qū)的歸屬感。用戶間的依賴感和歸屬感會豐富其所在社區(qū)的情感交流,使得情感流動更加暢通。周濤等的研究結論也顯示在線健康社區(qū)為用戶提供的情感支持對用戶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具有顯著作用,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在人際互動和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情感,拉近溝通雙方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提升信任度和對社區(qū)的認同[39]。因此,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需要采取措施加強用戶之間的聯(lián)結,增強用戶對社區(qū)的歸屬感,一方面為用戶之間的交流提供技術支持,如開通添加好友和好友關注等功能,拓展用戶之間的線上和線下交流;另一方面建立用戶交流群和交流論壇,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信息推薦,對交流話題進行引導,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保障情感交互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效運行。
5?結?論
本文基于信息生態(tài)理論,對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首先,構建了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影響因素模型;然后,通過問卷調查法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經(jīng)驗自我評估、話題價值性、感知平臺有用性、群體聯(lián)結、群體認同均會對用戶的情感交互意愿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研究結果一方面可以幫助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深入了解這一新興的在線社區(qū),從中找到感興趣的話題,與他人交互情感,實現(xiàn)健康的自我診斷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在線健康社區(qū)平臺提升服務質量,為平臺用戶提供更為細致的信息獲取渠道和情緒慰藉途徑。但研究中還存在不足之處,如研究指標需要更加細化,今后可以從多維度指標入手,對影響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情感交互意愿的指標進行更廣泛的研究;選取的調查對象無法代表所有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可以從多種疾病入手,探索不同疾病主體的情感交互。
參考文獻
[1]Demiris G.The Diffusion of Virtual Communities in Health Care:Concepts and Challenges[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6,62(2):178-188.
[2]Eijk M V D,F(xiàn)aber M J,Aarts J W,et al.Using Online Health Communities to Deliver Patient-centered Care to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3,15(6):e115.
[3]Liu Y,Ren C,Shi D,et al.Evaluating the Social Value of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for Third-party Patients:Is Uncertainty Always Bad?[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20,57(5):102259.
[4]Turner J W,Robinson J D,Tian Y,et al.Can Messages Make a Difference?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ail Messages and Health Outcomes in Diabetes Patients[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13,39(2):252-268.
[5]Wang Y C,Kraut R,Levine J M.To Stay or Leave?The Relationship of Emo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Support to Commitment in Online Health Support Groups[C]//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12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Seattle,Washington,2012:833-842.
[6]李旭光,李珊珊,劉一凡,等.綜合型社交平臺上的在線醫(yī)療健康社區(qū)中知識互動和情感交互的關系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1,44(8):103-111.
[7]Liu X,Sun M,Li J.Research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8,111:172-181.
[8]Garcia-Rudolph A,Laxe S,Saurí J,et al.Stroke Survivors on Twitter:Sentiment and Topic Analysi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9,21(8):e14077.
[9]Wynn R,Oyeyemi S O,Johnsen J A K,et al.Tweets are Not Always Supportive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2017,17(3):A149.
[10]Yu B.The Emotional World of Health Online Communities[C]//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Conference.Seattle,WA,2011:806-807.
[11]Liu C,Lu X.Analyzing Hidden Populations Online:Topic,Emotion,and Social Network of HIV-related Users in the Largest Chinese Online Community[J].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2018,18(1):2.
[12]Lin H,Tov W,Qiu L.Emotional 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The Role of Network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Need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41:342-350.
[13]婁策群,周承聰.信息生態(tài)鏈:概念、本質和類型[J].圖書情報工作,2007,51(9):29-32.
[14]靖繼鵬.信息生態(tài)理論研究發(fā)展前瞻[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4):5-7.
[15]王晰巍,靖繼鵬,劉明彥.電子商務中的信息生態(tài)模型構建實證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22):128-132.
[16]王晰巍,李嘉興,郭宇,等.移動網(wǎng)絡團購APP信息采納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基于信息生態(tài)視角的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7):31-38.
[17]李嘉興,王晰巍,李師萌,等.信息生態(tài)視角下老年用戶群體微信使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15):25-33.
[18]張長亮,李竟彤,郭宇.網(wǎng)絡社群用戶信息共享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情報科學,2020,38(2):39-46,87.
[19]張敏,劉雪瑞,張艷.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診療信息求助行為——外部因素、個體動機與形成路徑[J].現(xiàn)代情報,2018,38(11):18-24,38.
[20]楊化龍,鞠曉峰.社會支持與個人目標對健康狀況的影響[J].管理科學,2017,30(1):53-61.
[21]Cabling M L,Turner J W,Hurtado-de-mendoza A,et al.Sentiment Analysis of an Online Breast Cancer Support Group:Communicating About Tamoxifen[J].Health Communication,2018,33(9):1158-1165.
[22]Wang Z,Walther J B,Pingree S,et al.Health Information,Credibility,Homophily,and Influence Via the Internet:Web Sites Versus Discussion Groups[J].Health Communication,2008,23(4):358-368.
[23]Zhang Y,He D,Sang Y.Facebook as a Platform for Heal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A Case Study of a Diabetes Group[J].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2013,37(3):9942.
[24]鄧勝利,管弦.基于問答平臺的用戶健康信息獲取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情報科學,2016,34(11):53-59.
[25]唐旭麗,張斌,張巖.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的信息采納意愿研究——基于健康素養(yǎng)和信任的視角[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18,8(3):102-112.
[26]董慶興,周欣,毛鳳華,等.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持續(xù)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感知價值理論[J].現(xiàn)代情報,2019,39(3):3-14,156.
[27]Venkatesh V,Davis F 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28]Yin F S,Liu M L,Lin C P.Forecasting the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ssessing Privacy Risk and Usefulness of Technology[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5,99(10):267-272.
[29]Fortin D R,Dholakia R R.Interactivity and Vividness Effects on Social Presence and Involvement with a Web-based Advertis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3):387-396.
[30]Lee R M,Draper M,Lee S.Social Connectedness,Dysfunctional Interpersonal Behaviors,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Testing a Mediator Model[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1,48(3):310-318.
[31]Zhao J,Ha S,Widdows R.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Knowledge Creation in Online Health Communiti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anagement,2016,17(4):311-321.
[32]Tajfel H,Turner J C.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J].Political Psychology,1986,13(3):7-24.
[33]張克永,李賀.網(wǎng)絡健康社區(qū)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5):109-116.
[34]許軍,王斌會,徐恒,等.自測健康評定量表的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6):8382-8386.
[35]王運華,薛晶,黃芳榮.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健康知識與健康功能損失及情緒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5,30(7):29-30.
[36]Kleef G A.The Emerging View of Emotion as Social Information[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10,4(5):331-343.
[37]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38]王文韜,謝陽群,劉坤鋒.基于扎根理論的虛擬健康社區(qū)用戶使用意愿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7,(3):75-82.
[39]周濤,王盈穎,鄧勝利.基于社會資本理論的在線健康社區(qū)用戶參與行為研究[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20,10(2):59-67,129.
(責任編輯: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