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寫字,基本都是寫在紙上:上學做筆記,放學寫作業(yè),我們用掉了一張又一張紙。
但是,在紙被發(fā)明出來之前,人們又把字寫在哪兒呢?
那可真是五花八門!
寫在洞壁上
這方法可真是太古老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這叫亂涂亂畫。
但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穴中的壁畫堪稱偉大的藝術(shù),壁上畫著憤怒的野牛、矯健的野馬……
考古學家說,這是15 000年前的人在這里畫下的。所以,不要再覺得原始人很落后了,早在10 000多年前,就有了不起的藝術(shù)家啦!
寫在泥上
在5000多年前,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fā)明了文字,他們把字寫在哪兒呢?
咱們中國有句古話,叫“靠山吃山”。蘇美爾人住的地方挨著大河,這河邊黏黏的泥土特別多,所以,他們就把泥做成板子,用削尖的蘆葦在上面寫字,然后把板子烤干,就成了他們的書。
蘇美爾人用蘆葦在泥板上寫的字,筆畫呈現(xiàn)出楔形,看起來像是箭頭,所以這種文字叫“楔形文字”。
泥板比紙重,所以,這些泥板書都沉甸甸的。幾千年前,生活在兩河流域的人不但把泥板做成了書,還把這些泥書裝進了圖書館。后來,這座圖書館被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這些泥書都成了珍貴的文物。
寫在“涼席”上
在古埃及,有一種草叫“莎草”,長得又高又壯,高三四米,粗八九厘米,人們把它的表皮剝下來,用來編涼鞋、草帽、筐子,很好用。
莎草的表皮被剝下來了,剩下的草芯用處更大:古埃及人把它切成薄薄的長條,浸泡后撈出來,一條條橫著擺好,再豎著擺上一排,然后用石頭按壓,最終這些長條就粘在了一起!等曬干了,就成為古埃及著名的書寫材料——莎草紙。
這莎草紙,就像是一張小型涼席,雖然比不上今天的紙,但是在當時,也算是好東西了。好多國家都爭著買古埃及的莎草紙,古埃及靠出口莎草紙,賺了好多年的錢呢!
寫在甲骨和竹子上
咱們中國人,很久以前就在甲骨上寫字,這些字被叫作“甲骨文”。
所謂甲骨,主要指的是烏龜?shù)母辜缀团5募珉喂?。這些刻著文字的甲骨成了我們今天研究歷史的絕好材料。但令人惋惜的是,最開始挖到甲骨的人不知道,竟然拿這些甲骨當藥材,并把它們稱為“龍骨”,記錄在甲骨上的好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就這么被人吃掉了!
在古代,我們祖先也用竹片寫字,這種竹片被稱為“竹簡”。為了方便閱讀,古人還用皮繩之類的東西把竹片編連成冊。秦始皇批閱的奏章就是寫在竹簡上的。竹簡很重,據(jù)說,秦始皇每天要批閱60千克的奏章。
你看到?jīng)],這些書寫材料都沒有紙方便,所以,我們真的要感謝紙,它可真是為全人類減了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