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武術核心價值觀的當代價值——基于對《逝去的武林》的再研究

2022-02-04 16:27唐美彥
四川體育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武者武林中國武術

唐美彥,王 崗

中國武術核心價值觀的當代價值——基于對《逝去的武林》的再研究

唐美彥,王 崗

1.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江蘇 南通,226200;2.武漢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湖北 武漢,430079。

信仰、信念、承諾的缺失,正在給這個前行的國家、民族、社會帶來難以抵拒的困惑、問題和社會矛盾,中國武術習練人群也正在面臨著同樣的尷尬、困惑和問題。本文對《逝去的武林》進行重新閱讀,并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運用專家訪談、比較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書中三位師父生平事跡、武學理念、授徒方式進行分析,試圖在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與信仰信念中找尋中國武術核心價值觀的表現(xiàn)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武術利用認同身份的倫理踐行,實現(xiàn)公正和諧;利用堅守初心的自我規(guī)范,傳遞誠信友善;利用感知生活的人生信仰來彰顯敬業(yè)愛國;利用擁抱社會的崇高理想,追求自由平等。

中國武術;核心價值觀;表現(xiàn)方式

“價值觀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濃于水的親情更博大,它為人生賦值、為社會定規(guī)、給國家賦形。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國家、社會和公民,就有什么樣的取向、路徑和行動[1]。的確,在如今紛飛的生活世界里,人們的信仰堅守,信念保持,承諾兌現(xiàn),已經(jīng)變得不再那么徹底,不再那么執(zhí)著,不再那么堅決。信仰、信念、承諾的缺失,正在給這個前行的國家、民族、社會帶來難以抵拒的困惑、問題和社會矛盾。

社會如此,作為社會行業(yè)群體的一個特殊群體,中國武術習練人群,也正在面臨著這樣的尷尬、困惑和問題。在以“武德”為標榜個性文化的中國武術文化中,如何探究其解決武術人所面臨的這些尷尬、困惑和問題,建構起具有當代意義的新的“武德”價值體系,從生活在民國,圓寂在當代的李仲軒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中,我們就會找到答案。這一武林人物的真實講述,所呈現(xiàn)出的不僅僅是文字的說教,更多地是一種精神的信仰堅守,信念堅持和承諾兌現(xiàn)的真實寫照。所以,對于《逝去的武林》進行重新閱讀,重新思考,重新發(fā)現(xiàn),試圖將鏡頭里各種風格的武林世界還原于真實,無疑會對弘揚中國武術文化的正能量,具有強大的實證性力量。對中國武術重新思考,使其能夠更好的迎接“新時代”的到來,服務新時代。

1 《逝去的武林》及其時代拷問

上世紀初,武術被稱為“國術”,中華武學上升至高峰,出現(xiàn)了許多對武術有著狂熱夢想的追逐者,李仲軒先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生于文化世家,15歲便跟隨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學拳,而后在唐師的引薦下有幸?guī)煶忻駠觊g另外兩位形意拳大師尚云祥、薛顛,青年時武林名號“二先生”,直至逝世之時有著七十余年的武學實踐。34歲退隱武林,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感慨“祖師給的”東西不能就這樣斷了延續(xù),于是晚年公開撰文,連續(xù)五年在《武魂》雜志發(fā)表的系列文章,而后由導演兼作家徐皓峰先生在2001年至2004年整合成冊,并升華定名為《逝去的武林》。2006年11月,由武學前輩李仲軒口述,徐皓峰撰文在寫成的《逝去的武林》一書出版,在武術界引起巨大反響,也在學術界掀起重新思考的風暴。

在《逝去的武林》中三位師父生平事跡、武學理念、授徒方式各具特色又緊密相連,以當時四形意拳一門的無限風光為主線,展現(xiàn)了那時期武術訓練和實踐的最高水平,也講述了20世紀30-40年代武林人的生活實情。書中用那一代人的思維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生命感悟傾囊相授,再現(xiàn)當時武術實踐的真實場景,同時也講述著習武者的思維方法和生活理念。清末時期的武林經(jīng)歷展現(xiàn)著“傳統(tǒng)中國人的樣兒”,這與當今社會的中國人“樣兒”出現(xiàn)碰撞,引得武術人與眾多學者們不禁問著:當今還存在武林嗎?又是什么樣子?武術的核心價值觀在當今時代怎樣構建著中國人應有的風范?

2 中國武術核心價值觀的當代價值

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24個字概括了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的核心價值,告訴我們中國人現(xiàn)在的信仰信念應該是什么。這樣以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清晰的展現(xiàn)在普通大眾面前,幫助更多人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及信仰信念,促進個人層面核心價值觀的確立。而“個體層面核心價值觀標準的確立和‘武術精神’的生成具備中華民族文化的同源性,兩者在立己育人方面具其相互覆蓋的同根性[2]。作為緊跟中國歷史腳步的中華武術,其核心價值觀指引著武者在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構建信仰信念,契合“武林”之價值準則的培育與踐行,最終形成“武林”通用的價值標準。

2.1 中國武術認同身份的倫理踐行,實現(xiàn)公正和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禮儀意義深遠,作為一種“身體表演”形式,肩負著對身體的規(guī)訓重任。武術中的傳承需要一種儀式,一種“身份認同”,也是對武術人身體以及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儀式。最為隆重也最為嚴格的儀式便是拜師禮,禮法較多,而“頭點地”式的磕頭,磕得帶響,是武林里最重的禮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禮節(jié)文化里,跪拜禮是古代社會中尊卑貴賤等級制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男兒膝下有黃金,上拜君王下拜父母??念^不僅僅是屈膝、臣服之意,更多傳達出尊敬尊重的程度。拜師禮后的師徒關系和人際關系保持尊卑有別,長幼有序,這種儀式之后的“身份認同”所帶來的公正與和諧有利于師徒傳承過程的穩(wěn)定。除拜師禮節(jié)之外,練武之人日常生活中禮節(jié)也相當多,而且各有講究。比如“拜劍”過程,握劍很講究,握劍時小指要虛構,除了武學道理之外,也是對老師的一種禮儀。因為劍代表老師,“劍在如師在”。也正因為師父對徒弟的諄諄教誨,武術禮儀對習武者身體規(guī)訓,漫長的武學生涯中,處處彰顯著武術人對道義禮教的恪守。這樣看來,一代代習武者能夠做到尊師重道、和諧友善,也不足為奇。于是,便有了徒弟資助師父晚年生活和“摘帽子”不傷人等等“和諧之聲”,這些武林發(fā)生的真實事件,正是“止戈為武,崇尚禮儀”的中國武術期望公正與和諧共處的具體表現(xiàn)。

李存義曾言:“夫習拳藝者,對己者十之七八;對人者,僅十之二三耳?!比似放c拳法是相輔相成的,拳法里出功夫的都是基本功,也形成他個人對做人最基本的認識——誠信、謙和、忍耐。正所謂《武技書·初學條目》中講到“學拳以德為先,恭敬謙遜,不與人爭,方為正人君子。”正因為這種不爭與謙遜,李存義與人比武總是正大光明,未嘗用詐勝人,講求公正和諧?!皞鹘y(tǒng)武術是高揚道德哲學的東方人體活動方式[3],道出了習武過程是習武者內(nèi)在道德提升的傳承方式。在形意拳這一脈的傳承過程中,愛國敬業(yè)、仁義道德、民族精神同拳法拳理伴隨“師與徒”形式代代相傳。正是這些傳承與堅守,“師父”的德行逐漸內(nèi)化于一代代“徒兒”的深層意識之中。正因為師徒形式對一種身體力行的禮教形式的執(zhí)著,一句“晚了”和氣定輸贏,大度容人。武林社交場合的謙虛謹慎,實戰(zhàn)對抗中的“點到為止”“仁義之師”之“禮”,無不是武術人個人修養(yǎng)的顯露。這些習武者們對傳統(tǒng)禮教形式的傳承,更是“小我”與“大我”之間做出選擇,踐行“萬事莫貴于義”(《墨子·貴義》)之公正大善的堅守,是公正與和諧共處的期望。

“禮之用,和為貴?!保ā秾W而》)道出“禮”的最終目的——和諧安定。另外,主張“人性惡”的荀子也認為通過“師法”“禮儀”而使“惡”得到“正”“治”,可見禮的重要性。對于當今社會環(huán)境而言,這樣的“禮”需要講究繁瑣為當代人說唾棄。其實,學習“禮”是需要從身邊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開始,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從孝道推及到與其他長輩的相處,因此,“禮”看起來復雜,其實大道至簡[4]。在倫理文化趨向淺薄,越來越不拘小節(jié)的今天,人們更需要這份“身體的表演”,深刻認知自我與他人,意識到除了自己之外,除了自己的生命之外,還存在更重要的,更珍貴的東西。在與人交往當中盡好本分、守好禮節(jié),便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使得家庭和睦、社會公正。

2.2 中國武術堅守初心的自我規(guī)范,傳遞誠信友善

武行里總會存在這樣一類特殊的人,與師父年歲相差過大,在傳承過程中造成給人“當祖宗”的尷尬局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嚴格的等級輩分制度,年齡相差過大,對派系中輩分論屬帶來諸多不便。這類特殊的人有些在拜師儀式上立下“學成后不收徒弟”的誓言,將學的拳術絕在身上。年老之時,通過書籍講習武經(jīng)歷、武林軼事、秘傳絕技等等,只為辭世前報一報師恩。武者謹遵師命,一生未收徒弟更是誠信的堅守,更是對同門一脈的友善?!霸谖湫g的‘具體表現(xiàn)’中,處處都滲透著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5]。中華民族濃濃的文化氛圍中,“季札掛劍,兌現(xiàn)心中承諾”“破鏡重圓,誠信創(chuàng)造奇跡”等等人物故事廣為流傳?!兜茏右?guī)》中也有“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樣信守承諾的教誨,也是待人友善的開端。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精神與倫理綱常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著中國武術道德思想的各個層面,“仁愛”與“誠信”成為了武林人士立身處世原則和人生觀念。武術人選擇通過對“武德”的踐行,提高個人修養(yǎng),從對待自己到對待他人,永遠在“仁”“義”“信”的最強音下勾繪心中的那片“武林”,促使“仁”“義”“信”也成為了武德最堅強內(nèi)核的三大支撐性要素[6]。重承諾、講仁義的武者時刻銘記師父囑托,在出現(xiàn)“武林”糾紛之時,以比較友善的方式解決,用行動踐行充滿“仁”“義”“信”的“武林”行規(guī)。

習武之人在追求武學與人生哲學的道路上對家訓、門規(guī)的踐行,表現(xiàn)出對承諾的信守。而且武者認為尊師重道,功夫自然有所成,幫助別人,增長豪情氣概,提高心智——這就是與人友善的善報。年歲可能褪去許多往日的武技風采,卻不曾打破誠信友善的自我規(guī)范,不曾違背那句許下一生的承諾和心中信念。正因如此,重承諾、講仁義的武者之風扎根于中國傳統(tǒng)平民文化系統(tǒng),源遠流長,它的精神內(nèi)涵在當今社會中一脈相承。當今“武林”似乎應當隱藏著一個直來直去、肝膽相照、義氣沖天的武林?!段浠辍冯s志社編輯常學剛先生曾感慨:今日的武林逝去的不是拳經(jīng),不是拳譜,不是一拳一腳的技術,而是皓峰先生所說的“中國人的樣兒”。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逝去的武林其實就是逝去的中國人的氣度與情懷,失去的那份對“一句承諾,堅守一生”的誠信與友善。

當今社會,社會進步與社會弊端并存,創(chuàng)造精神財富與推動科學進步的知識群體或許能突破科學的禁區(qū),但未必能抵御與生俱來的各種利益的內(nèi)在誘惑或尊重人類社會學術道德的底線。早在古羅馬時期,思想家西羅就發(fā)出“沒有誠信,何有尊嚴?”的吶喊。社會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誠信與不友善問題,是因為人們內(nèi)心不僅缺失了對某人某事的初心,還缺少了對“與人為善”的信守。因此,當今社會注重誠信教育和提升友善意識成為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也是堅守初心的自我規(guī)范。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發(fā)展,中國武術對“仁”“義”“信”的踐行,警醒著當代人對初心的堅守。

2.3 中國武術感知生活的人生信仰,彰顯敬業(yè)愛國

《逝去的武林》一書中多有類似這樣的場景描述:“唐師維祿喜歡穿白馬褂,那天拿了碗醬面,一邊吃一邊給我們講拳。我們幾個徒弟都很調(diào)皮,一擁而上撞他,想用他手里的醬面弄臟他的白馬褂。他不用手也不用腳,走了一圈,把我們都撂倒了。他說這是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笨此破匠5纳顖鼍?,展現(xiàn)著師父深厚武功功底,道出了師徒傳承的生活化特點,更傳達著一種敬業(yè)精神。鄉(xiāng)土社會舊結構的逐漸消失,使得以血緣為主要傳承紐帶的傳承模式消亡,增加了“類似血緣”的傳承。師徒傳承的過程另一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師父與徒弟之間專一敬業(yè)精神也得到言傳身教。傳承過程只“以口傳口”不行,必須“以心傳心”才行。“人聽戲會感動,在天地萬物中也會受感動,有感動就有功夫”,這是學拳授拳的生活感悟,也是象形拳“象形取意”之微妙。師父需要經(jīng)驗感染,點滴之間出東西。師父教徒弟時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能讓徒弟頓悟,轉(zhuǎn)化成文字則難度太大。比如,唐維祿和尚云祥教授“虎豹雷音”時就很為難,用的就是這種生活“感動”,當然更考驗徒弟的功夫程度和武學悟性。唐維祿的“走路也是練功夫”,尚云祥一副“來了個朋友”的樣子閑聊,看似悠閑自在,其實檢驗功夫,用心點播有心人。

三位形意拳大師,三種截然不同的授拳風格,教授同一人卻沒有引起什么沖突,原因何在?原因在于形意的形與意,只能授者身教,學者意會,如果勉強以文字描述,那么形就是“無形”,意就是“無意”。也就是說個人的學拳師父教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習武者的體悟過程,這些“高東西”只能“練明白”,多年習武得功夫并且自成風格。需要習武者“不要死摳外形,死于形下”“練武枯燥乏味時,要往骨頭里邊練”。在師徒傳承的生活過程中,師父孜孜不倦的教誨和徒弟“拳打千遍,其理自現(xiàn)”的專研形成了“敬業(yè)”的另類表現(xiàn)形式。形意拳學成可謂作用甚多,但是李仲軒所學形意拳是李存義傳下來的,宗旨是保家衛(wèi)國、不是招搖生事。李存義曾言“形意拳叫國術,就要保家衛(wèi)國”。外國侵略民族危難之時,武術界的口號則是“強國強種”。人對于武術的價值要求,隨著社會變遷和武術傳承在不斷改變。當初的俠義思想在以平民階層為主體的自發(fā)的民族斗爭中及民族意識覺醒過程中升華為民族精神[7]。正因如此唐維祿的行事準則為“勇氣和本領是要報效國家,對于私人恩怨,擺出一副窩窩囊囊的樣子最好”;尚云祥年近七十之時仍爆發(fā)青年人一樣的愛國熱情,“簡化”教拳用于戰(zhàn)場。武術人對待習武日常的態(tài)度是習武不隨便比武,要學會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久而久之,年輕的稚氣與恣意放肆在師父的敬業(yè)傳授與徒弟的苦心練武中磨滅,徒弟學會將習武生活化,并將敬業(yè)愛國融入生活。

2.4 中國武術擁抱社會的崇高理想,追求自由平等

傳統(tǒng)武術技藝傳承帶來了一種特殊現(xiàn)象,師徒傳承往往融入現(xiàn)實生活中的,需要一起生活共同體悟,生活中平凡的舉動以身作則潛移默化,這種言傳身教深埋心底。武術傳承融入生活但不用于生活,武者提倡練武要不好動武,教導人不要隨便掄拳頭,與平凡人平等相處,吃虧后的氣度和朋友就是善報。學武之后要有教導規(guī)矩的約束,但約束不等于沒有自由,而是更高層次的自由,是有所成的自由。書中的武林軼事對比武搏斗場景一概從簡,篇幅較大的是對形意拳的拳理分析和研討。因為武者的意識里,武德和功夫相統(tǒng)一,追求自由人格才是真正的武術修為,也是追求中華民族人格自由與自由生活圖景的路徑?!霸诿髅鞯?,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之文化自覺,這一詮釋武學基于武者個體與社會群體的融洽,最終旨在追求人及人的國度和諧美滿[8]。

《逝去的武林》記錄的大約是1930年-1949年之間發(fā)生的事情,當時的武術世界已經(jīng)從武俠小說中“不食人間煙火”的虛構狀態(tài)脫離出來,為了生存武術流派的門徒也需要各謀生路。武俠小說中的“武林”與“江湖”在民初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難以生存。那時候的武術人多有隱逸于市之人,自由而又平等的演繹著身邊的小人物。書中武者在嚴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場身份”的門規(guī)時,為生存當過天津財政局長的保鏢、海運牙行稅的卡長,晚年在北京西單的一間電器商店看門維生。這一生的平凡,既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造就的,更是看透時局之后對自由平等的追求與享受。徐皓峰從傳主李仲軒的武術修練和親身經(jīng)歷的武林軼事,獲得另一種類型武俠小說的寫作思維[9],傳達武術精神和練武要訣以及講述那一代武術宗師平凡中的不平凡(武德和傳承)。

可以說,《逝去的武林》是徐皓峰的創(chuàng)作武俠小說靈感的源泉,他在人物塑造和故事構造上都盡量以寫實為主,寫的是真實的武人,而并非臆想出來的武俠,宗師也是凡人,與以往武俠電影中快意恩仇的大俠們展現(xiàn)完全不同的形象。徐皓峰的電影世界中,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欲望,每一個都同時身具善與惡[10]。所以說李仲軒年輕時害怕承擔武林前輩的名聲沒有答應唐師做媒之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而非俠),善惡自有衡量。追求自由平凡的這份“現(xiàn)實”把徐皓峰從神幻縹緲的武俠世界拉到了現(xiàn)實生活,重新思考傳承上千年的武魂和真正的俠風。徐皓峰作為《一代宗師》的編劇,在電影中也傳達著宗師們面對自由平等的平凡生活的思考。電影里,宮二感嘆道:“我見了自己,見了天地,卻沒能得見眾生,希望你把這條路走下去?!蔽鋵W的三重境界里,生活也是一部分,而且是最難翻閱和翻越的高山。生活面前人人平等,真正的武術之魂和俠者之風骨是翻越這座最高的高山。

3 結 語

新時代,“抵御外辱、強國強種”的偉大抱負不再那么強烈,“兼愛、非攻”的友善和諧的價值觀卻需要一直延續(xù)?!叭艘泻诵膬r值觀,也就是肯定價值,這種肯定價值就是勇于自我犧牲和無私的愛,就是對完善和真理的愛,對天地自然和生命中一切神圣事物的愛?!盵11]在這份“愛”面前,武術里的“強”并不完全是功夫的深厚,而指的是能有自己的節(jié)奏,能對個人價值做出選擇,而這些選擇能滿足愛國、誠信、友善、平等、公正有關品行的基本要求。武術人所追尋的誠信、仁義、禮教、自我修養(yǎng)等逐步成為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眾的核心價值,并且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個體構成社會的最小單元,個體的價值追求為社會進步國家發(fā)展打下最堅實的基礎。武者追求的和諧、誠信、友善等精神也被納入了當今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術的核心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追求相一致,對當代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自覺、價值自信、價值實踐”[12]三維度的構筑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太平盛世里,人們也同樣需要“禮”的踐行、“善”的初心、“愛”的生活、“高”的平凡。因此,我們堅信武術以其“講武、習武、尚武”的“武化世界”同樣可以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得力助手,服務于我們的新時代。

[1] 任仲平. 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shù)[N].人民日報,2015-4-20.

[2] 王 宏,鄭薇娜.個體層面核心價值觀視域下武術精神的當代價值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5(04):180~184.

[3] 周偉良.行健放歌——傳統(tǒng)武術訓練文化的理論詮釋[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73.

[4] 王笑格.《論語》中孔子的禮學思想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作用[J].漢字文化,2019(12):133~135.

[5] 溫 力.民族文化精神和武術的對外交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42(07):31~35.

[6] 王 延.從儒家視角解讀武德之“仁”、“義”、“信”[J].人民論壇,2012(04):162~164.

[7] 溫 搏,王 靜,王旭景,等.中華武術核心思想流變及其文化生態(tài)成因[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06):51~56+68.

[8] 王 宏,周 波.中西體育價值概念溯源及其范疇構建[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6(03):7~10.

[9] 陳大為.徐皓峰論:“武行”或逝去的民初武術世界[J].東吳學術,2017(03):45~57.

[10] 翁潔婷.從徐浩峰作品看新時期武俠電影的再度崛起從徐浩峰作品看新時期武俠電影的再度崛起[J].電影評價,2016(19):89~91.

[11] 殷 謙.心靈真經(jīng)[M].安徽:黃山書社,2010.

[12] 朱 哲,薛 焱.價值自覺、價值自信與價值實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維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23~27.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Chinese Wushu Core Values——Based on the Re-study of the Lost Wulin

TANG Meiyan, WANG Gang

1.Xinglin Colleg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200, China;2.School of Wushu, Wuhan University of Sport,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he lack of faith, belief and commitment is causing embarrassment, confusion and problems for Chinese wushu practitioners. Based on the re-reading of the Lost Wulin and the research of plentiful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essay aims at a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hinese wushu, resorting to such academic approaches as expert inter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fe stories, martial arts concept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three masters in the book, and tries to find the way to express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heir unique lifestyle and beliefs. Research findings: Chinese wushu use the ethical practice of identity to achieve justice and harmony; Make use of the self-regulation of sticking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deliver honesty and kindness; Use life belief to show devotion and patriotism;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equality by embracing the noble ideals of society.

Chinese Wushu; Core Values; Manifestation Mode

1007―6891(2022)02―0016―04

10.13932/j.cnki.sctykx.2022.02.04

2020-04-01

2021-05-12

G852

A

猜你喜歡
武者武林中國武術
史料整理:認識中國武術的一條路徑
中國武術“元問題”的歷史思考——《中國武術思想史》評析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內(nèi)用黃老,外示儒術”體系下的武者悲哀
新時代武者馮義民
叮鈴鈴,叮鈴鈴
中國武術有哪些派別
飛檐走壁
我喜歡
三亚市| 湄潭县| 深泽县| 灵台县| 龙门县| 上蔡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乐市| 镇原县| 涟源市| 甘肃省| 彰化市| 齐河县| 元阳县| 汉沽区| 墨江| 漠河县| 郎溪县| 鹤岗市| 芜湖市| 勃利县| 忻州市| 江川县| 博爱县| 武安市| 台中县| 乐业县| 阿拉善左旗| 莒南县| 台东县| 大田县| 水城县| 乐清市| 通江县| 清河县| 肇源县| 遂昌县| 龙岩市| 长乐市| 阳泉市|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