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文科背景下高?!毒W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22-02-08 18:18:07嚴茂亮
新聞傳播 2022年14期
關鍵詞:文科輿情教學內容

嚴茂亮

(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安徽 234000)

伴隨著全球新科技革命的發(fā)展,傳統(tǒng)文科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才愈發(fā)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本科教育全面振興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教學內涵式發(fā)展的要求,致使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2019年4月,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計劃2.0 正式啟動,倡導借助新技術為文科生提供跨學科學習。[1]國內新文科建設作為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的國家工程,旨在打破學科壁壘、摒棄自我封閉模式,注重學科交叉和文理融合,遵循“提高質量、優(yōu)化結構、守正創(chuàng)新”的原則。我國不同的專家學者對于新文科的“新”有不同的解讀,如新思想、新方法、新格局等等。高教司副司長徐青森認為,新文科的“新”是創(chuàng)新的“新”,不是新舊的“新”、新老的“新”。本文從筆者多年的教學、科研工作經歷出發(fā),結合新文科視角談一談《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作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的必修課,是一門要求學生掌握輿情分析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專業(yè)核心課程。筆者以“網絡輿情”+“課程教學”“課程改革”為關鍵詞梳理其研究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已取得部分成果,相關論文共12 篇。這些教學研究成果一方面圍繞“課程體系建設”從新媒體時代、卓越計劃、微時代等層面展開分析,另一方面圍繞“教學改革研究實踐”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考核形式等層面展開探討。從研究層次來看,已有成果均發(fā)表在如《科教文匯》《記者搖籃》等非核心刊物上;從下載率和引用率情況來看,有7 篇下載量小于100,引用量為0,占比重的58%;其余論文引用率也相對較低。從研究方法上看,定量研究約占比重10%,這說明研究者更加偏重于宏觀思辨。綜上,目前輿情分析類課程的教學研究成果視角單一,總體上圍繞著必要性、特點、意義、可行性等方面展開分析,無論在數(shù)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較為薄弱,有待進一步拓展,而新文科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視角。

一、《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自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開設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宿州學院等高校紛紛開設如《網絡輿情監(jiān)測與研判》《輿情搜集與分析》《大數(shù)據(jù)與輿情分析》等輿情分析類課程。盡管這些課程名稱各異,但是大多圍繞著輿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傳播規(guī)律以及監(jiān)測、分析等理論和實踐內容展開,以此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2]筆者從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出發(fā),系統(tǒng)、全面地梳理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具體而言:

(一)教學理念滯后,課程育人功能不突出

目前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教學理念相對陳舊,偏重理論知識灌輸而忽視學生的整體人格塑造。在筆者看來,如果不能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理論教學巧妙結合,就無法有效踐行黨性原則。培養(yǎng)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文科人才,落實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學理念就會受到阻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2020年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本W絡輿情分析類課程雖然具有緊跟時政熱點,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的思政育人優(yōu)勢,然而由于在教學理念上創(chuàng)新不足,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任重而道遠。

(二)教學手段單一,信息化教學方式不足

目前的課堂教學仍然側重多媒體教學,教學形式較為單一,這與新文科所倡導的將新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存在較大差距,無法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伴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進步,微助教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本應大展拳腳。然而,由于理論教學所占比重較高,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滿足當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市場需求,致使云班課等智慧教學工具的使用頻率不高。此外,由于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長期占據(jù)主體地位,而案例式、小組討論、情景化、混合式等教學方式運用不足,致使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三)師資隊伍薄弱,教師結構不合理

截至2019年11月,全國共有721 所高校開設1352 個新聞傳播專業(yè)建設點(含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246 個),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本科生2001年以來出現(xiàn)大幅度上升的情況。[3]然而大規(guī)模擴招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隊伍需求的急劇增加,以筆者所在的網絡與新媒體教研室為例,目前共有10 位專任教師,其中1 位副高職稱,7位中級職稱,3 位初級職稱;從學歷分布來看,均為碩士研究生,考慮到博士培養(yǎng)周期長,引進難度大,目前處于沒有博士人才可以引進的尷尬處境;從所學專業(yè)來看,其中有3 人碩士所學為文藝學、漢語言文學和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從總體來看,師資結構缺乏高學歷、高級職稱人才;部分中青年教師由于缺少工作實踐經驗,甚至出現(xiàn)把實踐課當成理論課來講的情況。教師隊伍薄弱,致使新文科改革受阻,不利于提升本科生培養(yǎng)質量以滿足市場人才需求。

(四)教學內容缺乏文理交叉融合,同質化現(xiàn)象突出

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不僅要讓學生從理論上掌握網絡輿情發(fā)生發(fā)展的機理,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對網絡輿情進行監(jiān)測、引導、經營、管理等能力,為社會治理的現(xiàn)代化做好服務工作。然而實際上,由于教學內容缺乏計算機等相關配套課程補充,而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又恰恰需要融合數(shù)據(jù)挖掘、數(shù)據(jù)分析、編程語言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因此對于文科生來講,理科類技術學習起來難度較大,不易于掌握和消化。同樣對于具有新聞傳播學背景的文科專職教師來講,也難以駕馭實踐部分的內容。此外,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教材內容的編寫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實踐部分章節(jié)所占比重較小,理論化現(xiàn)象較為突出。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缺乏文理交叉融合的網絡輿情課程教學與實際培養(yǎng)目標存在較大的差距。

綜上,新文科所倡導的將新技術、新理念應用于網絡輿情課程教學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上諸多問題,中國大學慕課和愛課程網上沒有與輿情相關的網絡在線精品課程即是其具體表現(xiàn)。如果不能在教學理念、教學形式、師資隊伍和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新文科建設這一國家工程就無法順利推進以滿足新經濟發(fā)展的人才需求。

二、《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宿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對新文科建設高度重視,在學院群里上傳《新文科建設宣言》《吳懷東:新文科建設背景下中文教育改革論》等材料,為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教學改革釋放了明確信號并指明了方向。具體而言:

(一)落實思政理念,構筑思想防線

新文科所倡導的創(chuàng)新思維應注重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理念,深入挖掘專業(yè)課中所蘊含的價值追求。與自然科學相比,人文社會科學中的網絡輿情分析課程蘊含著更加豐富的思政元素,在知識傳播和思想引領方面發(fā)揮著絕對優(yōu)勢。為培育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應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傳遞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操守,例如與網絡輿情分析課程相關的輿情分析師崗位要求相關人員具備工作認真、責任心強的重要素質。在互聯(lián)網大環(huán)境下,為抵制西方錯誤言論的不良影響,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認同感,應該挖掘富強、民主、文明、平等、法治等思政元素并結合具體豐富的案例深入闡釋和分析,例如5G 通信、戰(zhàn)疫情等輿情熱點案例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呈現(xiàn),只有這樣才能筑牢思想防線。

(二)革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和滿堂灌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啟發(fā)式、引導式和課堂參與式等教學方式。[4]筆者借助超星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通過每節(jié)課課前上傳網絡輿情課件和閱讀材料,課上進行案例講解、答疑解惑、集體討論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PPT匯報和專家講座等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學效果良好。課后通過在學習通上的習題庫布置相關課堂作業(yè)進行互動交流,受到學生一致好評。鑒于傳統(tǒng)的點名方式費時費力,而學習通能夠借助二維碼等多種簽到方式,準確記錄每次簽到的時間、請假人數(shù)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到課率。例如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通過學習通同步課堂可以網絡化教學和簽到,這都與新文科倡導的技術化手段應用于課堂教學息息相關。

(三)優(yōu)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優(yōu)化師資配置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針對目前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師偏年輕化、所學專業(yè)與教學崗位不符等諸多問題,筆者以為應該堅持“立足培養(yǎng)”和“積極引進”相結合的原則,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修培訓、訪學考博以此優(yōu)化隊伍結構,提升教師整體素質。[5]針對目前中青年教師存在的教學經驗不足、科研基礎薄弱等弊端,應該積極開展教學觀摩、教學比賽活動并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政策,為其成長提供良好的發(fā)展空間。與此同時,應該改善辦公環(huán)境設施,堅持“機會平等”與“自由競爭”,“激勵為主”與“監(jiān)管為輔”相結合的原則,同時破除學術“近親繁殖”和泛行政化現(xiàn)象,打破職務終身制并實行聘任制管理,這不僅有利于為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提供更加充裕的時間,而且能夠提升其歸屬感和幸福感。

(四)打破學科壁壘,注重教學內容的融合

教學內容應該適當補充R 語言、Python 語言、數(shù)據(jù)挖掘等計算機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以及統(tǒng)計學方面的數(shù)據(jù)處理技能,只有注重多學科協(xié)同共享,才能豐富同學們的知識結構,更好地推動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作為網絡輿情課程教學改革主體的教學內容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教學重點,如網絡輿情監(jiān)測、搜集、分析、研判、分發(fā)、報送以及網絡輿情報告的撰寫。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可以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配有二維碼,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手機掃描觀看教學音頻、視頻,同時要注重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等網絡在線課程的開發(fā),注重線上、線下內容的交叉融合。換言之,伴隨著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教材也應注重綜合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型,教材編寫陳舊、形式單一、理論性較強的現(xiàn)狀都有待改變,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線上、線下融合。[6]

綜上,新文科背景下的《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改革不應僅僅局限于以上四個方面,也要在校外實習、教學考核評價、教學軟硬件設施等方面重點加強。[7]筆者以為,教學改革并不僅僅是教學單方面的事情,而應該積極爭取宏觀層面的政策支持并堅持教學、科研一體化,只有兩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形成合力,才能推動輿情分析類課程教學良性發(fā)展。

結語

筆者對新文科背景下的《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通過跨學科知識的學習不僅有助于打破單一的知識譜系結構,提升改革的質量,而且在社會問題日益復雜化的今天,通過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能夠提升同學們的職業(yè)能力和知識水平,從而與社會需求和市場發(fā)展相適應。其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網絡輿情分析類課程教學至今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國大學MOOC 和愛課程網尚未有相關配套課程,這為新文科背景下的《網絡輿情分析與處理》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廣闊空間。最后,在文理交叉融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度的把握,要以專業(yè)課知識為主,計算機、數(shù)理統(tǒng)計等知識為輔,切不可本末倒置或者文理分割開來“兩張皮”的現(xiàn)象發(fā)生。■

猜你喜歡
文科輿情教學內容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藝術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挖掘數(shù)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孫文科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輿情
中國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 02:16:48
輿情
中國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輿情
中國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03:34:38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桃园市| 公安县| 惠东县| 佛山市| 海盐县| 西乡县| 临沭县| 深州市| 庆云县| 堆龙德庆县| 龙州县| 外汇| 鞍山市| 古蔺县| 曲水县| 巴里| 虎林市| 扎囊县| 南江县| 博兴县| 繁峙县| 巩留县| 邵东县| 浦东新区| 含山县| 洛浦县| 六枝特区| 宁陵县| 本溪市| 鄄城县| 旺苍县| 左云县| 株洲市| 五家渠市| 霞浦县| 璧山县| 峨山| 运城市| 诸暨市| 梅河口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