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堂
山東大學 領導科學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突破,黨領導人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而且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因而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深遠的歷史意義和一定的世界意義。
中國人民對現代化的追求,經歷了一個艱辛探索、艱難曲折的漫長過程,最終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有了主心骨,中國的現代化事業(yè)有了領路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一代代共產黨人的篳路藍縷、不懈努力、接續(xù)奮斗,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華大地,深受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雙重滋養(yǎng),但不是簡單延續(xù)我國歷史發(fā)展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也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更不是國外現代化發(fā)展的翻版,而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版,是從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出發(fā),經過艱辛探索、艱苦奮斗形成的創(chuàng)新版、超越版,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中國式現代化承載著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劫難、涅槃重生的歷史記憶,記錄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畏艱難、求索奮進的輝煌歷程。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有志氣、有智慧和極富歷史創(chuàng)造力的人民,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戰(zhàn)國時期的墨家在力學、數學、幾何學、光學、聲學等諸多領域的輝煌成就,在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了那個時代的頂峰,讓當時的西方人難以企及[2];在人類文明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大發(fā)明”,更是“帶動了世界變革,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3]261。但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救國家于危難、救人民于水火、謀民族之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英勇奮斗,苦苦探尋救國、興國之路,孜孜求索發(fā)展、進步之道。從試圖以“師夷長技以制夷”而實現器物現代化的洋務運動到以制度現代化為目的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后來“把革新文學與革新政治有機地聯系起來”[4]的新文化運動,從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屢屢嘗試卻都屢屢失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
歷史主動性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5]。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緊密結合中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自覺擔當、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不懈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向前發(fā)展[6]。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浴血奮戰(zhàn)、百折不撓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歷經千山萬水,戰(zhàn)勝千難萬險,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并且在這一道路上不斷推進和拓展,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創(chuàng)造了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長期穩(wěn)定的偉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1]。
需要說明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根本社會條件。真正開始對現代化建設進行思考、謀劃和探索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特別是成立以后;1953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毛澤東同志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戰(zhàn)略家,對歷史進程的認識和把握總是有著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1945年,他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斗爭,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yè)化和農業(yè)近代化而斗爭。”[7]1954年,周恩來同志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yè)、現代化的農業(yè)、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yè)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后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8]1321957年,毛澤東同志《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發(fā)表,強調“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yè)、現代農業(yè)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9]207。后來他又說過:“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fā)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guī),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盵10]1964年,周恩來同志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再次提出:“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我國的國民經濟發(fā)展,可以按兩步來考慮: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盵8]439“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由此形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行系統思考、整體設計、全面謀劃,并提出“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11]163的重大論斷和“三步走”的發(fā)展戰(zhàn)略,把“實現小康”作為階段性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團結帶領人民以“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1]為標志,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走過彎路,也遭遇過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志和決心始終沒有動搖?!盵12]153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3]272-273奮進自古無坦途,前行路上多險阻。在內憂外患中誕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偉大政黨,斗爭精神是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政治品格。一路走來,我們黨歷盡千辛萬苦,以不畏強權、不懼強敵、不怕困難的志氣、骨氣和勇氣,全力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zhàn),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面向未來,困難和挑戰(zhàn)非但不會比過去少,而且隨時可能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但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掌舵領航,掌握著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真理的中國共產黨人也一定能夠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續(xù)寫現代化建設新輝煌,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盵1]“現代化”作為一種歷史進程、一種文明形態(tài),世界上既沒有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說明中國式現代化認同并注重吸收、借鑒世界各國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海納百川、開放自信的包容精神和天下情懷;中國式現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既有的現代化道路、現代化模式、現代化樣態(tài),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造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guī)模超過現有發(fā)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盵13]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迄今為止,全世界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和地區(qū)不超過30個、總人口不超過10億人[14],也就是說,中國式現代化的人口規(guī)模超過現有現代化國家的總和,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跡。有資料表明,17世紀,荷蘭崛起時人口是百萬級的;19世紀,英國崛起時人口是千萬級的;20世紀,美國崛起時人口是上億級的[15]。如何將社會主義建設與10多億級人口的超大規(guī)模國家具體國情相結合,變人口壓力為發(fā)展動力,是一個巨大挑戰(zhàn)。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為指導,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既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偉大創(chuàng)舉,更是對人類社會現代化發(fā)展理論和實踐獨特而偉大的歷史性貢獻。因此,可以說,“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1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盵12]142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是以人民中心的立場在發(fā)展成果、財富分配上的體現,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指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17]495在這一時期,黨領導人民自力更生、發(fā)憤圖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對共同富裕的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強調:“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18]在這一時期,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先富起來,推動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進入新時代,黨科學把握發(fā)展階段新變化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團結帶領人民通過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主動地解決地區(qū)差距、城鄉(xiāng)差距和收入差距問題,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yè)難以持續(xù)長久?!盵3]52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他進一步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基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yè),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縱觀歷史,黨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確立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zhàn)略方針,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精神文明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fā)展”[19],時刻警惕伴隨經濟增長可能出現的道德衰敗,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犯罪;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避免了重蹈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以資本為中心進而導致物質主義膨脹、精神世界衰落的覆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明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推動實現“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fā)展”[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chuàng)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yōu)質生態(tài)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20]39“草木植成,國之富也?!?1)《管子》,李山譯注,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42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生態(tài)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fā)展,堅持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jié)約優(yōu)先、保護優(yōu)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chuàng)性、長遠性的工作,形成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空間格局、產業(yè)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動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發(fā)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改善,走出一條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同時,積極參與全球環(huán)境治理,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1],為全人類作出積極貢獻。
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盵9]157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1],“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fā)展”[20]436。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解放全人類的學說,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堅持“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22],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邏輯,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zhàn)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通過戰(zhàn)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創(chuàng)造的現代化,是文明光環(huán)籠罩下的野蠻與血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明,而是對人類文明的挑戰(zhàn)與褻瀆;提出并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梢哉f,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奉行擴張主義、霸權主義的西方現代化發(fā)展模式具有根本性區(qū)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摒棄了西方現代化弊端,突破了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受制于人的困境,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毋庸置疑地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是一條“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中謀求自身發(fā)展,又以自身發(fā)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1]的和平發(fā)展之路,是一條“強而不霸”的大國復興之路。
以上五個特色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叭丝谝?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強調國情,有什么樣的國情就有什么樣的現代化道路?!叭w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強調協調,人與人之間、地區(qū)之間必須協調,共同富裕的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物質”和“精神”必須協調,不能富了口袋窮了腦袋;人與自然必須協調,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謀求一時發(fā)展?!白吆推桨l(fā)展道路的現代化”強調價值取向,西方一些國家以資本為中心,通過巧取豪奪實現現代化;我們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和平發(fā)展實現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盵1]這是我們黨第一次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作出集中概括,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深刻總結了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zhàn)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12]153?!爸袊厣笔切?,是外在的;“本質要求”是核,是內在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深刻認識、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1]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就是中國最大的國情、最大的實際,是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核心密碼和最本質的要求;離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式現代化這個命題便不能成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毫不動搖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盵3]9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必須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屬性和根本要求,牢牢把握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fā)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盵1]發(fā)展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高質量發(fā)展是高水平現代化的基本依托,沒有高質量發(fā)展就沒有高水平現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huán)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huán)質量和水平,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1]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我們黨始終高舉的旗幟。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chuàng)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11]322。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過程民主與成果民主、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的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盵1]我們要建設的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不僅要物質上富足,更要精神上富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23]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爸螄谐?,而利民為本。”(2)引自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第2輯,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頁。黨領導的現代化事業(yè)是人民的事業(y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堅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3]4,不斷在高質量發(fā)展中實現高品質生活,在團結奮斗、共同奮斗中實現共同富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fā)展,實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yè)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tài)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在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盵1]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世界形勢更加錯綜復雜,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必須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大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zhàn)。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盵24]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時刻牢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統籌發(fā)展和安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上九個方面的本質要求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具有清晰的內在邏輯,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制度基礎、目標體系、時代價值和歷史貢獻?!皥猿种袊伯a黨領導”是根本保證,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制度基礎,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方向;“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目標體系,分別對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展現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美好愿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進步意義和時代價值;“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破解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fā)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25]。中國式現代化,簡單地說就是人類現代化的中國范式、中國式樣。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展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豪邁的中國氣派、深邃的中國智慧,而且深刻改變了以西方為主導的現代化格局,“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20]8-9。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盵3]273現代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人類走向現代化可以有多種選擇。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而且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人類社會走向文明、走向現代化的實踐。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行動最有說服力[26]。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成功推進和拓展,從實踐層面打破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局限,以引人矚目、令人嘆服的現代化建設成就,雄辯地證明“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從各自實際出發(fā),找準正確方向,風雨無阻向前行,就一定能夠實現現代化;從理論層面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理論禁錮,基于中國的現代化實踐逐漸建構起了新型現代化理論;從話語層面豐富了現代化話語表達體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讀中國道路、詮釋中國理念、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的原創(chuàng)性概念體系,有助于打破西方的話語霸權。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17]329,到如今建成世界上最完備的工業(yè)體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yè)第一大國,中國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在發(fā)展的很多方面走過了西方發(fā)達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發(fā)展歷程,從“現代化的遲到國”成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最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實驗室”,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震古爍今的奇跡。中國的發(fā)展奇跡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順應歷史潮流和時代大勢,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不僅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guī)律,而且揭示了人類社會追求現代化的一般規(guī)律,特別是我國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基礎上,從解決溫飽問題到整體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等方面,為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盵27]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從哲學的視角看,各國的現代化進程不可避免地會有關聯,有關聯就有互融和借鑒,但推進路徑、方式、節(jié)奏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國情決定道路。這種差異性是由各國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的。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文明發(fā)展道路的多樣化和由此創(chuàng)造的人類文明的多樣態(tài)。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創(chuàng)造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與西方的文明發(fā)展道路有著本質的不同;所謂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新就新在與既有文明形態(tài)的區(qū)別上。中國式現代化堅決摒棄國強必霸的邏輯,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堅決摒棄以資本為中心的模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取向;堅決避免兩極分化的問題,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堅決摒棄征服自然的錯誤觀念,建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科學解決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大黨胸懷、大黨格局、大黨擔當。中國式現代化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面向未來,在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中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互動中探討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為探索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提供了全新的路徑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和實踐已經并將進一步證明,中國式現代化“這條道路,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wěn)、走得好”[12]427。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zhàn)略謀劃、戰(zhàn)略安排,確立了奮斗目標、重大原則和行動綱領,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領導人民從百年奮斗中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也一定能夠沿著這條內蘊全人類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價值的光明之路行穩(wěn)致遠,走向更加輝煌、更加美好的未來,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