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麗靜
(宜興 214221)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這是宋代文人梅堯臣對于紫砂藝術作品的贊美,也是千百年來宣傳紫砂最好的一句廣告語,可謂是耳熟能詳。宜興紫砂在經歷了朝代的更迭和歲月的變遷之后依然能夠在今天機械化大生產普及的背景之下具有迷人的魅力,引得世界各地的紫砂愛好者趨之若鶩,宜興的紫砂藝人們傳承著世世代代的手藝,在一招一式之中依然能夠看到篤定的初心和堅守的脈絡,那是紫砂生生不息的軌跡和銳意進取的號角,當我們在被忙碌的生活和工作拖垮的時候,一把紫砂壺、一壺香茗足以慰藉我們疲憊的身軀,啟迪我們的心靈。
這件紫砂作品“僧帽壺”(見圖1)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壺器,而是融入筋紋的設計,更加凸顯出紫砂筋紋器的工藝之美和文化內涵,筋紋和佛教題材結合融洽。此壺壺身的道道筋紋勾勒出來的每一囊都擴張有力,而且腹部鼓起,特別適合于各種茶葉的沖泡,能夠最大程度地揮發(fā)出其中的自然滋味;壺底則是漸漸收攏,層次感突出,端莊穩(wěn)重;壺嘴彎流修長,出水自帶弧度;與之相對應的壺把則是靈動小飛,端握舒適,很好地把空間的和諧和氛圍的營造功能凸顯出來;僧帽具體體現(xiàn)在壺頸部的這一圈蓮花紋飾設計,宛如高僧大德所戴帽子的邊緣,而且每一道筋紋和壺身一一呼應、吻合嚴密,韻律感十足;壺蓋嵌入壺口,包裹性很好;上面的葫蘆形壺鈕小巧可人、拿捏舒適,起到了凝神聚氣的效果。在設計和制作此壺的過程之中,參閱了許多的經典僧帽設計,臨摹了許多古人和今人的經典僧帽作品,最終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風格特征和藝術造型。從“僧帽壺”的出處來看,在元代瓷器的造型中,我們可以窺見其中的端倪,這是一種民族融合和佛教文化的象征,最終從制作難度頗高的方器逐漸延伸出來許多形式,這件紫砂作品“僧帽壺”則是采用了紫砂器筋紋的方式和僧帽的元素,展示出一件經典作品所擁有的無限可能,讓我們有機會被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所深深地折服,“筋紋僧帽壺”不僅從工藝難度方面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更加把蘊藏其中的佛教文化理念最好地闡釋出來,讓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之中引起情感的共鳴。
圖1 僧帽壺
僧帽,從它的名字之中我們就能知道是出家人頭上戴的帽子,最為熟悉的就是在經典影視作品《西游記》之中唐僧所戴之帽,也是佛教之中的圣潔之物,從蓮花的造型抽象而來,代表著佛教的歷史淵源和教義理論,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到佛教和宜興紫砂的密切關系。據(jù)史料記載,在宜興金沙寺之中,仕人吳頤山準備考試,所以借宿其中圖清凈復習,他的小書童龔春于是在閑暇時間,在寺廟僧人的指點之下制作“樹癭壺”,開創(chuàng)了紫砂仿生的技巧,其實我們可以推斷當時的僧人已經能夠掌握紫砂的制作和燒制工藝,只是當時的書籍記載之中沒有留下過往僧人的記錄。在后來的紫砂藝術發(fā)展過程之中,佛教題材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從造型的創(chuàng)新到內涵的豐富程度都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體系和文化內涵。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容天壺”,根據(jù)佛祖“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而設計創(chuàng)作,還有在陶刻的題材之中,佛祖的形態(tài)也是屢見不鮮,共同構成了紫砂佛教藝術的豐富多彩。這件紫砂藝術作品“僧帽壺”也是把“江南佛國”宜興的悠久歷史和佛教內涵通過紫砂這一獨特的藝術載體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筋紋的工藝之精湛,內涵的豐富之精妙,都讓這樣的一件紫砂藝術作品錦上添花,在使用這件藝術作品的時候,經過長期的把玩和摩挲,在茶水的澆淋之下,筋紋更加的清晰,筋囊更加的飽滿,散發(fā)出幽幽的色澤,手感更加的豐富,令人愛不釋手,是一種身體的愉悅和內心的升華。
我們從紫砂藝術之中汲取到佛教的力量,認識到紫砂器從過去簡單的實用功能,逐漸在不同類型的紫砂藝人手中幻化成為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再加上陶刻、泥繪等手法,更加凸顯出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包羅萬象,也讓更多的紫砂壺友們從中感受到藝術對于我們的影響和熏陶之深,在潛移默化之中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