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括號中“-”前為期號,“-”后為頁碼)
●論著與臨床報道●
小鼠矽肺纖維化造模成功時間點的比較研究
竇玉玉,陸青蘭,羅菲,郭建宏,唐漢慶,周海東,黃寶琳,黃茵 (1-1)
miR-let-7b-5p對急性胰腺炎AR42J細胞凋亡及自噬的作用研究
劉東菊,潘路娟,梁華益,周青宏,李雪頎,潘春風,覃月秋 (1-6)
MEBO對大鼠慢性難愈合創(chuàng)面中IL-18表達的影響
韋騁,唐乾利,姜艷,唐習強,岑麗君,賀佐分 (1-11)
miRNA-125a-5p對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細胞Caspase-8表達的影響
潘路娟,梁華益,劉東菊,周青宏,鄭頻,覃月秋 (1-16)
廣西百色市壯族成人皮褶厚度的研究
楊天樂,黃秀峰,蒙玥,周敏,賓曉蕓,馬福維,楊益東 (1-20)
TRPP2在哮喘大鼠氣管平滑肌細胞中的變化及對氣管收縮的影響
申永剛,高匯雯,胡昕偉,李汶鴻,何靜,張雪飛,王涵,丁圣剛,沈兵 (1-25)
miRNA-506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表達及對其增殖和侵襲作用的研究
汪進城,張磊,許培權,祝景偉,張杰 (1-29)
正交試驗法優(yōu)化決明子的炮制工藝
史精干,鄒純才,鄢海燕,李燊星 (1-33)
護肝藥對肺結核并藥物性肝損傷的預防及療效觀察
李釗,黃宛香,莫耀素,李繁 (1-38)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GEO數據研究三七、黃芪和丹參防治缺血性腦卒中作用機制
劉佩,劉玥彤,楊鎏鑫,黃清,歐陽揚,劉蕾,陳維,陳玉珍,方子文,蒙蘭青 (1-43)
血細胞衍生參數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相關性研究
曾飄琪,劉巧慶,陶麗菊 (1-53)
聽神經瘤的顯微切除及對面神經保護的策略研究
謝姍,邵志林,姜之全,韓易,趙永軒,婁飛云 (1-59)
超聲影像組學在三陰性乳腺癌與纖維腺瘤鑒別診斷中的研究應用
王哲,劉表虎,朱向明,江峰,王維娟,劉銀華 (1-64)
多系統萎縮的MRI特征:與帕金森病對比
鄧文林,潘盛章,廖志藝,林椿人,藍學群 (1-67)
感染泌尿道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及感染耐亞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險因素分析
張寧,李曉丹,周冠興,韋珍妮 (1-71)
安徽城市社區(qū)老年人自我養(yǎng)老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王燕紅,洪倩,周榮君,楊雨程 (1-75)
滁州市某高校女學生乳腺癌預防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解萍,吳惠珍,高步剛 (1-80)
阜陽市女大學生宮頸癌篩查健康信念路徑研究
程紅 (1-86)
針刺治療肩袖損傷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張劍坤,趙晨玲,熊博文,王夢蝶,蘇國宏 (1-90)
二苯乙烯苷通過調節(jié)GSK-3β/PP2A活性干預Aβ25-35致擬癡呆大鼠模型Tau蛋白磷酸化進程
劉超宇,蒙婉瑩,李彥炳,夏小燕,李振中,朱曉瑩,廖艷花,黃忠仕 (2-139)
褪黑素通過NRF2對氯胺酮誘導的尿路上皮損傷保護作用研究
李松恒,米華 (2-147)
烏藥成分異烏藥內酯抗H.pylori及其抗菌譜的篩選
覃春,徐佳音,王雪,管愛星,廖麗娟,黃永毅,黃贊松 (2-155)
Nrf2敲除加重鋁誘導小鼠海馬神經元的損傷作用研究
楊玲玲,梁仲威,龐雅琴,李文學,岑育芳,韋俊宏,王一涵,漆光紫 (2-158)
海馬縫隙連接蛋白43與卒中后抑郁的關系研究
陳金梅,王喻,王潔,黃曉華,馮云, 羅雪蓮,王功俊,包成政,李雪斌 (2-163)
達格列凈對糖尿病腎臟病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何沖,姚新明,孔祥 (2-168)
線粒體DNA拷貝數在兒童腦性癱瘓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韓夢燃,陳文成,劉志忠,凌賽泳,黃艷新 (2-174)
基于H9C2細胞株的ADRB1基因多態(tài)性穩(wěn)定過表達模型的構建
陳麗萍,肖婷,鄧懋清,謝珊珊,吳定昌 (2-180)
血塞通注射液通過HIF-1α-VEGF通路調控NSCs的增殖和分化
林超群,李維納,邱波,范學政 (2-184)
VEGF對缺氧復氧小鼠海馬神經元細胞線粒體凋亡的抑制作用
張業(yè)森,尚毓淳,姜之全,蘇賀先,趙永軒 (2-190)
外泌體對鼻咽癌細胞耐藥的作用研究
劉夢雅, 唐薇, 胡玉琳, 向澎, 路雪妍, 劉津 (2-195)
缺血再灌注導致急性腎損傷中的細胞死亡形式初探
吳軍,覃俊凱,黃華武 (2-200)
碘乙酸鈉鼠爪炎性痛模型的建立及TRPV1介導的痛敏機制的研究
南麗婷,吳丹,李莎莎,余雙全 (2-205)
Box-Behnken響應面法優(yōu)化瓜蔞皮中總核苷和總氨基酸的提取工藝
吳雪,鄒純才,鄢海燕,劉靜雨,楊燕 (2-211)
瑪咖多糖超聲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對IEC-6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
孫加燕,朱金燕,陳慧芳 (2-218)
胃癌同時性肝轉移22例臨床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章含昀,鄒兵兵,熊茂明 (2-224)
每搏變異度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臨床實用價值研究
陳英金,李偉,陳志慷 (2-230)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核酸“復陽”再入院患者臨床特征分析
彭佳華,周昌靜,周偉杰 (2-234)
PHQ-9量表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功能性胃腸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韋振媚,覃奉道,韋柳成,吳付力 (2-239)
丁苯酞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功能預后及對血中Hcy、CRP、D2聚體、FIB表達的影響
鄒昂儒,龐霖霖 (2-243)
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早期經皮擴張氣管切開療效分析
馮杰,韓冠達,孫季威,魯雪風,姜之全 (2-246)
全景超聲成像檢測產后女性腹直肌間距的有效性評估
陳榮榮,黃健源,陳靜,郭麗萍,陸芳 (2-251)
基于ceRNA調控網絡的乳腺癌預后相關生物標志物篩選
劉俊彤,王培培,葉明全,黎青青 (2-255)
女性盆腔少見囊實性病變MSCT表現及臨床特征分析
黃振東,鐘春燕,黃蓮英,李瑞雄 (2-260)
葆青顆粒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作用機制的網絡藥理學研究
林光耀,葉濤,張米佳,馮勛,甯海燕,王永周 (2-266)
中藥灌腸、雷火灸聯合旋振治療對慢性盆腔炎的應用價值
嚴妍,龔堅,寧鵬 (2-272)
2021年桂林市秀峰區(qū)1~69歲居民乙肝和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高倩,周云,秦春林,黃愷,王琪,張寵,殷磊,魏兵 (2-276)
醫(yī)學生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生活滿意度的關聯性研究
李為芝,徐正圓,武素芳,王靜,陳燕 (2-280)
龍血竭總黃酮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細胞焦亡的影響
黃蘭松,劉燕,黃表華,周柳芳,張倬華,黃照河 (3-309)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對大鼠干細胞成骨分化作用的研究
程琳,姚潔,隋萍,李兵,陳習馳,靳攀 (3-315)
IL-6介導M2型巨噬細胞促進肝癌HepG2細胞上皮間充質樣改變
王安民,念家輝,方全,楊猛,黃佑冠,韋卿,浦澗 (3-320)
3,3′-二吲哚甲烷通過PI3K/AKT/NF-κB通路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
黃冰,楊光宇,張巖,李文學,龐雅琴 (3-325)
IL-14在變應性鼻炎小鼠中表達的實驗研究
李榮榮,瞿申紅,張少杰,翁敬錦,黃雪穎,鐘自玲,鄭少川 (3-330)
載阿霉素超聲納米泡的制備及其特性研究
黃釗希,陸柳桂,高泳,廖新紅 (3-336)
天麻素對腦缺血致心肌損傷及NGF/TrkA表達的影響
產翠翠,范心雨,龔鑫 (3-341)
基于抗氧化藥效成分群測定瓜蔞提取物中總黃酮的含量
孫明雪,鄒純才,鄢海燕,嚴國宇 (3-346)
基于網絡藥理學分析三七總皂苷通過外泌體miR-21干預缺血性腦卒中作用機制
歐陽揚,劉佩,劉玥彤,楊鎏鑫,黃清,劉蕾,陳維,陳玉珍,方子文,蒙蘭青 (3-351)
基于網絡藥理學研究決明子對氟尿嘧啶致肝損傷的保護作用機制分析
王恒,鄒純才,鄢海燕 (3-359)
Ⅳ期結直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相關基因的研究
駱澤民,方建惠,韋良宏,陳海東,易廷莊 (3-367)
基于Notch通路相關基因結腸癌預后模型的構建及驗證
王俊杰,詹雪冰,羅倩,況云舒,陶香香,朱曉群,梁簫,趙同洋,陳冰 (3-373)
多數據庫研究CRYAB在宮頸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機制
黃宏寶,吳小勤,盧東林,覃莉,韋敬錫,羅小瓊,黃秋艷,陳發(fā)欽 (3-382)
2012—2021年某院腦脊液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
邱付蘭,黃月娥,鐘榮榮,陳麗萍,劉輝 (3-389)
新體脂指標在代謝綜合征患者中預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發(fā)生及其相關性研究
陳文文,張文強,覃月春,貝玫瑰 (3-394)
不同年齡段卵巢儲備功能減退患者行PPOS方案的療效對比
張俊濤,鮑雨晨,嚴永旭,胡衛(wèi)華 (3-399)
單純性肥胖者DC負載結核Th優(yōu)勢表位肽后的免疫功能改變探究
黃新亮,伍云云,董博翰 (3-404)
關節(jié)鏡下腘窩囊腫單向活瓣切除的臨床療效分析
羅富強,謝康麒,李載永,周海東,羅昌泰,韋積華 (3-408)
超聲引導腋神經聯合肩胛上神經阻滯對肩關節(jié)鏡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汪懿,文懷昌,張芳芳,金孝岠,陳永權 (3-412)
頸胸膜體位固定在乳腺癌術后放療中的應用
江舟,黃海欣,王占宇,楊慧,梁衛(wèi)學,陸穎 (3-417)
單通道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聯合逆行輸尿管軟鏡治療鹿角形腎結石的臨床研究
張志甫,廖科誠,盧國平,陳遠波,黃東軍 (3-423)
顯微鏡外環(huán)下精索靜脈結扎術與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治療精索靜脈曲張的對比研究
藍杰,覃江,韋克暖 (3-427)
經顱多普勒超聲聯合雙頻超聲檢測椎動脈支架植入術的血流動力學改變
馮曉敏,秦超,陳婭,韋馨嫻,覃冬華 (3-432)
淚腺動脈超聲血流動力學參數對干眼淚腺病變的診斷價值
陽吉利,黃霖,趙穎,黃炫彰 (3-436)
艾灸督脈組穴聯合右佐匹克隆治療卒中后失眠臨床療效及對神經遞質的影響
賈世震,王濤,李佩芳 (3-440)
壯藥泥灸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觀察
宋春波,王杰,藍珍,陳靜靜 (3-445)
白藜蘆醇通過SIRT1/STAT3通路改善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機制研究
羅瀟瀟,方雷,趙健,龔鑫,王林,鄭蘭榮,丁見 (4-475)
LRG1、TLR4在膿毒癥患者血清中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
冉悅,廖品琥 (4-482)
百色市漢族中老年人體成分分析
楊益東,賓曉蕓,黃秀峰,蒙明慮 (4-486)
脂聯素基因多態(tài)性與壯族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性
周慶輝,王金花,李嘉慧,莫頌秩 (4-493)
MTHFR基因遺傳變異與缺血性腦卒中易感性的相關性
黃宏山,韋春麗,易雪麗,韋貴將 (4-498)
Ilizarov技術脛骨橫向骨搬移術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效果
羅富強,謝康麒,李載永,周海東,羅昌泰,韋積華 (4-504)
Ⅰ~Ⅲ期左右半結腸癌錯配修復蛋白缺失表達差異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
何楊,王俊峰,謝發(fā)琴,徐萍,張帆,朱益平 (4-509)
甲連盆腔膠囊對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大鼠血液流變學與病理形態(tài)學的影響
葉濤,劉婭 (4-515)
龍脷葉萃取部位的抗腫瘤活性篩選研究
李童,謝欣,雷智冬,黃鎖義 (4-519)
四川省西南地區(qū)漢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態(tài)性對PPIs治療幽門螺桿菌療效的影響
張富東,余敏靈,朱敏鳳,楊璐,胡利群,陳麗,陳曦,喬石,易輝,趙靜,劉粵,張婷 (4-523)
Th17細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患者外周血中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
譚建梅,王紅嫚,羅俊,李有霞,謝仁雪 (4-528)
血清S100A8/A9水平與上尿路草酸鈣結石的關系
崖文童,孟冬冬,黃群 (4-535)
宏基因組二代測序技術在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中的應用價值
黃晨,葉雨,羅海鳳,聶峰,孫煦勇,秦科,董建輝,李壯江,王洪良 (4-540)
超聲刀止血和雙極電凝止血在肝細胞癌患者肝切除術中行肝創(chuàng)面局部止血的效果對比
陳智敏,游紅勇,莫玲斐,黎鵬武,李海,汪昱,董科 (4-545)
肱骨近端多維帶鎖髓內釘治療Neer2、Neer3部分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臨床研究
李昱川,陳欣,賈杉,周文,劉業(yè)廣 (4-550)
IL-22、FeNO在反復喘息發(fā)作嬰幼兒的表達水平
梁立婷,陸壯念,楊麗娟,黃永方,廖厚祥,潘春宇,農詠然,李強 (4-555)
超聲評估膈肌功能在神經重癥患者撤機拔管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雍海榮,王奎,凌張賓 (4-559)
神經肌肉電刺激單獨或聯合不同頻率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卒中吞咽障礙的療效觀察
杜燦榮,龍耀斌,覃東華,伍明,黃福才,覃明安 (4-566)
肝細胞癌基因組學免疫分型的鑒定及臨床意義
張博超,浦春,胡蝶,張艷珍,朱萍 (4-571)
氫醌作用下肝細胞DNA-PK的表達特征及其在自噬中的作用
陶怡,楊嘉輝,黃暉,劉家仁,胡恭華 (5-617)
eEF2K對膠質瘤細胞增殖及遷移能力的影響
顧倩,周欣鴻,岑麗蘭,陸海善,黃永秩,安苗苗,楊茜 (5-623)
敲低SETD8抑制乳腺癌MCF-7細胞的轉移及其機制研究
張曉靜,陳延松,唐經緯,陳晨,劉元,金功圣,劉先富 (5-628)
蛇床子素改善小鼠實驗性肝損傷機制的研究
孫武,周兵,毛國梁,彭靜,劉銀華 (5-633)
天麻素對腦缺血大鼠缺血側額葉皮質中RhoA和ROCK-2蛋白表達的影響
李芹,殷姿,劉江品,邱金明,胡郭,劉敏 (5-638)
Balb/c裸鼠LNCaP細胞前列腺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超聲造影在腫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王雨豪,葉成坤,劉衛(wèi)勇 (5-644)
白花蛇舌草治療TNBS誘導的慢性腸炎小鼠模型的療效研究
陰若誠,李高陽,陳睿喆,方婉晴,苗萌萌,吳艷紅 (5-650)
基于生信數據的Toll樣受體4泛癌分析
華浩銘,王凡璐,黃江妮,彭慧,丁浩,鐘浩華,馬晶,王居平 (5-656)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焦亡相關lncRNA對預后風險模型的構建與評估
羅倩,詹雪冰,況云舒,陶香香,王俊,梁簫,王俊杰,孫恩濤,陳冰 (5-666)
血清Sema4C在結直腸癌患者的差異表達及臨床意義
朱萍,浦春,胡蝶,張艷珍,張博超,楊藝凡,吳欣怡,陳銀銀,路勇,張秦 (5-675)
廣西百色市農村腦卒中患者住所環(huán)境狀況及其與活動和參與的關系研究
李彩新,紀龍飛,鄧文潔,陳鐘和,藍艷榮,黃柳華,張莉芳 (5-681)
綜合性醫(yī)院165例艾滋病住院患者流行病學與臨床特征分析
程君,朱云竹,馬雪嬌,潘勁勁,王威,孫秋林,葉英,李家斌 (5-686)
PDGFRA啟動子SNPs與廣西壯族人群鼻咽癌易感性的關系研究
唐玉蓮,李鈺穎,侯沅林,胡婷,王太重 (5-692)
MTND4P12在肝細胞癌患者肝臟中的表達及作用
徐婷,華高艷 (5-697)
組蛋白去乙?;?和Ⅰ型膠原在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中的表達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莊珍珍,陶一勤,胡海峰,肖大樹 (5-703)
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對65例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分析
王道敏,黃覽,黃贊松,覃月秋 (5-708)
改良aEEG評分聯合血清NSE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診斷價值的研究
李兆杭,梁玉美,孟子達,藍錦云 (5-713)
高血壓胰島素抵抗患者中醫(yī)證素分布規(guī)律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
馬曉聰,吳福佳,鄭景輝,周月,李建橡,岳桂華 (5-719)
微針刀、毫火針治療臀上皮神經卡壓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
華小鋒,覃興樂,覃金艷 (5-724)
99mTcO4-SPECT/CT融合顯像聯合超聲造影在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中的價值分析
黃振東,鐘春燕,黃蓮英,李瑞雄 (5-729)
胃充盈超聲檢查評估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胃動力功能的臨床價值
包婷婷,江峰,張青陵,吳晶晶 (5-735)
產后女性盆底肌收縮功能三維超聲評估的初步研究
張秋艷,鐘秋紅,陸康玲,韋金婷,吳海萍 (5-740)
內皮素-1誘導A549細胞對Nur77表達的影響
嚴慧玲,黃玉蘭,田喆,蔣玉潔 (6-773)
癲癇模型小鼠海馬組織AMPKα1的表達與線粒體呼吸鏈復合物活性的關系
周欣鴻,岑麗蘭,顧倩,安苗苗,楊茜 (6-778)
基于網絡藥理學、分子對接和代謝組學研究雞血藤抗AS藥效與機制
方曉燕,李保生,黎飚,周柳芳,盧國康,彭靜靜,王金花,楊彩艷 (6-783)
lncRNA AC098934通過激活p38MAPK通路增強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侵襲性
張志文,李日著,李也鵬,黃世慶 (6-794)
AP患者血清HMGB1和NO對病情評估價值及相關性研究
周青宏,覃宗帥,鄭頻,王語陽,岑蘭英,蘇拾香,黃秀權,覃月秋 (6-800)
SCN5A、SCN1B基因多態(tài)性與心房顫動的關系研究
蔡春雨,何鳳珍,余電有,
何斌,權里平,言緯,張震,韋勤將,黃顯南,劉莉 (6-806)
顯著縮短高爾基-考克斯染色時程的一種可靠改進方法
陸海善,岑麗蘭,黃永秩,周欣鴻,顧倩,安苗苗,楊茜 (6-814)
基于生物信息學分析RNF111基因在腎透明細胞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林樂成,陳伶俐,陳志鴻 (6-819)
miR-629對乳腺癌MCF-7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可能的分子機制
翟云芝,張浩然,石默晗 (6-825)
激動ALDH2抑制程序性壞死減輕膿毒癥小鼠心肌損傷的作用探討
張共鵬,魏艷龍,黃毓慧,李文韜,程志鵬,高琴,王佳慧,葉紅偉 (6-829)
轉錄組測序分析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基因變化
鐘麗梅,韋武均,黃晶晶,胡仁統,林成,黎作茶,韋家柱,陳曉昊,周律 (6-835)
Vaspin通過抑制KLK7改善敗血癥誘導的小鼠心臟損傷和心臟炎癥
程小龍,水寅萍 (6-840)
大黃素對慢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重建、炎癥反應及RANKL/OPG蛋白表達的影響
姜麗媛 (6-845)
AFP、5′-NT、γ-GGT、PA聯合檢測對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效能評估
梁麗娜,羅志齋,黃前方,韋貴將,王春芳,莫武寧 (6-850)
新型炎癥復合指標對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的術前鑒別診斷價值
張寒,韋華 (6-856)
廣西壯族兒童哮喘易感基因預測模型的篩選
馬卓然,林娜 (6-861)
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房角分離術治療急性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觀察
李娟,李寧,范宇晨,任曉慧,高自清 (6-868)
NICU早產兒父親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許冬梅,林梅,郭潔婷,陳慶玲,李正中,黃芝蓉,黃麗玲 (6-873)
桂西地區(qū)老年人抑郁狀況及其對生命質量的影響分析
覃志良,鄧樹嵩,李暢 (6-881)
護士心理負性情緒及其與工作壓力的關系
馬檸,韋正涌,許世華 (6-887)
基于人工智能的頭頸CTA在診斷顱內動脈瘤中的應用價值
古展亮,鄒清藝,葉蘭靜,周婷,黃必貴,吳英寧 (6-893)
常規(guī)磁共振影像組學診斷早期膝關節(jié)退變軟骨損傷的價值
宋永康,陳基明,李培,劉晨,李勇 (6-898)
二維剪切波彈性成像聯合血清學指標對原發(fā)性肝細胞癌切除術后短期復發(fā)的預測價值
方云艷 (6-904)
●醫(yī)學綜述●
人附睪蛋白4在炎癥相關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康宏偉,廖品琥 (1-95)
eEF2K在癲癇突觸可塑性的研究進展
岑麗蘭,楊茜 (1-99)
離散選擇實驗用于測量口腔健康服務偏好的系統回顧與展望
張雁群,徐文華,王翠連,胡婉俠,吳佩林,郭偉,王麗丹 (1-104)
2010—2020年我國早期康復護理研究進展:基于知識可視化分析
李坤坤,張偉,江海嬌,汪君,魯衛(wèi)華 (1-109)
舌癌復發(fā)轉移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
凌小芳,姚金光 (2-284)
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術在周圍型肺癌臨床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利青,蔣玉潔,李智賢,藍家富,吳海萍 (2-289)
胱抑素C與糖尿病認知功能障礙關系研究進展
李萍,韋華 (2-293)
總黃酮類化合物基于TGF-β/Smad信號通路抗肝纖維化的研究進展
歸閃華,羅昊翔 (3-449)
CXCR5/CXCL13軸在腫瘤及免疫治療相關的研究進展
熊明月,謝喜科,賀娟,易廷莊 (4-579)
熱消融技術在乳腺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進展
馬燕飛,唐乾利 (4-583)
白色念珠菌菌絲形成與黏附侵襲致病的調控機制研究
周文婷,李琛妍,黃凱黎,董蕙華,黃雯,黃衍強,黃干榮 (5-744)
NRF2信號通路對慢性難愈合創(chuàng)面修復影響的研究進展
岑麗君,左遠娟,唐乾利 (5-749)
祖國傳統醫(yī)學對高尿酸血癥的研究進展
馮鈺容,武忠 (5-754)
膳食炎癥指數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
李秋蓉,韓延柏,汪宏莉 (5-757)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節(jié)律的主要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常微微,常婉玉,溫麗影,王安世,金岳龍 (6-910)
外泌體在狼瘡性腎炎診療中的研究進展
韋嫻,尤燕舞 (6-914)
體外膜肺氧合在膿毒癥患者中的應用進展
趙靜文,李軍,文韜,周佩璇,鄧小敏 (6-919)
●醫(yī)學教育●
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實用型醫(yī)學影像人才培養(yǎng)探索與實踐
黃秀峰,馬卓飛,馬德智,周敏,盧小新,姚金光 (1-113)
教學、研究、社會服務一體化的公共管理專業(yè)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楊鑫,魏萬青 (1-116)
思維導圖在麻醉解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與分析
王薇,龔鑫,吳鋒,李懷斌,趙健 (1-120)
基于BOPPPS和對分課堂模式的《醫(yī)學統計學》混合式教學行動研究
林志萍,顏桑桑,鄭建盛 (1-123)
改良TBL教學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費世杰,凌賽泳,李來穩(wěn),陳文成,黃艷新 (1-127)
“導+學”混合教學模式在生理學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廖素嬋,李艷麗,黎昀,黃俊杰,黃麗娟,余雙全,王映,梁祚仁,梁楚晗,何顯教 (2-297)
薩提亞模式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育的效果研究——以右江民族醫(yī)學院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例
銀聯飛,梁凱芬,賴健,周敏,賓曉蕓,汪建初 (2-300)
基于雨課堂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核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
陶紹能,戴云海,王瑩瑩,劉小岑,楊繼文,程光華 (2-306)
雨課堂及3Dbody解剖軟件的混合教學模式在局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
劉敏,龔儒杰,吳鋒,李懷斌 (3-453)
西部地區(qū)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
王太重,唐玉蓮,農琛,劉德文,董明佑,許桂丹,羅艷紅,王俊利 (3-456)
費曼學習法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進修醫(yī)師培養(yǎng)中應用的探討
吳鴻泉,吳正規(guī),周永,李靜雨,劉展,陸彩玲 (3-459)
醫(yī)學生臨床實習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
王潔,李雪斌,黃鵬,黃秀峰 (4-587)
醫(yī)師、藥師聯合以“藥學問題”為導向的文獻閱讀模式在臨床藥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張乃菊,陳天平,劉金春,夏娟,陳重,張帆,吳佳瑩,楊小迪 (4-591)
多學科整合式課程在胃腸外科教學中的應用
蘭海生,周蒞,黃海舸,岑小寧,陳堯,黃穎,呂建生,黃許森 (4-594)
雨課堂引領《預防醫(yī)學》線上創(chuàng)新教學的實踐
鄒云飛,丁蕾,宋建根,梁雅麗,黃月娥,文育鋒 (4-598)
以全國大學生公共衛(wèi)生技能競賽為契機,促進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探索與思考
張志華,黃芬,操基玉,蘇普玉,楊林勝,許媛媛,李曉之,王華,郝加虎 (5-762)
產教融合驅動下高質量應用型口腔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路徑探索與實踐
黎淑芳,廖明華,李雪菱,黃春苗,鄧敏,馬卓飛 (5-766)
PDCA教學法在影像本科生核醫(yī)學實習帶教中的應用
胡永全,郭道華,任麗,袁超,陶新全,訾剛,劉恒超,沈如月,謝宗玉 (5-769)
局部解剖學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
黃秀峰,姚金光,韋忠恒,黃昌盛,周慶輝,楊園園,鄭紅賓,譚軍華,劉炎富 (6-923)
主動學習在藥劑學課程中的應用
湯繼輝,王杰,劉小燕,宋玨,沈陳林,金涌 (6-927)
“混合式+”模式下組織學實驗課程建設與優(yōu)化
彭彥霄,吳敏,伍雪芳,季娜 (6-930)
CLIL教學法在藥學研究生與本科生《定量藥理與新藥評價》教學中的應用實踐與對比研究
沈杰,謝海棠,賈元威 (6-934)
●臨床護理●
基于CiteSpace的乳腺癌術后臨床護理路徑的可視化分析
袁佳麗,云潔,杜靜,楊春 (1-129)
預見性護理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術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柴樹潔,劉向玲 (1-133)
以代謝當量為考量參照的運動指導對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響研究
劉倩倩,宋姍姍,黃歡歡 (1-136)
以親情護理為導向的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在中度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
馬妮妮,許冬梅,林梅,李正中,黃芝蓉,蒙艷琳,何莉莉,李玉娟 (3-463)
無縫隙護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楊艷飛,林燦芬,黃玉,羅桂萍 (3-467)
首發(fā)腦卒中患者就醫(yī)體驗的質性研究
史方竹,范慧芳,徐苗苗,辛利萍 (3-471)
某三甲醫(yī)院臨床護士反芻思維與焦慮、抑郁的關系研究
趙龍,葉紅,楊秀木 (4-602)
吞咽功能訓練聯合呼吸干預應用于早產兒護理中的效果
陳妹,鐘楚敏,葉暉勇 (4-607)
基于接納與承諾療法的延續(xù)性護理對中青年透析患者透析治療依從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黃雪峰,何巧麗,李瑾 (4-610)
基于數據挖掘艾灸治療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選穴規(guī)律研究
劉芳,聶平英,余李強,林楠,郭佳穎,林少鴻,陳心銘 (4-613)
ICU患者家屬在家屬參與式日記干預中的心理體驗研究
李奧,李超,歐崢艷,梁敏,陳瓊,成晶,席明霞 (6-937)
●讀者·作者·編者●
本刊對稿件圖表格式的要求
(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