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羽雪
年一到,大紅春聯(lián)便貼上了各家各戶的門上,濃濃的年味里溢滿了人們的祈愿和祝福。向歷史長廊里走過去,古代一些妙趣春聯(lián)頗具智慧和啟迪,給人無盡的遐思和回味。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從山東老家移居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于是王羲之寫了一副春聯(lián),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cè)。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春聯(lián)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但王羲之并不生氣,他又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誰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王夫人很是著急,王羲之微微一笑,提筆又是一副春聯(lián)。這次,王羲之讓家人先將春聯(lián)剪去一截,只把上半截張貼于門上。上半截春聯(lián)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到了夜里,果然又有人來偷,可那人借燈火一看,見這副對聯(lián)很不吉利,只好嘆了口氣,趁著夜色溜走了。大年初一天剛亮,王羲之將昨天剪下的下半截春聯(lián)貼出去,大家一看,對聯(lián)變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眾人齊聲喝彩,拍手稱妙。
明代大學(xué)士解縉從小就是寫對聯(lián)的高手,有一年春節(jié),父親讓他寫副春聯(lián)。恰巧家對門是一片富戶人家的竹林,于是就擬了一副:門對千枝竹,家藏萬卷書。可春聯(lián)剛一張貼,就把竹林的主人惹怒了。他想,這不是說我們家是外強(qiáng)中干的竹子,你們家飽藏的都是詩書。于是吩咐下人把這片竹林給砍了。小解縉一看,馬上回家拿了兩小塊紅紙,各寫一個“短”和“長”,春聯(lián)就變成“門對千枝竹短,家藏萬卷書長。”這下,竹林的主人更來氣了,立馬讓下人把這片竹林連根刨掉。小解縉拍了拍腦瓜,又拿了兩小塊紅紙,分別寫了“無”和“有”字,這樣春聯(lián)就成了“門對千枝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摘自《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