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璐
當(dāng)相機對準(zhǔn)自然界中的生靈,鏡頭下,它們熟悉、陌生、神秘、有趣……本文作者從十幾年前開始,多次前往三江源進行野生動物拍攝。她說:“三江源是我們‘追獸人’心中的寶藏之地?!?/p>
三江源國家公園,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條大江的源頭所在之處。公園面積達19.07 萬平方公里,涉及青海玉樹、果洛所轄多縣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管轄區(qū)域。這里平均海拔4500 米以上,昆侖山、巴顏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等山脈和江河一起,造就了這里的湖泊山原、高山峽谷的地貌。
這里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能找到雪豹、藏原羚、野牦牛、藏野驢、白唇鹿、馬麝等珍稀動物的行蹤。對于致力于追尋、拍攝和保護這些野生動物的人而言,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不可多得的寶藏之地。
格爾木的野牛溝是觀獸的絕佳地方,從溝口到盡頭,海拔一路飆升,沿途常常看到成群的藏原羚和藏野驢,運氣要是好的話,還能看到幾頭野牦牛。
高原的氣候瞬息萬變,有一次我在夏天進入野牛溝,忽然下起大雪,能見度非常低。我決定立即返程,退出野牛溝。誰知拐錯了彎,進入溝里更加荒無人煙的地方,忽然,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三百多頭野牦牛。這是一種常年棲息于海拔3000~6000 米高山地帶的動物,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夏季,它們的活動范圍甚至可以到達海拔5000~6000 米的雪線下緣。它們耐苦耐寒,耐饑耐渴的本領(lǐng),對高山草原環(huán)境有很強的適應(yīng)性,在藏族人的心中,它們是“山神的化身”。很多野生有蹄類動物和家畜難以利用和到達的高山草場,對它們而言很容易攀爬。為了保護初生牛犢,野牦牛會以200~300 頭集結(jié)成群。我遇見的野牦牛,顯然是一個族群,多數(shù)是母牛帶著小牛。它們迎著風(fēng)雪,向著更高的山峰走去,這一幕在風(fēng)雪之中,顯得極為震撼。也鼓舞了我,打起精神,一點點走出困境,最后平安返回格爾木。
夏天會下雪的三江源,冬季比其他地方來得更早。
我趕著十月中旬,來三江源腹地迎接第一場雪。冰雪世界中,開車要極度小心,雖然路上只有零星幾輛車,但是怕路滑。行駛?cè)喙锖?,眼前的一切都變了,進入了真正的荒野。我開始興奮起來,看見右邊有一條進山的小路,便隨性地拐了過去。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我沿著盤山路開始上坡,見到右側(cè)山坡上有一匹狼,正艱難地行走在半山腰,積雪已經(jīng)沒到了它的大腿。我停下車拿出相機,狼顯然發(fā)現(xiàn)了我,蹦蹦跳跳地向前奔跑,時不時回頭看看我,一會兒就消失在山脊下。我匆匆拍到了一組照片,放大看,這匹狼格外帥氣,毛色很淺,尤其臉部白色居多,基于這一點,我判斷出這應(yīng)該是喜馬拉雅狼。但前方的坡太陡,積雪越來越深,我只能遺憾地原地掉頭,退出這條山路,沒有辦法去看這匹狼會走向哪里。
三江源向來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是“追獸人”的天堂,這里生活著多種野生動物?;倚?、旱獺、藏狐、喜馬拉雅狼,那些我們常在電視中看見的動物,在三江源都能找到。
退回大路,進入平坦的河谷區(qū)域。路過一個村莊之后,兩邊都是緩坡地形,很適合動物棲息。我突然看見,前面的土路上站著一群高山兀鷲??赡苁且驗楸谎┐驖窳擞鹈?,它們站在積雪融化的土路上,展開翅膀抖動著全身的羽毛。我降低車速慢慢接近……然而高山兀鷲完全不把汽車放在眼里,不為所動。走得近了,我往左邊一扭頭,才看到還有一大群兀鷲在吃著一頭凍死的小牛。高山兀鷲彼此推擠著,打鬧著,時不時還原地跳起。我?guī)缀醣谎矍斑@一場熱鬧的盛宴驚呆了,突然,從兀鷲群里走出來一匹狼。它一定是吃飽了,慢悠悠,懶洋洋地走著,一副強者風(fēng)范。我開車?yán)@開兀鷲,慢慢跟著它。
這匹狼開始慢跑起來,我也勻速跟上。跑著跑著,它突然停下腳步,嚇了我一跳,趕緊一腳急剎車,這時我距離它只有十米。但它顯然對我的存在毫不在意,停下來居然是為了撒尿??粗匀魺o人的樣子,我突然笑了起來,聽說過人有三急,我這是碰到了獸有三急。
在我追獸的過程中,偶遇了一只喜馬拉雅狼,雪后覓食艱難,像狼一類的食肉動物都會走下高山,到平緩的山下尋找食物,這時也是拍攝狼的最佳時機。冬季,赤狐換上了厚厚地皮毛,顏值陡升。
一直以來,喜馬拉雅狼并不被認(rèn)為是一個獨立的物種,目前是作為灰狼的一個亞種存在。但是越來越多的新的研究開始證實這種狼的獨特性。研究人員通過野外收集的狼糞便做出的DNA 檢測顯示,喜馬拉雅狼至少在80 萬年前已經(jīng)分化出來,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狼種。它們是熟練的夜間獵殺者,食物主要是中小型動物,大部分是嚙齒動物和兔子,有時也會捕獵較大的獵物,包括西藏野驢、巖羊、盤羊、藏羚羊、白唇鹿、斯氏高山鼠、喜馬拉雅旱獺、高原兔、高原鼠兔等。雪后肉食動物捕食困難,所以像狼一類的食肉動物都會走下高山,到平緩的山下尋找食物,這時也是拍攝狼的最佳時機。
和這匹狼分開后,我繼續(xù)漫游。雪后的世界,時間似乎也變得緩慢了,連空氣都帶著微微的停滯感。我看到不遠(yuǎn)處有一只赤狐,正慢慢地抬起前爪準(zhǔn)備捕鼠,跳起、躍下,動作一氣呵成。然而它一頭鉆進雪里,鼠兔沒抓著,卻吃了一嘴雪,此情此景,讓人忍俊不禁。
這只赤狐在雪地的映襯下非常漂亮,全身是漂亮的棕黃色毛,粗粗的尾巴配合著兩只小耳朵來回?fù)u擺,耳背的黑邊更加凸顯帥氣。是的,冬季的“追獸”是讓人愉悅的,此時動物們都換上了厚厚的絨毛,顏值比夏季高了太多倍。
往年,我總是在玉樹州的各個縣城周圍尋找野生動物,忽略了玉樹市。今年玉樹市卻帶給了我很多驚喜,在玉樹市周邊100 公里內(nèi),我看到了很多的野生動物,棕熊、白唇鹿、馬麝、喜馬拉雅狼、赤狐……荒野不一定在最遙遠(yuǎn)的地方,也許就在人們的身旁。
一個清晨,我漫游在距離玉樹市40 多公里的森林邊緣,一只“兔子”蹦蹦跳跳進了灌木叢的深處,它躲在灌叢深處偷看向我。我拿起相機對好焦,才通過鏡頭看清楚,這只豎著耳朵的小獸根本不是兔子,而是馬麝。
生活在高原的馬麝,是麝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比普通的兔子大一點。作為體型比較小的動物,馬麝渾身長滿“肌肉”,非常有力量。它們的后腿比前腿長,蹦、跑、跳的能力很強,即使在密林中依然可以一躍數(shù)米。它們非常靈活,即使在跳躍時,也可以任意改變方向。
雌馬麝的體型比雄馬麝要大,看上去更壯碩。加上雌馬麝沒有麝香,生存起來比雄馬麝容易一些。但麝類的天敵依然很多,它們時刻都要保持警惕。由于馬麝幾乎沒有任何用以自衛(wèi)的“武器”,高原上的許多動物如狼、猞猁、狐貍和猛禽中的金雕、草原雕,都是它的天敵,連香鼠也不放過它,會將仔麝咬死。通常情況下,馬麝遇到危險會迅速連蹦帶跳地逃到山頂,藏在隱蔽的地方暗中觀察敵人,再決定下一步的動向。
除了馬麝這類獨特的小動物,玉樹還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藏族人民將它們奉為神鹿,崇拜、敬仰并守護著這些神鹿,每年的十月是白唇鹿最活躍的時期,一年一度的“鹿王”爭霸賽就是在這個時候舉行。
我曾在玉樹州囊謙縣的一個林場的深處,觀察過生活在這里的一群白唇鹿。那是一個上午,白唇鹿群在河對面的森林與草甸結(jié)合區(qū)覓食,它們與零星路過的人隔著一條河,時刻保持著安全距離,走走吃吃,走走吃吃,三兩只結(jié)伴休息。
到了中午陽光最溫暖的時刻,和鹿群相伴了一上午的我,也悠閑地開始準(zhǔn)備自己的午餐。突然,氛圍開始變化。剛才還三三兩兩悠閑散步的母鹿和年輕的公鹿開始成群結(jié)隊地狂奔,到處塵土飛揚。我四處張望,什么危險都沒有發(fā)現(xiàn),只好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鹿群。只見所有的白唇鹿都跑到了山坡的另一頭,那里樹木茂密。山坡上那一大片最空曠的地方,只留下了兩頭雄鹿。這兩頭最壯碩的雄鹿正低著頭以角相對,用盡全身力氣拼命頂著對方,打得不可開交。隔著一條河,我清清楚楚地聽到兩對鹿角相撞時發(fā)出的聲音!聲音之大,讓我擔(dān)憂它們的鹿角是否會被撞斷!很快,局勢呈一邊倒的態(tài)勢,一頭雄鹿節(jié)節(jié)敗退,更加雄壯的對方則步步緊逼。終于,鹿王爭霸賽結(jié)束,新的鹿王誕生。失敗者灰溜溜地夾著尾巴一路逃跑,剛剛“登基”的鹿王追了過去,一直追到山脊上才停下腳步。望著失敗的雄鹿遠(yuǎn)去后,它才放心地邁著驕傲步伐回到了鹿群中。隨著它的回歸,鹿群又恢復(fù)了平靜。在不久的將來,這個鹿群會誕生更多的,這位勝利者的后代。
玉樹囊謙縣的尕爾寺附近,也是著名的觀獸、觀鳥地。
這里平均海拔近4000 米,古老的尕爾寺建在高山之巔,宛若天空之城,被譽為“鑲嵌在懸崖上的寺廟”。當(dāng)?shù)厝苏f,自從有尕爾寺以來,僧人和村民便對身邊的草木蟲鳥加以保護。從很早以前開始,這里便成為了動物的天堂。每天的清晨、中午和傍晚,雪雞、錦雞、梅花鹿、貓頭鷹、禿鷲……大大小小的動物會來到尕爾寺的附近,在寺院和民居之間,與人類共飲一溪水,然后悠閑地覓食。這里最常見到的便是巖羊,寺院前大草坡上生活著數(shù)百只巖羊,從清晨到黃昏,巖羊們都在吃草,在草坡上散步,遠(yuǎn)離人煙,悠閑地生活著。
三江源地區(qū),對人類而言,或許意味著高海拔地區(qū)的艱難和困苦,但這里的一切又是這么鮮活、自然,且有趣!這里有著自由馳騁的野生動物,有著令人難以忘懷的自然風(fēng)景。人來自大自然,又生存于大自然。我在追尋這些野生動物的過程中,也始終相信,只要還有野生生靈的存在,荒野就從不在遙不可及的遠(yuǎn)方,而是在我們的身邊。
鼠兔、野豬、馬麝、獼猴、巖羊,這些野生動物的出現(xiàn),讓我知道,荒原從來都不是在很遠(yuǎn)的地方,反而,它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