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揚
(江蘇泰州225300)
泰州自古為糧食產(chǎn)區(qū),“海陵”二字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現(xiàn),就是跟糧倉連在一起的,見《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不過,要弄清古代泰州糧食的品種,十分困難。明清時期尚有方志等文獻資源可以查閱,而漢唐時期的,如果沒有出土的實物,或雖有出土實物而缺乏深入研究,則難以有確切的結(jié)論。有的說法盡管流傳已久,卻經(jīng)不起推敲,甚至是誤解了古人。比如,西晉左思有“海陵之倉,則紅粟流衍”,唐初駱賓王有“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古今都有人以為,這兩句中的“紅粟”是古代泰州特產(chǎn)的一種紅米或者紅種稻,實則有誤。
魏晉以降,文人寫作習(xí)慣引用典故,修辭學(xué)上稱之為“用事”。劉勰《文心雕龍》有“事類”一篇專論“用事”修辭。不明用事,只從字面索解,不可能明白作者的真意,如若再加臆測,必然謬以千里。左思《吳都賦》中的“造姑蘇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帶朝夕之浚池,佩長洲之茂苑。窺東山之府,則瑰寶溢目; 海陵之倉,則紅粟流衍”就屬用事。左思《三都賦序》自謂:“余既思摹二京而賦三都,其山川城邑則稽之地圖,其鳥獸草木則驗之方志?!逼鋵嵅豢杀M信。漢末建安之后,整個三國時期,江淮之間一直淪為魏吳的戰(zhàn)場,“虛其地,無復(fù)民戶”,海陵縣甚至連行政建制都廢除了,直到70年后的西晉太康元年,也就是左思生活的時代,才重新設(shè)置。《吳都賦》的“ 海陵之倉”云云,當(dāng)然不可能是三國時或太康時海陵的真實寫照,左思是為了描繪吳國繁華而引用典故,追敘歷史。這典故的出處,源自生活早于左思四百多年的枚乘的說辭。
西漢景帝初年,吳王劉濞謀反,吳王的文學(xué)侍從之臣枚乘上書諫阻,枚乘在說辭中不僅分析利害,再三向吳王說明反不得,還跟吳王說,您比天子還富有,還適意,何必謀反?他比較說:“漢并二十四郡、十七諸侯,方輸錯出,運行數(shù)千里不絕于道,其珍怪不如東山之府。轉(zhuǎn)粟西向,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修治上林,雜以離宮,積聚玩好,圈守禽獸,不如長洲之苑。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吳都賦》所鋪陳的,正跟枚乘所說十之八九相同。“紅粟流衍”并非枚乘的具體說辭,左思在用事,實則典出《史記》《漢書》?!妒酚洝肪砣捌綔?zhǔn)書”說:漢武帝時“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漢書》卷六十四下“賈捐之傳”說:“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nèi)之錢貫朽而不可校?!鳖亷煿抛ⅲ骸八诰酶瘔模瑒t色紅赤也。”成語“粟紅貫朽”即出于此處。左思所說的“流衍”,用在這里意思同于“充溢露積于外”,上一句形容瑰寶之多已有“溢”字,這句變換用字?!凹t粟”意同“粟紅”,為跟“瑰寶”相對,把“紅”字提到“粟”字之上,主謂結(jié)構(gòu)變化為偏正結(jié)構(gòu),要表達的基本意思不變。左思不愧是詩賦高手,他形容海陵倉廩儲存充足,沒有重復(fù)枚乘,枚乘使用的是比較的手法,左思用的是“嫁接”,他把有關(guān)漢代長安國家糧倉的典故移用到海陵,說海陵倉儲充足得過頭,糧食都紅腐不能吃了,裝不下了,堆到外面了?!?海陵之倉,則紅粟流衍”,是以極端的語言形容海陵之倉充實,用它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來鋪敘吳國富裕,哪里是在說海陵出產(chǎn)什么“紅米”或“紅種稻”。黃裳有言:“左思那樣的賦家,寫起《三都賦》來,就大量地搬用典實,砌起一座五彩斑斕的建筑物來。但一般‘俗人’大抵只在門外望一望,就吐吐舌頭走開了,沒有誰肯駐足,或走進去,自然也就不大有人能領(lǐng)略這種建筑物的奧秘。”[1]希望我們不要被黃裳說中才好。
其實,“粟”和“紅”連用,已足以說明它不是稻米?!墩f文》卷七上收“粟”字,解釋為“嘉谷實也”。段玉裁注云:“嘉谷,謂禾黍也……古者民食莫重于禾黍,故謂之嘉谷……嘉谷之實曰粟,粟之皮曰穅,中曰米?!奔唇裉焱ǔUf的小米?!凹t粟流衍”中的“紅”,是“發(fā)紅、變紅”的意思,加在“粟”上,“紅粟”二字意為“發(fā)紅的小米”。大米霉變后顏色發(fā)黃,稻受潮則變黑出芽,只有小米受熱受潮變質(zhì)發(fā)紅,也就是“粟久腐壞,則色紅赤也”?!凹t粟”即“紅腐而不可食”的粟,意思顯豁,無須多加解釋,因而《文選》在“紅粟流衍”之下,只簡單加注“《漢書》:太倉之粟,紅腐不可食”。然而對于這樣的常識,主張“紅粟”是紅米或紅種稻的人卻不加理會,他們認為,粟也通稱包括稻米即大米各類糧食,并認為左思是山東臨淄人,從小生活在小米主要產(chǎn)區(qū),遷居洛陽后多見紅米,有了比較,從米色的區(qū)分首次提出了“紅粟”這個概念。[2]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以想象代替了論據(jù)和論證。新石器時代的遺存雖然表明,當(dāng)時黃河流域的主要栽培作物是谷子,稻主要種植在長江流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周代時稻就逐漸種植于北方,《詩經(jīng)》中的《唐風(fēng)·鴇羽》有“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豳風(fēng)·七月》有“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小雅·甫田》有“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小雅·白華》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魯頌·閟宮》有“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就是例證。《周頌·豐年》還有“豐年多黍多稌”,這“稌”,朱駿聲說是糯稻。秦漢時期,北方稻的栽培已經(jīng)普遍?!秴问洗呵铩穼覍野训靖?、黍、麥等并舉。西漢人氾勝之總結(jié)黃河流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其中講解稻的栽培時間、方法相當(dāng)詳細,為《齊氏要術(shù)》大段征引,這位氾勝之是山東曹縣人,左思的大同鄉(xiāng)。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也有關(guān)于稻的論述。值得注意的有兩條史料,一是《漢書》卷二十九“溝洫志”,西漢末年賈讓在談治河三策時涉及農(nóng)作物的改種,“種禾麥更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說明漢代就知道稻是高產(chǎn)作物,把種谷子和麥改為種稻,糧食的單位面積產(chǎn)量可以極大提高,種稻的好處已為人熟知。二是《后漢書》卷六十一“張堪傳”,張堪為漁陽太守時,在狐奴“開稻田八千余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張堪是東漢初年人,狐奴在今北京順義東北不遠處,可見稻的推廣早已越過山東北上。就是左思本人,在《三都賦》中也有“雍丘之粱,清流之稻”“水澍秔稌,陸蒔稷黍”“國稅再熟之稻,鄉(xiāng)貢八蠶之綿”等句,寫了稻,還寫到稻的不同品種。萬國鼎在介紹水稻發(fā)展的歷史說:“不但南方的廣大地區(qū)種稻,北方也在五六千年以前的遠古時代就已經(jīng)種稻了。據(jù)《詩經(jīng)》和其他周代文獻反映,北方的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都有稻的栽培。戰(zhàn)國時魏國引漳水灌溉,開辟稻田。西漢有稻田使者,管理長安附近的稻田,而且在北方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可能水稻也有所發(fā)展。東漢到晉初,對于稻的栽培更加重視,據(jù)文獻記載,西起甘肅,東到山東,以及江蘇、安徽的淮北部分,有不少地區(qū)興修水利,增廣稻田。尤其突出的是曹操推行屯田,曾經(jīng)大力發(fā)展水稻?!盵3]無論從左思所處的時代還是從他生活的地域來看,左思對稻對大米都不可能陌生。今人如果以為左思到了洛陽才多次見到紅米,想必是對歷史上稻在北方的傳播情況是全然隔膜的,也是對左思見識的過于低估。再說,“粟”字確實可以當(dāng)糧食的總稱講,這是由于先民的主要糧食品種是粟,也就是段玉裁說的“古者民食莫重于禾黍”,但“粟”字的兩個義項,即當(dāng)總稱時指糧食、當(dāng)專稱時指谷米,古人是從不相混的。清代樸學(xué)大師程瑤田有《九谷考》,專論各種糧食作物的名稱,不僅博引典籍,還實地調(diào)查,圖文互證,對“粟”“稻”等所指敘述周詳。語言是社會現(xiàn)象。語言中的詞跟事物之間的指稱關(guān)系,約定俗成之后大家都會遵守,否則社會成員無法交際。遠的不說,《史記》 《漢書》以來,“粟”作為專稱一直指谷米,左思怎么可能拿它來指稻米?左思如果先是把“粟”指“谷米”的這個義項跟作為“糧食”總稱的這個義項相混淆,接著再拿作為總稱的“粟”來指“糧食”這個屬概念之下的種概念“稻米”,思維如此混亂而且見識有限的人卻能寫出《三都賦》,豈不成了文學(xué)史上的一大怪事!
左思筆下的“紅粟”,是出于行文需要的臨時搭配,并非有意“提出”某個“概念”。事實上,左思后的四百年間,歷經(jīng)六朝,沒有聽說文獻中有拿“紅粟”稱紅米或紅種稻的,甚至連“紅粟”似乎都沒有再出現(xiàn),直到唐初駱賓王的《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才有“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駱賓王全是化用左思的成句,沒有添增新的內(nèi)容。駱賓王參加徐敬業(yè)起兵的地點是揚州,用個當(dāng)?shù)氐牡涔蕘砜鋸堒娦鑼嵙?,實在合適不過。駱賓王所說全同左思,二者都包括“海陵”“倉儲”“紅粟”“豐足”四點,不過左思形容“豐足”用的是“流衍”,駱賓王改用“靡窮”,左思把“海陵”跟“倉儲”聯(lián)在一起,駱賓王把“海陵”跟“紅粟”聯(lián)在一起,把“海陵”調(diào)到“紅粟”的前面,并不是在于把“產(chǎn)地和產(chǎn)品結(jié)合起來”寫,僅僅因為遣詞造句必須上四下六,同時又要跟“江浦黃旗,匡復(fù)之功何遠”成為對句,不得不爾,并無深意,不應(yīng)過度解讀。駱賓王同樣是用事,出典就是《三都賦》中的《吳都賦》,當(dāng)然從源頭來講也是《史記》《漢書》。若問為什么要以“江浦”與“海陵”對列成文,不過是因襲前人而已,庾信《哀江南賦》就有“連茂宛于海陵,跨橫塘于江浦”的句子。我認為,“紅粟”,在左、駱筆下同為用事,是用它來形容海陵倉廩充盈的,兩人都緊緊扣住“倉”字就是明證。左、駱筆下的“紅粟”,根本不是指現(xiàn)實中的某一種米、某一種稻,或某一類米、某一類稻。至于漢唐時代或更早以前泰州有沒有紅米或紅種稻,《史記》《漢書》以及枚乘、左思、駱賓王都沒有說“有”或“沒有”,在既無實物又無文獻的情況下,認為是“有”的人自可馳騁想象,大膽假設(shè)。對紅米、紅種稻的由來、它們的最初的形態(tài)以及跟麋鹿的關(guān)系、跟“禹余糧”的關(guān)系、它們跟明清《泰州志》記載的泰州紅、馬尾赤、深水紅、赤芒、紅芒等品種乃至《紅樓夢》中的胭脂米、康熙的御種稻等之間的聯(lián)系,更可以暢想神游一番。只是請勿跟“紅粟”二字拉扯關(guān)系,唐突古人,左、駱筆下的“紅粟”自有其含義。
“ 海陵之倉,則紅粟流衍” “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這兩句稱贊泰州物產(chǎn)豐富、倉儲充實的名言流傳千載,膾炙人口。泰州人歷來喜歡談?wù)摷t粟,或者說,潛意識里希望有個與眾不同的農(nóng)作物“紅粟”,這種情結(jié)完全可以理解。無奈世界上的事情,真相往往讓人掃興。我們當(dāng)今學(xué)人在談?wù)摷t粟時,應(yīng)該秉持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千萬不要信口開河,再為后人制造混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