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鋒
(福州市精神病人療養(yǎng)院,福建福州 350007)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2017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郁癥全球發(fā)病率為4.4%[1],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患者心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情緒低落、抑郁悲觀等,并對曾經喜愛的事物興趣降低,嚴重者常痛不欲生,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幻覺、自殺、自殘等[2],對家庭和社會都可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抑郁癥患者癥狀,使情緒保持平穩(wěn),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厭食、便秘、口干、震顫等不良情況,同時還會影響男性的性功能,效果不夠理想[3]。而其中伴發(fā)的睡眠障礙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甚至有可能誘發(fā)其他相關疾?。?]。本研究旨在探討小柴胡湯對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及神經功能相關因子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考《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5]中抑郁發(fā)作的診斷標準。
1.2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考《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yī)病癥部分》[6]中郁病肝氣郁結型的辨證標準: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脅肋脹痛,大便不調,舌質淡紅,苔薄膩,脈弦。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及辨證標準者;②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7]≥18分者;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①合并有嚴重軀體疾病者;②既往有濫用藥物史者;③合并有其他精神類疾病者。
1.5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于福州市精神病人療養(yǎng)院就診的肝氣郁結型抑郁癥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女18例,男22例;年齡24~36歲,平均(30.12±4.01)歲;病程1~6年,平均(3.6±1.8)年;首發(fā)9例,復發(fā)31例。觀察組女19例,男21例;年齡23~35歲,平均(30.10±3.89)歲;病程1~6年,平均(3.5±1.9)年;首發(fā)11例,復發(fā)29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
2.1 治療方法
2.1.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抗抑郁藥物治療,鹽酸文拉法辛緩釋片(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80115),每次150 mg,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8周。
2.1.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小柴胡湯治療,藥物組成:柴胡30 g,炙甘草9 g,黃芩9 g,生姜9 g,姜半夏9 g,黨參9 g,大棗4枚,以水煎服,濃縮至100 mL,每次50 mL,每日2次,連續(xù)治療8周。
2.2 觀察指標及方法
2.2.1 睡眠質量評估 采用匹慈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對2組治療前和治療2周、4周、8周后進行評估,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等,總分21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
2.2.2 神經功能相關因子檢測 于治療前和治療2周、4周、8周后檢測2組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于治療前后檢測2組血清星形膠質源性蛋白(S100B)、髓鞘堿性蛋白(MBP)、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水平。采集2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4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后獲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3.1 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2、4、8周后2組患者PSQI評分均呈降低趨勢,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s) 分
表1 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治療2周后比較,2)P<0.05;與治療4周后比較,3)P<0.05;與對照組比較,4)P<0.05。
治療8周后9.44±1.391)2)3)5.42±1.461)2)3)4)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shù)40 40治療前17.15±2.41 18.64±1.52治療2周后15.66±3.151)13.28±2.131)治療4周后12.88±3.641)2)9.52±2.761)2)
3.2 2組治療前后血清BDNF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2、4、8周后2組血清BDNF水平均呈升高趨勢,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BDNF水平比較(±s) ng/mL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BDNF水平比較(±s) ng/mL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治療2周后比較,2)P<0.05;與治療4周后比較,3)P<0.05;與對照組比較,4)P<0.05。
治療8周后35.27±6.951)2)3)46.33±7.841)2)3)4)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shù)40 40治療前18.55±2.14 18.36±2.87治療2周后22.43±4.241)27.52±4.171)治療4周后30.48±5.181)2)38.54±4.621)2)
3.3 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相關因子水平比較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血清S100B、MBP、NSE、IGF-1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相關因子水平比較(±s) ng/L
表3 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相關因子水平比較(±s) ng/L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shù)40 40 S100B治療前1.67±0.33 1.68±0.18治療后1.35±0.421)0.99±0.041)2)MBP治療前9.85±1.32 9.89±1.34治療后6.32±0.511)4.23±0.491)2)NSE治療前12.58±5.14 12.56±4.31治療后6.23±2.151)4.52±0.641)2)IGF-1治療前26.13±5.46 25.12±6.48治療后14.25±5.171)9.33±3.321)2)
相關研究表明,中醫(yī)學在認知領域以及睡眠障礙方面都獲得較高的療效[8]。抑郁癥可歸為“郁癥”范疇,臨床應以疏肝解郁、調節(jié)氣血、養(yǎng)心安神為治療原則,小柴胡湯由柴胡、黃芩等多味中藥合制而成,具有疏肝理氣、安神解郁之效[9]。抑郁癥與肝、心、脾有密切關系,其主要病機在于肝失疏泄、心神失養(yǎng)、脾失健運,引起陽氣不振、精神衰退[10]。小柴胡湯中柴胡和解表里、疏解肝郁;黃芩具有清熱解毒、清熱燥濕的功效;炙甘草主治心慌、氣短;黨參可補中氣;生姜具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解藥毒之功效;姜半夏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大棗補中益氣、安神、緩和藥性[11]。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4、8周后,觀察組PSQI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小柴胡湯可提高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改善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
抑郁癥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其中神經營養(yǎng)因子假說認為:S100B、MBP、NSE、IGF-1等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敏感度比較高的標志物,與神經元的興奮程度緊密相關。S100B是一種可溶性蛋白,其水平升高提示星形膠質細胞功能出現(xiàn)紊亂,加重病情[12];NSE可反映神經系統(tǒng)損傷程度,其水平升高可誘發(fā)抑郁癥;MBP可作為判斷中樞神經系統(tǒng)破壞程度的指標,其水平升高提示病情進展;IGF-1可通過血腦屏障與IGF-1受體結合,進而調控神經精神活動,其水平異常不利于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S100B、MBP、NSE、IGF-1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小柴胡湯可改善抑郁癥患者神經功能因子水平,調節(jié)神經功能,從而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
綜上所述,抑郁癥患者應用小柴胡湯可有效改善睡眠質量,促進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恢復,調節(jié)神經功能因子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