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煒
(百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廣西百色 533000)
黎建三(1748—1809),字謙亭,壯族詩人,廣西平南人,出自官宦世家,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舉,在甘肅為官,先后做過安化、山丹等地縣令,在西北供職達20 多年,后因母憂歸鄉(xiāng),詩作有《素軒詩集》傳世。黎建三在艱苦的西北地區(qū)任職數十年,頗得百姓擁戴,成為乾隆時期壯族文人在外省任職官員的典范。在他的詩集中,行役詩是最有分量的作品?!端剀幵娂穫髟?15 首,行役詩就有約200 首且特色鮮明。這些詩用沉郁悲涼的語調和強烈的寫實風格記錄了這段獨一無二的游宦生涯,藝術上意新語工、“不專一格”,盡得江山之助,是當時官場和社會的縮影以及清代壯族知識分子內心世界的折射,在粵西壯族漢文詩中顯示了獨特的魅力。
黎建三自幼生長在書香門第,其祖父為貢生,其父黎庶法為舉人,曾任桂林府學教授,執(zhí)教秀峰書院,叔父庶恂為高密知縣。長期接受正統(tǒng)儒家思想教育的黎建三,一生都具有儒家積極入世的情懷,以天下為己任。他在為官之前作于教館的《移塾蘭言書屋示諸子弟三首》其三中教導弟子“艱難悲父老,拯救愧儒生”,可見其內心強烈的使命感。黎建三任山丹知縣期間又作有《重建忠義節(jié)孝祠》一文,提出“忠孝節(jié)義”之難:“而忠孝節(jié)義,圣人不輕許,常人不敢居?!耙坏╇H坎壈,履危疑,天命不可知,人事不可憑,而欲恃耿耿不寐之苦心,不負吾君,不負吾親,不負吾九泉不可作之幽魂,嗚呼,難矣哉!”[1]可見黎建三的官宦生涯是自覺以圣人之道為指導思想的。從他為官西北的行役詩來看,最初也是昂揚進取、心懷壯志的。如《六盤山》詩云:“我行西陲道,歷險此最先。寒暑異于下,風雷集其巔。孝子戒垂堂,出處理有專。驅車九折坂,壯志懷曩賢?!盵2]107久在粵西山區(qū),從未有經歷此山之高峻,初入西北的詩人眼界大開。結尾四句發(fā)出儒家格言,建功立業(yè)的懇切愿望確是發(fā)自肺腑。但是沒過多久,抱有濟世情懷的詩人屢屢被官場的黑暗所打擊,為動亂后世況的蕭條以及百姓的苦難扼腕嘆息,對貪腐官僚魚肉鄉(xiāng)里作威作福怒不可遏,于是宦情之清苦和行役之艱辛便化為沉郁悲涼的基調。如《晚次河橋驛》詩云:“策蹇尋孤驛,荒城夕照斜??胀ニ皇蓠R,壞堞集昏鴉。人欲飄萍老,官猶啖蔗夸。亂山風雪夜,凄斷聽鳴笳?!盵2]108作此詩時距詩人任職西北還不到一年,詩中已經呈現孤宦生涯的疲憊不堪和悲涼的羈旅漂泊之感。個中原因,可以從《上元前五日蘭城作》一首詩中窺見端倪:
我從河湟來,新正方十日。居人向我說繁華,上元燈火舊無匹。黃河冰橋冰欲消,蓮花池畔春風嬌。吳綾蜀錦賤如草,銀花火樹干云霄??h官三日不臥食,大官歡樂奴仆驕。跳梁小丑偶跋扈,金碧錯落一炬焦。太陽麗中陰霾散,倉猝未暇禁漁樵。時人不悟返樸意,尚期今歲夸元宵。我聞一絲一粟皆天物,暴殄所以致氛妖,西陲土瘠民不饒,上下節(jié)愛民氣調。吁嗟乎!上下節(jié)愛民氣調,作歌敢以告同僚。[2]111
詩人斥責官場腐敗,官員上下沆瀣一氣欺壓百姓,奢侈享樂居然到了連日飲宴而廢寢的瘋狂程度,一旦有亂,便會造成毀滅性的損失。詩人清醒地看到“暴殄所以致氛妖”,認為官府橫征暴斂是導致作亂的主要原因,提倡“上下節(jié)愛”,以調“民氣”,緩和官民矛盾。然而詩人畢竟一介微官,無濟于時事,內心的痛苦與無奈可想而知。正如《咸陽道中》詩所詠:“金城二月尚嚴寒,路入咸陽客思歡。隴麥青青堤柳綠,春風只肯到長安?!盵2]114朝廷的“春風”竟不肯西出長安,眷顧西北之地,譏諷之外還帶有強烈的痛惜。
愁記青家道,魂消泛駕時。生全偶然遂,神力至今疑。輕脫前車鑒,顛危后事師?;峦居劝匐U,攬轡慎驅馳。[2]217
此詩有序云:“由青家驛至翟家所二十里道路,旁瞰高崖。來時過此,馬忽驚,逸轅服,狂奔約三四里許。瀕崖僅分寸者,屢矣!車門扃自外開,皇遽無可為計,委之于命而已?!盵2]216-217詩人行役途中遇險,幾乎墜崖喪命,驚魂之下聯想到宦途之險,自此更增戒懼之心。此前詩人曾遭人饞毀而去職,作《得咨后出金城,口號二首》,其一曰:“五年磨折或前因,宵小何曾解噬人。招手行云成一笑,如今真?zhèn)€是閑身。”[2]158五年宦途告一段落,詩人稱為“五年磨折”,可見此時遭諂罷官并未帶來多少痛苦,反而有如釋重負之感。
薄宦的艱辛加上仕途受挫,詩人戒懼之余對人生意義有了更深的思考,《中秋,宿太昌驛》一詩正是如此:
前年中秋雨,去年中秋雪,今年中秋晴。今復佳夜回,無云天皎潔,乾坤節(jié)序尚難齊,人世何當論圓缺?太昌城邊人語靜,旅客低頭看孤影。短砌蟲吟草露明,寒鴉夢繞疏枝冷。誰家高樓卷珠箔,泥客飛觴逗弦索。誰家人月共團圓?月上月斜永夜樂。誰人紅顏嗟命簿,霧濕云鬟雙淚落。誰人茹苦復停辛,美景良宵心越惡?!氖暾驺俱?,他日不羞白發(fā)對,但愿不為名利累。更遣無病無雨風,乞我年年中秋醉。[2]213
通過對三年間中秋天氣的回憶,感慨節(jié)序的無常變換,以此引出人世聚散無常的遺憾,再用一系列問句將悲歡離合這一永恒的命題推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加之此詩作于行役途中,43 歲的詩人對自己人生階段的回顧就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慨,數十年的青春年華蹉跎在永無休止的游宦與孤宦生涯之中,這種令人絕望的孤獨感在中秋夜達到極點,只能乞求一醉。
更能體現黎建三悲劇意識的當屬那些與親情相關的行役詩。黎氏有二子,隨父居甘肅任上的次子君良體弱多病,詩人在行役途中常對此心懷愁悶,如《初春,自蘭泉東旋》詩曰:“往事傷心易愴神,柳慳草稚可憐春。書生磨蝎知皆命,愁繭纏絲不任人。愿乞無情同槁木,卻疑多病得閑身。天涯底是供淘洗,一卷《南華》且目親。”[2]205“柳慳草稚可憐春”一句顯然是暗示其子羸弱多病。《途次感賦》也有“春風有恨應憐我,兒女傷心怕憶家。無計百年游汗漫,何人一世住秾華”[2]205-206這樣的詩句,可知此時次子病體已沉,詩人憂心忡忡,似有不祥的預感。乾隆五十九年(1794),君良病死,詩人又作《悼次兒君良八首》,痛悼愛子,同時對攜幼子孤宦西北的舉動追悔莫及。其二曰:“舊恨銷魂只畏秋,五年兒女淚才收。同來萬里成何事,一錯真難鑄六州?!盵2]206
黎建三行役詩特別偏愛“夜”“雨”兩種物象,作于夜間的多達62 首,作于雨中的也有43首,可以說非夜即雨,有時則二者兼具。這一方面反映了行役途中的艱辛勞苦,更反映詩人在孤宦、薄宦的生存狀態(tài)下濃重的悲情意識。
西北行役,詩人多曉行夜宿,館驛常成為夜吟之所,如《暮渡涇河,遇雨,夜半至太昌驛》詩曰:“經旬于役厭征衣,隴麥青黃雀漸肥。急潦乍移芳草步,臨流忽憶釣魚磯。深更細雨愁歧路,到處居人靜掩閨?;氖鹆b棲孤驛夢,多情一樣損腰圍?!盵2]210連續(xù)十余天行役于途,在官情催逼緊急之下只能連夜跋涉,加上渡河遇雨,歧路之悲觸景生情,纏綿相思之情便如夜雨一發(fā)而不可收,孤獨之感也因夜雨而更加強烈。又如《歲暮高平客邸,述感四首》其四曰:“庭院何凄凄,凄凄伴愁絕。人如枯樹寒,心似層冰裂。前冬家書來,遠道字不滅。豈知一隔年,撿篋眼流血。悲憂兩念并,卒歲益凜冽。中夜強偃息,殘喘未敢竭。嚴風鳴破窗,夢魂復幽咽?!盵2]145常年的行役生活帶來強烈的客愁之感,加之寒夜思親,悲憂交至,此詩悲苦實不亞于晚唐諸作。此外,黎建三還常記夜行之艱。如《由臨晉夜趨蒲州》詩曰:“官程無計暫淹留,夜半蕭森四月秋。白袷忽驚風露冷,一天明月到蒲州?!盵2]123從詩集看,作此詩時正值蘇四十三回教起義,形勢逼迫,更兼北地春寒,詩人飽嘗星夜兼程之苦。
吊籃采用80mm×80mm×8mm角鋼制作,吊掛在人行道扶手外側,用鉛線將吊籃與人行道扶手幫扎牢固;在托架斜向角鋼上穿放鋼管并固定好,將彎制好的鋼筋U型掛鉤掛在鋼管上。吊籃掛設好后,將5cm厚的木板并排平鋪在吊籃上,木板間用扒釘聯結牢固,作為施工作業(yè)平臺,平臺下方掛安全網,并綁扎牢固。
至于“雨”意象,諸如“扁舟一夜雨,孤驛五更雞”“急雨顛風三日路,量寒較暖一分春”[2]194“連朝陰雨人愁,帶水拖泥過嶺頭”[2]1“98新秋風雨伴人忙,官館蕭條對女墻”[2]222等詩句,都帶有詩人固有的沉郁特色,多現疲倦、孤獨之態(tài)。參照其詞《玉樓春》中“深秋盡日迷離雨,一部新詞香一炷。半生心跡斷腸多,到眼只尋腸斷句”[2]287等詞句,更能領會黎建三風雨漂泊的孤宦生涯致其詩詞縈繞著揮之不去的沉郁悲涼。葉恭綽獨選此詞入《全清詞鈔》,確是慧眼獨具。
黎建三在《晚行》詩中寫道:“廿里村橋路,經行記尚真?!盵2]80“真”字點出了黎建三行役詩偏于紀實的特點。這一特點的形成與他為人“真性情”密切相關。據史料記載,他“為政慈祥愷悌”,“曾奉命解冒賑案七十員赴都,途次縱歸,尅日令還,無違期者”[3],為人之真誠忠厚可想而知。清庶吉士梁上國為《素軒詩集》作序說:“見其詩中之一吟一詠,皆有真學問、真性情流貫于行間。……而余獨愛其以見道之言,發(fā)泄于草木蟲魚,以抒情抱負。所謂真學問真性情者也。如此之人,可愛;如此之詩,可傳?!盵2]301在他的行役詩中,人名、地名皆實,忠實記錄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對社會現實秉筆直言,對一些歷史事件也有所反映,展現了坦蕩正直的性格。如《川楚二首》其一曰:“么麼叫跳觸坤維,川楚三秦鼓角悲。赤子弄兵誰任咎,大軍失險虜能知?朝廷未惜封椿庫,郡縣爭團義勇師。五省捷書多歲月,元戎都報戮鯨鯢?!盵2]249嘉慶元年(1796)因吏治腐敗,賦稅屢加,百姓不堪重負,終于爆發(fā)了波及川、楚、陜、豫、甘五省的白蓮教起義,嘉慶帝親政后大辦團練,終于將起義鎮(zhèn)壓下去。此詩所錄盡為史實,同時提出“赤子弄兵誰任咎,大軍失險虜能知”這樣的尖銳問題,直指社會矛盾的根源,痛斥官場腐敗,同情民眾。此外,《于役定西途次喜雨》《雨后自紅城至莊浪》等也都對時局有密切的關涉。
黎建三對于行役途中所見百姓生活也常如實記錄,對社會經濟狀況、民風民俗等多有關注,甚少程式化的場景描寫。如《四仙峪即事五首》以組詩形式記事,每首詩記錄一個場景或者生活片段,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記錄所見所聞,親切可感。比如第四首云:“山高露重晚寒生,犬吠前村作豹聲。共說夜來須警虎,支門熱火到天明?!盵2]218在生動細膩地展現山村百姓生活的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的艱辛。又如《上元前一日,至會寧三首》其一曰:“曉雪初晴釀晚寒,彩棚燈影簇春盤。薪平米賤豐年樂,莫作河東一例看?!盵2]215此詩真實記錄了當地的民俗,不僅僅是傳統(tǒng)的關心民瘼,更體現詩人作為地方長官對當地經濟情況的關注和理性分析,開拓了行役詩的表現范圍。再如《三寨道中遇雨》:
六月征衫未卸綿,亂峰合沓霧籠天。朱顏元發(fā)輸前度,伏雨闌風又去年。訝客兒童知讓座,烘衣薪草不論錢。卻思茅屋青山下,修竹方塘聽溜泉。[2]139
途中避雨,遇到純良知禮的小童為自己讓座,又供柴草烘干濕衣,片刻溫暖竟令詩人起了思鄉(xiāng)之念。實寫自己和百姓日常交流的生活片段,使黎建三的行役詩時常出現生動的畫面,同時又不動聲色地贊美了當地貧苦百姓受儒風教化彬彬有禮的精神面貌,比尋常的憐貧恤苦更真切可感。翰林院編修朱方增在給其詩集寫的序中說黎建三詩“真有關乎世故,教民風,忠厚之首”[2]301,評價十分準確。
與此特點相關,黎建三的行役詩少用典,多寫實景,直抒胸臆,如實記錄心路歷程,注重表現內心深處細膩幽微的悲哀之感。如《野宿瓦剌峽,大風竟夕》寫自己錯過館驛夜宿荒野的經歷:“沙磧月籠明,狂飆絕塞生。濤頭翻大壑,帳角撥孤撐。獨客耿無寐,從人夜有聲。年來增閱歷,勞累漸能輕。”[2]243在大風中立帳宿營,西北夜晚徹骨之寒令人難以入眠,結尾二句卻并未叫苦,反說因閱歷增加已不覺勞苦,卻更能使人體會詩人平日的行役之苦。又如《泊大榕江》詩曰:“沙渚秋深退舊痕,輕舟埋碇日黃昏。云山望眼八千里,風雨孤篷酒一樽。曲塢有田都近水,疏籬小聚不成村。二年作客經過地,衰草寒波又斷魂?!盵2]83即將遠離故土遠赴塞外,身為壯人的黎建三眼見曲塢水田、疏籬小村這樣具有粵西特色的景物,更有斷魂之感。同為壯人的鄭獻甫也曾北上任京官,在偕其弟同赴桂林應試時路過此地。其《戊子初秋,舍弟宜甫鄉(xiāng)試偕至桂林,舟泊理定峽同作》一詩寫道:“外望無來路,中央有去舟。山當三面束,水奪一關流。莽莽青林暮,荒荒百日愁。波濤再洶涌,何處說黃牛?”[4]將二首作于同一地點的行役詩相比較,黎建三詩顯然更傾向于在實景的描摹中展開內在情感的抒發(fā),景物之中處處有“我”在,大體上以敘述為主,并在敘述中兼有對往事的回憶。相比之下,鄭獻甫詩則并不注重對具體景物的細節(jié)描寫,寫景粗放,其中的山水、林莽、波濤等物象具有更強的符號性。
如果說黎建三作詩有所仿效的話,那就是昌谷體。黎氏曾作《仿昌谷體》一詩,其中“空堂五月欲驚秋,玉骨稜稜一把愁。蠟燭啼紅箭沉水,夢向芳洲采蓮子”[2]137等詩句的確神似李賀之詩。他的行役詩盡管未字字模仿李賀,但其哀感頑艷的詩風和悲涼孤清的氣質與昌谷十分相近。但值得肯定的是黎建三并未籠罩于一體,而是處處追求意新語工,正如朱方增所言是“氣韻體裁不專一格”。
清代粵西壯族詩人普遍以漢文化的傳承者自任,北上應試、為官途中所作行役詩作多以傳統(tǒng)的詠史為主題,詩中往往看不到地域、民族的痕跡,鄭獻甫詩就頗有代表性。而黎建三作為游宦西北的粵西士人,其行役詩毫不隱晦自己出身偏遠荒陬的事實,常以“農桑徒”“嶺南老農圃”自稱,這也正是壯人倔強性格的體現。他將南北巨大的環(huán)境差異帶來的強烈感受以及這種差異帶來的思鄉(xiāng)情結融入詩中,表現了對粵西故土深深的眷戀。詩中不乏“漠漠同云欲雪天,鄉(xiāng)心歸夢粵江邊”[2]109這樣的詩句。想自己當年意氣風發(fā)到此,如今卻“束縮形骸”“迂疏潦倒”“形疑槁木心如灰”,對遠涉西北為官產生了深深的困惑。然而“莼鱸不到西粵地”,欲返鄉(xiāng)歸田卻苦于“故山雖在人口饑”,家貧難以自給,只能繼續(xù)“謀生作吏嗤鈍錐”,但仍然希望“十年還我舊布衣,但得息壤何敢違”[2]115。黎氏為官數十載,始終不改粵西壯人本色,其詩自然帶有獨一無二的氣質。
黎建三西北輾轉為官二十余載,期間恪盡職守,官聲卓著。據史志載,他在任山丹等地縣令期間“遇事仁恕,捐金三千,筑山丹河堤,民立碑頌德”[5]。他的行役詩在真實反映百姓生活的同時,還通過多種手段展現自己的循吏形象。第一種,是以議論手法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如《驛馬關催征作》詩曰:“地僻偏難理,勞勞枉歲時。何心擾雞犬,無技屏鞭笞。本以貧而仕,翻志拙見嗤。有懷期屢稔,天下共恬熙?!盵2]201官期將至,只得催促民夫上路,事本司空見慣,詩人卻因擾民而內心不安,不忘自己出身貧賤,并且表示希望天下富足,表達自己今后為官的志向,這在當時的官員中的確難能可貴,和高適“鞭笞黎庶令人悲”詩意相仿,但更加親民且具體可感。又如《自莊浪返隴干》寫道:“三月叨煩劇,虛名笑此身。非才猶故我,不虐已勞民。日昃何關政,官難豈但貧。險夷具全力,披籍愧前人。”[2]221不僅體恤百姓,還顧影自憐,對官場險惡有深深的戒懼,表現了復雜的心理活動,揭示了內心的煎熬和無奈。第二種,是以敘述之法展示行役途中所遇,通過自身行為舉止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凸顯個人形象。如《臥牛宿土窯》曰:“土窯停車晚,殊方倍愴神。蓼蟲甘習苦,蛄蟪不知春。山密疑無地,星低欲近人。十年筋力賤,未信是官身?!盵2]202官家行役,竟然夜宿土窯,官吏生涯與苦役沒有多少分別,這種對官員生活的反思在他的行役詩中比較常見,詩人作良吏的代價是辛勞如同賤役,局外人一定難以置信,如此反差使傳統(tǒng)的行役詩頓生新奇之意。第三種,則借助特定場合敘述自己同他人的矛盾沖突,頗具戲劇性。如《太昌驛途次作》寫自己“孤騎”微服夜宿荒驛,卻不想“逆旅主已更,窗戶罥蛛網”。店中仆役不知詩人身份,褒貶議論官家“臧獲習趨走,奉食列盤盎。頗及官人事,微辭含譏獎”,而詩人并未勃然動怒,而是反思自身“此輩何足云,操治慎吾黨”,并因此對名利的認識更為淡泊通達,吟道:“利名如求仙,浪費銅人掌。盛福無近歡,寡營有余暢。天際夕陽明,白云自來往?!盵2]212詩人寫來如漫不經心,而君子之風盡顯。梁上國序評黎建三“以孝廉作循吏,往來數十年,不輟于詩。今讀其詩而知其性情之和平忠厚,且以知其政之愷悌慈祥……”[2]301可謂知言。
黎建三行役途中作詩不輟,許多地點、場景都多次入詩,但絕少給人重復之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雪景,且常有新意。如任職西北三年后所作《途中遇雪》,筆下的雪景光怪陸離,十分奇異:“光搖銀海動,凍合墨天低”,有韓孟詩派奇崛之風。然而詩人畢竟已在此為官三年,對大雪早已見怪不怪,因此可以“微吟信馬蹄”,任由馬蹄踐踏白雪。結句由馬蹄踏雪引出對自身命運的哲理思考:“川原同皓質,何事卻沾泥”[2]145,增加了詩的思想深度。同樣潔白的雪,覆蓋在冰河上的卻不會沾染黃泥,家在嶺南卻不得不在天寒地凍的大西北忍受孤宦之苦,同墜落在荒原上的白雪何其相似。這種手法同鮑照《擬行路難》中“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之意一脈相承又自出機杼。而在《大雪初霽,夜宿邱家寨》中手法有新的變化,整首詩不用“雪”字,只說“皎潔偏宜明月照,清寒不遺福人知”,以議論手法寫白雪與明月的相映生輝,借助相似的兩種物象加重渲染,使詩人內心清寒倍生,令親情宦途兩迷離的愁思真切感人。此外,不同狀態(tài)下的雪景詩人也能靈活運用,以表現不同的心境,如《碌碌吟》寫“風雪漫天騎馬去”是以“風雪”暗示自己奔忙碌碌的宦途,《安定途中大雪》寫“五更風靜雪飛花”,是以夜半風停后的“靜雪”隱喻自己歷經坎廩后清曠的心境。除此之外,黎建三行役詩中還涉及大量不同狀態(tài)的雪,諸如“風雪”“大雪”“微雪”“飛雪”“積雪”“雪片”“冰雪”“霜雪”“瑞雪”“曉雪”“殘雪”等等,搖曳多姿,不拘一格,變化極其豐富。
黎建三未有詩論傳世,集中詩詞罕見論詩之語,偶有涉及者亦在行役詩中?!端{橋道中》有“詩緣好景難成句,地近仙源到處花”[2]199之語,指出了詩歌創(chuàng)作情景關系中一個現象,即美景當前使人心曠神怡,詩人感慨無由,好景致反而限制了詩人的創(chuàng)造。正如《白雨齋詞話》卷十所指出的:“詩以窮而后工,倚聲亦然,故仙詞不如鬼詞,哀則幽郁,樂則淺顯也。”[6]此雖言詞,詩理亦然,黎建三行役詩多幽怨之辭當與此認識有關。此外,這句詩還暗示自己飽經行役勞頓之苦,無暇賞此美景,如《六一詩話》所載:“京師輦轂之下,風物繁富,而士大夫牽于事役,良辰美景,罕或宴游之樂。其詩至有‘賣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之句。”[7]在此黎氏并非有意論詩,而是借論詩抒發(fā)幽郁,以達生新之效。
綜上所述,黎建三將濃重的悲情意識以寫實的筆法揉進行役詩中,在立意和藝術手段上靈活多變,學習唐宋詩而并不專屬一格,在粵西壯族詩人行役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