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上午,寧波慈善總會等來了一年一度的老朋友:一封署名為“順其”的掛號信,帶著金額高達105萬元的善款悄然而至。開啟這份沉甸甸的善心時,工作人員沒有絲毫詫異,因為這段佳話已經持續(xù)了23載。
自1999年12月6日起,每年11月或12月初,寧波慈善總會都會收到一沓匯款單,第一筆金額為5萬元,此后逐年遞增,今年捐款額已超百萬之巨。這些掛號信的落款地址均為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地方,捐贈方式也特意選擇郵寄匯款單,按照現(xiàn)行規(guī)定,匯款金額少于1萬元無須實名,因此這些單據(jù)的金額都在9999元以下。于是,這位化名為“順順”“順其”“其其”“順其自然”等的捐贈者,傳遞了長長久久的愛心。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睆倪@點來看,“順其自然”做到了。(資料來源:紅網、光明網;《北京青年報》《新京報》等)
文本解讀
角度一:行善是一種溫暖的給予,無須他人看見。如果捐贈者希望愛心延續(xù),如同涓涓細流悄無聲息匯入江海,社會應當尊重“Ta”的意愿。
在大數(shù)據(jù)的時代,查清“順其自然”的身份不難。從某種程度上看,學會不打擾別人的善意,或許才是更大的難題。想要培育慈善意識,涵養(yǎng)人人獻出一點愛的環(huán)境,也需要社會學會尊重向善之心,給愛心善舉多留一點空間。(如歌,光明網)
角度二:近些年來,中國的慈善事業(yè)屢受沖擊,“郭美美案”等均挑撥著國人敏感的神經,沖擊著慈善工作的公信力。而寧波慈善總會認真執(zhí)行《關于加強慈善募集工作規(guī)范管理的規(guī)定》的要求,堅持捐贈款物使用情況公開透明?;蛟S受到“順其自然”的感召,更是對寧波慈善總會的信任,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順其自然”的同行者。善泉涌匯成江海,每一個普通人的愛心終會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溫度。(徐欣妍,紅網)
運用示例
慈善并非成功人士的專利,也并非只有炫耀式、作秀式的呈現(xiàn)方式;慈善不僅需要“富人之力”,也需要“人人之力”。從能做的事情開始踐行慈善,用自己喜歡的渠道參與慈善,將愛心善行落實到日常生活之中,使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才是一種成熟的姿態(tài)。這一點,在“順其自然”的隱形慈善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讓我們以“順其自然”為榜樣,讓隱形慈善成為更多人的精神坐標和價值追求,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S慧,《北京青年報》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