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是“舶來品”,從日本那邊過來的。在中國,話劇的歷史并不長,也就一百來年。話劇是從“文明戲”一步步演變過來,這一點,文學史、戲劇史上都有詳盡的描述,在此不贅。
話劇屬于文學?;蛘哒f,我們習慣中的文學這個概念,包含話劇。諾貝爾文學獎有一些作家就是話劇作家,比如蕭伯納、尤金·奧尼爾、貝克特等。薩特也寫過幾部話劇,如《死無葬身之地》。話劇與戲曲比較,話劇是具有世界性的,戲曲還只是我們的“國粹”,盡管在世界上很受歡迎,但并不具備世界性。所以,話劇的作者地位高于戲曲的作者——今天談《茶館》,你會首先想到作者老舍,談《雷雨》,你會想到曹禺,但我要是跟你們談戲曲的話,問《霸王別姬》誰寫的?《趙氏孤兒》誰寫的?估計在座的基本上沒有人會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誰唱的,想到“梅老板”和“馬老板”。戲曲更看重演員的唱腔和表演,從前老輩子看戲叫“聽戲”——就是聽角兒的幾段唱嘛,好這一口,從前所謂戲曲的編劇,其實是為角兒寫本子的,完全依著角兒的唱來寫。即使發(fā)展到今天,這個格局其實沒有根本改變。這不是貶低戲曲的作者,而是藝術形式使然。
共同的一點,無論是話劇還是戲曲,都是舞臺藝術。因此,都會產(chǎn)生舞臺導致的儀式感甚至是宗教感。后來出現(xiàn)的“小劇場”話劇,一定程度上破除了這個,演員與觀眾之間沒有距離的交流甚至互動,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產(chǎn)生共鳴。小劇場戲劇最早產(chǎn)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最初是西方戲劇反商業(yè)化的一種實驗和探索的產(chǎn)物。這個嘗試很快在國際上取得了成功。中國小劇場話劇的開端是在1982年,北京人藝導演林兆華第一次將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搬上了首都的戲劇舞臺,這個戲的編劇是高行健,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華人中的首位。
今天跟大家談兩部話劇——《茶館》和《嘩變》,一中一美。前幾天,學院已經(jīng)安排了錄像觀摩,大家也做了些功課,現(xiàn)在我來講,其實也是一次交流。我先談一下《茶館》的創(chuàng)作背景。
《茶館》的寫作時間,是1956年底到1957年初。1957年在當代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不容忘記的年頭,前后都有不該發(fā)生的事情。順便說一句,本人就是那一年出生的。有人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老舍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境地,但是,他也不敢違背當時的政治氣候,比較自由地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正是在這樣的心理矛盾下,他繞開了“當前”,轉身面對過去,這才寫出了《茶館》。這種說法好像還比較流行,但是很遺憾,這并非事實。
老舍寫《茶館》的最初動意,還是想要配合時政形勢。差不多醞釀了兩年,直到1956年動筆寫了一部四幕六場話劇《秦氏三兄弟》——這便是《茶館》的前身。該劇描寫的是秦氏三兄弟從戊戌政變、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四個歷史時期的經(jīng)歷。老舍把這部話劇拿到北京人藝,當時的院長是曹禺、總導演是焦菊隱。老舍喜歡把劇本讀給大家聽,以便征求意見。曹禺很興奮,尤其對第一幕贊賞有加——“是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但是大家共同的感覺,后幾幕弱了,和第一幕差距很大,也不協(xié)調。于是,作為總導演的焦菊隱給出了建議,他認為,最精彩的是第一幕第2場發(fā)生在一家舊茶館里的戲,建議老舍以這場戲作基礎,并立足于這個茶館來展開,成為一部多幕話劇。通過茶館反映出幾十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同時焦菊隱認為,劇名就叫《茶館》。這次征求意見會,是一個轉折。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曹禺、焦菊隱等人點亮了后來老舍“茶館”里的第一盞燈。老舍先生顯然是愉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三個月便交出了新劇本的初稿,正式更名《茶館》。這部戲,用老舍的話來說,主題是“葬送三個時代”——大清帝國、軍閥混戰(zhàn)的北洋政府、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中華民國。老舍后來有一篇創(chuàng)作談,他這樣寫道:
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臺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描寫他們的促進或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jīng)常下茶館的。那么,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嗎?
現(xiàn)在看這段話,給我的印象是,老舍是很懂得政治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回避和調整,夾縫中走出一條路,才回歸到了創(chuàng)作的本源,誕生了一部不朽的《茶館》,所以我認為,《茶館》的出現(xiàn)是一個意外。
1958年北京人藝首次排演《茶館》。演了49場,場場爆滿,座無虛席。但是爭議也隨之而起,一度還很激烈。畢竟,這是罕見的,也是新鮮的。后來,周恩來總理看過《茶館》,表示十分滿意。認為從政治上看,《茶館》是個好教材,它能讓青年們知道舊社會是多么可怕。從藝術上看,這是個了不起的作品,他尤其喜歡第一幕。這個調子定下來,《茶館》便“正常營業(yè)”了,但還是扛不住后來的那場浩劫,老舍先生也在“文革”中蒙冤自沉太平湖。雖然歷經(jīng)風雨,《茶館》一直雄踞在中國話劇之巔。
《茶館》三幕戲寫了三個時代,五十年的光陰,大小有七十幾個人物。首先,從結構上看,三幕戲一個場景,場景隨時代變遷而有改變,但大的格局還在。在這個場景里活動的還是那些人物,從年輕到中年再到老年。這種結構,有人稱作“冰糖葫蘆”——以一個老裕泰茶館為主干,將一些人物串上。但也有認為是人物畫廊式的,借一座茶館來展現(xiàn)世事滄桑。在《茶館》誕生的年代,中國還沒有出現(xiàn)過這種結構的話劇。它改變了過去一貫的那種“三一律”的結構,是首創(chuàng)。其次,《茶館》運用地道的北京話來寫,是典型的“京派話劇”,展現(xiàn)了北京的風土人情,有風俗畫的味道。北京話不等于普通話,更不是臺詞。某種意義上,一部話劇的靈魂就是臺詞。我這么說或許有點偏激,算是一家之言吧。關于話劇臺詞,我有一個不成熟的判斷,其語言狀態(tài)即是在書面語和口語之間,而且是話里有話,也就是潛臺詞必須豐富。還有,必須符合人物身份,什么人說什么話。這種狀態(tài)很不容易拿捏,但老舍的臺詞是寫得相當好的。
有了好的劇本就有了好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有導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演員的三度創(chuàng)作。這里,主要談一下導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焦菊隱畢生致力于“話劇民族化”,要創(chuàng)出一個“中國學派”,這種美學追求便自然注入到了《茶館》。北京人藝堅持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一點,和中央實驗話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截然不同(這兩個團體現(xiàn)在已經(jīng)合并為中國國家話劇院)。為此焦先生跑遍了北京的茶館,他甚至要求美工做出一個茶館的舞臺模型,桌椅怎么擺放?人物怎么活動?等這些都了如指掌,這才開始排練。
第一幕,人物出場的處理。幾十個人物的出場調度,顯示出導演的匠心。戲曲里有“九龍口”亮相一說。這里,茶館的大門,就是“九龍口”。大幕拉開,茶館里以及附近街道邊的喧鬧聲嘩然一片,劇中有些人物已經(jīng)在喝茶了,王利發(fā)四下應酬。有的人物正在陸續(xù)出場,每個人物都從這道門里進來,都是帶戲上場,姿態(tài)各異,一下就凸顯了這個人物。這里,氣氛的熱鬧與人物對話的“安靜”,是一個對比。只要人物一對話,環(huán)境自然就安頓下來。然后就有了幾個回合。一動一靜,王利發(fā)在其中穿插周旋,形成了戲的節(jié)奏。幾組人物的交鋒,構成了戲劇沖突。第一幕里幾次人物交鋒——
二德子與常四爺,加上馬五爺;
常四爺和秦二爺,王利發(fā)左右照顧;
龐太監(jiān)、劉麻子、秦二爺;
常四爺和吳祥子、宋恩子之間。
這些人物之間的沖突不僅推進了劇情,也塑造了人物。在這方面,劇本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前面說了,老舍的臺詞寫得好,都是貼著人物性格的,十分準確,也相當傳神。比如秦二爺與常四爺圍繞給賣女兒的一對鄉(xiāng)下母女“兩碗面”,秦說“轟出去”,常卻讓李三“帶她們到外面去吃”。你來我往,看似隨口幾句卻暗藏機鋒,成了人物沖突的“基座”。通過第一幕的人物臺詞,可以說所有的人物性格都顯現(xiàn)而出,王利發(fā)的世故圓通,常四爺?shù)暮浪⒅保囟數(shù)能P躇滿志,劉麻子的狡詐,龐太監(jiān)的淫威,松二爺?shù)哪懬优c懦弱,等等,都出來了。
第一幕中“戲核”是“賣閨女”,劉麻子撮合康六賣女兒給龐太監(jiān)當老婆。在這之前,那對鄉(xiāng)下母女其實只是鋪墊,說明饑荒之年,北京城外鄉(xiāng)下這種事并非少見。除此之外,這個設計還有三層意思:一是作為常四爺和秦二爺之間沖突的導火索,二人的性情不同,救國理念也不同;二是為了刻畫王利發(fā)這個人物的世故圓滑、左右逢源;三是埋下伏筆與禍根——“大清國要完”。這是“一石三鳥”,但主要是為戲核作鋪墊。
《茶館》的結構是跳躍式的,不是貫穿式的,所以每一幕都有自身的發(fā)展,每一幕都有高潮。第一幕的高潮在哪里?就是從龐太監(jiān)上場開始,先是在門口和秦二爺?shù)囊环鄳?zhàn),再轉到與劉麻子談論買賣,一眼就讓女孩康順子嚇暈過去,龐太監(jiān)也嚇得一哆嗦。
戲的發(fā)條完全擰緊了。四下靜寂,這時突然傳來一聲響亮的一聲“將!你完了!”
這顯然是一語雙關,大清國完了,將被埋葬!這里最大的亮點,是讓兩個茶客——“龍?zhí)住眮睃c睛,而非戲中的主角。我不知道老舍先生為什么這么安排,但確實很高級,我覺得至少有這樣一層意味——大清的覆滅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guī)律。
焦先生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某些東西。如龐太監(jiān)與秦二爺之間的那種冷笑道別,帶有一點韻白的味道。還有,讓崔三爺?shù)钠矶\走到舞臺正中,強調一種對稱的感覺。這在后來他排《蔡文姬》時,更加明顯了。焦先生一生都想創(chuàng)立一個話劇的“中國學派”,他追求的就是要把中國戲曲的一些營養(yǎng)吸收到話劇中去。戲曲的表演帶有虛擬性,比如“以鞭代馬”。焦先生認為鞭還是鞭,馬是藏在空氣中。程式化是戲曲表演最為集中的概括,成為戲曲美學的一個特征。上世紀八十年代謝添拍《茶館》的電影,用的還是北京人藝的原班人馬,同時也維護了焦菊隱的導演風格,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樣式,比如講究畫面的對稱性。
1999年,北京人藝宣布由林兆華重排《茶館》。其時我在北京,有幸看了首場演出。說實話,我很失望,因為這根本就算不上重排,而是地地道道的復排,除了那場景有點改變,其他的,比如人物的調度、演員的表演等,無一不是模仿。為此,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重排〈茶館〉之我見》,發(fā)表在《讀書》雜志上,在此就不再提及。
接下來,我們再談另一部外國的話劇《嘩變》。
《嘩變》是1988年中美建交10周年紀念,在時任美國駐華大使洛德夫人包柏漪女士的大力協(xié)助下,得以引進。包柏漪祖籍浙江寧波,父親包新第畢業(yè)于上海交大,是位工程師;母親方婉華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名門望族??谷諔?zhàn)爭結束后,包家移居美國。1960年,她在馬薩諸塞州的塔夫特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攻讀碩士學位,與同班同學溫斯頓·洛德相愛,幾年后結為伉儷。這個劇本是根據(jù)小說家赫爾曼·沃克小說《凱恩號嘩變》改編的。小說在1952年就獲得了普利策獎。作為小說家的赫爾曼·沃克,主要作品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如著名的《戰(zhàn)爭風云》和《戰(zhàn)爭與回憶》,這與作者本人經(jīng)歷有關——二戰(zhàn)期間,沃克在太平洋驅逐掃雷艦“南方人號”上服役,寫出了一批小說,最著名的就是《凱恩號嘩變》。沃克屬于“垮掉的一代”作家,這些作家的共同點都是用小說贊美反叛,同時也對人性、道德進行拷問。按照人藝的演出本,《嘩變》的編劇就是赫爾曼·沃克本人,劇本的中譯者是英若誠先生。包柏漪請來了美國電影學院院長查爾斯·赫斯頓親自執(zhí)導。這部戲中方?jīng)]有導演,副導演是任鳴。任鳴是我的朋友,我們還有過一次合作,就是2003年的小劇場話劇《合同婚姻》,我編劇,任鳴導演,由吳剛、王茜華、史蘭芽等主演。這個戲在北京反響挺好,每年都在演。
《嘩變》是兩幕話劇,也可以說是兩幕加一個尾聲。第一幕《起訴》,第二幕《辯護》,同一個場景,就是軍事法庭。尾聲則是在酒店的酒吧里。這樣的結構好像不多見。
《嘩變》是一個“犯忌的戲”——北京人藝的朱旭先生好像這么說過。為什么?第一,沒有女主角,甚至連一個女龍?zhí)锥紱]有。這是一出“和尚戲”。第二,沒有調度,演員基本上被“捆”在那把椅子上,沒有豐富的動作,仿佛是在出庭或者開會。這種感覺讓我想起相聲。相聲就是站著不動的說的藝術。這種情勢,自然就給導演出了難題。怎樣讓一場審判成為一出戲?看這出戲,你會感覺到導演在處理上是動了腦筋的。比如,讓律師格林渥和檢察官查理作為兩組不動的人物之間的穿插與連接;每個人物的出場由于身份、性格的不同,所以臺詞風格、表演風格都迥然不同。這些,形成了節(jié)奏,你不會感到沉悶。相反,一旦脫離法庭的約束,你還不適應了。藝術上有相輔相成,但也有相反相成。把一個因素推到了極致,就有可能出現(xiàn)新的可能性。《嘩變》正是這樣的戲。
話劇這種藝術形式的本性在這樣的氛圍里就得到了一種強調。那就是——依靠臺詞的魅力建筑起來的思想性。臺詞是為思想服務的。那么,這個戲究竟要表達什么?凱恩號嘩變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過的事情。1944年12月18日,美國海軍的一艘掃雷艦“凱恩號”在南太平洋遭遇罕見的10—12級臺風,引起了嘩變。這個事件后來被搬上了銀幕,由著名的演員馬龍·白蘭度主演大副瑪瑞克。但話劇則是另樣的剪裁,對那次嘩變,舞臺毫無展現(xiàn),只是通過人物臺詞進行陳述,赫爾曼·沃克實際上寫的是“嘩變之后”,寫對嘩變者瑪瑞克的審判,因此是一個法庭戲。
從結構上看,這里出現(xiàn)了三個被告——先是瑪瑞克,接著莫名其妙地指向了奎格艦長,最后出人意料的指向了基弗。
第一幕,爭論的焦點是瑪瑞克的行為究竟是屬于嘩變還是屬于英勇——這是一個兩極狀態(tài),嘩變就是犯罪,要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和懲罰;英勇就是英雄,會受到表彰。但是在幾個證人出庭后,大家感到左右為難。因為船無論向北還是向南,目的都是脫險,為了“凱恩號”的安全。律師采取的手段方式是“旁敲側擊”,圍繞艦長奎格的精神病情來展開——有病還是無???正常還是異常?這實際上是不可能有結論的爭執(zhí),但卻是下一場的鋪墊。同時,這里設置了一些懸念,最主要的是“黃色燃料”。這個謎底,第一幕沒有展開。第一幕里,被告瑪瑞克和律師的格林渥戲份不重,占據(jù)舞臺核心的是檢察官查理和艦長奎格。
第二幕,隨著一些小事件的揭露,我們感到被告正在易人——由瑪瑞克轉變到了船長奎格。這里,律師格林渥采取的方式是以小擊大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致使奎格當庭出丑,自相矛盾,最后灰溜溜地退場,意味著律師的勝訴,這場審判以原告成為被告而結束。這是一種顛覆,卻還不是最后的顛覆。一般功力的作者寫到這個程度可能就收了,發(fā)展不下去了。但是赫爾曼沒有這樣做。
尾聲即第三階段,是出人意料的。律師格林渥在基弗的生日宴會、實際上也是這些少壯派的慶功會上,同時慶賀基弗新書《人海啊,人海》出版。喝得酩酊大醉的格林渥突然指責為其辯護的瑪瑞克有罪,同時第一次指認了真正的被告——就是第三個被告基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jīng)不是一場法律的審判了,而是道德的審判,良心的審判。在法律上,一個人——瑪瑞克和基弗,可能是無罪的,但不等于他能逃脫良心的譴責與審判。同時,律師格林渥對“宰了奎格”表示了深深的懺悔。戲到了這里,深度就出來了。第一,由法律程序轉向了道德良心;第二,由一宗嘩變案轉向了對保衛(wèi)祖國、母親的軍人的尊重,對來之不易的和平的尊重。在這里,律師格林渥實際上也在審判自己。這是“嘩變”之后的“嘩變”。
這個戲在藝術上最大的魅力在于悖論,在于成功地運用了悖論與詭辯。
何為悖論?就是某些道理、某些觀點按常規(guī)不能解釋的,在具體的情況下可以解釋。一般看起來是悖逆的、悖謬的,但卻在特定的語境下顯示出了非凡的意義。詭辯指的是表面上或者形式上采取了正確的推理手段,盡管邏輯上也可以自洽,但是卻背離了事實真相和道德良心。
《嘩變》的詭辯與悖論在于幾個方面——
第一,把一個真正的嘩變者解釋為英雄,因為動機與后果都是好的。
第二,把原告,一個維護海軍尊嚴的艦長不知不覺地演變成了被告,因為他當時可能就是犯病了,慌亂了,可是并沒有人科學證明這一點,結果被他自己加以證明了。
第三,把法律的尊嚴置于道德良心之下。一個人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卻逃不過道德的審判;一個人有罪,但在道德上卻受到尊敬。也就是說,至高無上的并非法律,而是人類的良心。
(本文系根據(jù)作者在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的演講整理)
責任編輯???木??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