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北方糧食不足問題,清代每年都要將中南各省所產(chǎn)之米,通過大運河北運京師,謂之漕運,當時漕幫當家人是尤五。上海大商人沈生義見了也想投資漕運,家中的王管事卻說不妥,沈生義不解:“漕運這么賺錢,為什么不妥?”
王管事說:“有個故事,說一個商人帶了兩袋大蒜到某地,當?shù)厝藳]見過大蒜,極為喜愛,于是贈商人兩袋金子。另一商人聽說后,帶了兩袋大蔥去,當?shù)厝擞X得大蔥更美味,金子已不足以表達感情,便把兩袋大蒜給了他。這便是‘得先機者得金子,步后塵者得大蒜’。漕運已經(jīng)有尤五,這么多年根深蒂固,我們根本動不了他,人家做生意得金子,我們做得再好也就得個大蒜,不如另辟蹊徑,方是上策。”
沈生義問:“什么上策?”
“開辟海運,組建沙船幫,沒人和我們爭,我們是第一個!”
沈生義連聲說好,投入巨資組建沙船幫,開始經(jīng)營海運。
后來,運河梗阻,漕運不暢,道光帝下詔改漕運為海運,沙船幫成為首選,有朝廷支持做大做強,等漕幫的尤五反應過來已經(jīng)晚了。幾年后漕幫解散,退出了歷史舞臺。
跟在別人后面,走別人的路,看似安全,其實無出頭之日;走別人沒走過的路,雖然充滿荊棘和未知,但每一步都是引領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