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雪, 江海燕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yī)院, 四川 廣安 638000)
高血壓為一種多見的慢性病,一項調查顯示,在25~70歲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大約為25.6%[1]。而血壓控制不佳會對血管造成持久性損傷,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腎臟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是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2]。腦梗死作為高血壓最多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病情較為惡劣,其主要的生理病理基礎在于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導致血液微循環(huán)障礙,加重對心腦血管等靶器官的損害,臨床上需對高血壓和腦梗死兩種病癥同時做干預處理[3]。吡拉西坦具有抗血栓、神經保護和恢復細胞膜流動性作用,通常被作為治療高血壓并發(fā)腦梗死的常用藥物[4]。隨著中藥提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中藥制劑在治療腦梗死方面同樣具有重要作用。舒血寧注射液是臨床應用較為成熟的中藥制劑,其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已得到臨床證實[5]。目前,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高血壓并腦梗死的報道甚少。鑒于此,本研究擬探討吡拉西坦和舒血寧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高血壓并腦梗死的效果,結果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符合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標準,并得到批準。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并腦梗死患者86例,按照入院順序編號,采取簡單隨機分組均分為聯(lián)合組(n=43)和常規(guī)組(n=43),兩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6];②發(fā)病72h內入院,經頭顱CT或MRI確診為腦梗死;③性別不限,年齡大于18歲;④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方案,且主動提出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腎實質性高血壓者;②存在心源性腦栓塞者;③合并周圍血管性疾病或結締組織疾病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⑤合并嚴重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⑥伴有巨幼細胞性貧血或胃部疾病者;⑦近期服用葉酸等影響Hcy代謝藥物者;⑧合并惡性腫瘤者。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治療方法:常規(guī)組予以吡拉西坦(規(guī)格:5mL:1g,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50021691)治療,將5g吡拉西坦注射液溶于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日1次,輕中度肝腎功能障礙者適當減少使用劑量。聯(lián)合組在常規(guī)組之上予以舒血寧(規(guī)格:5mL,神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795)治療,將20mL舒血寧注射液溶于25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日1次,心力衰竭者慎用。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①神經功能:采取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量表內容涉及意識水平、語言、感覺以及視野等11個維度,滿分42分。②認知功能:采取簡易精神狀態(tài)評價量表(MMSE)評估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程度,量表滿分為30分,小于27分則判斷為認知功能障礙,其中21~26分為輕度,10~20分為中度,0~9分為重度,得分越低則認知功能障礙越嚴重。③頸動脈超聲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對患者行頸動脈彩超檢查,記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I)、頸動脈斑塊面積以及頸動脈血流量。④血液流變學:采集患者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的空腹肘靜脈血3mL,檢測血漿粘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細胞比容等指標,使用全自動血液生化儀完成。⑤血清指標:血清采集同上,檢測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髓鞘堿性蛋白(MBP)、中樞神經特異蛋白(S100β)水平,使用酶聯(lián)免疫法完成。
2.1神經功能、認知功能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MMSE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聯(lián)合組NIHSS評分、MMSE評分治療前后差值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MMSE評分比較分)
2.2頸動脈超聲檢測指標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IMI、頸動脈斑塊面積顯著小于治療前,頸動脈血流量顯著大于治療前(P<0.05),且聯(lián)合組IMI、頸動脈斑塊面積和頸動脈血流量治療前后差值均顯著大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頸動脈超聲檢測指標比較
2.3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漿粘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細胞比容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聯(lián)合組各指標治療前后差值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組別n低切全血黏度(mPa·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后差值血細胞比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后差值聯(lián)合組4318.24±3.3412.26±2.84?5.98±0.8848.51±7.6236.86±7.01?11.65±1.75常規(guī)組4318.75±3.0915.06±3.01?3.69±0.6447.49±8.1042.03±7.45?5.46±0.86t0.73513.8000.60120.817P0.464<0.0010.549<0.001
2.4血清Hcy、hs-CRP水平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聯(lián)合組各指標治療前后差值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cy hs-CRP水平比較
2.5血清神經因子水平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NSE、MBP、S100β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聯(lián)合組治療前后差值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神經因子水平比較
吡拉西坦可通過增加細胞膜流動性,保護細胞免受缺氧損傷,還可增強紅細胞的變形能力,致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受到抑制,是一種神經保護藥物[7]。舒血寧注射液為中藥注射劑,其主要成分為銀杏葉提取物,祖國醫(yī)學認為銀杏具有疏通血管的作用,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引起的血液運行不暢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則表明,銀杏葉的有效成分具有通暢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調整血液黏度以及清除自由基等多種功效[8]。本研究聯(lián)合應用吡拉西坦和舒血寧注射液治療高血壓并腦梗死患者,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聯(lián)合組患者IMI、頸動脈斑塊面積小于常規(guī)組,頸動脈血流量大于常規(guī)組,表明加用舒血寧注射液后,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情況得到更為顯著的改善,療效更佳。樊曉軍等[9]研究認為,吡拉西坦聯(lián)合活血通絡中藥三七提煉而成的血栓通治療腦梗死后遺癥具有顯著療效。陳冬等[10]報道亦指明,舒血寧注射液與西藥聯(lián)合治療腦梗死,可顯著減輕其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并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降低炎性反應,療效明顯。本研究還選擇NIHSS評分和MMSE評分判斷患者預后情況,結果表明,聯(lián)合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和認知功能改善情況優(yōu)于常規(guī)組。分析原因,舒血寧注射液可擴張冠狀動脈,提高心臟血流灌注,加上頸動脈粥樣硬化也得到更好改善,因此腦組織缺血缺氧情況被糾正,與吡拉西坦聯(lián)用可增強對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本研究中,聯(lián)合組患者血清NSE、MBP、S100β水平降低幅度更顯著,也證實了加用舒血寧注射液有利于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高血壓合并腦梗死患者往往伴隨著血液流變學異常,血液黏度升高使得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增加,而血小板功能和結構的變化會促進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可能增加腦組織缺血缺氧程度,加重病情,因此治療此類患者需針對血液黏度異常進行治療。本研究中,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漿粘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細胞比容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lián)合組低于常規(guī)組,表明加用舒血寧注射液確實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病情。Hcy是半胱氨酸與蛋氨酸的一種代謝產物,有研究表明其在血液中的表達水平與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存在聯(lián)系,高Hcy是腦梗死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11]。CRP是反映機體炎癥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一種,而hs-CRP對低水平炎性反應十分敏感,其在血清中的水平與腦梗死的嚴重程度和預后存在緊密聯(lián)系,炎癥水平越高則預后越差。本研究通過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降低幅度更顯著,表明吡拉西坦聯(lián)合舒血寧注射液可減輕患者炎癥水平,促進病情轉歸。李永軍等[12]報道也發(fā)現(xiàn),舒血寧注射液可明顯提高腦梗死患者治療效果,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漿Hcy等指標水平,積極促進患者預后轉歸。故在吡拉西坦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舒血寧注射液治療高血壓并腦梗死是一種可行的方案。
綜上所述,吡拉西坦聯(lián)合舒血寧注射液治療高血壓并腦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以及認知功能,抑制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并降低血液黏度和炎癥水平,有利于病情轉歸,此治療方案適宜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