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Volume 40, Issue 7 (October 2022)
艾哈邁德·N.西迪奎伊(Ahmad N. Siddiquei)等人,將時間管理分為兩個方面:時間規(guī)劃和時間提醒。在有時間限制的項目中,管理者將時間規(guī)劃安排在項目早期,可促進團隊過渡;將時間提醒安排在項目中期,可促進團隊行動。這兩個過程可調解管理者行為,進而影響團隊績效。該研究選取某應用程序開發(fā)項目期間的三個時間點,收集了51 名團隊成員和項目管理者的數據,結果表明,團隊過渡過程在項目啟動時管理者的時間規(guī)劃與團隊績效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時間提醒可以預測項目執(zhí)行期間的團隊行動過程。
大衛(wèi)·麥凱維特(David McKevitt)等人指出,更多的證據表明,項目經理是一群具有異質性的群體。他們在項目管理方面持有相互競爭的觀點,且在選擇管理工具和方法方面具有越來越大的代理權。工作塑造理論衡量了項目經理如何定制工作以達到他們的目的,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和激情。該研究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和 IT 項目經理的樣本,探討三個問題:個人項目管理視角是否可以預測工作塑造行為;如何在項目管理中使用工作塑造理論;工作塑造行為的好處是個人的、基于項目的,還是兩者兼而有之的。研究結果表明,項目管理的價值創(chuàng)造視角可以預測工作塑造行為,項目任務制定與項目成功之間的執(zhí)行關系可影響長期的職業(yè)滿意度,項目經理的執(zhí)行關系塑造對工作滿意度有積極貢獻,但對項目成功沒有明顯的作用。
2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Volume 53, Issue 5 (October 2022)
維爾德·霍爾茲曼(Vered Holzmann)指出,如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迅速發(fā)展,將在多個層面影響項目管理,然而人工智能對項目管理實踐產生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該研究從項目經理的角度探討了人工智能在項目中的未來發(fā)展,旨在通過為項目經理及其團隊提供能夠改進和增強當前執(zhí)行任務的解決方案,來預測人工智能在未來將如何重塑項目管理。
薩欽德拉·查莫德·維賈耶斯(Sachindra Chamode Wijayasekera)等人闡述,通過數字項目交付提高大型項目執(zhí)行和績效的前景。各種數字化技術,如云計算、自動化、人工智能、信息建模和數據分析,以及它們最近在大型項目中的應用,都受到了嚴格審查。基于這些技術的當前進展,確定了大型項目數字化的未來發(fā)展及將面臨的挑戰(zhàn)。在理論方面,建議將信息經濟學和組織經濟學作為開發(fā)人工智能和大型項目研究方法的起點。
3PM World Journal, Volume 11,Issue 9 (September 2022)
帕斯卡·博胡爾·馬貝洛(Pascal Bohulu Mabelo)強調,項目交付,特別是大型復雜基礎設施項目的交付,需要針對不良情況設計實施解決方案。由于項目復雜性,這種解決方案需要解決多維問題;雖然傳統(tǒng)帕累托分析有助于確定相關問題或方面的優(yōu)先級,但系統(tǒng)方法被證明更有效,這種方法也適用于質量改進和風險管理。
曼努埃爾·安奇祖(Manuel Ancizu)指出,當一個項目或想法完全實施并成功到達價值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時,它就是成功的。否則,項目或想法仍是未完成的,其相關的作用也沒有完全實現。該研究案例展示了公司戰(zhàn)略的一個關鍵軟件開發(fā)項目,該項目實施后,最終用戶幾乎都不會使用。后來,項目團隊經過努力使最終用戶大量使用軟件,這是實現組織戰(zhàn)略計劃中設定目標的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