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霞(甘肅省莊浪縣第二幼兒園)
在開展構建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參與指導,基于幼兒學習和成長需求視角,明確自身的教育職責,完成教育指導任務,為幼兒成長奠定牢固的根基。
幼兒是幼兒園環(huán)境中的動態(tài)因子。在幼兒生活和學習中出現新情況或新問題時,如果教師愿意順應幼兒的情感需求調整教學方法,則新的教學方法必然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作用。應用建構游戲,可以實現教學活動的動態(tài)轉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在開展幼兒構建游戲活動教育工作時,時刻扮演觀察者、指導者、參與者的身份,能夠在管理幼兒但不干預幼兒的情況下完成教育任務。在構建游戲活動中,幼兒構成游戲的主要單位,在“自主實踐、自主積累、自主思索”過程中,教師能夠引導幼兒適時進退、及時調整、全面提升。教師立足于孩子的興趣需求,遵循孩子的游戲意愿,開展構建游戲活動,能夠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形成明顯的價值判斷,讓幼兒在進一步運用不同建構材料和動作技巧反映生活的同時,推動自身的感覺、知覺和思維的良性發(fā)展。
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幼兒剛剛離開家庭環(huán)境,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幼兒園內的教育活動,容易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對幼兒園生活產生排斥、反感和抵觸等消極情緒。借助構建游戲落實教學,在改變教師與幼兒的教學關系的同時,能夠使幼兒與教師切實建立起情感溝通的橋梁,最終逐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幼兒能夠更加自主、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和生活中。
有利于幼兒自主性的提升。通過游戲活動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教師在構建游戲中積極指導幼兒,能夠激發(fā)出幼兒的探究欲望和探索熱情,進而在游戲和學習過程中不斷鉆研和摸索。這既能夠強化幼兒的學習能力,又能夠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真正實現雙向發(fā)展的目的。
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幼兒會和同伴或教師之間展開有效交互,交換彼此所獲取的信息或習得的技能,因此游戲教學也為幼兒和幼兒之間、幼兒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幼兒能夠在游戲過程中全身心地放松,從而幫助幼兒塑造健全人格,實現全面發(fā)展。
教師在開展構建游戲的教學工作時要優(yōu)先完善和優(yōu)化游戲環(huán)境,為幼兒構建出活躍開放的游戲氛圍,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游戲欲望,進而真正實現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的目的。
比如,教師可定期開展多種主題構建游戲活動。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為構建游戲活動準備相應的主題,如“高樓大廈”“未來世界”“游樂場”等。在游戲活動開始時,教師要先引導幼兒初步認知游戲的主題,并鼓勵幼兒闡述該主題下可能會出現的事物或建筑。在幼兒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參與,并予以適當的指導,如“高樓大廈可以五顏六色嗎?”“未來世界中汽車還會有輪胎嗎?”“游樂場會有哪些設施呢?”等。在幼兒討論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根據主題進行獨立游戲。在幼兒展開游戲活動時,教師要仔細觀察,并及時解決幼兒提出的問題,但不過分干涉幼兒所采取的具體搭建方法和內容,從而鼓勵幼兒更加自信、自主地完成主題搭建任務。在幼兒完成主題構建后,教師要引導幼兒闡述自己的構建想法和作品中的具體建筑。在某一幼兒進行展示時,教師可提出相應的問題,幼兒則根據教師的問題進行二次分析和解答,必要時教師可引導其他同伴予以幫助。
教師在開展構建游戲教學工作時,就要充分拓寬游戲模式,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應有作用,進而強化游戲教學的價值。
比如,教師可設計“共同搭積木”的構建游戲,以此提升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并讓幼兒在有效交互和頭腦碰撞的過程中獲取更豐富的知識和信息。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要有意識地根據幼兒的表達能力、感知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將幼兒分為多個小組,以集體為單位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接著,教師可引導各個小組到材料區(qū)選擇不同的搭建材料。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既要發(fā)揮支持者、參與者的作用,又要以“指導員”的身份指導幼兒開展活動,確保幼兒游戲安全。在各小組搭建完成后,教師要根據該小組的合作情況、搭建成果、完成速度為該小組進行評分,并將分數作為裁判該次組合游戲活動優(yōu)勝者的重要參考。最后,教師要引導各小組成員突破分數的限制,選擇班級中印象最深刻或最喜愛的搭建作品進行二次分析,并將其與本組作品進行對比,找出二者間的異同點,從而鼓勵各層次幼兒將不同同伴的優(yōu)勢轉化為符合自身發(fā)展特點的長處,真正實現班級共同發(fā)展、彼此推動的目的。
教師在開展構建游戲教學工作時,就要充分挖掘且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手段,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均能夠在構建游戲活動中滿足個性發(fā)展需求,讓幼兒在互動交流的同時凸顯個性。
比如,對游戲興趣高漲、性格外放、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幼兒而言,教師要推動幼兒綜合、全面發(fā)展。在游戲活動中指導幼兒時,教師要鼓勵其通過各種材料挑戰(zhàn)更高難度的游戲項目,搭建出更獨特、更具有個性的作品,從而實現幼兒的深層教育。教師要引導該層次的幼兒對游戲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或探究的方法進行總結,并分享給其他同伴,從而引導幼兒全面發(fā)展。針對表達能力相對較弱、感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對欠佳的幼兒而言,教師則要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提高幼兒的基礎游戲技能,傳授基礎理論知識,讓該層次的幼兒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逐步引導自身,鍛煉技能,完成構建任務。
在指導該層次幼兒游戲活動時,教師要與其共同探究該次游戲活動中所遇到的主要阻礙,如“材料使用方法不正確”“游戲熱情不高”“主題探究內容有難度”等等,并為其提供相應的調整和完善策略,使兒能夠迅速彌補自身的短板和不足,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基礎能力。
通過差異化的指導和評價,不同層次的幼兒均能夠在構建游戲活動中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并更為直觀地感知到游戲活動中所蘊含的知識內容和實踐技能,進而真正體會到以快樂為核心、以游戲為載體的教育方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