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心妍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2 年修訂)》明確要求: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英語學科育人的基本理念。思維品質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維度,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心智特征,思維品質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幫助他們從跨文化的視角去觀察和認識世界,并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思維能力再到核心素養(yǎng)所概括的思維品質,展現(xiàn)出英語課程對學生思維的不斷關注的演變。
近期,筆者執(zhí)教了一節(jié)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4 Road Safety 的復習研究課,本文將結合這節(jié)課的幾個教學片段,探討如何更有效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發(fā)散思維指的是整個思維運動呈多維方向擴散的狀態(tài)。教師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應找到生活和文本的結合點,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舊知與文本的主題巧妙關聯(lián)起來,努力去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流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適時引入文本,從而有效地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Good morning,Miss Qian.
T:First,let’s enjoy a song.
教師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交通規(guī)則的歌曲。
T:What is the song about?
S:Traffic rules.
T:Yes,it’s about road safety. So I think you learnt a lot about it from this uni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 How to protect ourselves on the road? Can you share?
S1:We must look for a zebra crossing when crossing a road.
S2:We can cross a road with others.
正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所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向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p>
本節(jié)課的話題為“行路安全”,經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很多與此相關的知識和英文表達方式,所以在課堂伊始,教師先由一首關于交通規(guī)則的歌曲引出“行路安全”這個話題,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交通規(guī)則并進一步談一談我們在道路上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安全。這些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這使得他們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真實語境中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師生之間這些充分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一方面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了積極的聯(lián)系,為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更多不同的交通規(guī)則做好了有效的鋪墊;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自主表達的過程中,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實現(xiàn)了自身語言與思維的同步發(fā)展。
邏輯思維代表了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它指的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抽象思維。教師采用分析、推理、歸納等教學策略可以有效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問題鏈”是指教師為了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針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困惑,緊緊圍繞學習主題,將教材知識轉化成一組有中心、有序列、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lián)的教學問題。
T:Look at these sentences carefully,can you find the rules?
S:We can see “must” in these sentences.
T:Yes,I used “must” in all these sentences. (貼板書You must...You mustn’t...) We know “must” is a modal verb. Are there any other modal verbs? What else do you know? The boy!
S1:Can.
S2:May.
S3:Should.
T:Excellent! “should” “can” “may”. They are all modal verb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Why did I use “must” in all these sentences? Maybe it’s a little bit difficult. You can talk in groups.
學生小組討論
T:OK! That girl! Never mind! Have a try!
S4:“Must”means you have to do it.
T:Excellent! Look! When we want to express the seriousness and necessity,which word has the strongest tone?
S:Must.
T:Yes. It’s “must”. Because they are rules. So they must be expressed in a strong and serious tone. That is the reason why we used the word “must” in these sentences. And we must follow these rules.
語法學習的過程就是解碼、理解以及重構的過程。在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如同一池水,隨著教師不斷拋出“小石塊”,他們的思維就逐步地被激活,由最初的鏡面狀到漣漪狀,再到水波狀。在向學生教授情態(tài)動詞must 的用法時,教師始終以問題為引領,隨著學生理解的深入適時提出不同的問題如Are there any other modal verb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Why did I use “must” in all these sentences? Which word has the strongest tone? 等,這一連串的問題分別從廣度和深度上喚醒了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層層遞進的思考探索和分析推斷中逐步豐富自身的認知并達成學習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能動的積極狀態(tài),他們開始深入地感知和理解情態(tài)動詞must 的用法,這幫助他們學會從多個角度、全面地分析和思考問題,錘煉了思維的邏輯性。
黃希庭老師曾說過: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產生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具有獨創(chuàng)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是無窮的,他們的思維需要釋放的平臺。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嘗試設計能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喚起他們共鳴的學習任務,從而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結合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經驗進行多方位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T:Today I brought you a video called “Traffic rules for kids”. And now you must watch it carefully.
在播放完視頻后教師帶領學生回顧視頻里的內容,并向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口袋書。
T:Wow,great! Look,we made a pocket book namedTraffic Rules for Kids. So this book is for you! And I want a pocket book like this. Can you make a pocket book for me? I always goes to school by car. And I think most of your parents often drive cars or e-bikes. What about making a pocket book namedTraffic Rules for Drivers?
S:OK.
T:Wow ,you are so kind! So what traffic rules do you want to remind the drivers? Look,here are some pictures and useful words. They may help. Now it’s your time to make pocket books. These are the steps. First,choose 2-3 pictures and talk about them with your deskmates. If you have more ideas and you can’t find the picture you want,you can draw it on the paper. Next,write down the traffic rules about the pictures. Then,exchange your writings and check. Finally,put all the paper together and you can make the pocket book. Before that,let’s look at the “Ticking time”. Got it ? Now you can make your pocket books.
學生制作口袋書
T:OK ! Time is up! Now it’s your show time! Your group !
教師邀請一個小組上臺展示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依靠低層次的任務去禁錮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在層層鋪墊的基礎上,嘗試去設計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階思維任務。通過設計這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習任務,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去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本課的拓展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對交通法規(guī)的相關知識和表達已經有了較好認知的基礎上,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展示了口袋書“Traffic Rules for Kids”的內容,而后又羅列出詳細的要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為自己的父母和老師制作口袋書“Traffic Rules for Drivers”。為了完成此項任務,學生首先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去思考:對機動車駕駛員來說,有哪些交通法規(guī)是他們要特別注意的?然后還要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如何去排版和設計才能使口袋書更顯眼和美觀。這一開放性的學習任務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既能促使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與表達,又有利于他們提出自身獨到的見解,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思維。
獨立性思維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思維基礎,主要是指他們獨立發(fā)現(xiàn)、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平時不盲目跟從或依賴教師、父母或其他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平時主要依賴于感性思維思考問題,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有計劃地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思維,通過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不盲目聽從他人的想法,從而促進他們獨立性思維的提升。
教學片段和教學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不管是在課堂伊始教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描述并判斷圖片上人物的行為是否正確,還是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布置學生自己制作口袋書,都需要他們基于理據自主進行判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是鼓勵學生在仔細觀察老師提供的參考資源(圖片和小視頻)后,結合自己的認知進行思考分析并做出判斷和評價,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生都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也能適時地分享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要更全面地看待問題。
批判性思維是指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問題,對看到、聽到的事情進行闡述、分析、評價、推理、解釋等。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僅有助于他們形成辯證的態(tài)度,引導他們不盲從、不武斷,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辨別事物的真?zhèn)?;同時還能夠幫助他們隨時調控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過程,學會多維度地去探究多元世界,并作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
評價性問題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做出基于個人價值觀的判斷。教師應該挖掘教材的背后意義,嘗試設置評價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獨立判斷、辯證分析和表達自身見解的機會,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發(fā)展語言能力,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
教學片段和教學分析: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幫助學生復習了關于交通法規(guī)的表達方式及相關知識后,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所學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描述圖片中人物的行為并進行判斷。
教師通過設置這樣的問題,以問驅思,一方面打開學生的思路,激活他們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又引導他們嘗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對文本的理解,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對文本角色進行評價,訓練批判性思維,養(yǎng)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導。教師要深入研讀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內涵,設計有梯度、有深度及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搭建向上、向深、 向廣、向異的階梯,進一步培養(yǎng)和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使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