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民
上? 海作為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fā)地,肩負著在新時代更好地傳承、弘揚、保護、利用紅色資源,守護好、建設好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的責任和使命。在建黨100周年前夕制定《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是市人大常委會為落實市委決策而開展的一項重要立法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立法一處作為法規(guī)的具體承辦處室,在法制委、法工委的領導下,自覺強化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與教科文衛(wèi)委辦公室和其他相關部門密切協(xié)同,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條例制定的各項具體工作。這個條例是全國首個以“紅色資源”命名的省級地方立法,也是當時全國唯一一部法規(guī)名稱冠以“傳承弘揚”并設立“傳承弘揚”專章的地方立法。條例出臺后,受到廣泛好評,很多重要媒體都作了報道,并成為四川、天津等地立法借鑒的藍本。回顧整個立法過程,我們有四點體會。
第一,做好紅色資源立法,需要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格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為做好新時期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要求。這次紅色資源立法,立項、啟動、起草全過程都由黨委部門統(tǒng)一牽頭領導,人大在條例定位、結構和關鍵制度設計等方面發(fā)揮了主導作用,政府參與起草并承擔提出議案的任務,立法中充分發(fā)揚全過程民主,廣泛聽取了專家學者、普通市民和有關單位的意見,是一次完善地方立法工作格局的成功實踐。
第二,做好紅色資源立法,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紅色資源立法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因此在立法過程中,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握立法問題,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做到“兩個維護”,著力提高立法的政治效果。要運用立法制度規(guī)范,確保習近平總書記《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等重要論述在條例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確保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重要指示成為紅色資源立法的根本遵循。同時,要認真落實中央和市委對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的各項要求,及時將這些要求轉化為法規(guī)的具體規(guī)定。
第三,做好紅色資源立法,需要抓住關鍵條款,做好核心制度設計。這次立法緊密結合本市紅色資源特點和實際,在一些核心制度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一是首次從法律上明確界定了紅色資源的概念和范圍。二是健全了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的制度體系,對本市現(xiàn)有法規(guī)未覆蓋的部分紅色資源明確了保護要求,填補了管理空白。三是在充分征求江浙皖意見的基礎上,增加“長三角區(qū)域協(xié)作”專章,提出了長三角區(qū)域協(xié)同開展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的舉措。這些核心制度的完善,對確保法規(guī)立得住、真管用、有特色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第四,做好紅色資源立法,需要強化團結協(xié)作,形成工作合力。這次紅色資源立法從立法動議到表決通過,只用了不到9個月的時間。究其原因,立法工作機制的轉變起到了關鍵作用。為加強對起草工作的領導,市委專門成立了高規(guī)格的紅色資源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并組成了市委相關職能部門牽頭的立法工作專班,每周召開例會。這樣的工作機制,將以往有關部門、人大專委會、人大法制委法工委各管一段的“串聯(lián)”模式,調(diào)整為大家共同進行立法調(diào)研、共同開展立法協(xié)調(diào)、共同修改法規(guī)草案的“并聯(lián)”模式,大大降低了溝通成本,促進了立法共識的快速達成,有效提升了立法工作效率。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一處處長)
38915003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