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良
(衡水學院 董子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在當今世界,儒學是影響人類思想進程的三大思想體系之一,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共同構(gòu)成了人類的精神基石。然而儒學的發(fā)展史卻是曲折多舛的,經(jīng)歷過五次嚴重的危機,分別是:秦朝的焚書坑儒、北朝的鮮卑政權(quán)統(tǒng)治、隋唐時期的經(jīng)書注疏混亂、唐宋時期的佛教沖擊、近代的西學東漸。每次危機都使儒學受到很大傷害,但每次儒學都從低落中復興,其中前三次走出危機的中興旗手都是衡水籍人士。
第一次危機出現(xiàn)在孔子去世后直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時段。孔子總結(jié)整理了他那個時代中國文化的古典成果(為了敘述方便,從上古到孔子以前的文化成果我們在這里稱之為古典文化),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從《詩》到《樂》,從《尚書》到三禮,從《春秋》到《易》,孔子都進行了系統(tǒng)整理。他針對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社會局面,對古典文化進行整理、發(fā)揮、拓展,形成了六種經(jīng)典文化成果,后人稱之為“六經(jīng)”,這就是儒家學說,簡稱儒學。他周游列國,試圖用儒學理論說服諸侯國的國君,實行“仁義”之道,但結(jié)果是處處行不通,不得已,回到魯國,專注于教授弟子。他的教學活動成績斐然,所謂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形成了數(shù)量可觀的儒學群體,使得儒學成為當時的顯學。但是孔子去世后,儒學逐步走向危機。
第一個表現(xiàn)是“儒分為八”??鬃拥谋姸嗟茏痈鶕?jù)自己的理解對儒學進行了各不相同的闡發(fā),形成了異說紛紜的眾多派別。荀子的弟子韓非子總結(jié)為八派,他說,孔子死后,儒分為八,即: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孫氏之儒、樂正氏之儒。韓非子評論這些派別“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韓非子·顯學》)?!稘h書·藝文志》概括儒家學說特征為“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jīng)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儒家各派都尊崇這些儒家的共同特征,但是對儒家理論概念的解說卻各持己見,如孔子學說的最高理念是“仁”,而其弟子所傳各派卻有重大分歧。從最近這些年出土的一些竹簡可以看到,他們有的把“孝”作為儒學最高理念,有的把“圣”作為儒學的統(tǒng)攝概念,這就使得儒家發(fā)生了嚴重內(nèi)部分裂,有的派別甚至走向了另立門戶的道路。經(jīng)過戰(zhàn)國和秦朝,直到漢代前期,儒家的八派只剩下兩派,即孟子學說和荀子學說。孟子學說出于孔子嫡孫子思,他們堅持了孔子的基本學說和核心理念,但是也生發(fā)出內(nèi)圣之學;荀子學說源于孔子弟子子張和子夏,這個學派創(chuàng)立外王之學,崇尚權(quán)勢和法術(shù),到戰(zhàn)國時期發(fā)展為法家。荀子學說是儒家八派之一,但是他的思想也開了法家先河,他有四大弟子:韓非子半是儒家半是法家,他的著作《韓非子》成為秦朝的指導思想。另一個弟子李斯是典型的法家,做了秦朝的丞相。張蒼也是他的弟子,內(nèi)法外儒,漢初做了丞相。浮丘伯是齊國大儒,但是他偏向道家,攜鶴隱居,漢初頗有聲名。荀子所師承的子夏,是孔子親傳弟子的七十二賢人之一,孔子歿后,子夏受邀講學于魏國的西河,創(chuàng)立子夏學派,魏文侯、李悝、吳起等都是他的弟子,李悝做了魏文侯的相國,在魏國以法治取代禮治,率先變法,著有《法經(jīng)》一書,成為法家始祖。商鞅雖不是子夏的弟子,但是他學習李悝的《法經(jīng)》,且應用于秦國的變法,成為法家代表人物。由此可見,孔子歿后,儒家內(nèi)部出現(xiàn)了嚴重危機,概念體系發(fā)生了混亂,核心理念也有所動搖,甚至有的走向完全背離仁義之道的方向,發(fā)展為法家。
第二個表現(xiàn)是秦朝焚書坑儒。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博士齊人淳于越上書反對郡縣制,李斯予以駁斥,建議秦始皇焚書:“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鼻厥蓟什杉{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實行了“焚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響貫穿古今。在“焚書”的第二年又發(fā)生了“坑儒”事件,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聽到為他求仙藥的方士侯生和盧生逃跑以避禍,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招文學方術(shù)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庇谑鞘褂废ぐ竼栔T生,諸生傳相告引,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秦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鼻厥蓟蚀笈?,派遣扶蘇到遙遠的上郡去監(jiān)軍。司馬遷在《史記·儒林列傳》中評論說,秦朝,焚詩書,坑術(shù)士,六藝從此缺焉?!胺贂尤濉笔录牧巳寮业浼?,殺害了大批儒生,特別是焚書以后頒布的“挾書令”,使得全社會噤若寒蟬,不敢談論《詩》《書》,更不敢私藏儒家經(jīng)典書籍,儒家處于異常落魄的狀態(tài)。
第三個表現(xiàn)是漢初七十年間,儒學不受朝廷重視,幾乎被打入冷宮。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看不起儒生,曾用儒生的帽子便溺。直到惠帝時,才廢除了“挾書令”,對儒家思想傳播的禁錮有所松動。但是由于典籍無存,只能由一些尚存的老儒生根據(jù)記憶,口頭傳經(jīng),教授弟子,弟子們用當時的隸書把老儒生記憶背誦的經(jīng)文和解釋記錄下來,經(jīng)文謂之“今文經(jīng)”,解釋謂之“傳”??梢哉f,此時的儒學是一息尚存的狀態(tài),當時由于這些老儒生個人記憶不同,傳授有異,造成了儒學理論的新的混亂。特別是當時的朝廷信奉“黃老之學”,儒學并未得到重視,文帝時的國策是“無為而治”,主流思想是“黃老之學”。文帝的皇后竇漪房更是篤信不疑。景帝時,竇太后權(quán)傾朝野,尊崇黃帝、老子之言,并要求景帝也必須讀黃老之書,儒生轅固生說《老子》一書的言論很平常,竇太后大怒,竟逼迫轅固生赤手空拳到獸圈刺殺野豬,幸虧景帝出手相救才得以幸免。文帝、景帝時期,朝廷里雖有儒生,但只是文化顧問而已,從未得到重用。武帝時想啟用儒生,但是被竇太后阻攔,直到武帝建元六年,竇太后崩,情況才有了轉(zhuǎn)機。此時的漢武帝面臨兩大社會難題:其一是思想混亂,所謂“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其二,各地諸侯王分裂勢力日益膨脹,西漢時期,在京城之外,先后分封了五十一個諸侯國,分布在全國各地。初衷是讓這些諸侯國拱衛(wèi)京師,但事與愿違,這些諸侯國“地方千里,連城數(shù)十”,可自主任免官吏,可蓄養(yǎng)軍隊,反叛野心日益膨脹,“七國之亂”是一次集中叛亂,其它個別作亂行為時常發(fā)生。竇太后在世時,武帝不能有所作為,竇太后駕崩后,武帝才開始施展其抱負。元光元年,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問計于賢良文學之士,前后數(shù)百人,衡水籍人士董仲舒當時為博士,他的賢良對策深受漢武帝賞識。漢武帝連續(xù)三次問計于董仲舒,董仲舒則從不同方面三次作出回答,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在這些對策中,董仲舒為漢武帝提出了解決當時兩大社會難題的方案,同時也使儒學由民間學問一躍而為國家主流思想。司馬遷記載,董仲舒為西漢廣川縣人,此縣在今衡水市境內(nèi)。董仲舒的祖上為春秋時期著名史學家董狐,被孔子贊嘆為“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董氏家族為晉國貴族,后代人才輩出,董仲舒是董狐的第十四世孫,年少時發(fā)奮讀書,“三年不窺園”,治公羊春秋,成為今文經(jīng)公羊春秋學的知名學者。據(jù)《漢書·董仲舒?zhèn)鳌酚涊d,董仲舒以公羊春秋學的“大一統(tǒng)”理論為思想武器,向漢武帝提出了一系列建議,為了敘述方便,這里只取其二。其一,“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主張強化中央政權(quán),削弱諸侯王的權(quán)限,在全國興辦各級學校,培養(yǎng)人才,然后由朝廷選取優(yōu)秀者為各地官吏,逐步實現(xiàn)全國管理統(tǒng)一;其二,針對“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思想亂象,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他認為這樣就可以解決“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shù)變,下不知所守”的局面,從而實現(xiàn)“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在朝廷設儒學五經(jīng)博士,為其招收弟子,興辦太學和地方學校,培養(yǎng)儒家知識分子,并從中選取各級官吏,逐步實現(xiàn)文官治國的格局。從此以后,儒學上升為國家主流思想,開啟了儒學的新天地。應該指出的是,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是后人總結(jié)的,并非董仲舒原意。董仲舒的建議是樹立儒學的主流地位,對其它道家等學問“勿使并進”,朝廷不用,民間可存,從歷史實際看也是如此。
第二次危機出現(xiàn)在南北朝時期。兩晉以后,北方大亂,“五胡亂華”,北方地區(qū)被從草原南下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相繼割據(jù)稱雄。公元439年,同樣來自北方草原的鮮卑族拓跋部統(tǒng)一了北方,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格局。鮮卑族是游牧民族,其文化基本處于原始狀態(tài),信奉薩滿教,盛行卜筮,官吏沒有俸祿,靠肆意搶奪、貪污、盤剝?yōu)槠涫杖?,朝野思想混亂,道教、佛教時興時滅,儒學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所幸以后出現(xiàn)了“漢化改革”,儒學文化才沒有在中國北方地區(qū)中斷。拯救這次危機的關(guān)鍵人物是衡水籍人士馮太后。馮太后,漢族,信都人,即今衡水市冀州區(qū)人,北魏文成帝的皇后,獻文帝的嫡母,孝文帝的嫡祖母。獻文帝和孝文帝均是她撫養(yǎng)成人。文成帝二十五歲駕崩后,她曾兩度臨朝聽政,即使在其孫子孝文帝親政后,她依然是北魏朝廷的實際主政者。馮太后出身于北燕國皇族,儒學文化造詣頗深,在她主政期間,逐步去除鮮卑舊俗,實行漢化改革。政治上實行“班俸祿”,按品級發(fā)給官吏俸祿,禁止搶奪、貪污等行為;經(jīng)濟上實行“均田制”,限制豪強;文化上尊崇儒學,啟用漢族儒生在朝廷為官,興辦學校,培養(yǎng)儒學人才。尤其是用儒學理論悉心教育培養(yǎng)孝文帝,使其刻苦讀書,手不釋卷,對儒家經(jīng)典諳熟于心,同時涉獵史傳百家,成為頗有才學、儒學造詣深厚的皇帝。所以孝文帝在馮太后在世時積極配合漢化改革,在馮太后駕崩后,決意從邊陲之地的平城(今大同)遷都中原地區(qū)的洛陽,繼續(xù)漢化改革,興文廟,尊孔子,用儒學治國??梢哉f,是馮太后拯救了北中國地區(qū)儒學中斷的危局,使得儒學得以中興。
第三次危機出現(xiàn)在隋唐時期。兩漢時期,自董仲舒以后的儒學史稱“漢學”,當時就有今文經(jīng)學與古文經(jīng)學(秦朝焚書時藏在房屋夾墻中,到漢代被發(fā)現(xiàn)的用篆書寫成的經(jīng)書被稱為古文經(jīng))之爭,東漢時期,鄭玄等人整理經(jīng)書的注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鄭玄注影響最大,是為“鄭學”。三國兩晉時期,王肅創(chuàng)立“王學”,與“鄭學”為敵,論爭激烈。南北朝時期,儒學分裂為“南學”與“北學”。到隋唐時期,儒學內(nèi)部群經(jīng)異說,諸師異論,紛紛攘攘,甚至互為水火,五經(jīng)(原來六經(jīng)中的《樂經(jīng)》在秦朝焚書后丟失,以后也沒能恢復)的注疏混亂,儒學成為越講越糊涂的學問。儒學又一次遇到了危機。而隋朝建立科舉制度后,需要標準版的“五經(jīng)”作為科舉考試的依據(jù)和學校教學的教材。這項工作隋朝未及完成就滅亡了,歷史任務落在了唐朝。在唐朝完成這次儒學中興的旗手人物是孔穎達??追f達,冀州衡水人,即今衡水市桃城區(qū)人,年輕時即為地方知名學者,曾在家鄉(xiāng)一帶講學。精通五經(jīng),對當時的“南學”“北學”均造詣頗深,唐太宗時為十八學士之一(十八學士中,衡水人有其二,孔穎達、蓋文達),官至國子祭酒(即中央大學校長),奉唐太宗旨意,與顏師古等知名學者共同整理五經(jīng),編寫標準版的《五經(jīng)正義》??追f達為主持人,義例的制定、是非的考論皆由其定奪。他們整理了漢代以來的各家注疏,選優(yōu)汰劣,詳加考證,編成了標準版儒學經(jīng)典《五經(jīng)正義》。這套典籍使得儒學內(nèi)部師說各異、注疏不一的混亂局面得以終止,開啟了儒學經(jīng)典統(tǒng)一的時代,也使得科舉考試和儒學教育有了標準教材,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
古代衡水雖不是名城大邑,但是處在齊、魯、趙、燕這四個文化發(fā)達區(qū)域之間,歷來文風興盛,儒學大家輩出,在儒學發(fā)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