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公私之間:明清時期思播地區(qū)官紳修建道觀的多重目的

2022-03-17 19:29

賴 全

(銅仁學(xué)院 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貴州 銅仁 554300)

貴州的思州與播州較早得到開發(fā),傳統(tǒng)上常用“思播田楊”并稱,故而常被視為統(tǒng)一的地理單元,主要包括現(xiàn)今遵義市和銅仁市轄區(qū)。明清兩代,思播地區(qū)之官紳大多熱衷于修建道觀,而修建道觀的目的則趨于多元化:既有個體性的目的,也有公共性的目的;既有遵從中央意圖的元素,也有迎合地方輿論的元素;既有彰顯政績的需要,也有虔誠信仰的需要;既是理性抉擇的結(jié)果,也是情感表達的呈現(xiàn)。修建道觀成為官紳實現(xiàn)多重目的的有效手段,故而“自來賢士大夫宦游之地,雖彈丸小邑,必有所設(shè)施以見其異,及人和政理”[1]357。在思播地區(qū)的官紳看來,道觀發(fā)揮著彰顯社會和諧、政治清明和展示風(fēng)土人情的作用,是重要的政治統(tǒng)治工具和情感寄托所在。

一、象教:治道之權(quán)與教化之道

先秦時期,法家和兵家開創(chuàng)了刑治傳統(tǒng),儒家開創(chuàng)了禮治傳統(tǒng)和德治傳統(tǒng)?!暗乐哉R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盵2]4刑治可治“山中賊”,卻難治“心中賊”,因此,古代君王常輔以禮治和德治,形成“外儒內(nèi)法,王霸兼用”的社會治理格局。儒法兩家融合之后,人們常把禮治歸并于刑治,統(tǒng)稱為法治,以之區(qū)別于德治。實則,從“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一語可知,禮治與刑治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刑治是為了實現(xiàn)法教的目的,用法律法規(guī)制度規(guī)范輔助教化,治理社會;而禮治則是為了實現(xiàn)名教的目的。所謂名教,即“圣人以名為教”,通過確立名分來教化人心,維護社會秩序。德治則常借重言教和身教來實現(xiàn)教化人心這一目的。刑治用法教,禮治用名教,德治用言教、身教,可見,刑治、禮治、德治雖內(nèi)涵不同,目標(biāo)卻是一致的,即教化天下。法教、名教、言教、身教在教化人心、輔助社會治理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仍有所不足?!敖穹蝾B蠢悍戾之徒盡有,內(nèi)不畏衾影,外不畏官府?!彷吽净姑瘢瑒裆撇唤^于口,遠者不及聞;禁惡不絕于示,愚者不及見;敲撲不絕于廷,茍免者不及恥。”[1]347民不畏法,不懷德,不敬尊,人心教化則無從著手。故而,佛教進入中國后,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化手段:象教。有關(guān)“象教”的涵義,王迪做過較為充分的闡述:

傳入中國的佛教被稱作“像教”(亦稱“象教”),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其圖像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來傳達其宗教教義、實踐其宗教特有的覺悟方式。佛教圖像為人們提供美感享受的同時,也通過佛教的語境和意義系統(tǒng)提供圖像之外的宗教意義和持久性的心靈感受,而后者往往是佛教圖像創(chuàng)造者更直接的目的。[3]1

象教原是佛教的代稱,猶如名教是儒家的代稱一般,其本意是指通過圖像展示等宗教崇拜的方式使人覺悟。所謂象教,也就是“韓子曰:此圣人所以神道設(shè)教也”[1]347。明清時期思播地區(qū)的官紳認(rèn)為:

采風(fēng)問俗,江河日下。叨受簡命守茲土,惴惴然有世道人心之憂。雖風(fēng)俗污隆未必盡由廟貌之興廢,然澤宮鞠為茂草,則城闕貽譏,古誌之矣。神蓋先圣之羽翼也。且圣人憂世,覺民以言教,尤以像教。今夫墟墓之間,未施哀于民,而民哀;宗廟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非言之所示者淺而像之所示者深乎?余所為悲惋而流連者,蓋在于是。[1]363

很明顯,思播地區(qū)的官紳把象教作為言教的輔助手段,甚而認(rèn)為象教的效果比言教更顯著。官紳熱衷于修建道觀,動機之一:在治理社會的過程中認(rèn)識到言教、身教、法教、名教等固有的治理手段普及范圍有限,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象教發(fā)揮輔助作用和補充作用?!岸Y以謹(jǐn)君子,德以威小人,彼偏陬悍戾之夫,往往逃悖禮法,而首懇心詟于木偶,是象教之力;非特為士夫所心許,亦所以補治道之不足歟?!盵4]70士大夫?qū)ο蠼绦脑S與否在兩可之間,但補治道之不足是確定無疑的。言教、身教、象教、名教、法教,可統(tǒng)而稱之為“教化五術(shù)”,組合起來才是中國古代的完整“治道”?!罢鞍萜湎穸逶∑浣陶?,或以忠烈著,或以經(jīng)濟顯,或以理學(xué)傳,下至流風(fēng)遺俗”[1]363,這就是思播地區(qū)官紳修建道觀所想實現(xiàn)的初衷。

雖然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在修建道觀時都有象教方面的考量,但是具體到個人,又存在較大差異:有的是為了完成中央要求的象教任務(wù);有的是從內(nèi)心深處認(rèn)同象教的價值;有的把修建道觀作為治道之權(quán),屬于不得已而為之;有的視象教為教化之道,應(yīng)積極主動地充分運用。簡而言之,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對象教在“教化五術(shù)”中的地位有治道之權(quán)和教化之輔的分歧。諸如,楊恩元等人認(rèn)為象教“非特為士夫所心許”,只是因為象教可以“補治道之不足”而修建道觀;張圣佐認(rèn)為“圣天子振興文教”,所以“郡縣之吏無不仰體右文崇治之盛心”,作為守土一方的官紳,有責(zé)任維護道觀建筑,“廢者,舉,頹者,修”是職責(zé)所在[5]565。這部分官紳內(nèi)心深處并不信奉道教,主張“不信地獄之說,此為以理之本”,但是又認(rèn)識到堅持“理之本”有界限,“不可語于化俗之權(quán)”,象教是有效的“化俗之權(quán)”的手段,可以實現(xiàn)“人人凜地獄于心目之間”的效果,以之“助政教之所不及”[1]347。思南儒學(xué)大師李渭以一個事例很好地說明了這部分官紳使用象教手段時的無奈之情。

故語曾子之孝,此聞故也,如晨昏鼓鐘然;語之以大士,彼將斂衿衽,忻悅而多之,若聽鐘磐之聲,管菕之音也。夫語以曾子則不聽,語以大士則聽,人蓋樂異聞夸詡新奇也。[1]346

李渭說,同樣是勸人盡孝,弘揚孝道,以曾子孝行展開說教,效果不佳,而以觀世音顯化人相盡孝道的傳說開展教化則人人樂從。為了迎合人們“樂異聞夸詡新奇”的普遍心態(tài),只得修建道觀寺廟。“以神道設(shè)教,……啟其好善惡惡之天良,未始非道德齊禮之一助。”[1]372

另外一些官紳則盛贊象教為教化之輔。諸如知縣甘雨施認(rèn)為象教“有默化人心于不覺者,況靈跡顯著荒陬,婦孺罔不知敬、知畏,因其所明而誘導(dǎo)之,其說易入而收效更神”[1]378。思南知府黃際會則更進一步,提出“神蓋先圣之羽翼也”,圣人教化世道人心“以言教,尤以像教”,“言之所示者淺而像之所示者深”,把象教置于言教之上。而安化知縣韓宗愈又進一步,“謂法象昭然,皆彰癉至理,可以觸目,可以警心,可以相傳為告誡,愿一時瞻禮其下者,毋徒做彩飾觀”[1]347,視象教為教化之至理。“明有禮樂,幽有鬼神,……熔鑄性靈,宏闡風(fēng)教”[1]346,象教不僅僅是權(quán)宜之計,也是教化天下的治道,更是世道人心的救治之法。

雖然有的官紳視修建道觀為治道之權(quán),有的視為教化之道,不外乎都是為了到達如下效果:

彰明顯著,示以報應(yīng)之無可欺。心有鋒刃刀山劍樹也,心有烈焰鼎油鑊湯也,心有傾陷碓舂石磕也,心有陰穢寒冰糞池也,心有吞噬蛇飡犬食也,以至種種地獄不可勝言,總之各有果報。知其所以作而得受,則改過從新之念能不悚然而立起耶?[1]347

除此之外,官紳修建道觀還有為后世將來之意,即不僅為教化當(dāng)世之民,也為教化后世之民;不僅為教化后世之民,也為教化后世之官紳。此重目的可于下文得到佐證:

人文風(fēng)土不異中州,病在田畝狹而民鮮儲蓄,書籍乏而士寡取資?!^予而醫(yī)者不知為誰。大抵開荒蕪,廣樹植,治葛養(yǎng)蠶,點茶種萸;以及購經(jīng)史子集,以博其詞章;闡周程張朱,以昌明其理學(xué)。皆印邑當(dāng)急為自醫(yī),與余欲為印邑醫(yī),而未逮者。總以俟夫后之君子,操華扁善技,補泄而調(diào)劑之,以俾而壽而康。至于斯閣,風(fēng)雨罅漏,護持修葺,又不過甘黃片力,留地氣、厚風(fēng)水一端云而。[1]334

官紳治理一方,常常不過數(shù)年,而人文的培育,人心的教化是需要綿綿用力才能久久為功的勛業(yè)。因此,官紳認(rèn)識到,以一己之力有所不逮,面對思播地區(qū)的社會問題,需要思考“繼予而醫(yī)者不知為誰”,“護持修葺”道觀為的是“總以俟夫后之君子”。簡單而言,官紳修建道觀常出于象教之目的:一為社會治理之象教,一為政治傳承之象教;即官紳既期待民眾瞻禮道觀而心向教化,也期待施政理念以道觀這一文化符號的形式固化扎根,引導(dǎo)后世治理該地的官紳延續(xù)歷代凝成的政治傳統(tǒng)?!凹匆煌ひ婚?,其流風(fēng)遺跡,皆能使后之人繾戀追思茇樹,而生歌詠之感?!盵1]357

總體而言,明清時期思播地區(qū)的官紳修建道觀時,象教是其意圖的關(guān)鍵詞匯:完成皇家的象教任務(wù),實現(xiàn)儒家的象教目標(biāo),延續(xù)治道的象教傳統(tǒng);教化當(dāng)?shù)刂?,教化后世之官,建一方王道樂土?/p>

二、堪輿:培育地脈與營建勝跡

清代印江知縣馬士芳在提到文昌閣時明確說出修建目的為“留地氣,厚風(fēng)水”,所謂“留地氣”是指留下承載著施政理念的文化符號,而“厚風(fēng)水”則是指依據(jù)堪輿學(xué)原則培育地脈,以期地方繁榮昌盛。思播地區(qū)的官紳之所以熱衷于修建道觀,有時緣于他們堅持一個理念:“欲昌文教,先培風(fēng)水?!盵1]357清人張圣佐在論及修建思州府魁星樓原委時,闡述詳細:

思州僻處一隅,科目獨少。噫!人盡學(xué)也。率土王臣,何獨靳于思乎?思郡人士好修者彬彬然,又豈盡文章之失乎?得無如輿圖家所云:地方形勢,或有所缺略,以至于此也。予素不喜形家者言,然理之所在,未嘗不揆?!娪小巴坝^卜”之語,原非謬也?!j垣敗壁,俱無以肅景仰,……傷之亟,與屬司紳士謀所以鼎新廟貌。而眺望山川似有缺焉未備者,屬司紳士胥進而告予曰:“曩欲建魁星樓于殿后,依城聳構(gòu),以壯觀瞻,歷任以來有志未逮?!庇枘嘶腥?,曰:“甚哉!斯樓之不可不建也,不獨宜于文風(fēng),而更符乎形勢。登踞勝臺一望,龍勢蜿蜒,自西迤邐而來,至小南門城隍廟為右抱;北至學(xué)宮一帶為左抱。右高而左平,亟宜建星樓以控峙之。甚哉!斯樓之不可不建也!”……巍焉!煥焉!又不獨為思郡形勢,壯其觀瞻,而實為思郡文風(fēng)培其氣脈。是以今科掄元者,即在思庠。行將多士濟濟,霞蔚云蒸,出為王國之選者,悉權(quán)輿于此矣。[5]565

張圣佐指出,思州府人人苦心勵志修習(xí)科舉之業(yè),這么多儒生中肯定有俊才,但是摘得功名之人不多,肯定不全因為文才不高。于是,張圣佐就想到了“輿圖家”所言:該地存在風(fēng)水缺陷。所謂“輿圖家”就是風(fēng)水師,又因江西堪輿形派影響甚大,也常用形家指代風(fēng)水師。張圣佐作為儒生,對風(fēng)水師這類江湖術(shù)士所言要保持信仰上的矜持,所以強言“予素不喜形家者言”。但是這種矜持很快就被張圣佐放棄,其直言風(fēng)水師的話是“理之所在”,且從《詩經(jīng)》中找來素材佐證。張圣佐一時提出“不獨宜于文風(fēng),而更符乎形勢”,一時又提出“不獨為思郡形勢,壯其觀瞻,而實為思郡文風(fēng)培其氣脈”,在這種反復(fù)感嘆、反復(fù)唱詠中道出其信念所在:思州的科舉事業(yè)“悉權(quán)輿于此”,依賴修建道觀以培育地脈,破除“右高而左平”的風(fēng)水缺陷。

通過修建道觀來為地方培育地脈,在思播地區(qū)并非只有張圣佐一人有此想法?!皬d主徐鋐創(chuàng)建,以培風(fēng)水。”[6]559可見,松桃官員徐鋐也深信修建道觀寺廟可以培育地脈。思州府鄒繼圣有相關(guān)敘述:

魁樓之建于北城也,……好事者聽形家言,謂于風(fēng)水為利。予竊詆其言之不足信。厥后魁樓落成,官民輯睦,士獲雋者幾人。予始悟魁樓之建大有功于人,形家之言果信而有征也。……誠能各出錢刀繕垣葺墻,……安知形家之言不始終足信也哉?[5]554

印江知縣馬士芳的相關(guān)敘述如下:

用青烏家言,建經(jīng)閣,立石坊,移泮壁,次年辛酉,遂中式,名次與今周子等。雖曰時數(shù)偶然,類而推之,補偏救弊,正如病者資醫(yī),未可盡諉于不可知,而姑聽之。[1]334

思南知府鄧應(yīng)臺也相關(guān)敘述:

青烏家言:此閣當(dāng)印水西來之沖,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砥柱,胥于是乎賴。雖其說近于不可知之?dāng)?shù),而藉以鼓舞人材,則余邑人,良大有裨也。[1]357

相傳秦漢之際有青烏子善于測定風(fēng)水,因此后世用青烏家指代風(fēng)水師。鄧應(yīng)臺雖然說青烏家所言“近于不可知之?dāng)?shù)”,但這種立場表態(tài)更多的也只是儒生的矜持而已,其內(nèi)心深處是認(rèn)可堪輿思想的,相信修建道教建筑可以培育地脈,可以助推地方科舉事業(yè)的興盛發(fā)展。

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從堪輿的角度考慮修建道觀時,一方面是為了培育地脈,興文風(fēng),促繁榮;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營建勝跡,采風(fēng)光,“快游覽”。“若夫?qū)び倪x勝,……其間水色山光足舒懷抱,軟紅不到,凈緣堪娛,又余事矣”[1]77一語充分呈現(xiàn)了官紳營建勝跡的初衷。營建勝跡是官紳修建道觀的目的之一,但是這重目的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僅為“余事矣”。官紳為了觀覽“水色山光”,舒展懷抱,“尋幽選勝”修建道觀,一方面滿足了自身“覽物而寄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為地方修建了公共活動場所,個體性需求與公共性需求合二為一。吳壽昌較為詳盡地闡述了“尋幽選勝”這一動機:

傾頹有年,……過叢林而瞻禮,何以狀山川之景色,肅靈應(yīng)之威儀哉。……爰捐俸倡修之,……以待游屐憑欄凝眺,無景不臻。蓋中和一山壁立萬仞,閣居其巔,俯視一切,雄關(guān)四扼,群峰朝拱,形勢之宏壯也。阛阓喧闐,甲第連埒,市井之富庶也;德江環(huán)帶,舳艫上下,商賈之流通也;……山光水色,遠邇延攬,以怡耳悅目于朱楹碧檻間,豈非郡中一大觀乎?[1]372

吳壽昌把延攬山光水色作為修建道觀廟閣的動機之一,一方面營建山川景色,重塑神靈威儀,形成“郡中一大觀”;另一方面,“怡耳悅目”,舒展懷抱,滿足個體性需求。

因為儒家要求士君子應(yīng)心懷家國天下,故而,雖然“覽物而寄興”是官紳修建道觀的動機之一,官紳卻不樂于承認(rèn)這種個體性的目的?!叭舴虻怯[游觀之盛,此騷人墨客所以覽物而寄興,非予之所志也?!盵1]363“愿一時瞻禮其下者,毋徒做彩飾觀。”[1]347官紳處處強調(diào)修建道觀雖然“每據(jù)山水之勝,泉韻丁東,嵐光掩映,好奇耽寂之士快游覽焉”[6]559,存在營建勝跡的客觀效果,也有人出于這一層面的目的去修建道觀,但是其本人則不是如此考慮問題的。

總而言之,明清時期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在修建道觀時,培育地脈和營建勝跡是多重目的中的一種。培育地脈是為了城市興旺,營建勝跡是為了豐富公共生活以及舒展個人情懷。在修建道觀時,官紳把教化人心、化育人文作為核心目的,而培育地脈不過是“余事而已”,營建勝跡這一目的則更是被官紳掩藏起來秘不示人。事實上,官紳只是限于儒生的身份不得不表明立場之堅定,信念之純粹,在剖白修建道觀的目的時保持一份矜持。

三、信仰:因己而信與因公而敬

思播地區(qū)的官紳修建道觀除了象教和堪輿的目的,信仰也是極重要的一重動機?!熬栀盒夼e,鳩工庀材,煥然聿新,誠足以妥侑神靈矣?!盵5]555思播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官紳熱衷修建道觀,都抱著一種報答神靈護佑的心理。這重心理源自對神靈的信仰和敬奉。甚而有些道觀本就是因為神跡顯現(xiàn)而建。諸如銅仁“郡東南有一峰壁立,曰天乙峰,石色每赤,郡則有災(zāi),推官陳大昌建祠以祠六壬六癸之神,名曰:既濟祠,以禳火災(zāi)”[7]118。因神跡而建道觀并非一時一地的個別現(xiàn)象?!敖展鶐熎讲?,亦陰得王助,作廟勒碑頌焉”[7]125一語指的是郭子章平定播州叛亂過程中關(guān)帝顯靈相助,故而建廟樹碑。

官紳修建道觀時濃濃的崇奉之情可從下文中體會:

比年以來,百谷用登,災(zāi)祲不作,民物康阜,境內(nèi)乂安,未必非神靈妥佑之所致也。后之守茲土者,誠能以社稷民生為念,時加補葺,裨神享民安,固思城之幸,抑亦予之所以告無罪于神也。[5]564

張圣佐在這里點明了兩點:重修思州府城隍廟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告無罪于神也”,另一方面是為了“思城之幸”。張圣佐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修建城隍廟時相信思州府城隍既會護佑思州府百姓安享太平富庶,也會保佑自己官運亨通?!皸澯钗葱?,祗增褻越,欲神罔時怨,神罔時恫,亦極難矣?!盵5]564神所怨恨者,可能是百姓,也可能是官員;神所恫嚇者,可能是官員,也可能是百姓。官員在修建道觀時,把對自身命運的美好祈盼潛藏在對地方社會繁榮發(fā)展的美好祝愿之中,因己而信與因公而敬合二為一。

因己而信是指官紳為了實現(xiàn)生育子嗣、后代中舉、升官晉級等個人愿望而崇奉神靈。因公而敬是指官紳為了保障一地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而開展各類宗教信仰活動以尋求神靈的護佑。因儒家要求“敬鬼神而遠之”,官紳不便處處呈現(xiàn)出對神靈的虔誠信仰;作為代天子掌牧一方的朝廷命官也不便展現(xiàn)給民眾汲汲于私利的形象,故而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常常把因己而信的一面深深隱藏。于是,官紳在闡述修建道觀的目的時,多使用“神憑依則為祥,鬼不歸則為厲,光復(fù)城隍廟貌,正散厲凝祥,亦思郡由衰而盛之機”[5]554一類語詞,借為公祈福之機表達對神靈的崇奉之情。

表達信仰是思播地區(qū)官紳修建道觀時的目的之一?!办魪R之關(guān)于人國也,或報歲功,或答神貺,或祛乖沴。有一不舉,則民罔被其休(應(yīng)是“庥”字),況城隍之神為降康保障之大乎?!盵5]554可見,官紳在表達信仰時特別強調(diào)為民請命的一面,故而使信仰的表達呈現(xiàn)一個特點:以因公而敬為表,以因己而信為里;以因公而敬為主,以因己而信為輔;因己而信與因公而敬合而為一。

宗教信仰與忠孝信念合于一體則是思播地區(qū)的官紳表達修建道觀信仰目的的另一個特點。道教與儒學(xué)各有宗旨,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則彌合了道教與儒學(xué)的差異,使兩者并行而不悖。

其人則文昌君是也。父早逝,事母黃至孝,執(zhí)祖之喪,哀毀如禮?!渲倚⒅蠊?jié),凜凜若此。古今祠而祀之,其不在于斯乎?非徒祀之也已。古之大圣至神,即古之忠臣孝子,茍大倫之無添,則百世而可師。生而為上卿,沒而為明神;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岳,無二道也。今欲紹往烈,莫若祀之誠。[8]457

對文昌帝君的信奉本原于星宿崇拜,修建文昌祠本是為了獲得文昌神的保佑,取得科甲福祿。但是經(jīng)過官紳的一番解讀,彰明忠孝節(jié)烈也成了修建文昌祠的目的之一,道教信仰與忠孝信念“無二道也”。也就是說,官紳修建道觀不僅僅只是出于象教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教化庶民,其自身也深信忠孝節(jié)烈之人逝后必成神明,能施神跡以護佑信奉者。道教信仰與忠孝信念合于一體在本質(zhì)上就是儒道合一,以儒家的精神核心統(tǒng)攝道教信仰,卻又保持道教的獨立性。

由上可知,思播地區(qū)的官紳修建道觀時信仰是重要的動因之一。因己而信和因公而敬是信仰動因的兩個層面,限于儒生的身份,因己而信常常隱藏在因公而敬之中。

至此可知,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常基于象教、堪輿、信仰等目的而熱衷修建道觀。這些目的不是獨立的,官紳修建道觀時會同時抱有多個目的,形成目的多維化格局。

壇壝祠廟以次修舉,其列祀典者,有司以時肇修禋事,奠獻如儀。凡以遵王制,迓神庥,時雨旸,消沴慝,惟民康,又惟民懋和。非僅奉行故事已也。其有祀典未載,實能為廳地捍患御災(zāi),著有靈跡者,牲帛之薦,罔敢不虔,……例設(shè)專祠致祭,奉明禋于奕祀,光俎豆于遐陬。是又厚人心而維風(fēng)化者。[6]539

官紳修建壇廟寺觀,緣于“遵王制”“迓神庥”“厚人心”“維風(fēng)化”等多重目的。所謂“遵王制”是指修建道觀是為了完成中央制定的祭祀制度?!皣笫略陟肱c戎”,“事神治民,均為治之要也”[1]378,“士君子學(xué)古入官,理幽治明,固分內(nèi)事”[5]564。為部分道教神靈修建祠廟本就是地方官員的政治任務(wù)之一?!板律疋印笔侵竿ㄟ^對神靈的虔誠信仰和舉辦必要的崇拜儀式來祈求護佑,修建道觀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公共信仰活動,“答神貺”的項目之一?!熬S風(fēng)化”是指教化人心,純凈社會風(fēng)氣,移風(fēng)易俗,修建道觀是極有效的象教手段?!胺虻篮螢檎咭??導(dǎo)也,謂導(dǎo)人以善也。夫觀何為者也?觀也,謂示人以善也。今思之有觀,……自一毫以上皆大夫士庶所樂從者,豈非神道之所服耶?”[1]348“神道之所服”,一方面服的是神力的無所不能,另一方面服的是神靈所昭示的勸善作用。

四、籌策:運籌之謀與經(jīng)世之策

前文已經(jīng)指出,修建道觀的目的多維化格局中,呈現(xiàn)出因公而敬為表與因己而信為里的特點。事實上,在更高的層面,目的多維化格局還呈現(xiàn)另一個特點:象教為表,籌策為里。所謂籌策指的是地方官員治理地方時的運籌之謀和經(jīng)世之策。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常把道觀的象教作用宣之于口,而把籌策這重目的藏之于心?!兜拦馑寄细m(xù)志》中的一段論述略略揭示了官紳修建道觀的籌策之目的:

寺觀之存,聽之而已。然而,余慶余殃詳于易,福善禍淫著于書。通其旨,為下愚說法,裨有所勸懲,以束身寡過,……要以神道設(shè)教亦圣人所不廢也。且民無常職,游手必多,舉郡屬計之,衣緇者不下數(shù)千人,胥資伊蒲為生計,寺觀之存,若輩歸焉,則營建亦不可略也。若夫?qū)び倪x勝,……其間水色山光足舒懷抱,軟紅不到,凈緣堪娛,又余事矣。[1]77

從上文可知,官紳修建道觀出于三重目的:第一,“為下愚說法”;第二,為游手營生計;第三,為觀光建勝跡。三重目的并行不悖,亦正好與道觀勸導(dǎo)世人向善、收容孤苦無依、保存文化遺產(chǎn)的三種社會功能相對應(yīng)。修建道觀以教化人心,導(dǎo)人向善,輔助治理,這一重目的已久為人知,通過修建道觀以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則甚少被官紳道破。其中暗藏了“國之利器不可示于人”政治權(quán)謀。王士儀所撰一段文字中較全面地呈現(xiàn)了官紳的細密心思:

吾郡謝家橋,其水宜橋不宜舟,故以謝家橋名。橋頭真武殿,不知幾閱年所。今殿已傾頹。里之人欲起而新之。余曰:“不橋之修,而殿之建,緩所先務(wù),知者不為。”里人曰:“茍無廟,何有僧?茍無僧,何有橋?吾輩之修廟也,為僧也。吾輩之招僧也,為橋也。茍廟成而僧停,僧停而橋固矣?!庇嗦勚?,作而曰:“不亦善乎,爾之語也!是醉翁之意也。夫是修棧之術(shù)也。夫古之守令風(fēng)流、將軍權(quán)術(shù),蓋嘗用之矣!爾之語也,不亦善乎!第橋難而廟尤難。修橋,人利之,則喜心生;修廟,人淡之,則厭心生。”里人曰:“真武者,北方之神也,是司乎水。夫茍廟貌威嚴(yán),儼乎如在??v至龍蛇為害,將欲興波助瀾,吾知尊神有靈,必敕而示之曰:為我謂河伯兮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河伯必且拱手帖然而聽命。不橋之先而殿之急,豈夢夢哉?廟成,斯有僧。僧來,斯有守橋之人。他日溝澮盈焉,桑田茂焉,行旅安焉,廟貌赫焉。莫不曰:水之為功大而真武之明德遠也?!盵1]463

王士儀在文中提到的“里人”,可能指代的正是他自己,借里人代言心中所思所想而已。文中主要討論的是修橋與修真武殿的先后問題。“里人”認(rèn)為修建真武殿之后才會有僧人常住,有常住僧人之后才有守護橋梁的人。王士儀佯裝驚訝于“里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智慧,實則以為這不過是無用的小聰明。王士儀詰難“里人”:修橋和修廟兩相比較,修橋比修廟更容易;修橋是對百姓皆有利的公共事業(yè),大家肯定樂于支持;修廟則不過是有利于宗教發(fā)展的事情,大家肯定興趣寥寥。“里人”委婉地指出,如果真武殿修成了,“河伯必且拱手帖然而聽命”,言下之意為真武殿修成之后能更好地號召百姓修橋。“里人”反駁了王士儀修橋比修廟容易的觀點,主張修廟比修橋容易。“里人”的這一觀點可從蔣琛的敘述中得到佐證:

余觀近日緇流或募修某寺、補某像,民間升斗錙銖無不喜舍恐后。若地方公事則曰:“此守土者之責(zé)也,吾輩小人何與焉?!编岛酰〈巳罩ひ?,吏方且應(yīng)酧之不給,朝夕之不謀,其有余力以及營建諸務(wù)者,蓋亦鮮矣![5]513

由蔣琛所言可知,百姓樂于因信仰而奉獻,吝于為公事而捐資。“里人”通過募建真武殿來推進謝家橋的修建是因勢利導(dǎo)的好策略。蔣琛指出了思播地區(qū)官員的履職困境:缺乏必要的財力、才力和號召力。官員要推進社會治理,完成公共事業(yè)、公益事業(yè)的建設(shè)任務(wù),必須要有財力保障和得力的助手協(xié)助,以及在庶民中一呼百應(yīng)的影響力、組織力。歸總而言,即官員需要強勁的民間動員能力。思播地區(qū)的官紳熱衷于修建道觀,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借此獲取道教的民間動員能力?!袄锶恕奔臣秤谙刃拚嫖涞?,就是為了獲取道教的民間動員能力,以“廟貌赫”保障“路橋通”,實現(xiàn)“商旅安”;助推“溝澮盈”,水利設(shè)施齊備,實現(xiàn)“農(nóng)桑茂”。在“里人”看來,“祠廟之關(guān)于人國”意義深遠,修建道觀是落實其他社會治理措施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地方官員履行職責(zé)??梢姡I策是思播地區(qū)官紳修建道觀時必不可少卻不可輕易宣示于人的目的?!懊即笠?、山阿水湄之間,在在皆有梵宇琳宮”[8]457,如此眾多的寺觀僅僅用于“眺覽游觀”絕非作為政治精英的官紳之本意,其中必有“表鎮(zhèn)捍衛(wèi),藉以培靈秀而扶氣運”[8]457之類的深遠籌謀,象教只是被宣之于口的一種籌謀,而非全部。

五、結(jié)語

明清時期,思播地區(qū)的官紳在修建道觀的過程中抱著多重目的,既有私人性的,也有公共性的;既有履職方面的考量,也有個人需求方面的考量;呈現(xiàn)出公私兼顧,以公為先的特征。首先,官紳把修建道觀作為推進地方治理的運籌之謀和經(jīng)世之策,希望借助道教的力量增強官府的民間動員能力,以便順利完成地方公共事業(yè)和公益事業(yè)的建設(shè)任務(wù)。象教是官紳諸多籌策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是其便于宣之于口的一重目的。只是,有的官紳認(rèn)為象教的教化作用極強,是根本性的治理手段之一;有的則認(rèn)為象教是輔助教化的權(quán)宜之計,不得已而用之。這一區(qū)別源于官員對道教的態(tài)度之差異。把修建道觀作為權(quán)宜之計的官紳內(nèi)心并不信仰道教,把象教作為根本性治理手段的官紳大多本身就是道教信徒或準(zhǔn)信徒。把修建道觀作為象教策略屬于立意宏遠的目的,官紳還有較為淺近的目的,即把修建道觀作為城市公共設(shè)施建設(sh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期望通過修建道觀來培育地脈和營建勝跡。培地脈,育風(fēng)水,慎堪輿,這是官紳修建道觀的目的中信仰色彩的體現(xiàn)。信仰也是思播地區(qū)官紳修建道觀的初衷之一。修建道觀是官紳代表百姓祈愿神靈保佑和報答神靈庇護的信仰表達方式。以上是官紳修建道觀的公共性目的。在公共性目的的包裹下還夾藏著官紳的個體性目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修建一些宦游他鄉(xiāng)時能夠舒展懷抱的游憩之地;二是通過修建道觀表達對神靈的崇奉以期得到護佑,辟除厄運。

珲春市| 建湖县| 崇仁县| 霍山县| 永济市| 莫力| 嘉黎县| 江口县| 永顺县| 杨浦区| 柳江县| 沿河| 庄河市| 延寿县| 高淳县| 虎林市| 台安县| 黑山县| 裕民县| 湖北省| 万载县| 石景山区| 正安县| 长垣县| 绩溪县| 延边| 南宁市| 颍上县| 修文县| 隆尧县| 梅州市| 河曲县| 罗田县| 永善县| 临安市| 双峰县| 红河县| 台东市| 陇川县| 天全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