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潔
摘要:目的 探究整體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診治的72例腹瀉患兒臨床資料,根據(jù)護理模式不同分組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施行整體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護理效果、不良反應、疾病癥狀改善時間、生活質量、炎癥介質以及胃腸激素水平變化。結果 研究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嘔吐、腹瀉、高熱、脫水等疾病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MTL值高于對照組,GAS、IL-1、IL-6值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整體護理用于腹瀉患兒中對促進患兒癥狀消失,改善其生活質量,抑制炎性反應,調節(jié)胃腸激素水平等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整體護理;小兒腹瀉;效果;不良反應;疾病癥狀;生活質量
小兒腹瀉的臨床發(fā)病率較高,而導致小兒腹瀉的因素較多,如患兒自身抵抗力差、外界環(huán)境刺激、飲食不當?shù)取0l(fā)病后,患兒多出現(xiàn)腹瀉、嘔吐、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臨床需及時展開有效救治,控制病情進展。但腹瀉患兒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在治療過程中易出現(xiàn)哭鬧、不配合情況,進而影響救治開展[1]。為此,在對患兒開展疾病救治干預的同時,需注重加強護理服務。本研究旨在探討整體護理在小兒腹瀉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回顧性分析于我院診治的72例腹瀉患兒臨床資料,根據(jù)護理模式不同分組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6例。對照組男患兒21例、女患兒15例,患兒年齡1~10歲、平均年齡(5.96±0.54)歲,病程1~5 d、平均病程(2.85±0.35)d。研究組男患兒20例、女患兒16例,患兒年齡1~9歲、平均年齡(5.85±0.62)歲,病程1~5 d、平均病程(2.95±0.41)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確診為小兒腹瀉;患兒排便次數(shù)每日超過3次;患兒病例資料完整;患兒家屬知曉此次研究內容,并自愿配合、參與,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有先天性器質性疾??;存在嚴重臟器病變或惡性腫瘤疾病;存在嚴重的胃腸道感染;中途退出此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
為患兒家屬介紹小兒腹瀉疾病知識、救治方案、注意事項等,同時遵醫(yī)囑用藥。
1.2.2 研究組施行整體護理干預
(1)組建整體護理團隊:由兒科護士長、護理經驗豐富的責任護士組建整體護理團隊,由護士長擔任團隊隊長并定期組織團隊內部成員培訓、考核,培訓內容圍繞小兒腹瀉以及整體護理展開。
(2)整體評估:在了解患兒各項基本信息的基礎上,評估其病情、情緒、依從性、身心需求以及患兒家屬的疾病認知度、認知需求等。
(3)擬定整體護理計劃:結合小兒腹瀉疾病特點、以往護理經驗擬定整體護理計劃,并要求整體護理團隊成員落實各項護理計劃。
(4)補液、飲食干預:針對存在輕中度脫水的患兒,鼓勵其少量、多次飲用補液鹽水,以及時補充液體,達到糾正機體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對于重度脫水、劇烈嘔吐的患兒,需及時輸液,確保液體輸注量。補液過程中,需對患兒情況作密切觀察,并評估其水電解質紊亂情況是否得到糾正,詳細記錄患兒輸注量、排尿量,及時調整補液量。待患兒水電解質紊亂得到糾正后,為其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方案,初期以流食為主,少食多餐,后根據(jù)患兒情況逐漸恢復至普食。
(5)心理疏導:因患者年齡小,對于自身情緒控制狀況不佳,易出現(xiàn)哭鬧,進而影響疾病救治措施的開展。為此,需指導患兒家屬對患兒進行情緒安撫,行疾病救治操作時,協(xié)同患兒家屬安撫患兒情緒,以提升其治療依從性。
(6)用藥指導:為患兒家屬詳細介紹治療方案、正確用藥內容,并告知其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提高患兒家屬的配合度,進而確?;純赫_用藥。
(7)疾病護理:密切關注患兒各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若其出現(xiàn)體征異常情況需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對癥處理。與此同時,做好患兒的臀部護理,每日以溫水作臀部清洗,確保患兒會陰、肛周皮膚的清潔、干燥。囑咐患兒家屬多使用碳酸氫鈉溶液以防鵝口瘡;患兒輸液后易出現(xiàn)脫水情況,需適當補充鉀鹽;做好體溫監(jiān)測,若出現(xiàn)體溫過高需及時進行降溫處理。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患兒疾病癥狀完全消失,排便次數(shù)低于3次/d,視為顯效;患兒疾病癥狀、體征較護理前改善,且排便次數(shù)為4~5次/d,視為有效;患兒疾病癥狀、體征、排便次數(shù)較護理前無明顯變化,視為無效。(2)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比較兩組患兒的疾病癥狀改善時間。(4)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的炎癥介質、胃腸激素水平變化。(5)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變化:采用生活質量簡易量表(WHOQOL-BREF)評估患兒生活質量,內容包括心理、社會、生理、環(huán)境等,患兒生活質量越高各項目分值越高。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護理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為97.22%,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56%,低于對照組的22.22%,P<0.05。見表2。
2.3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嘔吐、腹瀉、高熱、脫水等疾病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炎癥介質、胃腸激素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兒MTL、GAS、IL-1、IL-6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兒MTL較護理前升高,GAS、IL-1、IL-6較護理前下降,且研究組各指標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兒生活質量各項分值較護理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5。
3討論
腹瀉患兒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瀉、嘔吐、脫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對患兒的機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需及時展開有效救治、護理[2~3]。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各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后,研究組MTL值高于對照組,GAS、IL-1、IL-6值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項目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整體護理干預下,患兒護理效果、疾病癥狀改善效果更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且炎癥介質、胃腸激素、生活質量改善明顯。常規(guī)護理服務多圍繞疾病癥狀展開,缺乏對患兒身心需求的關注,且缺乏一定的靈活性、針對性。相比之下,整體護理作為全面護理方式的一種,致力于為患兒提供全面、整體的護理服務干預,以期提升其身心狀況,滿足患兒的身心需求,進一步促疾病癥狀消失[4]。整體護理用于患兒中,由專業(yè)性強的整體護理團隊負責,確保了護理服務質量,并在掌握患兒各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擬定整體護理計劃,以確保護理服務的針對性、可實施性。施行具體整體護理服務過程中,做好補液、飲食干預以及時糾正患兒的水電解質紊亂情況,并確保患兒營養(yǎng)攝入充足。與此同時,對患兒家屬、患兒展開心理疏導,安撫其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工作的開展,并給予詳細的用藥指導,確保患兒正確用藥,開展疾病護理以改善其機體舒適度、避免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5]。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用于腹瀉患兒中對促進患兒癥狀消失,改善其生活質量,抑制炎性反應,調節(jié)胃腸激素水平等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瑩,王英,秦亞妮.整體護理模式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9,43(12):2016-2017.
[2] 袁衛(wèi)榮,石欣.三字經派推拿法配合強化護理對小兒急性腹瀉患兒癥狀消退時間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1,25(23):3389-3390.
[3] 林丹.整體護理服務模式對小兒腹瀉患兒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20,18(10):68-70.
[4] 徐春華.優(yōu)質護理在喜炎平治療小兒腹瀉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1,8(10):1751-1752.
[5] 鄭娜,趙衛(wèi)東,楊紅梅.層級鏈式護理對小兒急性腹瀉患者臨床體征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21,32(7):86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