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英,潘敏楠,劉維俊,林代華,韓騰偉,周淑姮,王加熊,劉 菁,肖方震
鉤端螺旋體病是由問號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引起的一種常見的人獸共患傳染病。鼠類是鉤體重要宿主之一,鉤體棲息在宿主的腎小管中,隨尿液排出到環(huán)境中。人通過參加農業(yè)勞動、接觸疫水或參加抗洪搶險及涉水,間接接觸污染水源,環(huán)境中的鉤體通過皮膚、黏膜進入機體而感染。福建省曾是我國鉤體病重點流行地區(qū),疫區(qū)分布廣泛,全省各縣市均有病例報告。20世紀曾發(fā)生過較大流行,自1992年起,雖疫情較為平穩(wěn),但仍有局部暴發(fā)流行。近年福建省疫報病例數(shù)居全國前列,關于福建省鉤體病的基因組學及分子流行病學特征尚未見詳細報道。本研究根據(jù)2015-2019年福建省鉤體病疫情選取14個調查點進行鼠類鉤端螺旋體的調查和監(jiān)測,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區(qū)鼠中鉤體的感染狀況,同時對從宿主動物鼠類監(jiān)測分離的23株鉤體分離株,擴增菌株的16SrRNA基因并對其進行基因種鑒定,初步探討福建省鉤體基因種的特征,為福建省鉤體病預防控制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標本采集 2015-2019年在閩東(長樂、福清、閩侯、羅源、連江和霞浦)、閩西(武平、永安、大田和泰寧)、閩南(長泰和德化)和閩北(建陽和邵武)共14個縣市,采用籠夜法捕鼠,對捕獲鼠進行種類、性別、成幼等鑒定,計算鼠捕獲率和鼠種組成,采集鼠腎、鼠心血等進行分離培養(yǎng),采集鼠血清檢測鉤體抗體。
1.2 菌株來源 本研究選取福建省2005年以來從嚙齒類動物監(jiān)測中分離到的23株鉤體分離株,分別來自漳州(長泰9株)、龍巖(武平7株)、福州(長樂1株、福清1株、閩侯1株和羅源1株)、和南平(建陽2株)、三明(將樂1株)共5個地區(qū),菌株具體信息見表1。
表1 福建省鉤端螺旋體分離株基本信息
1.3 主要試劑 EMJH鉤體培養(yǎng)基由美國BD公司生產,PCR Premix 和2 000bp DNA Marker(購自 TaKaRa 公司),基因組提取采用QIAamp DNA Mini Kit(購自QIAGEN公司)。
1.4 血清群鑒定 采用暗視野顯微鏡凝集試驗(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 MAT),用15群15型鉤體參考菌株診斷血清(來源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進行血清凝集試驗,在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以出現(xiàn)50%菌體凝集菌群為最終鑒定血清群。
1.5 分離菌株基因組提取 分離菌株在EMJH鉤體液態(tài)培養(yǎng)基中28 ℃培養(yǎng)7~10 d,達到對數(shù)生長期提取基因組DNA,操作方法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提取的DNA保存于-20 ℃冰箱中。
1.6 16SrRNA基因PCR擴增 參照參考文獻[1]報道的引物序列進行PCR擴增,引物序列如下: fD1: 5′-CCG AAT TCG TCG ACA ACA GAG TTT GAT CCT GGC TCAG -3′rP2: 5′-CCC GGG ATC CAA GCT 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T-3′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成。采用50 μL PCR反應體系擴增, Premix Taq 25 μL,DNA 模板 2 μL,上下游引物各2 μL(10 μmol/L),用雙蒸水補足至50 μL。PCR 反應條件:94 ℃ 5 min,94 ℃ 15 s,50 ℃ 5 s,72 ℃ 90 s,共設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5 min。經(jīng)1.2% 瓊脂糖凝膠在電壓100 V條件下電泳40 min后,在凝膠成像儀中觀察目標條帶。
1.7 核酸序列測定及分析 擴增產物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雙向測序,測序得到的DNA片段序列通過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BLAST進行同源性分析,同時應用MEGA6.0軟件,并以GenBank中已知的17種鉤體菌株基因序列作為參照,以鄰接法(Neighbor -Joining)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采用Bootstrap驗證(n=1000)。
2.1 鼠捕獲率和鼠種構成 共布放鼠籠18 040籠次,捕獲鼠類1 221只,鼠平均捕獲率為6.77只/100籠;鼠種構成以黃毛鼠、黃胸鼠、針毛鼠及褐家鼠為主,分別占40.87%(499/1 221)、19.57%(239/1 221)、16.79%(205/1 221)及8.85%(108/1 221)。閩東鼠捕獲率最高,為8.95只/100籠,其次是閩西,為6.46只/100籠,閩北最低為5.97只/100籠(表2)。
表2 福建省鼠捕獲率及鼠種構成
2.2 不同鼠種鉤體感染狀況 捕獲181 221只鼠中有706只鼠采集心血,其中207只鼠血清感染鉤體,陽性率為29.32%。其中黃毛鼠、褐家鼠和青毛鼠感染率較高,依次為42.16%(121/287)、26.00%(13/50)、22.22%(14/63)。不同鼠種的血清鉤體感染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isher檢驗,P<0.05)(表3)。
2.3 不同地區(qū)鉤體感染狀況 207只感染鉤體的鼠中血主要感染菌群為爪哇群和秋季群,分別占53.62%(111/207)和20.77%(41/207)。表3顯示,不同地區(qū)鼠感染率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5,P=0.91>0.05)。
表3 福建省不同鼠種血清鉤體抗體檢測及菌群分布
表4 福建省不同地區(qū)鼠血清鉤體抗體檢測及菌群分布
2.4 PCR擴增的結果 23株鉤體分離株擴增16SrRNA基因,凝膠電泳顯示,條帶處于約1 484 bp位置,與預期目標條帶一致(見圖1)。
M為DL2000 DNA Marker;1~12、14~24為分離菌株;25為陽性對照(黃疸出血群);13、26為陰性對照。
2.5 基因種的鑒定 23株鉤體分離株的16SrRNA基因測序結果與GenBank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鉤體16SrRNA基因序列比對,同源性>99.7%認為是同一個基因種,結果顯示:23株菌株中屬于致病性的有13株,其中隸屬于L.borgpetersenii基因種有8株,分別是編號CL15M6、MH17M38、WP18M7、WP18M30、WP19M35、WP19M51、WP19M37、LY19M8,血清群均為爪哇群。屬于L.interrogans基因種有5株,分別是CT18M1、CT18M41、FQ18M12、JY19M37、JY19M19,其中CT18M41、FQ18M12兩株血清群鑒定為巴達維亞群,CT18M1為致熱群,其余2株為黃疸出血群。剩余10株屬于非致病的L.meyeri基因種,編號分別是CT05M6、CT07M55、CT08M1、CT08M12、CT12M4、CT13M20、CT14M12、JL12M2、WP14M2、WP14M44,血清群鑒定為不凝集。
2.6 序列分析結果 采用MEGA6.0軟件,選擇鄰接法建樹(Bootstrap=1000),結果顯示:福建省鼠中分離保存的23株鉤端螺旋體,16SrRNA基因與L.borgpetersenii(AY887899)基因種序列處于同一分支的有8株,分別是來自閩東的3株即長樂區(qū)、閩侯區(qū)、羅源縣(各1株)、閩西的武平縣(5株),與L.interrogans(AY996791)基因種序列在同一分支的有5株,分別是閩南2株即長泰縣(2株)、閩東福清縣(1株)以及閩北建陽區(qū)(2株),與非致病的L.meyeri(AY631889)基因種處于同一分支的有10株鉤體菌株,分別來自閩南長泰縣(7株)、閩西武平縣(2株)及將樂縣(1株)。見圖2。
圖2 鉤端螺旋體16S rRNA基因系統(tǒng)發(fā)生樹
鼠類作為鉤體的重要儲存宿主,在鉤體病的傳播、流行中起著重要作用。福建省是鉤體病的老疫區(qū),地理環(huán)境復雜,氣候濕潤,嚙齒類動物豐富,感染鉤體菌群眾多[2]。目前,國際上對鉤端螺旋體的分類方法主要有血清學分類和基因分類2種[3]。鉤體菌群菌型復雜,在全球范圍內,至少包括24個血清群300多個血清型,基因種至少也有18個。傳統(tǒng)血清學分型方法需要保存大量的標準菌株及多種抗血清,存在操作繁瑣,費時費力且難以實現(xiàn)標準化等不足之處,不能反映菌株之間基因上的聯(lián)系,而基因分類是通過比較基因DNA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繼而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水平上進一步闡明不同鉤體菌株的差別。細菌的16Sr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已被廣泛用于鉤體基因種鑒定、分子進化的分析指標[4]。
本研究根據(jù)2015-2019年福建省鉤體病疫情選取14個調查點進行鼠類鉤端螺旋體的調查和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福建省每個調查點的鼠類均有鉤體的感染,不同鼠種血清均有鉤體抗體檢出,但優(yōu)勢鼠種黃毛鼠、針毛鼠、黃胸鼠、褐家鼠感染率位于前列,尤以黃毛鼠最高,與2011-2016年福建省[2]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與趙明惠[5]調查江西口岸及國檢監(jiān)管區(qū)鼠類的狀況相似,也是從褐家鼠、社鼠、黃毛鼠及黃胸鼠中檢測出鉤體的感染。不同地區(qū)鼠類鉤體感染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2011-2016年福建省[2]的調查結果即閩北最高不吻合,可能與此次閩北采樣數(shù)較少,不能較全面反映該地狀況有關。
本研究還對自2005年以來在鉤體病嚙齒動物監(jiān)測中分離到且在液體培養(yǎng)基傳代保存的23株鉤體菌株進行基因種鑒定和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福建省鼠類的鉤體基因種以致病性為主,也存在非致病性基因種。同時發(fā)現(xiàn)基因種的分類與血清群的分類存在著交叉的現(xiàn)象,即致病性基因種含有爪哇群,非致病性基因種也有爪哇群,與嚴杰[3]描述的情況(不同基因種的鉤體可表達同一血清型特異抗原)一致。與其它省份的鉤體基因種有所不同,如貴州省李世軍從黑線姬鼠分離的3株菌株均為L.interrogans基因種[6-7],張翠彩[8]對江西省的2013年以來嚙齒類動物監(jiān)測中分離到的27株鉤體分離株進行基因種的鑒定,發(fā)現(xiàn)江西省菌株隸屬于L.interrogans和L.borgpetersenii2個致病性基因種,其中L.interrogans為江西省主要優(yōu)勢基因種,占77. 78%(21/27)。Florence等[9]對法國里昂城市的鼠類進行鉤體檢測,發(fā)現(xiàn)L.interrogans為主要基因種,Benacer等[10]對馬來西亞半島的城市鼠類進行鉤體檢測,研究發(fā)現(xiàn):L.interrogans(59%,23/39)和L.borgpetersenii(41%,16/39)2個致病性基因種為主要基因種,Voronina等[11]對俄羅斯29株鉤體分離株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存在L.interrogans、L.kirschneri和L.borgpetersenii3個基因種。綜上,國內及國際鼠類攜帶的鉤體常見致病基因種為L.interrogans和L.borgpetersenii基因種,以L.interrogans基因種為主,但不同地區(qū)和國家還存在一些特定的基因種,比如我省鉤體菌株除致病性基因種外,還存在非致病性基因種10株,且這10株均是2014年及以前分離的菌株,不知是在鉤體液體培養(yǎng)基傳代保存時間較長,使其抗原性及致病性發(fā)生改變,或是某些基因片段發(fā)生變化所致,有待今后繼續(xù)研究。
研究發(fā)現(xiàn)我省優(yōu)勢鼠種攜帶致病性基因種鉤體。這13株致病性基因種鉤體菌株分別是從黃毛鼠(6株)、黃胸鼠(4株)、針毛鼠(2株)、社鼠(1株)分離到,10株非致病性基因種從黃毛鼠分離到5株,黃胸鼠分離到2株,針毛鼠分離到2株,白腹巨鼠分離到1株,說明我省優(yōu)勢鼠種黃毛鼠、黃胸鼠、針毛鼠和白腹巨鼠均攜帶有鉤體。國內貴州省劉英是從黑線姬鼠分離到56株菌株[12],張翠彩[8]從嚙齒類動物監(jiān)測中分離到的27株鉤體分離株中有16株是從黑線姬鼠分離到,9株從黃毛鼠分離得到。Florence等[9]對法國里昂城市的鼠類調查以及Benacer等[10]對馬來西亞半島的城市鼠類的調查發(fā)現(xiàn)是以褐家鼠為主,不同國家和地區(qū),鼠種不同,攜帶的鉤體基因種也會有所差別,因此需要加強監(jiān)測,做好鉤體病的傳染源控制即滅鼠工作。
從攜帶鉤體菌株的地點分布來看,13株致病性鉤體分離地點分布在閩西的武平縣5株,閩南的長泰縣2株和閩北的建陽區(qū)2株,閩東的閩侯區(qū)、羅源縣、長樂區(qū)、福清市各分離出1株。非致病性菌株10株分布的地點是閩南的長泰縣占7株,閩西的武平縣占2株,將樂縣占1株,地點分布比較廣泛即在我省的東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區(qū)的鼠種中均分離出鉤體菌株,與張翠彩[7]報道的江西省鼠種鉤體基因種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說明我省各地的嚙齒動物均有感染鉤體,應加強各地鼠種感染鉤體的監(jiān)測工作。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其一是選取的調查監(jiān)測面還不夠廣泛,選用的鉤體分離菌株來源于監(jiān)測點的不同檢測年份,有些菌株距離現(xiàn)在相對比較久遠,在液體培養(yǎng)基傳代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抗原性與致病性的改變;其二是菌株數(shù)量相對比較少,今后將繼續(xù)擴大樣本量和不同宿主來源,對鉤體分離株的致病力和遺傳進化特征等進行研究。
利益沖突:無
引用本文格式:徐國英,潘敏楠,劉維俊,等. 福建省鼠感染鉤端螺旋體調查和分離株基因種的鑒定[J].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22,38(2):175-181.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2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