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勛
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五千年來發(fā)展歷程中無數先民智慧和道德的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獨有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是炎黃子孫的基因烙印和精神圖騰,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傳承價值。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古詩詞教學素來是占據重要地位的一大模塊,其不僅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知識、表達技法理解以及文學審美情趣的塑造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最能帶領學生領略、品味、吸收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的窗口模塊之一,理應得到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更多的關注與研究。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我國文化建設戰(zhàn)略的進一步推進,如何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業(yè)已成為教育界的一大討論和研究主題。
“意象”是古詩詞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一個文學概念。所謂“意象”,是指經過約定俗成式的普遍認同而使之具有一定情感寄托和表達效果的事物,是對一種客觀存在賦予某種對應的主觀情感內涵的結果。進入高中階段之后,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作品大多在意象的選擇和運用上體現出更為多元化的趨勢,這不僅僅表現在充當意象的客觀事物在種類上的增加,更體現在不同意象所象征著的主觀情感的愈發(fā)豐富和深刻。在古詩詞作品中,每種意象所代表的情感都是對傳統(tǒng)文化中情感內容的具體展示,集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多種文化情結和精神追求,同時也可從不同角度反映出古代先民對自然、人生、社會和命運的多重看法,這些均是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古詩詞作品中的意象做深入挖掘和細致品讀,從中提煉出對古人精神世界最具概括和反應效力的抽象畫卷,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中幾種常見的情懷內涵和精神情節(jié)。
例如對于《登高》這首古詩,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重點對頷聯(lián)中所出現的“落木”和“長江”這兩個意象帶領學生做深入解讀:“落木”即指落葉,是體現古人對自然更替以及生命凋逝之感慨與傷情等情緒的主要表達意象之一,彰顯出了傳統(tǒng)文化中對“天人和諧”理念的融合;而“長江”這種意象的情感內涵比較豐富,在這首詩中主要表達了對世事之倥傯的慨嘆,從某個側面也反映出了傳統(tǒng)文化中對“自我”與“外物”二者對立統(tǒng)一之關系的樸素理解。
不同于現代詩歌等文學作品,古典詩詞在寫作和表達風格上素來以“含蓄”著稱,無論是何種感情基調和寫作主題的作品,詩人大多注意對個人情感的婉約化處理,力求在主題展現方面做到“曲徑通幽”。這種寫作風格的存在和發(fā)展并不是刻意的矯揉造作,而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慎言”“敏于行而訥于言”“斂心達志”等主張的具體體現。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人們比較熱衷于以“直抒胸臆”的方式來表達自我——特別是對于最具青春活力的高中生來說,更是喜歡將個人的內心所想毫無保留地吐露出來。這種表達方式盡管也是一種正常的選擇,但對于理解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含蓄之神韻會形成一定的阻礙。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品味這些作品在情緒處理上的內斂風格,并使學生結合具體的詞句賞析來品味這種風格所獨有的隱約之美,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言情特色。
比如在講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作時,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勾畫出詞中的幾種意象,如“竹杖”“芒鞋”“斜照”等等,而后讓學生試著將這些意象用筆簡單畫下來并結合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補全一副自己腦海中所想象出的場景,最后談一談這幅畫面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并說一說自己從詞人的詞句中能讀出一種什么樣的情懷。這種情懷的解讀過程比較復雜,但其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緊密相扣的,是一種典型的“言志于細末”的言情風格,不僅體現了詞人對恬淡生活的享受,也從側面彰顯了古典文人所具有的追求婉約之懷的精神情節(jié)。
優(yōu)秀的古詩詞作品不單單具有高超的寫作技藝和優(yōu)美的文詞內容,更會在情感表達上做到真摯、深刻;這些情感的具體內容和來源是不一而足的,但是在總體上來說,無一不是對傳統(tǒng)文化中諸多道德元素的不同角度彰顯。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作品時,不要止步于對作品具體情感內涵的分析環(huán)節(jié),而要進一步帶領學生透過這種情感深入認識其所代表的傳統(tǒng)道德追求,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傳統(tǒng)道德框架,使學生能夠從中更好地了解傳統(tǒng)文化理念對人之精神的各方面要求,從而讓學生形成更為全面而具體的傳統(tǒng)道德認知。
例如對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教師除了要點明詞中所蘊含的作者“志在恢復”的報國志向之外,更要從更深層面引導學生解讀“志”這一概念在傳統(tǒng)道德體系中的具體含義和重要性,帶領學生了解中華古典文化中對“志”所提出的“匡業(yè)興道日志,祛邪懷善日志,正己修德日志”的要求,并鼓勵學生以此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使其成為一個懷有遠大志向的青年。
在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我國歷史上涌現出了無數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和精彩的歷史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成為經典的典故軼事流傳下來,成為古詩詞寫作中重要的文學素材來源。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課文時,要對詩詞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典故投以更多的關注和研究,在保證課堂基本教學進度的前提下,投入較多資源帶領學生了解這些典故的內容、來源以及常規(guī)引用方向,借此來豐富學生的典故知識儲備,并讓學生對其中的相關人物和歷史事件形成更為清晰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語文教師在選擇典故講解時,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要注意對這部分知識內容講解的分寸把握,既不要使學生感到難以理解,也不要過度擠占詩詞本身的教學資源,否則反而不利于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
比如對于《短歌行》這首詩的講解,其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二句,引用了出自《韓詩外傳》中周公所說的“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作者借用周公的言辭來表明自己愛才若渴之心緒的手法;又比如《錦瑟》一詩中“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二句,分別提到了《莊子》中“夢身化蝶,醒亦為身,則蝶哉?身哉?”以及蜀地末代君主杜宇國破身亡后化作杜鵑鳥而“啼聲如泣,聲愴愴可絕”這兩則典故,共同體現了作者內心的惆悵之情。
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節(jié)日的設立都體現出了先民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某種主觀認知和共同情懷,而不同節(jié)日的應節(jié)活動也都分別表現了古人獨有的生活理念和道德認知,同時也對我國不同時代的社會風貌產生了一定的反應效果。據此,高中語文教師對于古詩詞作品中所蘊含的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內容也要做重點解析,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對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來源、應節(jié)活動、演變歷程和文化意義的了解。如果學生的行為能力和興趣條件允許的話,高中語文教師甚至可以組織學生根據詩詞中所提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一場趣味活動,帶領學生按照古人的模式舉辦應節(jié)活動,使學生在形成深刻認識和印象的同時感受到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更加良好的課堂體驗感。
例如在講解《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這首詞作時,教師可在完成對作品內容和情感的基本串講之后,對其中“佳節(jié)又重陽”一句中所提到的“重陽節(jié)”做一番細致的介紹,向學生講解重陽節(jié)名稱之來源取自《易經》中“九為陽數之極”的知識,以及人們常常在重陽節(jié)當日通過登高賞秋、飲雄黃酒、插茱萸花等活動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敬老、尊老之情的節(jié)日常識。
傳統(tǒng)文化形成在過去,其所依托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模式與當今社會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這些不同之處中有很多內容可以作為傳統(tǒng)社會的常識,學習它們可以幫助學生對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古典文學作品的解讀產生很大的幫助。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作品時,要對這些內容元素做一定的介紹,讓學生可以對一些具有古典色彩的知識點形成更好的認知和記憶,一來豐富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常識儲備,二來也能幫助學生從更多的細節(jié)角度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獨有魅力。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這一項工作時,不要因個人好惡而刻意加入“古今對比”的成分,要注意對片面懷古主義等思想的防范和矯正。
比如在講解《琵琶行》這首長詩時,教師可以“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中所提到的“司馬”為入手點,在完成課程內容基本講解后,帶領學生對唐代的官制及一些官職名稱做一番了解;同時還可從此句中的“江州”一詞切入,對一些城市的古稱、今名以及別稱和別稱的來源做一番介紹,如成都之于“錦官城”,南京之于“金陵”,杭州之于“臨安”,西安之于“長安”,等等。
正如筆者在前文當中所提到的,古詩詞作品講求的是意象與意境,這些概念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具象元素來體現,這也就意味著古詩詞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和場景營造效力,非常適合通過繪畫的手法將之體現出來——事實上,也確實有很多傳統(tǒng)藝術家將古詩詞作品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和主題體現。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作品時,可以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傳統(tǒng)繪畫藝術作品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既可以通過直觀的欣賞來形成對詩詞作品意象和意境的真實、生動感觸,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帶領學生了解一些關于古典繪畫藝術的常識性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認知。
例如對于《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的教學賞析,教師在講解之初就可以借助電子白板等設備,向學生展示諸如吳道子的《湍浪圖》、張擇端的《赤壁小舟圖》等國畫作品,帶領學生欣賞這些畫作對于“神”的抽象表達效果,以及畫作中畫面元素與本課詩詞中內容成分的對應聯(lián)系。
很多高中生不了解的是,其實詩詞作品在其誕生之初并不是一種單純的文學藝術,而是作為音樂作品的“歌詞”而出現的,其所具有的音韻美和節(jié)奏美正是其音樂藝術效果的一種集中體現;此外在眾多古典詩詞作品中,也有很多表現傳統(tǒng)音樂藝術內容的佳作。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應當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對這一方面元素做出一定的體現,帶領學生從不同角度形成對傳統(tǒng)音樂藝術的多樣理解與感性品味,從而使學生對古詩詞的藝術魅力產生更為直接的印象,同時也對關于我國傳統(tǒng)音樂藝術獲得更多的常識性認知。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李憑箜篌引》這首詩歌作品時,教師可以在課前下載一首富有古韻風格且節(jié)奏相對舒緩的純音樂音頻,而后通過音軌并入或者直接錄制的方式,將這首詩作為歌詞填入音頻中,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聽;還可以在完成講解后,利用網絡資源帶領學生親耳聽一聽“箜篌”這種古典樂器的演奏音色和一些經典的箜篌演奏音樂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何謂“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書法是對文字的藝術處理,而詩詞則是對語言的情感加工,二者之間天生有著很強的共同性和聯(lián)系性,許多優(yōu)秀的書法藝術作品便是以古典詩詞作為主要書寫內容的。結合這一事實,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講解古詩詞的過程中,引入一些以本課內容為書寫體現的傳統(tǒng)書法藝術作品,在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詩詞在結構等方面的形式美感的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古典書法藝術常識,使學生在這一方面形成相應的知識儲備和文化閱歷。此外,高中語文教師還可將一些表現課內古詩詞內容的書法作品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能夠時刻欣賞。
例如在講解完《沁園春·長沙》之后,教師可以將同樣出自本詞作者毛澤東同志之手的書法作品《沁園春·長沙》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帶領學生體會書法作品中“筆走龍蛇、形放神聚”的運筆特色,并讓學生根據這幅作品雄勁蒼遒的創(chuàng)作風格來代入式地感受詩詞在語言風格上的豪邁與曠達之情,從而形成一種“書中有詞格,詞中藏書意”的聯(lián)動學習感觸。
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的記憶和歷史的濃縮,古詩詞則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二者的有機結合猶如“金風玉露一相逢”,其必能帶來“便勝卻人間無數”的良好教學效果。高中語文教師要深切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古詩詞講解過程中通過對詩詞作品的寫作元素和內容元素的挖掘以及關聯(lián)文化作品的介紹和解讀等手段,引導學生對先民的智慧、文明、審美和文化生活形成更為全面、深入、具體的認識,并帶領學生品味其中所蘊含的獨特魅力和無窮營養(yǎng),使學生能夠以之為基礎形成強大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并對學生日后進一步的古詩詞學習注入多元而強勁的精神助力,最終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成長和我國文化建設戰(zhàn)略的持續(xù)推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