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鄉(xiāng)土中國》是高一語文課本中的兩本必讀書之一,但我覺得這本書并不那么好懂,請問讀《鄉(xiāng)土中國》到底有什么用?(江南中學 陳熹)
《鄉(xiāng)土中國》一書是中國社會學泰斗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社會學領域里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學術(shù)性較強的著作,因而存在一定的閱讀障礙,你覺得“并不那么好懂”實屬正常。為什么要在高一第一學期安排《鄉(xiāng)土中國》一書的閱讀任務呢?借用統(tǒng)編版新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的話來說,“經(jīng)典閱讀總會有困難,卻又是充滿樂趣的。讀書不能就易避難,不要總是讀自己喜歡的、淺易的、流行的讀物,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轉(zhuǎn)。年輕時有意識讓自己讀一些‘深’一點的書,讀一些可能超過自己能力的經(jīng)典,是一種挑戰(zhàn)”。
至于讀《鄉(xiāng)土中國》有什么用,我想至少可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考量。
其一,學習上的運用。在統(tǒng)編版新教材課文的學習過程中,《鄉(xiāng)土中國》中的很多知識均可以學以致用,從而讓課文中的許多問題迎刃而解。比如小說《祝?!分?,為什么祥林嫂再嫁賀老六時要尋死覓活頭撞香案?為什么賀老六父子死后大伯可以來收屋并趕走祥林嫂?為什么她再來魯鎮(zhèn)做工時人們“仍然叫她祥林嫂”?為什么魯鎮(zhèn)的人們會視祥林嫂之死如草芥?又比如《項脊軒志》中為何會出現(xiàn)母親與女兒隔著門板問“兒寒乎?欲食乎?”的現(xiàn)象?“諸父異爨”后的情形為何會令歸有光如此感傷?又比如《百合花》中的小通訊員一開始和“我”及新媳婦之間為什么會顯得那么疏遠?新媳婦為何不愿把被子借給小通訊員卻愿把被子借給“我”?……
其二,生活中的應用。社會學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現(xiàn)象的學科,《鄉(xiāng)土中國》是對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梳理與提煉,書中許多概念和觀點仍適用于當今社會。比如“差序格局”“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等,今天的許多社會現(xiàn)象都可以用它們來解釋:逢年過節(jié)收發(fā)紅包的金額大小因親疏而異,結(jié)婚擺酒席的座次因內(nèi)外而別,親戚家老人做壽應送什么禮合適,朋友家生了孩子該送多少月子錢,等等。
此外,《鄉(xiāng)土中國》還可以作為解讀許多文學作品諸如《四世同堂》《圍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的一把鑰匙,我們可將它與這些文學作品進行互文比讀,從而增進對這些作品的理解。另外,作為論述文的典范之作,我們還可以通過《鄉(xiāng)土中國》向費孝通先生學習高超的論證藝術(shù)與寫作技巧。
當然,《鄉(xiāng)土中國》一書還是高中階段各類大小考試(包括學考和高考)的重要命題素材,因而我們必須讀懂它、用好它。
問題2:老師,每次提筆寫作時總覺得沒有素材怎么辦?請問有沒有萬能的作文素材?
(永嘉二中 金慧潔)
首先,萬能的作文素材肯定是不存在的,一些作文輔導用書標榜的“萬能素材”都是騙人的,只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已。
其次,許多素材可以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解讀與分析,能適用于多個作文主題,這倒是真實存在的。比如袁隆平先生(其事跡收入統(tǒng)編版教材必修上冊第二單元《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他可以適用于“勞動光榮”“工匠精神”“無私奉獻”“責任擔當”“淡泊名利”等多個寫作主題,但他顯然并不適合于“浙江精神”(201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作家與讀者”(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個人與家庭、社會的落差或錯位”(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等主題。再次,寫作素材的積累可以多管齊下。比如從課文中積累,從社會新聞中積累,從日常閱讀中積累,等等。
236050051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