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軍委 王丹
【關鍵詞】現當代歌詞;價值觀;課程構建;途徑分析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基于學科育人的現當代經典歌詞校本課程開發(fā)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B20010701。
作者簡介:孫軍委(1983.12—),男,高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王丹(1982.05—),女,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語文。
在中小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中小學生普遍熟悉現代音樂而較少接觸現代詩歌。換言之,現當代歌詞是中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的一種文學體裁。但我們也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事實:現當代歌曲的大眾文化屬性決定了歌詞內容創(chuàng)作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現狀,有的歌詞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格調高雅,蘊含極高的人文教育價值;也有部分歌詞語言粗俗、思想格調不高、審美品位低下。如果我們能夠篩選出富有人文價值的歌詞作品并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課程式梳理、開發(fā)與傳唱,必將會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現當代歌詞中蘊含的價值觀分析
現當代歌曲作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莊重的典禮場合我們唱起頌歌表達信仰與追求;歡快的聯(lián)歡場合我們載歌載舞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珍惜與向往;個人獨處時我們也時常會哼唱音樂,抒發(fā)一時一地的個人情感等。現當代經典歌曲已經廣泛且深入地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滿足大多數人的精神需求與情感表達的需要。
(一)厚重的家國情懷
《東方紅》《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這三首傳唱不衰的歌曲往往被認為共同勾勒出了偉大祖國的發(fā)展歷程: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站起來;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富起來;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強起來。三首歌都飽含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與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如果能在學生欣賞這三首歌的過程中融進對新中國歷史、政治、經濟、軍事等相關知識的梳理,相信學生會在綜合性的學習中涵養(yǎng)家國情懷,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故鄉(xiāng)的云》(小軒)、《鄉(xiāng)愁四韻》(余光中)等歌曲既有個體思鄉(xiāng)情感的抒發(fā),也有飽含家國情懷的表達。其中,《故鄉(xiāng)的云》借用對故鄉(xiāng)的“云”和“風”等自然景觀的描繪,既表達了天下中華兒女骨肉相連的濃濃親情,也表達了游子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道出了千千萬萬游子對歸鄉(xiāng)的渴望。《鄉(xiāng)愁四韻》抒發(fā)了對祖國母親血脈相連、血肉相依的真摯情懷。如果能夠結合歌詞的創(chuàng)作及歌曲的演唱背景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賞析,將會使學生對家與國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昂揚的青春精神
歌曲《蝸?!吩?005年被列入上海市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它激勵廣大中小學生對人生理想的追求要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不管前路多么荊棘叢生都不要放棄追求,不管前進的腳步多么沉重都要永不停歇,最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歌曲《隱形的翅膀》強調在前進的道路上雖然可能會陷入徘徊與孤單的境地,但要始終堅信“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并最終會“所有夢想都開花”。在學業(yè)負擔較為沉重的中學階段,很多學生確實是一邊吟唱著這首歌為疲憊的身心增添精神動力,一邊投入艱苦的學習中去的。
歌曲《水手》中“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激勵著廣大中小學生不懼生活中的挫折;歌曲《最初的夢想》中“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鼓勵中小學生以一種更為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命中的挫折,“最初的夢想,絕對會到達,實現了真的渴望,才能夠算到過了天堂”用一種全新的表達詮釋了“不忘初心”的精神內涵;歌曲《怒放的生命》中,一句“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喊出了中小學生積極向上、蓬勃昂揚的青春精神。
青春的生命需要青春的表達,青春的奮斗精神需要借助藝術的形式進行培育和弘揚,如果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將此類歌曲合理引入課程或學生活動中,用如“課前一支歌”、校園廣播、文藝活動等形式呈現出來,必將會對培育學生青春昂揚的精神起到較好的作用。
(三)美好的個人情感
美好的藝術文本往往具有抒情細膩而又能夠激發(fā)受眾內在的情感訴求的作用?!案柙~面對的是個實在的世界,主要訴諸聽眾情感的層面,要求聲情并茂,以情動人,因而不必假道于理智?!笔惆l(fā)個體獨特的情感體驗是現當代歌詞的一大特點,它能夠使人在較為輕松、自由的藝術氛圍中得到較為豐富的情感體驗。
《父親》《燭光里的媽媽》《真的愛你》《聽媽媽的話》等眾多歌曲深情地表達了對親情的感悟。
歌曲《送別》中“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開頭的斜陽古道就立即把人帶入一種優(yōu)美而又略帶惆悵的意境中;“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則又讓人對珍貴的友情有了更深沉與細膩的感受。其他如《朋友》《祝你一路順風》等歌曲也表達了對友情的珍重。
歌曲《橄欖樹》寫出了生命個體對生命意義的探尋,一句“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詩意地表達了眾多中小學生對現實生活之外的憧憬。歌曲《答案》中的歌詞“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地上的人們?yōu)楹斡窒裥切且粯拥氖柽h”隱含著作詞者對現實人生的認識,留給聽眾無限的回味。
現當代歌曲中的愛情歌曲,更是廣受中小學生的喜愛。他們正是在對愛情歌曲的吟唱中,表達青春期對愛情的認識與憧憬?!兑驗閻矍椤穼懗隽藧矍榈莫毺伧攘Γ嚎梢宰屓擞肋h年輕,永遠充滿人生的激情;《一生有你》寫出了對愛人的珍視;《親愛的那不是愛情》則通過“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并不是愛情”明確地寫出了對早戀的清醒認識,難能可貴。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對異性、愛情等話題充滿了好奇與憧憬,同時又沒有形成較為穩(wěn)定、清醒、正確的愛情觀,他們對愛情歌曲的喜愛恰恰反映了這個特殊階段的心理特征。這個時候如果能抓住中小學生對愛情歌曲的喜愛這一契機,篩選蘊含正確的、崇高的愛情觀的歌曲對中小學生進行愛情觀的引導與教育,將會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并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二、關于現當代經典歌詞的德育途徑分析
“正如美國人評論他們國家的流行音樂一樣,它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給美國乃至世界帶來一場文化革命,它所引起的一系列變化,是任何社會及文化研究者都不容忽視的?!惫P者認為這種論斷同樣適合中國現當代歌詞對中小學生價值觀的影響。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就需要對中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價值觀教育。價值觀教育的難點在于如何避免口號式的道德宣講與填鴨式的灌輸。價值觀教育貴在立足于復雜而又豐富的社會現實生活,運用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與形式,使他們在生活情境中受到觸及靈魂與內心情感的價值觀教育。通過對現當代歌曲進行嚴謹篩選和合理整合,進而以符合中小學生價值觀學習特點的方式進行課程化建構無疑是必要的。
(一)學科融合教學,實現寓教于“樂”
經典的現當代音樂往往具有詞曲兼美、意味雋永的藝術特征,這一藝術特征為多學科以現當代音樂作為課程資源進行課程開發(f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著眼于語言藝術的表達特征可以將歌詞納入中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課程建構;著眼于相關社會生活的本質剖析,可以將音樂所折射的社會現象納入中小學思政教育教學的課程建構;著眼于音樂形式及演唱的技巧,可以納入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課程建構,等等。例如在語文學科中基于經典歌詞“文道結合”的特征,既可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將歌詞作為課外閱讀教學的拓展性資料使用,豐富閱讀教學的材料來源與教學形式,也可以將現當代經典歌詞作為語文課程資源中的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材料進行校本課程開發(fā),豐富與拓展語文教育教學的課程資源。總之,學科融合教學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學科本質特征與深入認識現當代經典歌詞的課程資源價值,找到學科融合教學的切入點與聯(lián)結點,在實現寓教于“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二)多活動形式融合,實現有序化傳唱
長期以來,廣大中小學均將集體性的傳唱活動作為校園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進行推廣實施。集體性的傳唱確實起到了烘托校園文化氛圍、凸顯階段性教育目的、協(xié)調溝通集體成員之間情感體驗與德性旨趣的作用,但是在活動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如教育理念滯后、組織形式松散等問題,導致傳唱活動的最終效果不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傳唱內容的無序化與碎片化。傳唱活動策劃者缺乏活動課程意識,在傳唱曲目的選擇與編排方面隨意性較強,致使傳唱曲目之間在內容上缺少內在邏輯聯(lián)系,最終無法形成凸顯主題的表達合力。活動表面上看似熱鬧,卻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內容上實則呈現無序與碎片化的形態(tài),傳唱效果大打折扣。要實現傳唱的有序化,活動的組織者應加強活動的整體設計能力,在確定活動主題之后根據候選曲目的特征進行縱橫多維度聯(lián)系,最終確定曲目之間的邏輯線索,編排出合理的呈現順序,實現傳唱活動整體效能的優(yōu)化。同時,也可以將傳唱活動與諸如朗誦、觀影、讀書交流、學校儀式教育、研學等活動巧妙融合,最終實現經典歌曲傳唱的多形式融合與有序化呈現。
(三)注重融入校園空間,營造教育情境
根據校園功能的需要,校園可以分為不同的主題空間。而和諧、自由、共享的空間情境無疑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校園主題空間情境的營造多注重視覺層面的投入,往往忽略聽覺等方面。如果能根據校園空間主題的需要,合理引入現當代經典歌曲的播放,則會對校園空間情境的營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臨近預備時間在教學區(qū)播放曲調高亢、內容陽光的經典歌曲可以起到振奮師生讀書精神風貌的作用。在大課間等教學間歇時間播放曲調輕松、內容活潑的經典歌曲可以起到放松師生身心,調節(jié)學習節(jié)奏的作用。在強身健體的運動場播放節(jié)奏鏗鏘有力、內容奮發(fā)的歌曲可以起到協(xié)調運動節(jié)奏、砥礪運動精神的作用。在宿舍、餐廳等校園空間播放節(jié)奏舒緩、內容較為輕松的歌曲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調節(jié)作息、調養(yǎng)身心的作用。總之,在校園空間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音樂可以起到陶冶師生性情、豐富師生情感、調節(jié)師生學習與生活節(jié)奏、激發(fā)師生學習與生活熱情等多方面的作用。贊科夫提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知,將現當代經典歌曲融入校園主題空間意境的營造,將會較大提升學?!拔逵钡男?。
(四)有效指導學生社團開展活動,引導學生自我成長
許多現當代經典歌曲的廣泛傳唱往往與決策者的倡導甚至直接制作與傳播密不可分。具體到學校,校園合唱團、校園廣播站等學生社團可以視作學校決策者進行現當代經典歌曲傳播的組織。從這些社團對現當代經典歌曲的傳唱與推廣效果來看,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突出表現在學生社團在傳唱歌曲的選擇上,因缺乏相關教師的有效指導而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如一些學校的廣播站里經常播放一些內容違規(guī)的網絡歌曲。學校作為特定的教育場所,校園里的每一項活動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蘊,因此學校廣播站需要專門的指導教師對傳唱歌曲的選擇及相應的賞析性廣播語言進行有效的指導與把關。例如指導教師可以指導校園廣播站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階段性重點進行歌曲主題的篩選、傳唱序列的編排、相關賞析性文字的編創(chuàng)等活動,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與學校其他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引導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
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找到學生社團的特點與現當代經典歌曲作為音樂文本所具備特征的契合點,做到既充分尊重學生社團活動的自主性、積極性、獨特性,又要潤物無聲地達到學校的教育目的。比如在指導合唱團進行合唱曲目的選擇時,教師就要充分考慮某些經典歌曲是否適合合唱,是否符合本校合唱團的演唱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編排創(chuàng)作、審美情趣與價值觀表達的考量,并在確定合唱曲目后引導學生對歌詞的文學內涵進行深入的品味與賞析,以期達到較好的傳唱效果,實現學生審美能力、道德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吳思敬.歌詞與現代詩的審美差異[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04):122-124.
王磊.和諧與斷裂:一種文化現象的審視(上)[J].社會科學論壇,2001(05):47-52.
(蘇)贊科夫.教學與發(fā)展[M].杜殿坤,張世臣,俞翔輝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99950170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