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羅隱
乘槎者既出君平之門b,有問者曰:“彼河之流,彼天之高,宛宛轉轉,昏昏浩浩,有怪有靈,時顛時倒,而子浮泛其間,能不手足之駭、神魂之掉者乎?”
對曰:“是槎也,吾三年熟其往來矣。所慮者吾壽命之不知也,不虞槎之不安而不返人間也c。及乘之,波浪激射,云日氣候,黯然而昏,?然而晝d,乍搨而傍,乍蕩而驟,或落如沈,或觸如斗,茫洋乎不知槎之所從者不一也。吾心未嘗為之動。心一動則手足之不能制矣,不在洪流、槁木之為患也。茍人能安其所據(jù)而不自亂者,吾未見其有顛越之心也e?!?/p>
(《讒書》卷四)
a 槎客(chá kè):乘槎泛游天河之人。槎,用竹木編成的筏。
b 君平:指嚴君平,名遵,西漢隱士。傳說他知道往來天地的木筏到達天上的時間。
c 虞:憂慮。
d ?(huò)然:光亮閃爍的樣子。
e 顛越:思緒混亂。
乘坐木筏往來于天地的人出了君平家的門,其中有個人問君平道:“那條河流,天高路遠,逶迤曲折,廣大而又昏暗,路上有精靈鬼怪,顛簸不已,而你駕著木筏往來其間,難道不會被嚇得手腳發(fā)抖,把魂丟掉嗎?”
嚴君平答道:“這木筏我駕著它往來已經(jīng)三年了,一切都熟悉了,我常常想的是我的壽命究竟有多長,而不擔心駕駛木筏不安全而難于返回人間之事。乘坐它的時候,波濤洶涌,加上有烏云和太陽交替出現(xiàn),一會兒暗得似夜晚,一會兒又明亮如白晝,忽而大浪拍擊,忽而被高高拋起,急速前行,有時落下去就像要沉入水底一般,有時碰到什么東西如同爭斗一樣,恍恍惚惚,不知道木筏將要駛向哪里,這種情形可謂太多了。但我的心卻非常冷靜,不曾為之動搖。倘若心一動搖,那么手腳就不靈活了,這并不是洪流和木筏會有什么隱患。如果一個人能夠安心于他的依托而不自尋煩惱,我相信他是不會思緒混亂不知所措的。”
羅隱,原名羅橫,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陽區(qū))人,唐代文學家。著有《讒書》及《兩同書》等,前者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后者則提出“仁政”思想,力圖提煉出一套供統(tǒng)治者使用的“太平匡濟之術”。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在一問一答中體現(xiàn)哲理、令人深思。往來于天地間的路坎坷艱險,于是有人問嚴君平在駕駛木筏往來其間時是否感到害怕。嚴君平先向提問者描述了駕駛木筏往來天地間所遇到的情況,繼而給出答案:雖然環(huán)境險惡,但“我”的心卻非常冷靜,不曾動搖,因為心一動搖,手腳就不靈活了,就可能發(fā)生危險。文末“吾未見其有顛越之心也”一句,有版本作“吾未見其有顛越,不必槎”?!安槐亻丁比齻€字似乎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本意,難道只有駕槎是這樣嗎?其實我們不論遇到什么情況,都應該心神自若、專心致志,坦然而沉著地應對,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變成一個強大的人,才能克服一切困難,擺脫艱難的處境。(海濤)
sdjzdx2022032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