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
一個叫做麥庫克·魯茲的西方作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這樣形容照片上的周恩來——“在廣州,1925年至1926年的中蘇蜜月時代,身著國民黨軍官制服的他與年輕的總司令蔣介石、蘇聯(lián)顧問鮑羅廷,以及他的助手胡志明過從甚密,并且擔任著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這是南中國的西點軍校?!?/p>
在那個時代,一個西方作家怎么會對周恩來的歷史如此了解?也許,事情可以從一批新發(fā)現(xiàn)的老照片說起。
1938年,南京的血雨腥風還沒有散去,從華北到長江的戰(zhàn)線上,日軍又在瘋狂地進犯。幾乎整個世界都在注視著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會在這場戰(zhàn)爭中毀滅,還是涅槃?
就在這一年5月出版的《倫敦新聞畫報》上,出現(xiàn)了一整版抗戰(zhàn)中國的報道。實際上,新聞敏感性甚高的《倫敦新聞畫報》,對于抗日戰(zhàn)爭一直有系列報道。其中有些照片頗為傳神地展示了中國戰(zhàn)場的情況。
但與此前同類報道相比,這一版照片上的中國軍人頗有特色。他們衣著簡樸,甚至近乎寒素,卻有著昂揚的斗志,讓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的不屈。在這一雜志1938年2月刊中,有這樣對于紅色游擊隊的評價:
由中共軍隊改編的中國第八路軍,由于和日軍進行的游擊作戰(zhàn)而變得越來越有名氣。他們活躍在遙遠的西北地區(qū),至今為止,歐洲媒體幾乎很難得到那里的可靠消息。
這些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名義下與中國中央政府建立聯(lián)盟的共產(chǎn)主義者,最初來自于長江以南地區(qū)。經(jīng)過一次令人驚異的遠征,或者說大遷徙,有兩萬名中國共產(chǎn)黨人到達了深處西北內(nèi)地的陜西。
這次遠征穿越了四川、甘肅以及荒無人煙的地域,到底有幾萬人倒在這次長征之中,恐怕是永遠無法統(tǒng)計的?!拔靼彩伦儭?,即蔣介石被張學良所扣留的事件,導致紅軍與中央政府之間達成了和解。
當日軍開始對華北的進攻時,共產(chǎn)黨的軍隊開始將槍口轉(zhuǎn)向他們,開始游擊戰(zhàn)爭。他們的戰(zhàn)術(shù)到底有多大的成功還很難說,但是盡管日軍宣布他們在山西步步深入,實際上他們的控制區(qū)只在鐵路線周圍而已。
應(yīng)該說,這些描述顯示采訪者對于華北的游擊戰(zhàn)爭是有一定了解的。
然而,有些照片讓人細想起來有些特別。比如一張延安女學員的宿舍照片,照片標注說明這是一批到延安的女學生,她們住在窯洞里,墻壁上貼的是帶有圖片的舊報紙,幾個伏在床沿上的女生在寫一個話劇的劇本,而旁邊一個女生在調(diào)試琴弦。宿舍雖然可算整潔,但幾個女生表現(xiàn)得頗為隨意,看起來像是抓拍到的作品。放一個外國記者進自己的宿舍,而且表情自然,這些延安女生們的表現(xiàn)是不是有些奇怪?要知道,一年前哈里森·福爾曼抓拍了一名微笑的女紅軍,還沒有把鏡頭收回來,便被保衛(wèi)人員給抓到了。
到底是誰,為《倫敦新聞畫報》拍攝了這些照片呢?這個問題很容易找到答案——這版照片下方提到,照片的拍攝者是一名女記者,名叫法朗西斯·魯茲(Frances Roots)。法朗西斯的性別,顯然使她在延安的女同志中比大漢福爾曼更加吃得開。
或許擔心大家對這名攝影師不了解,畫報中還標注:“法朗西斯是魯茲主教的女兒,很多讀者應(yīng)該對他(魯茲主教)頗為熟悉?!?/p>
當時,有相當一批歐美記者到過紅色敵后根據(jù)地,包括前面提到的哈里森·福爾曼,以及著名的斯諾、愛潑斯坦、史沫特萊、斯特朗等,但法朗西斯·魯茲的名字,卻讓人感到頗為陌生——即便加上她那個據(jù)說很多人都知道的父親,也是一樣。她究竟是哪國人?怎么去的延安?
當這些問題的答案被找到,當我們接近真相的時候,一個意料之外,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名字出現(xiàn)了,那就是——周恩來。
就在《倫敦新聞畫報》發(fā)表了法朗西斯·魯茲那組照片的同一年,周恩來在漢口重遇了一個外國人,這個善良而對中國抗戰(zhàn)飽含同情的老者是周恩來的老朋友,被八路軍辦事處的朋友們稱作“吳主教”——他的真名叫做羅甘·H·魯茲(Logan H Roots),中文名吳德施,他們的交情已經(jīng)有十年之久了。
所謂吳主教的稱呼,是由這位老者的身份而來,因為他從1904年開始,一直擔任著漢口圣公會鄂湘教區(qū)的主教。而那位在1938年拍攝了大量八路軍照片的女記者法朗西斯·魯茲,正是吳主教的女兒,而作家麥庫克·魯茲(MacCook Roots),則是他的兒子。魯茲家兩代人與中國,特別是周恩來的緣分,促成了法朗西斯·魯茲1938年的延安之行。
周恩來怎么會和這位吳主教交上了朋友呢?
吳德施1870年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1891年畢業(yè)于哈佛文學院,后入英國劍橋神學院學習,1896年為美國圣公會派往中國傳教。他的工作頗有成效,后來被任命為主教。
他在歷史上還有另外一面。吳德施沒有那種大多數(shù)在華西方人的優(yōu)越感,他說過:“我們要低頭俯首想想,在美國我們是怎樣對待中國人的,大不列顛在中國對鴉片通商的處理所鑄成的大錯和自私的行為……表現(xiàn)得太過火了。”他寫作了《為中國辯護》一文,發(fā)表在《教務(wù)雜志》上,介紹中國人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他也曾經(jīng)撰文,向西方世界介紹真實的紅軍。兼具使徒精神與開明氣質(zhì),使他在當時的在華外國傳教士中獨樹一幟,事實上,差不多在中國革命的每個階段,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fā),而武漢最早的革命黨,便是在吳德施轄區(qū)內(nèi)的武昌圣公會開始活動的。1906年初,革命黨人劉靜庵借此地閱報室建立了武漢第一個反清革命團體——日知會,傳播革命思想,聯(lián)絡(luò)反清革命志士。劉靜庵等事泄被捕后,吳德施親自去見兩廣總督張之洞組織營救。辛亥革命爆發(fā)后,他責成在今漢口鄱陽街32號院內(nèi)的圣保羅堂建立臨時傷兵醫(yī)院,救治戰(zhàn)斗中負傷的起義軍民,對戰(zhàn)區(qū)災(zāi)民進行收容賑濟服務(wù)。
1927年,這位吳主教認識了周恩來,或許因為都對未來的世界充滿美好期望,兩人很快建立了友誼。也就在這一年,周恩來從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脫險來到武漢,一度住在吳德施的家中。“七一五”汪精衛(wèi)背叛革命之時,又是吳德施利用教職身份,冒險設(shè)法幫助周恩來乘船離開武漢去的南昌。半個月以后,南昌起義爆發(fā)。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吳主教在漢口的住宅十分熱鬧,史稱“漢口鄱陽街圣保羅堂大院內(nèi)的住所常常高朋滿座”。來往于美國和延安之間的史沫特萊、斯特朗,到敵后去工作的白求恩、柯利華,以周恩來、董必武為首的八路軍辦事處領(lǐng)導人,乃至馮玉祥、宋子文等國民黨大員都是這里的???。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的特使卡爾遜少校這樣形容他:“他不是一個普通的教士。你可以在他的客廳里找到從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袖到國民黨人的各色來賓,他對這些中國領(lǐng)導人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這期間,周恩來通過吳主教向世界宣傳共產(chǎn)黨所領(lǐng)導的抗日戰(zhàn)爭,吳德施也積極參加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的許多活動。也正是在這里,吳主教和周恩來共同安排了法朗西斯·魯茲的延安之行。
時間進入1938年,華北的戰(zhàn)局日益嚴峻,八路軍在嚴寒中艱難轉(zhuǎn)戰(zhàn),他們急需棉衣、藥品等各種物資。為此,吳德施聯(lián)合斯特朗在漢口努力募集了十萬元的醫(yī)療器械和藥品,決定將其直接送往正在激戰(zhàn)中的晉東南。這批物資對八路軍十分重要,然而,此時的吳德施已經(jīng)年近七旬,無法親自前往了,于是,他和周恩來討論過之后,決定派他的女兒法朗西斯擔綱運送物資的重任。
1938年春天,法朗西斯·魯茲和史沫特萊以及一批歐美人士,包括瑞士女作家伊洛娜·L.休斯、傳教士約翰·福斯特等一起組成“八路軍國際慰問團”,輾轉(zhuǎn)千里,終于成功地把物資送到了八路軍手中。她們受到了八路軍總部的熱烈歡迎,也借機對八路軍和延安進行了難得的采訪,這就是《倫敦新聞畫報》那批照片的由來。
魯茲家的孩子們都有著良好的家教,又有機會隨父親接觸更多的人和事,所以他們繼承了父親的仁愛精神和大方開朗,也繼承了父親腳踏實地、不畏艱險的性格。因此,盡管是一個女孩子,法朗西斯卻坦然地接受了運送藥品的任務(wù),而且把任務(wù)圓滿完成。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周恩來的影響。麥庫克·魯茲描述周恩來在他們家的客人中“如同一盞燈一樣引人注目”,包括大姐法朗西斯在內(nèi)的孩子們對他都有一種特殊的親慕,仿佛自己的家人一般。
法朗西斯·魯茲1910年出生于廬山,這位姑娘從來不是一名新聞記者,拍照片屬于客串,她真正的身份是一位鋼琴藝術(shù)家。她在中國不如史沫特萊或者斯特朗那樣有名,也由于他們一家在1938年的5月便離開了中國——吳主教已經(jīng)68歲,到了退休的年齡。
1938年2月,中國宗教界舉行“反侵略運動宣傳周宗教日”活動,吳德施主教到會發(fā)表講話:“愿與中華民族同受艱苦”,“代表全體外僑信徒為抗戰(zhàn)死難軍民祈禱”——這是這位吳主教在中國參加的最后一次大型社會活動。
4月11日,周恩來等在漢口八路軍辦事處屋頂花園設(shè)宴,為吳德施主教一家餞行。那一年,周恩來剛滿40歲,而吳主教已將至古稀之年,此生恐難再有相見之日,兩個忘年交依依惜別。
幾天后,吳主教一家在鄱陽街寓所舉辦告別會,周恩來和當時的武漢市長吳國楨等都應(yīng)邀出席,那一天的晚宴之后,法朗西斯·魯茲用鋼琴彈奏了告別的樂曲。幾十年后,法朗西斯回憶那次告別的情景——“他是我們?nèi)业呐笥?,而且?jīng)常來看我們。在1938年4月我們即將離開中國的時候,他參加了我的告別演出。我還記得我當時彈了巴赫、肖邦和法蘭克的曲子?!彼麄兓貞?,周恩來竟然走上了琴臺,給法朗西斯送上了一束鮮花。
吳主教離開中國后,1945年病逝于美國密歇根州。
然而,這并不是句號。
1972年,隨著基辛格的秘密訪華,中美關(guān)系終于有了破冰轉(zhuǎn)暖的機會。政治上的接觸需要一份勇氣,而打破人們心底的堅冰,卻需要陽光般的溫暖。
通曉東方政治智慧的周恩來是深諳此道的,于是,他發(fā)出了一份特殊的邀請——以私人的名義,邀請兩位美國音樂家——理查德·哈登夫婦到中國來,表演他們獨特的雙人鋼琴。理查德·哈登的夫人,便是當年的法朗西斯,麥庫克·魯茲形容他的妹妹幾乎是欣喜地接受了周恩來的邀請。
他們1972年對中國的訪問,持續(xù)了7個星期,走過了北京和其他多個城市,魯茲家與中國的緣,在26年之后重新接續(xù),而周恩來一手接續(xù)的這份緣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大門的打開。
哈登夫婦在人民大會堂表演了巴赫的音樂,表演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演繹的《小寶寶》,也表演了法朗西斯創(chuàng)作的《廬山組曲》——這組曲子的旋律來自廬山石工們的號子,也是法朗西斯童年時的記憶。
理查德和法朗西斯的表演不是公開的,但在當時的中國依然引起了轟動。他們的演出在西方得到了大量的報道,人們紛紛驚呼,中國的大門重新對世界打開了。也是借著這個契機,周恩來利用羅馬尼亞的國慶節(jié),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下達了播放羅馬尼亞音樂的指示,歐美音樂就此正式在中國重新出現(xiàn)了。
周恩來的“鋼琴外交”無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nèi),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應(yīng)該說,這里面不應(yīng)該忘記的,是法朗西斯的努力。26年后,像當年闖過重重封鎖線的那個年輕姑娘一樣,法朗西斯再次用和平的琴聲,打穿了中西藩籬。
這以后,在周恩來的關(guān)心下,法朗西斯和她的丈夫曾幾次訪華,而更多的歐美音樂文化團體也開始走進中國。尼克松形容法朗西斯和她的丈夫:“他們是偉大的藝術(shù)家,不僅是我們國家的,也是世界的,不僅弘揚文化,而且解決問題?!?/p>
也正是在1972年訪華期間,法朗西斯再次見到了周恩來。周恩來和他們夫婦做了一次兩個小時的會見,并依然像家人一樣親切地安排他們到廬山掃墓——法朗西斯的母親,就長眠在那里。
在見面的時候,法朗西斯給周恩來帶來了一份禮物——一批她父親吳主教晚年的照片,心思細膩的法朗西斯想到,周恩來一定一直惦念著這位老朋友。攝影師抓拍下周恩來端起禮物的瞬間,從照片可以看到,久經(jīng)風雨的周恩來,在這一刻情緒明顯有一絲失控。
有人說,這是因為兩個人曾經(jīng)有過“生死之誼”,而且兩人的交往,并不僅限于政治社會問題的交流,也包含了文化品味及性格愛好等多個方面彼此之間的相互欣賞。而麥庫克·魯茲的分析有著更深一層的看法。他在很久以后才得知,周恩來正是在這一年被診斷出了癌癥。而從那之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始終在為這個他所深愛的國家而努力奮斗著,不曾稍有松懈。
所以,當他看到老朋友的音容笑貌,難免動情——作為一個老者,吳主教曾親睹周恩來從北伐到抗戰(zhàn),在救國的道路上意氣風發(fā),砥礪前行;如今,他再也無法見到這位慈祥的老朋友了。
26年彈指一揮間,周恩來生命的燭光,已經(jīng)照向最后的時刻,當年曾經(jīng)嬌憨的故人之女,指顧間也早生華發(fā),而國家仍有多少事業(yè)未竟。歲月如白駒過隙,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讓人情何以堪。
法朗西斯沒有選擇記者的職業(yè),麥庫克·魯茲卻是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1978年,他完成了一本新書,書名只有一個字——《Chou》,翻譯成中文,便是《周》。
正是在這本書中,麥庫克寫道,他認為自己可能是周恩來最后接見的美國人。
1974年12月,周恩來在醫(yī)院和麥庫克·魯茲進行了一個小時的交談。當他們告別的時候,周恩來勉力起身相送,說出了這樣一段話:“我們兩個國家的大門,從來也不應(yīng)該被關(guān)閉。”
而書中寫得最動人的一章,便是其中的第十章“Chou the Man(作為一個人的周恩來)”。
從1927年到1974年,周恩來和魯茲一家的緣,持續(xù)了47年的漫長時光,經(jīng)歷了法朗西斯對八路軍的訪問和鋼琴外交等種種事件——他們,或許是最了解周恩來的外國人了。當麥克與周恩來最后見面時,周恩來談到激越之際,當場吟誦了一首詩,那便是曹操的《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p>
這便是周恩來在生命最后時光的心境寫照。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與魯茲一家的故事,或許還會在很多年里面,被人們所記憶著。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們中間,也可以有同樣對和平、美好、人類大同的期待,也可以有跨越時空的真摯友誼。
(作者系文史學者)